语言训练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训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们从李先生分析的例子入手:

例二:“有一天,她问我‘灰溜溜’怎么解释。我想了一会儿,问干吗解释这个词。她说是作业。”

先生认为第一个例子的错误是“教了不需要的语言知识”。我们不妨看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其课程目标之阶段目标有如下说明: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应达到的,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试想,学生不识声母、韵母,如何能正音不知部首、笔画,如何能正确书写由此可见,部首、笔画、声母、韵母,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自1903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虽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屡有变化。但对部首、笔画的要求从未放弃,汉语拼音方案出台之前,也有对注音字母的要求:

“识最普通文字二干个左右,并能使用注音字母。”“写字的姿势,工具的应用,以及字的笔顺、结构、位置等,开始的时候,就应注意指导。”“字音的教学必须依靠拼音,字母。识字课开始就教拼音字母,教儿童掌握拼音字母的读法、拼音和音调……”“就汉字字形作适当的指示,对于识字教学是必要的。开始的时候可以就新识的字逐步教儿童认识汉字各种笔画的形状,知道汉字各种笔画的名称,并且把书写的笔顺教给儿童……”

这几份标准或大纲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其余内容李先生和读者可参看《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这里不再引述。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书写能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小学阶段更需重视学生书写能力的教学。

案例中没有说明是解释语境义还是死记硬背,李先生的分析有片面之嫌。退一步说,即便是识记“灰溜溜”的基本意思,在小学阶段也并非绝不可接受,因为学生若是不知这个词语的基本含义。却要求他们学会运用,这种要求不符合心理学中程序性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

所谓程序性知识者,事实上只是程度之分,而且任何程序性知识之内、都必须包括部分陈述性知识。即先经语文陈述性知识的内容,而后按程序运作达成学习的结果。

李先生还认为:关于语言知识,过去有一个所谓“八字宪法”的表述。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是一种描述性而非类型化的表达,是教师们对教学实践中所教知识的一,种经验性的总结。它们与训练的关系是一样的,都是动宾关系,即“练知识”,也就是知识操练。……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知识为中心的“知识操练”式的训练,肯定不是训练回归所需要的。

所谓“八字宪法”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的真实含义,我们不妨查阅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沈佩畦先生的解释:1.字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字的教学:包括“识字”和“写字”两部分。2.词是语言(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建筑材料。词的教学,包括“辨词”和“积词”两部分。3.句是语言(包括

口头和书面)的基本单位。句的教学,包括“用词造句”和“修词炼句”两部分。4.篇是从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叙述事物或说明道理的整个过程,就是篇章结构……文字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是五种学科或科学,是各自从思维或语言文字现象中探索规律的科学研究,或科学研究所得的结果,它们自成各种科学系统。这五种科学系统,与字、词、句、篇教学系统,内容有交叉,但要求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歌唱语言的训练首先要正确的掌握歌唱的咬字、吐字方法,才能在歌唱中做到字正腔圆。声乐教学中,与学生接触,发现学生歌唱时字唱不清的现象。如:声母咬错,地方方言太重,字头不清楚等。咬字和吐字是发音时两个密切联系的步骤,咬字是根据语言中产生“声母”的器官而决定的,它们是:喉、舌、齿、牙、唇五个部位,所以,称为“五音”。为声母咬对后,还要通过“开、齐、撮、合”等不同的口形和用力方法把“韵母”吐出来,这叫“四呼”。通过以上所说的我们可通过下列方法对学生进行歌唱咬字、吐字的基本训练。

一、字头清楚有力

歌唱中咬字、吐字首先是要把字头唱准确、唱清楚。有些同学方言过重常把卷舌音“zh”“ch”“sh”和舌尖音“z”“c”“s”不能区分也不能把鼻音声母“n”和边音声母“l”区分开来。这些问题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遇上,所以,我每次都要求同学要朗诵歌词。字头发音时要敏捷、短促、有力传统唱法中的“喷口”唱法就是指字头发音时要有喷出口腔,给人以干净利落、结实有力的感觉。

例如:《忆秦娥.娄山关》的第一句:

慢板

在演唱这一句时,要把其中“西”、“烈”、“长”等几个字的字头唱清楚,它们分别是:“x”、“l”、“ch”。有些方言过重的人就很容易把字头弄错,会把“x”发成“q”,“l”发成“n”,把“ch”发成“c”。这就很难使人明白歌词的意思,纠正的方法是要把声母的发音部位弄清楚,虽“l”和“n”都是舌尖音,但发“l”时,气流是从舌尖两边发出的,而发“n”时,气流是从鼻腔流出。而“ch”、“c”一个是卷舌音另一个是平舌音,平时多朗诵就会区别开来。在歌唱时,如果你做到了字头准确、清楚有力那还不够。还要注意字腹延绅的准确性。

二、字腹延伸准确

字腹也是韵母中的韵腹,通常是由发音最响亮的母音来充当,字腹延伸也就是歌唱中把这个母音延长。字腹延伸有两种单韵母只有一个母音构成的字腹,在咬出字头之后只要保持这个母音发音的口行不变就可以了。如:“大”(da)字,其韵母只有母音“a”,在字头“d”发出之后,只要保持“a”的口行就可以准确地延伸。复合韵母有两个母音构成的字腹,在字腹延伸时要延长发音最响亮的一个,如“归”(guei),韵母中含有三个音素,由于“u”是介母,它与声母“g”拼合构成字头,而字腹由“e”比“i”两个母音构成,“e”比“i”响亮所以应该在“e”母音上延长。

三、字尾收音快捷

我们通常把收音分成“归韵”和“收声”。归韵是指母音归韵,而“收声”是指字尾带有“n、ng”的字,最后要分别收到前、后鼻音中。收音的方法概括起来是“快捷、适时、到位”。

例如:《金风吹来的时候》中的一句:

稍慢、甜美地

这一句的歌词中的第一个字“金”字的字尾是“n”,“风”的字尾是“ng”,“来”的字尾是“i”。在唱这几个字时,为它们所包含的旋律即将结束时,应快捷地“归韵”和“收声”,字尾所占的时值很短。

关键词: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教学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因此,要真正帮助学生积累并运用语文,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必须将对低年级儿童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

一、低年级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低年段口语交际目标:“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提出了习作目标:“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见,对低年级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二、口头语言训练

哞,哞小牛湖边散散步

咩,咩小羊岩石上跳跳

汪,汪小狗草地上打滚

喵,喵小猫睡一会儿

嘎,嘎小鸭游泳

喔,喔大公鸡逮住苍蝇

咕,咕猫头鹰漂亮的网

复述时除了根据提纲以外,还可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并尽量运用文中词句。让学生通过模仿课文语言,扩大词汇量,从而丰富和规范语言,促进语言发展,提高表达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只有在这种情境中,才能克服小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得到有效锻炼,从而提高交际质量。学生可以用6种句式练习说话:(1)谁怎么样;(2)谁是什么;(3)谁做什么;(4)什么怎么样;(5)什么是什么;(6)什么做什么。可分步进行训练。如先按“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然后再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最后再按照“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样,逐步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梳理语序,依序表达,使学生养成说话时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的良好习惯。如:“最喜欢的水果”,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把要说的内容,从点(说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味道)到面(综合前面几方面进行小记者采访),步步深入,使之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地表达出来,显得言之有序。

三、书面语言训练

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一样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和交际的基本形式。在词语的多样性上,对客观事物特征的反映上,书面语言远远超过口头语言。因此,加强书面语言的训练是规范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关键所在。书面语言的训练是对听、说、读、写的综合性训练,可以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的智力、能力和语文基础。课上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写作训练,把书本上的好词好句运用到训练中,比如仿写、续写、改编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成篇的习作奠定基础。

书面语言的训练有如下要求:(1)使用准确的语言;(2)使用恰当的语言;(3)使用精练的语言。因此,书面语言的训练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低年级书面语言的训练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如:改写、续写、仿写等。在进行此类练习时要求不必过高,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句式,按要求完成即可。

(一)改写

改写是按某中需要,把原作进行相应的改动,用不同于原文的表现形式把原文内容表现出来的一种训练方式。

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知识童话,先让学生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然后再设计一个题目为《蝌蚪变青蛙》的语言训练,指导学生先介绍蝌蚪的生活环境、样子,再介绍变化过程,最后介绍青蛙的样子、习性。要求学生会运用书中语言,根据要求,重新筛选组合,这看似简单的训练过程可以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二)续写

续写是根据原材料提供的线索、范围、人物性格以及作者的思路等,续写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心理、语言、表情等,使原文的情节能够合理地发展,构成完整的故事。续写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进行了书面训练。

(三)仿写

仿写就是仿照例文进行写作。如:《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以《春天来了》为题仿写一首诗,文中的“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轻轻细细”“飘飘洒洒”等妙语佳句,学生就可以运用在自己的语言中。

“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处处有语文,学生通过品评和积累语言可以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通过口头与书面两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把语言运用于实践中,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必定会有所提高。作为教师不要怕语句的相似,这正是以上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规范语言,使语言文字真正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

一、图画激趣,整体叙说

针对小学生喜爱图画,善于直观想像的认知特点,我在新课伊始,总是带领学生对整课的图画进行具体的观察和叙说。如《aoe》一课共五幅图。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商议、叙说,接着鼓励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交流。目的是扫除小学生说话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巧妙揉合、识拼音

1、说儿歌,识拼音

在学生已感知图意的基础上,我把图形、字母音、字母形巧妙融合在一起,编成了儿童喜读、顺口的儿歌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aaa”,“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

ooo”。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我讲到“b”的字形时,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学到声母“p”时,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p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ppp。”我听后大加表扬。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是稍加指点。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mmm”,“椰子树上椰子多,左i右eieieie”,“我爱北京天安门,左a右nananan”等等。

2、做游戏,识拼音

针对小学生分辨力弱的特点,我把易混的字母放在一起,带领小学生做“归家家”的游戏,下边区别识记拼音,一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教“yiyi”“wuwu”时,首先是师生在一起做此游戏。师问:“大Y大Y谁家的Y?”生答:“大Y大Y声母Y,请你归到你家去。”师问:“小i小i谁家的i?”生答:“小i小i单韵母i.戴好帽子回家去。”师问:“yi呀yi呀谁家去?”生答:“我是整体音节yi,谢谢你,提醒我,我就回到我家去。”接着让学生在小组内、组与组之间打乱顺序竞赛着做这个游戏,依此法再学“wuwu”,生生交流,师生共融,学习气氛活跃,第一次就让学生分辨清,再不会干扰以后学习,学生记忆的知识也会经久不忘。

3、讲故事,识拼音

当拼音学到韵母时,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阶段,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把我整课的内容编在一个故事中。如一课,首先教师讲故事把学生带到学习环境中;在一个夏天的夜晚,弯弯的月牙挂在蓝蓝的天空,故事爷爷来到院中的大树下,给同学们讲故事来啦.(放录音)“椰子树高又大,椰子圆圆上边挂,我们从小保护它,要喝椰汁想办法。”接着启发学生想办法摘椰子,当学生说出用小棍子镶一个小钩子轻轻摘下椰子的同时相机识记“ie”再依此法学“ue”“ei,这样小学生学专注、投入,又培养了发展思维和想像力。

4创设语境,驰骋想象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想学、乐学,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要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学习实际,创设语言环境,让音节在语言环境中反复出现,使学生熟练掌握、巩固、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拼音多功能的作用。可以通过编故事、表演等途径让学生生动有趣地学拼音。

我在教学ba的四声时就是用故事穿插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聪聪。我说:“老师知道同学们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喜欢画画,还有的喜欢玩,那聪聪喜欢做什么呢?”(多媒体显示喇叭花面),接着出现音节bā,以多种形式练读。又说:“有一天,天气特别好,聪聪出去玩儿,走到院子旁看到了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女孩打靶画面)再以多种方式练读bǎ。“聪聪继续走啊走,又看到什么呀?”(多媒体显示小男孩拔萝卜)“聪聪看到这么多有趣的事,真高兴,他要回去告诉爸爸。”(多媒体显示爸爸画面)一个故事讲完,学生学得兴趣昂然,ba的四声也学会了。

三、动手实践,扩展运用

关键词:语言修养口语训练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心任务是培养综合运用语言这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科标准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言修养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无论是面向中华还是面向世界,不管是面向今日还是面向未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交往范围日益扩大。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

一、创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语文教学中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讲得激情洋溢、神采飞扬,学生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即使教师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少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年级越高越是如此,农村中学尤为严重。究其原因,除了传统教学方式和课堂氛围的影响外,还在于学生普遍存在怯场心理。他们重面子,自尊心强,怕出错,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交际中,要善于引导,营造宽松、和谐、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多一些鼓励和肯定,杜绝讽刺挖苦和处罚,让学生通过发言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加大胆回答问题、表达思想的勇气,真正“敢说”。

二、明确认识。巧设话题。使学生“想说”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在语文学习和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主动训练口语的内在动力。其次要设计好话题,让学生产生兴趣,有说话的冲动。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善问、巧问是语文教师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之一。话题可以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寻找。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变化设计问题,问题设计必须符合语文这门学科的内容特点和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难易适中,且学生感兴趣,乐于思考、探究和回答。

三、指导说话技巧。使学生“会说”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会说”“善于表达”是我们的教学目标所在。表达能力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我们常说“一句话把人说得笑起来,一句话把人说得跳起来”,这就是说,不同的说法,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会说话,提高表达技巧。要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口语交际的场所和对象,说话要得体。

2注意说话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3恰当使用“体态语言”。

四、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多说”

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师的讲,忽视了学生的学,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势必会造成学生“说”的机会的缺乏。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教师应设法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造“多说”的机会。

1口头作文训练。可结合课程进度,随时抓住一些易于口头表达的问题,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也可在作文课上就作文内容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之后再动笔作文,这既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又利于书面习作的完成。

3专题讨论会或演讲会。就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会或演讲会,既锻炼了说话能力,又增长了见识。

4专题辩论会。选择比较容易辩论的问题,分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这样,既锻炼了口才,又明辨了是非。

5组织文艺表演。可组织课本剧、诗歌散文朗诵、相声小品、绕口令等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文艺表演,以练口才。当然,中间可以适当穿插歌舞以活跃气氛。但切忌喧宾夺主。

关键词:个性阅读;语言技能;仿写创造;读写结合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至关重要。教师在引导学生研读、品悟文本内涵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优化阅读策略,注重阅读实践活动,利用文本语言训练,促使学生内化语言,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解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个性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紧扣词句品悟,实现个性解读

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阅读策略,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之中,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个性化地阅读,紧扣文本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对语言的意蕴进行深入地探究,通过个性的悉心研读与感悟,了解到文本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窥见作者的思想,深刻理解和领悟文本的内涵,阅读情感受到熏陶和启迪,加深对文本语言的深刻理解,发展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能力,提高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完善个体阅读认知,形成个性化的阅读素养。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教师出示语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朗读语句后,教师提出:“周瑜为什么要长叹呢?你能从‘长叹’这个词体会到周瑜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生1:“周瑜看到诸葛亮这么厉害,心里十分佩服。”生2:“周瑜心里可能会想‘诸葛亮呀果真厉害”,虽然十分无奈,但他可能又十分不服。”生3:“周瑜此时心里十分怨恨诸葛亮:‘你这个小子让我苦心策划的计谋失败,等着瞧吧,我不会善罢干休!”生4:“哎呀,我怎么只想到造箭而没有想到借箭呢?我怎么想得不周全呢?”生5:“怎么在自己管辖的范围里,天时、地利、人和偏倒向诸葛亮呢?这是什么原因?”生6:“此人不除,将会后患无穷!”如此教学,使学生在研读文本语言的过程中,揣摩体验文本人物的一声“长叹”,使自身的阅读情感与文本情感相互揉合,形成各具特色的阅读见解。

二、利用文本空白,锤炼语言技能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中有许多留白处,这些留白处或一波三折,或故弄玄虚,或欲言又止,或意犹未尽,引人深思,激起读者的各种悬念,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留白处,通过让学生深入文本认真思考、探究、研读,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进行丰富的阅读想象,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调动学生的阅读思维,体验文本丰富的语言韵味。同时,要求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对留白处进行填补训练,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形象,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感悟。

三、进行仿写创造,实现读写结合

[内容]

一、理清题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层次性

二、注重对比,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概括性

在教学中,学生回答个别概念时,往往比较容易,而要说出这个概念,就困难多了。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辨认相似概念的异同点。如下面这两道题:

1.某校五年级有3个班,每班有48人,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某校五年级有3个班,一班有50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52人,五年级共有多少人?

学生分别列出:(1)48×3=144(人);(2)50+48+52=150(人)。教师问:“两题都是求某校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都是已知各班的人数,为什么第一题用乘法计算,而第二题用加法计算呢?”学生立即思考问题,并举手回答:“因为两道题虽然问题相同,但条件不同,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

从上面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知道题目的共性,但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思维处于混沌状态。这时,教师就要给予帮助,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第一题,3个班的人数相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计算。第二题,3个班人数不相同,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3个不相同的数合成一个数,应该用加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加法与乘法的意义。

三、学会欣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3、多看访谈类节目,可以通过网络寻找一些对话、访谈类的节目来看,不要只看电视剧,这样能让你更好地学习别人的交谈技巧。

4、训练目标感,说话要有的放矢,这就好像走路一样,要有方向性的选择,这种“选择”可以使你在说话中避免漫无边际的东拉西扯。周围好多朋友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侃大山侃了半天,都忘记了最初要表达什么了。这种情况在平时朋友聊天还可以,如果是在工作中就不太好了。

5、学一些新语言,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经常学习和吸收一些新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丰富你的语言词汇。比如今年的“确认过眼神”、“凉凉”、“佛系”等等,在日常谈话中偶尔穿插几个热词,不仅可以调节气氛,甚至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6、给自己创造表达的机会,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实都告诉我们,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是默默无闻地等着永远都不会等到合适的机会,所以平时要学会给自己创造更多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各种能锻炼的机会都要努力去争取,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让自己成长。

7、训练判断力,这种能力对于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与别人交谈时,如果你判断失误,就可能做出意思相反的回答,这就很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会越来越深。

8、多说有力量的话,有力量的话就是指说话时能够直截了当,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比如:你最好不要说“我看……”“我想……”,而应该尽量说“我认为……”这样你的说话才够力量。

关键词:语言康复;聋儿;个案研究

2013年初,环江县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低龄失聪儿童语言训练的实验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旨在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让失聪儿童初步学会说话的方法,为聋儿语言康复训练提供依据和实施方案。笔者是课题组成员之一。此文是笔者通过对两名听障孩子半年的语言康复训练和跟踪研究,就聋儿语言康复教育现状及解决方法,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薄看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

受训个案1

姓名:袁×

性别:男

出生年月:2004年9月6日

残疾程度:听觉损失严重,无残余听力

助听设备情况:没有佩戴助听器

受训之前康复情况:没有受过正规的语言康复训练

受训个案2

姓名:曹××

性别:女

出生年月:2005年1月10日

二、康复训练目标

1.让个案获得语言的初步能力,掌握最常用的字、词、短句的发音,生活中最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

2.树立个案自尊心和自信心。

3.为个案将来融入社会,独立生存,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语训过程与方法

舌操练习――指导个案做好伸舌、鼓舌、勾舌、卷舌等舌体操运动。

嗓音练习――为了纠正个案长期不使用嗓子发音导致在说话时往往发出尖而怪的声音。指导个案发、o、e、i、u、ü等几个元音。

2.让个案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方法。让个案触摸老师或自己喉部的振动来感受发音,发音时把手放在嘴前来感受发出的气流。发音时老师慢动作移动手指,让个案跟着模仿,学习控制气流。目的是让个案掌握汉语拼音的发音要领和方法,把握好发音的关键;教师找出个案发错音的原因,及时纠正;让个案正确地掌握拼读音节和声调。

3.学会说简单的字、词、句。如,爸、妈、好、老师、同学、吃饭、去学校等。

四、训练效果

2.逐渐学会看老师口型并模仿动作,在老师念到自己名字的时候曹××会立刻举手,而袁×,只要看到老师的嘴在动就举手,分不清是老师到底是在念自己的名字还是念别人的名字。

3.碰到老师时,他们都会主动打招呼“老师好!”但发音都不对,三个字的发音通常只发两个字的音,旁人无法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反馈给对方的似乎只有尖而怪的声音。

4.汉语拼音的声母个案2中曹××读得比较好,但个案1中袁×经常送气与不送气分不清楚;韵母两个案读得都比较差;至于音节和声调,则是他们2人至今都无法攻克的“难题”。

5.两个人似乎都对字、词、短句的训练没多大兴趣,不仅经常把“妈妈”读成“爸爸”,还老发送气音,总也纠正不过来。

五、反思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3.开设专门的语训班。课题组现在需要语训的孩子有十几个,学校完全可以抽掉人手,由两个专业老师牵头开设一个语训班,每天可随时跟在孩子们身边,和他们交流、带他们游戏,其他老师可协助做定期跟踪调查,把学生某一阶段的成果进行统计汇总,由专人撰写总结、论文、报告等。如此一来,聋生的语训工作就不愁开展不起来。

THE END
1.社会公益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的区别:解析与市场影响在中国的市场中,商品的质量与定位常常通过“一品”、“二品”、“三品”这样的分类进行区分,这不仅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品牌的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国产一品、二品、三品的区别,以及这些分类对市场的影响。 ### 一品、二品、三品的定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品”、“二品”、“三品”http://www.daidosteel.com.cn/dzwwmm=15328106
2.汉字Aaa 魏欣怡_ 491 Nike少年感板鞋:Dunk、AJ1怎么选上脚都巨帅但也要注意 樂七颜 52 即将回归最酷Kobe9官图奉上 今天球鞋续命 68 LV这只包包也太米了吧!!! 微醺嘚Kitty 110 绿色的地狱火焰上脚有点帅 SkyLee_US8 44点赞 收藏 评论 打开App看看https://m.dewu.com/note/trend/details?id=265984141
3.品的部首品的拼音品的组词品的意思品什么意思,品的解释是什么,品的字义,品字几划,品怎么拼,品怎么读,品的读音 品有几种读法,品的部首是什么,品的繁体字怎么写,品的词语,品的组词,表示品的词语,描写品的词语,描写品的成语,品的五笔怎么打都在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r_zi_zd54C1/
4.品拼音品的拼音读音意思组词八九网字典,品的拼音、意思和组词,可以查询品的拼音是什么、怎么写,了解品怎么读音,还可以查询品字的组词拼音和品的发音,了解品的字义。https://bajiu.cn/zidian/?id=3948
5.品的解释品的意思品怎么读汉语字典品 拼音:pǐn ,注音:ㄆㄧㄣˇ ,部首:口,笔画:9五笔:KKK或KKKF,五笔98:KKKF 统一码:U+54C1 ,郑码:JJJ ,仓颉码:RRR ,四角码:60660 品笔顺品笔顺: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 品异体字: 基本解释品pǐn ㄆㄧㄣˇ 物件: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 等级,种类:品名。品类https://www.dancihu.com/zidian/p2826.htm
6.品品的拼音品的解释品念什么拼音:pǐn四角码:60660 部首:口总笔画:9部首外:6 98五笔:kkkf86五笔:kkkf郑码:jjj 统一码:54C1仓颉:rrr笔顺:251251251 异体字: 汉字:「品」基本解释 ●品 pǐn ㄆㄧㄣˇ 1. 物件:物~。产~。赠~。战利~。 2.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 https://www.guoxuemi.com/zidian/54C1.html
7.品(汉语汉字)品 汉语汉字 品(拼音:pǐ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1]。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从三口,表示众多[2]。品的本义即众多,引申指事物的类别和等级,即事物在质量上的优劣之分,由此再引申指人的道德修养即人品的不同。品引申作动词时,指辨别高下,分出等级,又特指品尝,如品茶。另外品还转指东西,即物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563964&g_ut=3
8.品品拼音品怎么读品部首品意思品怎么读,品拼音,品部首,品意思,品组词,品字解释,品是什么意思,品的含义,品字组词,品有几笔几划,品怎么拼,品的部首是什么是由查询网新华字典提供的关于品的内容。了解更多教育知识敬请关注查询网新华字典。http://zidian.q821.com/%E5%93%81_zi/
9.品的拼音怎么拼写和组词?品的拼音怎么拼写和组词? 品的拼音拼写为pǐn。 作为一个汉字,品本身是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字。 它的基本意思是指一种物品的质量、等级或者特征,也可以指代某种事物或者实物的种类。 同时,品也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对某物进行评判、鉴定或者辨别。 基于品这个字,我们可以组词来进一步扩展词义。https://jiyouzhan.com/wen/1335913.html
10.品字的拼音品怎么读音部首解释字义是什么意思「品」的拼音、读法、笔顺 品 读音 [pǐn] 英语 product 笔画数 9 部首 口 笔画顺序 丨 一 丨 一 丨 一 「品」的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品 读音: pǐn 怎么读: 某一类东西的总称。 【组词】:物品、食品、成品 事物的种类。 【组词】:花品、茶品http://www.yuwenke.com/pinyin/pin11.html
11.品的拼音怎么写品的拼音及组词高中知识1、品拼音:[pǐn]。 2、组词: (1)上品 造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为被鉴定的电邮分门别类,让垃圾邮件过滤器更好地集中处理那些诸如兜售上品劳力士、伟哥和昂贵软件的廉价盗版的https://m.027art.com/gaokao/HTML/12839617.html
12.人物的烟火气(生活细节收录)(对手)剧评很喜欢这部剧,尤其是人物身上的生活气息,电影是镜头感,题材是严肃正剧,人物故事却充满烟火气。王小枪编剧真的厉害,尤其写生活细节真的很有一套。自己扒了一些喜欢的部分,每集整理一点,做一个细节收录。EP1出租车司机编剧挑选李唐作为出租车司机的人设就与间die就非常契合:人物存在感低、行动方便、关系网广、时间和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076378/
13.品第(拼音:pǐndì,注音:ㄆㄣˇㄉˋ)一把刀《汉语词典汉语“品第”拼音是pǐn dì ,注音是ㄆ|ㄣˇㄉ|ˋ,解释:“1.品评优劣,以定高下。如:『品第作品』。2.等级。北史˙卷八十一˙儒林传上˙平恒传:『自周以降,暨于魏世,帝王传代之由”,对应Emoji符号:。 字词:品第 注音: ㄆ|ㄣˇㄉ|ˋ https://hanyucidian.18dao.net/hanyu/%E5%93%81%E7%AC%AC
14.品怎么读品组词词语成语笔顺读音「品」新华字典 品怎么读_品字组词_笔顺_词语_成语汉字 品 拼音 pǐn 怎么读 部首 口(口字旁) 笔画 9画 结构 品字 五笔 KKKF 组词 作品 样品 用品 次品 产品品的意思解释 品的意思、组词、拼音读音《新华字典版》 品拼音:[pǐn]怎么读: (1) 物品 (2) 事物的种类 (3) 等级 (4) 古代官吏的https://zidian.gei6.com/54C1__xh.html?f=zixh169203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