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拼音声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然后在弹出来的右键菜单中,选中【表情&符号】,然后点击下级菜单中的【符号大全】;
关键词:儿歌;声调操;日常生活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汉语拼音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四声的学习对于初学的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要求按照四声的顺序读,学生不费吹灰之力能够读出,但是如果任意指着一个声调要求读出的时候,通常显得束手无策,有的必须暗暗地从第一声读起,直至所指字母处才能响亮地读出来。对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教学体验。
一、儿歌法学声调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儿歌正好是学生最喜欢、最愿意接受的。我觉得小白兔骑车的图生动形象,对四声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并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在讲解的时候,我和学生简单地分析了小白兔骑车所花力气,目的就是为了渗透四声的发音方法,同时编了一首儿歌:“汽车平走ā、ā、ā,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上坡又下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所以,我试着在读儿歌的过程中,让学生轻松学读四声。
二、声调操学声调
开学初我班总有一小部分学生分不清二声和四声,无论怎样纠正也改正不了。为了让学生加深四声的印象,我先配以《声调操》来加以巩固,具体动作为:以双臂平伸为第一声,左低右高为第二声,双臂上举为第三声,左高右低为第四声。再配以《声调歌》:“一声平平左到右,二声向上爬山头,三声先下拐向上,四声一路往下溜。”这不仅符合学生形象理解抽象事物的规律,还有利于课堂上学生兴趣的激发。每学习好一个韵母,我就带领学生一边说声调歌一边做声调操。
三、结合日常生活学声调
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让拼音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更关键的是在强化语调练习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并使其得以提高。我在讲课过程中,联系日常生活,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借助汉语拼音的读音,让学生读准四声。这种方法能调动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教学中学生纷纷发言,例如,“ā,阿姨,我喜欢阿姨。”“à,啊!你说什么?”“ǎ,啊?这是怎么回事?”“à,啊,我爱我的祖国!”这样不仅学习了声调,还拓展了他们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高等学校
贫困生主要指的是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大学生人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市场经济的繁荣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逐渐拉大。从物质方面给予贫困大学生一定资助固然是必要的,但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家庭经济状况对贫困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作为高校中的一类特殊学生群体,贫困大学生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如何准确把握其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帮扶和调适,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承载了家庭、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往往较高,这使得他们的成才愿望非常迫切。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处于相对来说不太成熟的阶段,适应能力较差,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本身就容易引发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而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特殊性,过早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心理方面出现一些障碍和问题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
(一)自卑、自尊与敏感并存
(二)焦虑、抑郁与矛盾心理
贫困生一般都是经过艰苦环境的成长磨练的,他们希望靠自己的不懈努力,特别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一个好的前程,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读书当做自己摆脱现状的唯一途径。然而,进入大学后,面对校园中贫富悬殊的现状,特别是当“高手林立”而学业差距不明显的现状,使他们平日引以为豪的闪光点逐渐失去时,强烈的挫败感便油然而生。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对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工作的担心成为令他们头疼的问题,对前途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感到十分焦虑。有调查显示,因贫困导致心理抑郁的大学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当现实与理想产生的差距较大时,他们时常会产生莫名的低落情绪,而对自己情绪的过分压抑会让自己变得易怒和焦虑。还有一部分抑郁情绪是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有些贫困生对异性有仰慕之情,但迫于自己的现状羞于表白,不敢主动接近,他们更担心由于表白遭到拒绝后同学们的嘲笑,从而产生了男女情感方面的抑郁心理。
(三)人际交往障碍
出于自卑以及生活经历等原因,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独立、孤僻的特点,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多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独立性又容易转化为性格上的孤僻和封闭,他们独来独往,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更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在内心渴望融入同学的圈子,但在交往中却显得比较被动和敏感,在面对某些无心伤害之语时,他们出于保护会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冷漠印象。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往往选择一个人承受,而不会求助于老师或同学。渴望交往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回避交往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的心理,从而遭遇人际交往的障碍。作为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年龄多数在20岁左右,正处于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容易在内心形成一种封闭心理。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人的主观需求和动机同客观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种种矛盾,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三、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高校等多个层面建构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方式,把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结合起来,开发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一)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
(二)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
(三)多种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资助和心理帮扶不是助困的全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和心理上的负担之后,高等学校应教育贫困大学生以自我发展为起点,培养其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品质,激活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大学阶段是贫困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深他们对于招生制度、学费制度、国家助学政策、学校资助体系等方面政策的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身成长成才和解决经济困难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现象以及贫困现象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此外,高校还应就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关爱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将其作为贫困生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倡导他们把学习、做事和做人统一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的处世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学会用爱心回报社会。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健康成才。
【参考文献】
[1]周学军.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2]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1).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缅语
汉语拼音方案在中国已经颁布实施近60年,汉语拼音输入法是汉语拼音方案应用的重要贡献,汉语拼音输入法也是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汉字输入法。由于有关缅文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落后,没有像汉语拼音输入法这样便捷高效的输入法。中国的缅文学习者或缅文使用者在使用缅文输入法时,常被打字慢、容易打错字等问题困扰。缅文本身就是拼音文字,但使用现有的缅文输入法,需要记忆大量的字符键等。是否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专为中国的缅文学习者或使用者制作汉语拼音注音编码的缅文输入法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比较汉语拼音方案语音系统和现代缅语语音系统来讨论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的可行性。
一汉语拼音方案声母与现代缅语声母比较
国际音标标注的汉语拼音方案声母共有21个①:p、p、m、f、t、t、n、l、k、k、x、t、t、、t、、、r、ts、ts、s。
国际音标标注的现代缅语语音系统单辅音声母共有35个:p、p、b、m、m、t、t、d、n、n、l、、t、d、s、s、z、、、、、、、j、k、k、g、、h(x)、、、w、f、v、r。
将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与现代缅语声母系统单辅音声母进行比较发现,其中发音完全相同的有16个,占汉语拼音方案声母个数的76.19%,占现代缅语声母系统单辅音声母个数的45.71%。前者比例高,后者比例低,但是否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呢?
现代缅语语音系统单辅音声母中的f、v是用来拼读外来语使用的,字母拼写时使用p、b。辅音r在古缅语中常用,现代缅语只在拼写外来语时使用。②辅音t、d是同一个缅文字母的清浊音。h(x)、也是同一个缅文字母的清浊音。M、n、、、、、、、这9个单辅音在缅文中明显是复辅音。岳麻腊先生也对“仰光话中的清鼻音声母和清边音是从带前置辅音h中演化而来的”,“舌面前擦音、、分别是从复辅音kl、lr、kj、khl、khr、khj、gr、gj演化而来的”,“擦音声母是从单辅音h和复辅音hr、hj、hlj中演化而来的”进行过具体的分析。③汪大年先生也认为,、、音在历史上是k、k、与j相拼的复辅音,后来变成了舌面前音。④并且这9个辅音在实际发音中已经发生了变化,故在这里归为单辅音。因此,缅文固有的单辅音应该是21个。这样算下来,汉语和缅语单声母读音完全相同的,在缅语单声母个数中将占52.38%。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浊音非常少。如果将现代缅语系统单辅音声母中清浊对立的声母进行趋同汉语拼音的统一,即p、b统一为p,t、d统一为t,k、g统一为k,、统一为后,发音完全相同的单辅音声母将占现代缅语声母系统单声母个数的51.61%。缅语中还有送气与不送气对应的单辅音,如果将其中几个单辅音进行趋同汉语拼音的统一,即两个擦音t、d与塞擦音t统一为t,擦音s、s统一为不送气的s。这样处理之后缅文固有的单辅音声母只有16个,再与汉语拼音声母比较,发音完全相同的有11个,占处理后缅文固有单辅音声母个数的68.75%,只剩下z、、j、、w这5个声母在汉语拼音声母里面找不到。但是、j、w这3个声母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近似标音,即nia、ya(ia)、wa。这样,缅文固有的单辅音声母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完全表达或者近似表达发音的将占87.50%,只剩下z、。因此,用汉语拼音方案对缅语声母系统单辅音声母进行标音是行得通的。
二借用拉丁字母补充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
通过以上分析,35个缅语声母系统单辅音声母,m、n、、、、、v、z这8个是没办法直接用汉语拼音方案表达出来的。v是用来拼写外来语的,发音和英文的字母v是一样,同时在键盘键位上又是直接可以输入的,因此用英文键位上的v来表示这个声母很方便。同理,也可以用英文键位上的z字母来对应z声母。无法直接用英文键位表示,我们平时常接触的拉丁字母注音将是很好的选择,因此可用拉丁字母ng注音来表示。m、n、、、这几个声母也没办法直接用英文键位上的字母表示,但这几个声母是从带前置辅音h中演化而来的。如果用拉丁字母注音将是hm、hn、hl、hny、hng,除了以外,m、n、l、也是可以用汉语拼音方案表示的。所以,考虑结合两种方案,即用hm(a)、hn(a)、hl(a)、hni(a)、hng(a)来表示。
三缅语复辅音处理方案
现代缅语复辅音声母共有36个,分别是:pw、pw、bw、tw、tw、dw、kw、kw、gw、tw、sw、sw、zw、w、hw、w、w、mw、nw、w、lw、jw、pj、pj、bj、tj、mj、lj、tl、hmw、hnw、hlw、hmj、hlj、mjw、hmjw。
以上的复辅音有二合、三合、四合复辅音,大部分是通过缅语声母系统中的单辅音声母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使用以上提及的方法,用处理后的单辅音对缅语复辅音声母进行表达,如pj可以写成(bia)。
汉语辅音自身所带的元音有o、、i、、,而缅语辅音自身所带的元音只有a。汉缅语每个辅音本身虽然都带有元音,但并不影响它们表达辅音音素的作用。当辅音之后加上元音符号时,它本身所带的元音即自行消失,只起辅音的作用。由于辅音本身都带有元音,汉缅语的辅音有的可以自成音节。⑤因此,在表达缅语各个辅音的时候要加上a,组合时按实际需要取消a。
四汉语拼音方案韵母和现代缅语韵母的比较并注音缅文
国际音标标注的汉语单韵母:a、o、、i、u、y。复韵母:ai、ei、au、ou、ia、i、ua、uo、y、iau、iou、uai、uei。鼻韵母:an、in、uan、yn、n、in、un、yn、a、ia、ua、、i、u、y、u。共35个韵母。
国际音标标注的缅语的韵母共有23个:a、i、u、e、、、o、、、、、、、a、i、u、e、、o、ai、au、a、a。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韵母数量要比缅语的韵母多。两种语言韵母相同的有a、o、i、u,其余的缅语韵母大部分是前面几个单元音的鼻音化和短促音。因此,对缅语的韵母进行加工处理后用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的韵母也是可行的。
五声调处理方案
汉语和缅甸语都有声调,由于应用于输入法时键位表达的局限,缅文输入法采用和汉字输入法相同的处理,即不对声调进行编码,而是在遇到同音字或不同声调文字时进行选择,故不讨论声调处理。
六总结
经过以上的系统性探讨可以发现,汉语拼音方案注音缅文是可行的,其中用到非汉语拼音方案的部分只占很小比例。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也遵循汉语拼音方案组合使用规律,且每个缅文的语音符号都有独立的表示方法。
注释
①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107
②钟智翔.缅语语音的历史语言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19
③岳麻腊.十二世纪以来的缅甸语语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77~178
关键词:快乐学拼音增强学习兴趣生动形象远程教育资源
一、机械乏味的汉语拼音变为快乐音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拼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尽一切办法让汉语拼音走进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枯燥乏味的汉语拼音变成快乐的音符活跃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在黑板报上开辟了拼音角,添加有小朋友最爱读的小故事和小儿歌,每天学生们都能从上面吮吸到知识的甘露。同时我又把拼音字母编成动听的歌曲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利用每天早上的早读课采用教师教读、学生领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们诵读。从而让学生嘴里说着,口里唱着,每天体验着拼音带来的快乐。
二、以新颖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以新颖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巩固所学知识至为重要。可实施以下的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直观形象,图画激趣
2、动口、动手,表演激趣
在培养学生感观认识的基础上,我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采用表演这一独特的学习方式深化学生认识,引导学生准确认读字母。如复习课上教“f、t”区别时,习惯性的教法是“伞把朝上f、f、f,伞把朝下t、t、t”,但现在学生大多使用折叠伞,很少有伞柄的,于是我带领学生直接撑开自己的小伞,表演“举起小伞f、f、f,放下小伞t、t、t。”
3、寓教于乐,游戏激趣
三、充分利用情境图、情境歌,激发学生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观的教学中激发兴趣。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欣赏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或让学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编一个小故事。情境歌是小朋友喜欢的,读起来琅琅上口,既能纠正读音,又能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情境歌里有声母、韵母的发音,能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编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五、多布置开放性的作业。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学校,对抄抄写写的作业很厌倦。为提高课后作业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它的复习巩固功能,但又要保证小学生对它充满兴趣,我每个星期都会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例如:画一画,用学过的单韵母画一幅画;找一找,在哪里找到我们学过的拼音;做一做,做一张拼音卡或一些拼音词卡;读一读,找些有注音的书读一读等等。
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特别重视直观原则,打破传统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条三寸不烂之舌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且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让学生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1.联系实物学习拼音。
刚入学的孩子对学习了解得不多,但对生活中的事物知道得还不少。如果老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种语言环境,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口语学习拼音。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联系日常用语学拼音,学普通话。教学中采用给音节带调组词的方法,如wu乌龟,wu姓吴,wu跳舞,wu动物;也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跳舞”——我喜欢跳舞。把无意义的拼音符号与儿童生活、语言联系起来,通过听说训练发展了语言。
汉语拼音是一个基础内容,虽然枯燥乏味,但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是灵活多变的。只要能积极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内容上的缺陷,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汉语拼音成为学生们尽情遨游的欢乐海洋。教必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趣味盎然地学习新知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声母韵母拼音规则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以纠正本族语言对学习普通话产生的影响。在学习中首先要了解本族语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从而掌握汉语的发音。《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等四个部分。汉语拼音成为民族地区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
一、掌握声母的正确发音
普通话有22个声母,其中21个由辅音充当,此外还包括一个零声母(零声母也是一种声母)。声母按照发音部位可以分为7类:1.双唇音有3个(b、p、m);2.齿唇音有1个(f);3.舌尖前音有3个(z、c、s);4.舌尖中音有4个(d、t、n、l);5.舌尖后音有4个(zh、ch、sh、r);6.舌面前音有3个(j、q、x);7.舌面后音有3个(g、k、h)。声母按照发音方法可以分为5类:1.塞音有6个(b、p、d、t、g、k);2.鼻音有3个(m、n、ng,其中只有m、n作声母);3.擦音有6个(f、h、x、sh、s、r);4.边音有1个(l);5.塞擦音有6个(j、q、zh、ch、z、c)。声母按照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又可分为清音、浊音两类,除了m、n、l、r为浊音外,其余都是清音。声母按照发音时气流的强弱,又可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两类。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是成对的,如b和p、d和t、g和k、z和c、zh和ch、j和q。通常被大家称为“零声母”的音节,也就是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例如“安”(ān),这个字音不是辅音开头,而是用元音a开头的,这样的音节就是“零声母”音节。
二、掌握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有39个韵母。按结构分为三类,即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三、四呼与拼音规则
汉语传统语音学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也叫四呼。韵母为a、o、e、ê、er、i(前)、i(后)或以a、o、e开头的韵母称开口呼;韵母为i或i开头的韵母称齐齿呼,如iou、iao、ie、ia;韵母为u或以u开头的韵母称合口呼,如ua、uo、uai、uei;韵母称为撮口呼,如üe、ün、üan。韵母ong归入合口呼,韵母iong归入撮口呼。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ü与其相拼时,在其后面失去头两点。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语文教学拼读能力
汉语拼音是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重视和研究拼音教学,对有效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拼读能力呢?笔者对此浅谈如下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小学语文拼读能力培养的原则
1、趣味性。
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组织教学内容,围绕拼读音节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拼音。如,老师们经常利用一个半圆环、一杆铅笔、一根细绳等物品,指导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的“变魔术”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分辨形近字母的音和形。
2、示范性。
教师在向学生简单介绍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拼读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发音示意图或多媒体课件等辅助形式,示范发音、拼读过程,让学生观察、倾听,模仿发音、拼读。
3、实践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拼读能力的策略
1、加强发音能力的培养
发音教学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的发音示范是字母教学的重要环节。声母教材根据发音部位分为七个组编排,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教学时要紧抓每组同一部位的第一个声母的发音训练,让学生体会阻碍部位、气流强弱、声带动静,在同组、组与组的发音比较中,把握发音口形始终不变的这一要点。声母只有和韵母联在一起,才能表示音节,因此教学要和拼读训练结合进行。
单韵母发音的准确性,是学生顺利通过汉语拼音的第一关。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控制好舌位的前后、口腔的开合、唇形的大小,读准每个字母;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辨别和认读带调单韵母音值的能力。复韵母是单韵母与单韵母的复合,是一个整体。应指导学生自学感受舌位移动、口形变化、声音响度,领会发音舌位滑动过程;鼻韵母是单韵母和鼻辅音-n、-n的复合,也是一个整体。要引导学生琢磨口腔受阻改由鼻腔出气,形成前后鼻韵母的过程。
2、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两拼音节的拼读
对于两拼音节,有一个拼读诀窍就是“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如b-aba、d-ada……这样拼读十几个之后,自然成为熟练的顺口溜,成为歌诀式的拼读。这样的拼读方式就像背诵歌诀似的,看起来好像很笨,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再比如练习bpmf与aoe相拼,先反复练习声母与a相拼,待练熟了,就可以再与o、e相拼,如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孩子们很快就能掌握这种拼读的技能了。
在拼读音节时,要讲究速度。我在教学时发现一些学生经常会出现的错误,主要就是因为拼读时速度过慢,常常是读了前面的就忘了后面的,因此我在领读时也强调速度,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掌握拼读的方法。
(2)直呼音节的方法应该灵活多变。
对于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来说,支架法非常简单。如发“ba”时,可先让孩子做好b的准备,心里想着a,一口气读出“ba”;对于口形比较难摆的声母:如“n”,则可以采用“暗拼急读”法,先在心里拼音节,然后直接读出拼好的音节
(3)带调音节的拼读。
如果我们拼读的音节是有调号的,在拼读时就要带上调号。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是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第一声)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是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按照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的顺序数下去,数到这个音节的声调为止。刚开始学拼音,可以用这个方法。如bābábǎbà。
二是音节定调法。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的音节。如baǒ(保),拼音时念b-aobǎo
三是韵母定调法。用声母和带调的韵母相拼,直接拼出带调的音节。如hǔ(虎),拼音时念h-ǔhǔ。这个方法直截了当,孩子们拼读比较熟练了便可采用。
(4)三拼音节的拼读
三拼音节的拼读是一个难点。如果遇到声母、韵母中间有介音的情况,就要采用“三拼法”,首先要掌握发音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在熟练地会拼读三拼音节的基础上,家长可训练孩子直呼三拼音节的能力。
(5)韵母单独成音节:这样的音节应该直呼带调韵母,如:“爱”ài“啊”ā“藕”ǒu拼音是一种技能,因此,单单教给方法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书写音节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声韵母和声调的组合过程,达到强化音节的目的;分解音节的练习,又能帮助学生正确拼读音节,加快拼音速度。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兰州方言的发音特点
(一)声调变化大
兰州话和汉语普通话类似,有四种音调,但有其自己的发音规律。
汉语普通话中的阴平,在兰州话里发阴平;汉语普通话中的阳平,在兰州话里发去声;汉语普通话中的上声,在兰州话里发阳平;汉语普通话中的去声,在兰州话里发上声。
(二)鼻音n和边音l不分
兰州方言中经常把奶奶(nǎinai)读成(lǎilai),把黄牛的牛(niú)读成(liú),把恼怒(nǎonù)读成(lǎolù)。
(三)后鼻音大多发成前鼻音
兰州话的发音似乎都比较靠前,显得兰州话格外轻巧,后鼻音大多发成前鼻音,例如:兰州人经常把应该(yīnggāi)读成(yīngāi);把老鹰(lǎoyīng)读成(láoyīn)。
(四)所有sh的音,几乎都发咬唇音f
兰州方言中,所有sh的音,几乎都发咬唇音f。例如:兰州方言中经常把叔叔(shūshu)读成(fūfu),把喝水(hēshuǐ)读成(hēfěi)。
(五)说话之前习惯用mu
兰州人说话之前习惯带个mu的音,有时也有“那么”的意思。比如:在问候别人中午吃的什么时,经常会说:“mū你中午吃的啥?”
(六)兰州话里的呢不发nē的音,而发nī的音
例如:在说:“你干什么去呢?”兰州方言会说:nízúsáqǔni?
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从小生活在兰州方言的氛围中,发音中难免带有地方方言。根据这一特殊情况,教学中我尝试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纠正兰州地方方言。
二、利用汉语拼音,纠正兰州方言
(一)通过听来提高辨析能力
听是说好普通话的前提,也是纠正兰州方言的基础。教学中,我通过训练学生仔细听来辨析语音的正误。一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拼音,对于他们来说,能听出兰州方言中发音不准确的音节,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我在听音方面进行了如下训练:
1.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方法。例如:在教学中我经常出示一些学生易读错的词,如:牛奶(niúnǎi)、英雄(yīngxióng),然后让学生开火车读,仔细听,看谁能发现别人读音不正确的地方,及时提出来,教师则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发音方法的指导。如遇到n和l不分的情况时,我会让学生边看我的嘴形,边听示范讲解:发n的音时,气流是从鼻腔里发出来的,发音时舌尖顶住上牙床,发音时声带颤动。而发l时,气流是从舌头两边出来的,发音时舌尖顶住上牙床,发音时声带颤动。学生听了教师讲解和示范后,读音准确了。
2.编顺口溜,强化发音要点。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兰州方言的人文环境中,回到家与父母交流仍然说兰州话,这样难免会出现读音不准反复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编写了顺口溜帮助记忆n和l:要想说对n,舌头顶牙床;要想说对l,舌头别伸直。
(二)通过读来提高准确性
虽然正确的读音方法引领学生走进了普通话的大门,但是对于纠正兰州方言,这只是刚刚入门。针对兰州方言中声调变化大的特点,教学中,我尝试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以加强读音的准确性。
2.练习读绕口令,帮助学生摆脱兰州方言的困扰。例如:训练学生读绕口令:《sìhéshí》,sìshísì,shíshìshí,shísìshíshísì,
sìshíshìsìshí,rènzhēnxué,chángliànxí,shísì、sìshí、sìshísì。开始我让学生自由练习读,后来再加快速度读,最后让学生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看看谁的读音不清晰、不准确。渐渐地,学生在自己评议、自己正音的过程中,读音更准确了,逐渐摆脱了兰州方言的困扰,朝着标准的普通话迈进。
(三)通过说的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学生已经养成了说普通话的习惯,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普通话还不够自信,针对这种情况,课堂上我加强了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1.利用插图,练习说话。例如:教材中有一幅《公园》的插图,教学中,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说话指导,先指导有顺序地观察图画,并让学生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练习说话,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练习说话,通过分辨字音,读准词语,真正做到利用汉语拼音学习普通话,形成良好的正音意识,克服了兰州方言中句末语气词使用频率高的缺点。
2.开展“自我介绍”的活动。例如:在口语交际课上,我设计了一次“自我介绍”的活动,让学生用说的形式,对自己进行全面的介绍,可以说自己的长相、爱好、性格、优点、缺点等,重点考察学生对sh和f的发音,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我做到认真听,抓重点字的发音,使学生不再操着京兰腔的普通话与别人交流,说话自信了、口齿也清楚了,完全摆脱了兰州方言的困惑,流利地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四)通过演来推广普通话
针对普通话中所有清辅音在兰州话中都按浊辅音发音的特点,实践中,我采用了“演”这种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有目的进行普通话训练。例如:我事先设计了两个情景,告诉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进行排演:1.黄河风情线:奶奶和孙子坐汽艇的事。重点考察前后鼻音混用的现象。2.家里,小明招待客人的事。重点考察zhchsh的发音。学生们分组进行了排演,争先恐后地进行汇报表演,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内容,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点评中,增强了表达的信心,找出了与他人的差距,在自我反思、自我正音、自我弥补中渐渐成长,真正做到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能自如地与他人交流。
汉语拼音韵母表
单韵母:a[阿]o[喔]e[鹅]i[衣]u[乌]ü[迂](上边有两点读於)
复韵母:ai[哀]ei[唉]ui[威]ao[奥]ou[欧]iu[由]ie[耶]üe[椰]er[儿]前鼻韵母:an[安]en[恩]in[因]un[温]
后鼻韵母:ang[昂]eng[摁]ing[英]ong[雍]
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yiwuyuyinyunyeyue
汉语拼音声母表
b[玻]p[坡]m[摸]f[佛]
d[得]t[特]n[讷]l[勒]g[哥]k[科]h[喝]
j[基]q[欺]x[希]
z[资]c[;雌]s[思]r[日]zh[知]ch[嗤]sh[诗]
y[医]w[巫]
声调符号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主要母音上。轻声不标。
例如:
妈mā【阴平】麻má【阳平】马mǎ【上声】骂mà【去声】吗ma【轻声】
隔音符号
备注:
②、i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衣)、ya(呀)、ye(耶)、yao(腰)、you(忧)、yan(烟)、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③、u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wu(乌)、wa(蛙)、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④、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u(迂)、yue(约)、yuan(冤)、yun(晕)、。
⑤、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例如:niu(牛)、gui(归)、lun(论)。
难点提示:
1.在听力题中往往会出现”zhzhi”等类的比较,要提醒孩子注意区分:在读声母时要短促,读音节要有动程(长一些).
2.标调是按照”aoeiuü”的顺序,如”ao”应把调标在a上,”uo”的调在o上,唯有“i、u”在一起时情况例外:i、u在一起,标调标在后.即”iu、ui”的调都应标在后一个字母上.
3.以前常说”ü见jqx,脱帽行个礼.”其实y后的ü也要省去两点的,虽说两者性质不同,但为了便于学生的记忆,可以把顺口溜改为”ü见jqxy,脱帽行个礼.”
4.前鼻音的读法:舌尖抵住上齿龈(其实只要在收尾时,把舌尖碰上上齿就对了.)
6.”bpdq”4个声母极易混淆,这时别用什么”右下半圆bbb”之类的顺口溜教孩子(虽说以前我也是这么教的),不少孩子左右还得分半天呢.可以用”正6b,正9q”的顺口溜先分清”bq”,然后再教“bd肚子对肚子,pq脑袋对脑袋。”
或者用手势:
大拇指向上,左手b来右手d
大拇指向下,左手p来右手q
7.o的发音南北始终有争议,但标准的读音肯定是“哦”(一声)。汉语拼音音节表
bbabobaibeibaobanbenbangbengbibiebiaobianbinbingppapopaipaopoupanpenpangpengpipiepiaopianpinpingmmamomemaimaomoumanmenmangmengmimiemiaomiumianminming
ffafofeifoufanfenfangfeng
ddadedaideidaodoudandangdengdidiediaodiudiandingttatetaitaotoutantangtengtitietiaotianting
nnanaineinaononennangnengninieniaoniunianninniangning
llalelaileilaoloulanlanglenglilialieliaoliulianlinlianglingggagegaigeigaogougangenganggeng
kkakekaikoukankenkangkeng
hhahehaiheihaohouhenhangheng
jjijiajiejiaojiujianjinjiangjing
qqiqiaqieqiaoqiuqianqinqiangqing
xxixiaxiexiaoxiuxianxinxiangxing
zhzhazhezhizhaizhaozhouzhanzhenzhangzheng
chchachechichaichouchanchenchangcheng
shshasheshishaishaoshoushanshenshangsheng
rreriraorouranrenrangreng
zzazezizaizaozouzangzeng
ccacecicaicaocoucancencangceng
ssasesisaisaosousansensangseng
yyayaoyouyanyangyuyeyueyuanyiyinyunying
wwawowaiweiwanwenwangwengwu
发音口型
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ü: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b: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p: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气流迸出成音。m: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打开嘴,声带颤动。f:发音时,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后,突然离开,气流从口中迸出。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
l: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g: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关键词]城镇;贫困;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本次研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徐州的城镇贫困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入户调查。2010年,徐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2元,根据江苏省家庭收入统计情况,徐州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7399元的,即徐州市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为相对贫困,本次调查主要的人口为相对贫困人口。选取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7399元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自2012年3~5月共发放问卷350份,实际回收问卷328份,有效问卷272份,共计272户城镇贫困家庭,其中被调查人口为621人。对被调查家庭的家庭基础情况、家庭收入、家庭卫生支出情况、家庭成员主要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医疗保障形式、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家庭成员的两周就诊率和住院情况进行了调查,经过数据审核,认为数据基本可靠。EpiData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结果
本次调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7399元以下的总计272户,其中低保户为45户,计106人。家庭平均规模3人,共调查人口621人。调查地区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77.4元,人均年支出为4382.0元,其中医疗卫生支出782.2,占人均年支出的17.9%。无业、失业人口206人,占被调查人口的33.2%。本次调查中,徐州市城镇贫困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21.4%,慢性病患病率为11.6%,根据卫生部公布的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而本次调查中,徐州城镇贫困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本次研究是有意义的。调研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2.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2.2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情况
2.2.1居民的两周患病情况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居民两周患病人数为133人,两周患病率为21.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的两周患病率18.9%,这可能受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就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2.3居民的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地区的慢性病患病人数为72名,患病率为11.6%,徐州城镇贫困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为徐州隶属于江苏省,虽然相比苏南,经济不够发达,但是就全国水平而言,经济还是可以的,所以其城镇贫困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还是有意义的。
3讨论
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城镇贫困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3.2.1卫生服务供给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有时没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的医疗卫生服务,满足不了贫困人群的实际医疗需要。就如本调查的城镇贫困人口,他们身处城镇,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及可及程度不同于农村,他们的交通比较便利,卫生服务可及性比较好;同时,由于他们是贫困人口,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可及程度又不同于一般城镇居民,他们的经济状况比较差,这会影响其卫生服务需求。并且,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贫困人口基层服务利用率低,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贫困人口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不善加利用,会造成资源浪费。
3.2.2卫生服务费用近几年来,医疗卫生服务价格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对于贫困人群卫生服务费用直接影响着其卫生服务需求。贫困居民的两周患病率高于一般水平,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程度也就越高,而且,慢性病也需要长期的治疗,但是政府管理医药价格方法不完善,企业和医疗机构价格行为不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混乱,药品价格不合理,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尖锐等都会影响贫困人口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费用有所下降,但是在一些医院,却进行暗箱操作,存在药品二次议价现象,这样,就会使一些价廉质优的传统药品因为利润低,难以承受回扣带来的高成本,只好减产和停产,从而损害了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尤其是低价药品一般是贫困居民的首选药品,他们的这种做法无疑会使贫困居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3.3.2监管力度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在救助调查、申请、救助实施等方面,政府或社会监督等方面缺乏一套规范的程序,透明度不高,严重影响医疗救助实施的效果[6]。贫困人口医疗卫生服务涉及多个部门,不仅有各卫生机构,还有民政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等。部门间出现交叉,就容易推诿扯皮或出现越权行为。这时候监管力度不够,贫困人口的利益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救助资金的管理更成为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
4政策建议
4.1提高贫困人群健康素质
4.1.2注重疾病的预防可定期组织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逐步建立贫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对于贫困居民的体检,可由徐州市民政局牵头、定点医疗机构统一组织,政府“买单”,减少大病滋生的根源。这样,既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又减少了政府在这方面的经济支出,达到双赢。
4.2提升卫生服务水平
4.2.1提升基层卫生服务提供质量在提供卫生服务需求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低,这是一种资源浪费。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调查的前一年内,只有34.0%的贫困人群利用了社区卫生服务,其中对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不满意成为主要原因。需要在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影响力的同时,将其重心适当向贫困人口转移。2010年起,徐州市中心医院与睢宁县医院、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与丰县医院,分别结为市县医院纵向联合体,有利于中心医院对县乡医院的技术及人才支持,互动开展双向转诊等服务,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惠及基层群众。近年来徐州也建立起了“爱心医院”,不仅可以合理分配社会医疗资源,主动调控医疗卫生事业的过度市场化倾向,而且还解决很多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医疗问题。
4.3.1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向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医疗保障服务,不但保证了这些人群的福利,对于推行社会平等和消除社会歧视具有同样重要意义[10]。对于部分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支出的贫困家庭,除向他们提供贫困医疗补助外,政府还可以采取直接支付基本医疗费用或免费为贫困人群购买医疗保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实施医疗救助,因为他们中大部分人往往是连挂号费用都负担不起[11]。完善医疗救助制度,不断提高救助水平,扩大救助对象,根据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设定合理的救助标准,另外,进一步完善城乡救助一体化体系,促进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的有效衔接,保障贫困群众的就医需求。
4.3.2加强监管对医疗救助基金的监督管理,包括对运用情况,资金去向的监管。各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加强合作,成立专门的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基金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资金的流向要透明,监管委员会有义务将具体情况告知大众。要对贫困人口做定期抽查,切实了解他们受到救助的情况,并对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监管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善。有学者提出建立医疗救助服务定点机构,严格准入机制,确保弱势人群能享受到方便、优质、价廉的服务,同时加强对服务供方的约束与监督,成立医疗救助民主监督委员会,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确保医疗救助资金有效利用[12]。另外,应该进一步推进救助信息公开化进程,从而有利于更加充分的发挥各级监督。
[参考文献]
[1]张莹.对我国城镇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25(11):13.
[2]周戟.和谐哲学初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53.
[3]刘晓惠.国外医疗卫生服务支付方式综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7):82.
[4]高梦滔,顾昕,张颖.青海省与甘肃省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情况调查报告[J].卫生经济研究,2006,(2):3-8.
[5]曾化松.借鉴澳大利亚经验进一步完善中国医疗保险筹资渠道[J].现代预防医学,2006,11(33):11-12.
[6]蒋月.社会保障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87.
[7]鲍勇,高修银.徐州市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需求分析以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0,(12):451.
[8]邓奎,李宁秀,刘丹萍,等.四川省贫困地区医疗救助现况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13(16):3090-3091.
[9]李秀娟.我国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1,15(6):2.
[10]AvivaRon.医疗保障政策创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35.
[11]田庆丰,张宏杰,李克均,等.城市贫困人群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现况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7,2(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