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最大的危害来自金融政策出卖了国家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本文根据主流媒体和杂志资料,介绍少数金融高官是在用谎言欺骗国家领导人和全国人民,制定错误的金融政策,将国家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交给了西方。第一,少数金融高官正在推进的人民币资本项可兑换,开放货币主权,其推进理由之一,国际组织的要求是不存在的;第二,宣传资本项可兑换有益资源配置与事实不符合;第三,实行违背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外汇管理条例,开放货币主权,让外国货币侵入中国;第四,通过增发人民币购买外国货币的方式将增发人民币投放市场,等于以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增发依据,人民币成了外币代用券,将人民币增发主权免费交给了西方。
少数金融高官免费将我国的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交给西方,造成我国物质资源迅速流失,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了物质资源,我们的财富就没有了物质基础,生产和发展就没有了物质基础,必然成为空中楼阁,对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危害是难以弥补的。
政府为管理外国货币出入境,通常根据出入境外国货币的用途进行分类,主要包括用于贸易的经常项目,以及用于购买或建造工厂之类的直接投资和购买股票债券之类的金融投资,称之为资本项目。人民币资本项可兑换,按照字面意思,是指政府不限制货币市场上资本项目下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按照中国政府2008年8月发布的新的外汇管理办法,并设立货币交易市场,我国政府已经允许个人和企业保留外国货币,并且不在限制市场上的人民币与外汇之间的兑换了,如果资本项目人民币可兑换仅仅指货币兑换方面,就不存在政府落实或推进资本项可兑换的说法了。
我国少数金融官员所推行的资本项目人民币可兑换,有时也称资本项开放或自由化,不仅指资本项目(指投资和金融)下的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相互兑换不受政府限制,还指外币可以自由出入境,不受政府限制。因为美帝精英认为,中国搞货币自由兑换,不能限制美帝精英印制的美元进入中国市场,也就是要让美元自由出入中国国境。所谓资本项目人民币可兑换,由于不限制他国货币的侵入和相互兑换,让他国货币可以无限制地进入中国,并换成人民币行使支付职能,从而可以代替中国的人民币,行使货币职能,等于侵犯中国的货币主权。少数金融高官采用这张种冠李戴的说法,掩盖了资本项目人民币可兑换导致我国货币主权开放,让外国货币可以自由侵犯中国货币主权的实质。
2012年12月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行长发表讲话[1]时指出“中国落实资本项可兑换,将是正当可兑换”,并补充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新兴市场国家还可以有一些额外的管理”。周小川行长在这里强烈暗示,政府正在落实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要求的资本项可兑换;老的市场化国家包括西方各国都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实施了资本项目可兑换。同时明确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新兴市场国家(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国家,也就是前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要求较低,可以有额外的管理。
201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出版的研究报告《人民币区域化条件与路径》第93-94页称[2],“根据IMF(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的规则,一国出于审慎需要而采取的监管措施可以不被视为是限制资本流动的管制。这就为各国在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预留了重新实施资本项目管制的空间”。这实际上也在暗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资本项可兑换。
中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签订的唯一协议是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也是在货币方面唯一对中国政府有要求的国际协定。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对资本项目下各国采用的货币兑换安排并无强制规定,其中第四条[3]只是要求各国在改变货币兑换办法时,在30天内通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6.3条明确规定,“成员国可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必要的管制”,也就是说,各国政府拥有控制资本流入和流出本国的自主权,可以限制资本项下的货币兑换。第八条要求各成员国不得对国际经常性交易的支付和资金转移实行限制;禁止歧视性汇率或多重汇率安排;承诺他国经常性交易获得的本国货币结余可兑换成对方的货币或特别提款权。
1997年在香港召开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主席提出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的设想,其要旨在于将资本帐户自由化列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一个临时委员会,探讨将资本帐户自由化写入新章程的问题。据其第一副总裁费舍尔(StanleyFischer)介绍[4],新章程拟将现章程中关于经常帐户的条款扩展到亦适用于资本帐户。由于当时发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一般归结于东南亚各国实行资本项目下的货币可兑换,因而没有取得各国的同意。
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罗伯特盖尔博士在其撰写的大学教科书《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热点问题》[8]中指出(2005年,第176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强制机制,只是拥有限制贷款的能力。
周小川行长在三亚的讲话[1]中,又明显矛盾地指出,“目前国际上对资本项目可兑换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实际上可能是一个有一定模糊性的目标”。既然各国对资本项目可兑换都没有明确定义,执行的情况也肯定是千差万别,周行长又如何能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中国的要求较少又怎么可能是国际协议的要求难道美国精英主持制定的国际协议,连协议内容都是模糊不清、无法遵守的
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16年后,才有12个国家承诺遵守协定第八条[10],直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50年后,仍然有60多个国家未同意遵守协定第八条[11],包括经常项目下货币可兑换;更不用说,承诺资本项货币可兑换了。
更进一步说,国际货币基金协定[3]并不否认各国的货币主权,其对各国提出的要求,承诺第八条,第一并非是强制的,很多国家并不承诺执行第八条。其原因在于,是否承诺第八条,并不影响各国的国际贸易,其唯一的好处,也不过是可以获得加入该组织上缴资金3倍的贷款,还需要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侵犯货币主权的苛刻要求。第二,协定的主要要求包括第八条并不涉及货币主权。其中第8.4条要求各国承诺,任何一个国家,如甲国可以要求用对方持有的特别提款权或通过贸易获得的甲国货币兑换持有的该国本币,这说明协定是基于在经常项目上的贸易盈余受政府管制这个事实。只有政府对外币进行管制,才能承诺用外币换回本币。如果没有政府管制,货币兑换是市场化的,完全不受政府管制的民间市场行为,国际组织就没有理由要求政府的兑换承诺。
任何国家和组织都无权要求中国政府实行货币可兑换,开放我们的货币主权。美国和西欧盟国之间的货币可兑换,是美国和西方组成同盟,通过同盟协议的结果,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之间签署《资本流动自由化通则》,相互有限开放货币主权,这是西方联盟内部经济一体化的缘故。美国在西欧各国和日本驻军,提供安全防卫,在对外侵略时,其盟国日本等国向美国免费提供军费,在西欧各国遭遇美元短缺危机时,美国央行印制美元提供给盟国救助,08年金融危机时,曾提供5800亿美元给西欧各国,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盟国关系。这与中美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美国向世界推销资本项可兑换,虽然因经合组织协议,与日本西欧相互有限开放货币主权,并不对中国开放货币主权,而是单方面要求中国资本项可兑换,开放货币主权。在中美达成资本项开放协议之前,少数金融高官采用欺骗方式推进资本项开放,致使我国已经单方面向美国和西方开放了大部分资本项目,单方面让美国侵犯中国货币主权。此外,美国公开的货币交易市场内基本没有人民币兑换交易,阻止了人民币在美国的使用,从而限制了人民币进入美国。现在中国人使用人民币银行卡在美国购物,实际是中国的银行持有美元并向中国的持卡人承诺按国内官方汇率自动兑换人民币为美元,向美方支付,实质仍然是使用美元。这与美国人不持有人民币,拿着美元就能在中国市场换到人民币购物,是有本质区别的。
美国精英推销资本项可兑换的主要理由是消除政府限制,可促进市场化,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我国少数金融高官也向国内推销这种谎言。例如,2013年6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8日在上海陆家嘴论坛上发言中表示,“在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中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和效率,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会有所提速”。
推行资本项可兑换,让外国货币自由进出中国及自由兑换成人民币,等于让美元等外国货币代替人民币流通,等于开放货币主权。按照美国大学教科书所介绍的金融常识,美元不过是美国政府开出的不兑现的自动赖帐欠条[13]。我们储备的4万亿美元外汇,实际是拿无数产品和工厂换来的自动赖帐白条,是将大量经济资源“配置”给了美国和西方。不管是政府还是民间,大量持有外国货币,都等于外国政府拿自动赖帐欠条拿走或控制了中国的财富和经济资源,都等于外国政府通过货币占有了中国的部分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1971年各国外汇储备仅有62.0亿美元,到2014年4月已经达到7.67万亿美元,大部分是美元。自美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全球推行汇率市场化以来,约70国家采用了资本项可兑换,但美元在其他国家的储备增加了1000倍之多。美国通过资本项可兑换,拿美元欠条从其他国家拿走的财富增加了上千倍,侵犯其他国家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工业约占世界三分之一,还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15];现在美国基本不生产工业消费品,基础工业产品也严重依赖进口,却反而物价稳定[16],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通过货币侵犯了各国经济主权,拿走了各国财富,尤其是中国的财富。
在95年我国实施汇改以前,我国实施的非常严格的外汇管制政策,可以说资本项目完全不开放,最近十年来,我国金融界大力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按照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介绍,到2012年5月,我国在七大类40个分项中,没有不可兑换的资本项目,也就是说,我国已基本实现了资本项开放,但我国的外汇储备却年年大幅度增加,从2002年220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超过4万亿,增加了近20倍,最近几年更是年年增加5000亿美元外汇。也就是说,我国的外汇储备随资本项开放的程度的增加而节节攀升,与少数金融高官宣传的会下降是完全相反的。少数金融高官完全是用谎言在推进资本项开放。
实行人民币资本项可兑换,让货币兑换自由进出中国和市场化,就会产生市场波动,政府为了对付市场波动,必须大量储备外汇;此外,为了对付美国金融大鳄的金融攻击,避免一时的外汇枯竭所导致的经济崩溃危机,如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需要增加更多的外汇储备。因此,货币自由兑换必将导致外汇持有量明显增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最近5年来,每年我国新增外汇储备5000亿美元,由于低价贱卖和贱卖贵买,我们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估算,近年来每年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17],最多一年损失高达2.9万亿美元,最近10年总共损失近20多万亿美元。中国科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18]估算,2011年我国流失的财富高达3.66万亿美元,超过当年国民产值一半。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直接原因,正如余永定先生指出[19],中国的出口鼓励政策,包括低人民币汇率和出口退税,导致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引资优惠政策则导致中国的资本项目顺差;必须调整这种政策才能解决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过多问题。但是,即使调整了这样的政策并且自主增发人民币,也不一定能够避免外国货币在我国的大量存在。我国中央政府早已放弃优惠引进外资政策了,按照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介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汇率市场化,但每年资本项仍然存在大量顺差。这充分说明,资本项开放,不但不能减少外汇顺差,而是增加外汇顺差和外汇储备。
资本项开放必将导致货币主权流失,其根源是资本项开放要求放弃外汇管制,也就是放弃货币主权控制权。只要放弃外汇管制,必然导致美元侵入中国,其主要原因包括:
第一、美国通过军事威胁、经济控制和文化侵略等手段,使美元成为石油等大宗重要物资的交易货币,从而使我们依赖进出口的经济不得不需要通过美元来对外贸易,不限制外国货币民间持有,即使政府零持有,民间也会大量持有;而美国不需要在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不需要储备人民币。
第二、货币兑换市场的主要参加者是欧美少数大银行,本身就是欧美精英操纵的市场,他们是不会长期持有中国的人民币,即使持有,也会象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目的是袭击中国的货币兑换市场,而且主要通过美元换取的,不会拿经济资源来换取,也就是说,不会让我们侵犯其货币主权。
第三、美国通过文化侵略,控制中国媒体和金融界思想,早已造成一种美元是“国际货币”等观念,促进中国人持有美元。现实中,不仅民间大量持有美元,而且政府长期持有更多的外汇。
从平衡角度来看,人民币和美元自由兑换,不是人民币主权侵犯美元主权,就是美元主权侵犯人民币主权。人民币和美元主权就象天平的两端,向那一端倾斜,只需要少许的不平衡。现在两者的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向美元主权那一端倾斜,让美国侵占中国货币主权的现实也是十分清楚的。
此外,我国央行由于采用增发人民币购买外汇投入市场的增发办法,央行储备的外汇与我国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人民币早已成了美元代用券,增发主权早已免费交给欧美精英了。而且这种增发办法,本身就要求外汇储备必须不断增加,才能适应生产增长带来的不断增长的货币需求。
我们必须改变出口鼓励政策,禁止外来投资,同时实行自主增发货币的办法,但只有实行外汇管制政策,才能彻底解决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被美国侵占问题。
从中国的现实来看,所谓人民币兑换市场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是将我国经济资源免费配置给了美国资本家,从美国资本家的角度来看,资源配置效率是大大提高了,从我国的角度来看,不是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而是各种经济资源严重流失。
大量资源流失,使我们的环境严重恶化。我国主要城市大气颗粒物年平均浓度(PM10)[20]均比世界卫生组织的大气污染标准[21]高3倍以上,属于严重污染。由于采用极低的水质标准,例如,我国属于水质良好的二类河流总磷是0.02
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第二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按照这两条法律规定,外国货币,本身就是一种银行券,也属于票券,是无权在国内流通,行使货币支付功能的。但是,为实施少数金融高官提出的人民币资本项可兑换,2008年8月5日国务院发布,并且一直得到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留或者卖给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
这条规定改变了以往采用的外汇管制中国家强制结汇的规定,从而让企业可以不受限制地持有外汇。同时政府主持成立外汇市场,使企业和个人可以自由地将外国货币兑换成人民币,从而可以自由地执行兑付功能,等于让外国货币在中国流通了。少数金融官员还多次发表鼓励藏汇于民的言论,例如,2011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2011年新浪金麒麟论坛”时表示,中国未来可能将更多的资源分配转向民间,更多地“藏汇于民”,并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外汇。金融官员鼓励藏汇于民和货币兑换交易,实际上使外汇进入了中国市场流通,毫无障碍地成为国内交易的支付手段了。
此外,有关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第十六条则规定,“境外机构、境外个人在境内从事有价证券或者衍生产品发行、交易,应当遵守国家关于市场准入的规定,并按照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登记。”
按该规定,外币可以自由进入中国,由于外币可在国内货币市场上自由地兑换成人民币,支付国内各项金融交易。这实际上开放了外国货币的自由流入,进入国内金融市场进行买卖,行使了支付职能,违背了中国人民银行法禁止外币流通的法律要求。虽然该条例第八条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外币流通,并不得以外币计价结算,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条款虽然重申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但实际上为政府违背国家法律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等于让政府条例可以违背国家法律,让政府行为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了。
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外汇管理条例都是我国金融界的精英拟制的。人大负责制定和监督中国人民银行法的委员,都是在金融界任职过的官员和学者,对我国银行法禁止外币流通规定以及制定制定这条规定的原因是十分清楚的。2008年修改的外汇管理条例违背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对金融界主流精英来说,也是十分清楚的,却用这种方式欺骗全国老百姓和国家其他官员,肆意践踏法律,置法律规定为废纸。
我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最近10多年来一直采用增发人民币购买外汇投入市场的增发办法,央行储备的外汇与我国的人民币基础货币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人民币早已成了美元代用券,增发主权早已免费交给欧美精英了。下面是主要金融官员的公开介绍:
1、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亲自挂帅,集合中国人民银行各部门集体编写《金融知识国民读本》[32]中“20世纪90年代的通货膨胀与“软着陆”一节告诉大家,“1994年,汇率并轨后,买入外汇成了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说,依据外汇储备也就是储备的外国货币增发人民币。
2、国家央行每月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也清除地显示,我国的人民币发行依据变成了外国货币。例如,按照央行最新公布[33]的2014年5月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我国发行的基础货币是27.39万亿元,而购买外汇的人民币高达28.04万亿(不包括货币黄金的国外资产项),也就是说,购买外汇的人民币超过市场上的基础货币,其超出部分是央行增发债券购回的,所以说,央行增发的人民币都拿去换外国货币,人民币的增发依据成了外国货币。
4、2011年2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24次CMRC朗润预测报告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到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为2.85万亿美元,中国央行抛出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来对冲(就是增发人民币购买外汇,增加国内市场上人民币)。
在这种增发模式下,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和央行储备的美元等外汇一一对应,人民币就成了美元等外国货币的代用券,与直接使用美元等外国货币并无多少区别,等于是外币在中国流通。依据美元增发人民币,就等于将货币增发主权免费奉送给美国人的。最近10多年来,美国人拿着美元到中国,就可以让央行增发人民币,并得到这些增发的人民币,从而获得了中国的人民币增发主权。考察央行历年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现象。而换来的外国货币,按照央行在官方网站上的解释,政府不能无偿使用[36];按照金融专家的解释[37],“花”我国外汇储备的两大原则:一是有偿使用;一是境外使用。其实际原因,是周其仁教授所解释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发行依据[38],是不能花的,只能购买外国政府国债,以便保值增值,如果花了,国内发行人民币就没有依据了。这等于免费将增发人民币交给了外国央行。
现在各国央行主要依据国债发行货币,增发货币主要交给本国政府。虽然各国立法机构为了防止政府滥发货币,禁止央行将增发货币直接交给政府,但增发货币主要用于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国债,从而间接交给了政府。最近10多年来,我国主管金融高官无视各国通常做法,所有增发货币都拿去购买外汇,将货币增发主权免费交给了外国央行,从而让中国政府无法使用货币增发主权,。
最近10多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节节增高,这固然是政府采用一系列政策鼓励财富换美元的结果,也与央行主管官员采用依据外汇储备增发人民币政策有关。在这种增发模式下,外汇储备不能增加,人民币就无法增发,市场上货币就会紧张,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就会萧条。1998年东南亚危机期间,中国出口受阻,外汇储备难以增长,国内货币十分紧张,政府不得不到美国市场发行债券,从美国货币市场高利率借钱[39],以增加外汇储备。而当时从美国市场高利率借来的美元,主要用来购买低利率的美国国债,等于免费向美国政府提供补贴。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主管金融高官神话了美元,将美元当成了财富,以为储备了美元,就等于储备了财富,反而认为,蕴含在生产出来的商品中,真正的物质财富,如果商品积压了,就会变成废物,不与低价贱卖换美元。从而推动政府制定政策,如出口退税政策,以便低价贱卖产品,拿财富换美元储备起来。周小川亲自挂帅,集合中国人民银行各部门集体编写《金融知识国民读本》[32]就胡说什么,货币几乎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显然这里的货币不是周小川自己领导的央行印制的人民币,而是指美国央行印制的美元。
由于货币只能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才能实现货币兑现为财富,而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不断变化的,现在各国政府,尤其是西方政府通过政策控制,使物价是不断上涨的,也就是说,货币是自动贬值的,兑现的财富是不断减少的,所以说,货币是不兑现的自动赖帐欠条。这既是西方金融学大学教科书上载明的常识[13],也是西方货币历史所证明的。例如,1970年的时候,35美元兑现1盎司黄金,现在你拿35美元,只能在市场上购买0.02盎司黄金了,等于美元自动贬值到44年前的1/50了,其所含价值的98%都自动消失了。
金融界对美元的另一个神话,是宣传美元是国际货币。1944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美国因为战争,聚集了世界上大部分黄金,从而成为唯一有能力承诺货币兑换黄金的国家,同时供应军事物资给西欧各国盟友,从而打赢战争,战后,面对社会主义洪流,又在军事上提供安全保障,在经济上提供援助,以维护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在货币上向西欧各盟国承诺美元与黄金的兑换,从而提高了美元地位,成为西方联盟内国际交易货币,但这只是美国为首的西方盟国之内的关系。到1960年的时候,全世界只有12个国家加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0],主要是西方国家,承认美元在西方联盟内的国际货币地位,而且并没有开放货币主权。真正向盟国开放货币主权的是1960年美国日本西欧同盟之间达成的《资本流动自由化通则》。但是,即使按照这个通则,西方国家仍然严格限制外国货币进入流通,政府主要持有黄金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特别提款权,而不是外国货币,并没有让外国货币侵犯多少货币主权。
1971年8月美国宣布不在承诺美元兑现黄金以后,美元也从黄金欠条变成了与其他货币一样的,美国政府开出的不兑现的自动赖帐欠条了。美元的地位也就变成了与其他货币一样了,只是美国凭借军事优势、经济控制和文化侵略等手段,以及历史惯性,使美元仍然是国际交易的主要货币。即使美元是国际交易的主要货币,我们也无需大量储备美元。毛泽东时代,我们储备的美元,很多时候,仅够支付几天的进口额,现在我们储备的美元,超过了一年的进口额。
国际贸易主要目的是产品的交换,不是拿产品换外国货币,况且现代所谓外国货币实际上是外国政府不承诺兑现的自动赖帐欠条,不是过去外国政府承诺兑现的黄金欠条了。美国大学教科书[41]也清楚地指出,国际贸易应遵循贸易平衡政策,否则会带来大量损失和风险。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美国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们把巨额资金借给美国,当然关心我们资产的安全。说句老实话,我确实有些担心”。国内金融专家也多有批评,余永定先生一直对此持批评意见,并注意到,1983年就有人指出,大力吸引外资同时,保持贸易顺差不合逻辑[19]。
我们储备的美元欠条中的大部分是美国银行帐号上的数字,而且还在美国人手里,美国可以有多种理由随时没收。例如,不久前卡扎菲和萨达姆都被西方没收了数百亿美元资金。依据外汇储备增发货币,储备大量外汇,等于货币增发依据在美帝手里,让美国绑架了我们的金融和经济主权。
储备大量美元的原因之一,是依据外汇储备增发人民币,却使人民币成为美元代用券,使美国政府免费夺走了中国的人民币增发主权,这是主管金融高官用谎言欺骗国家和人民而实施的错误增发模式,必须尽快纠正,将人民币增发与外汇储备脱钩,以便能够花出外汇储备,大幅度减少外汇储备。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反腐,天天都有腐败分子落网,最近更有一位国家级领导人因腐败而倒台。在腐败大面积泛滥情况下,反腐是十分必要的,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反对主管金融高官卖国。他们出卖货币主权和经济的是我们的物质资源。我们的财富基础是物质,没有了物质资源,任何财富都没有的了物质载体,也就不复存在了。贪官所贪,并没有将真正的物质财富消灭,不过是储备了大量国家央行印制的人民币而已,主要的负面问题是对宏观经济影响。
本来我国大量出口产品换美元,虽因美元不断贬值而损失财富,但主体还在,更改出口鼓励政策,就可以推动美元换产品,从而减少损失。少数金融高官推动货币自由兑换和外国货币自由出入境,就是让贪官们可以拿着手上贪污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成美元,自由流出国境,使我们出口的财富再也无法换回来了,这必将造成更大的物质财富流失。物质财富的流失,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损害的是中国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数千年来的腐败是延续不断的,但它并没有损害中国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我们仍然能够不断再生。没有了物质基础,将会断送我们民族的未来,给我们民族的未来造成的危害是无法弥补的。
清算少数卖国金融高官的卖国行为,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人民币区域化条件与路径,2011:中国发展出版社.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ArticlesofAgreementofth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
4.Fischer,S.,1997,CapitalAccountLiberalizationandtheRoleofIMF,inIMFSeminar,Sept.19,1997.
6.李瑶,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研究,200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赵庆明,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及国际化研究,pp8,2005,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8.Guell,R.C.,经济学:基本原理与热点问题第二版,中文版,2005,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9.温军伟,20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理论与实践,1998(11):p.58-60.
10.Eichengreen,B.,资本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史,彭兴韵译,200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Cooper,R.N.,1998,ShouldcapitalaccountconvertibilitybeaworldobjectiveEssaysininternationalfinance,NO.207,.PrincetonUniversity.
12.郭树清,2012.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监管研究,2012(6):p.1-17.
13.Cecchetti,S.G.,《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第2.2.1节商品货币与不兑现纸币;指美元是不兑换欠条,第15.2.1节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的主要目标之一,指美元每年自动贬值,等于自动赖帐。,200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周小川,2012.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景和路径.金融研究,2012(1):p.1-19.
15.Friedman,M.,货币的祸害,安佳译,2008,北京:商务印书馆.
18.杨多贵等,2013,国家健康报告.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北京.
21.王宗爽,武婷,车飞,王晟,周羽化,钱小平,and武雪芳,2010.中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环境科学研究,23(3):p.253-260.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2012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北京.
27.邓大洪,2005,新修煤炭法对煤炭开采恶疾下猛方,in中国商报/2005年/03月/29日/.
28.喻亦林,2007.滇西临沧褐煤放射性水平及区域污染分析.地球与环境,35(2):p.147-153.
29.叶际达,力,朱.,and吴宗梅,2004.浙江省放射性伴生石煤矿区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辐射防护通讯,24(4):p.21-24.
30.张政国,1988.湘西金矿煤渣砖建筑物放射性水平调查与剂量评价.辐射防护,8(6):p.432.
32.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知识国民读本,2007,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41.Krugman,P.,国际经济学,第四版中文版第495页,1998,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支持乌有之乡!」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