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反义词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悲欢离合古今中外古往今来天南地北出生入死今是昨非
1和2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悲喜交加黑白分明功败垂成进退两难进退维谷轻重缓急轻重倒置生死存亡生死攸关始终如一是非曲直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1和3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大惊小怪大街小巷大材小用大同小异东奔西走东张西望古为今用今非昔比苦尽甘来来龙去脉冷嘲热讽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南腔北调南征北战内忧外患前赴后继前仆后继前仰后合前因后果深入浅出生离死别死去活来天崩地裂
天翻地覆天高地厚天高地迥天昏地暗天经地义天罗地网天旋地转天诛地灭同床异梦异口同声异曲同工阴错阳差
有备无患有口无心有名无实有气无力有始无终有恃无恐有头无尾有天无日有眼无珠有勇无谋左顾右盼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上行下效朝令暮改朝三暮四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喜新厌旧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朝秦暮楚出生入死舍生求死七上八下进退两难天长地久东张西望貌合神离
三长两短弱肉强食水深火热早出晚归取长补短大惊小怪大材小用九死一生异口同声街头巷尾生离死别阴晴圆缺
生死存亡眉来眼去柳暗花明南辕北辙洋为中用前俯后仰里应外合好逸恶劳前赴后继深入浅出内忧外患横七竖八
嘘寒问暖转危为安弄巧成拙惹是生非惹事生非推陈出新貌合神离顾此失彼左邻右舍惊天动地开天辟地欢天喜地
承上启下南辕北辙人来人往承前启后反败为胜化敌为友化险为夷去粗取精阴差阳错虎头蛇尾天崩地裂一决雌雄
阳奉阴违乐极生悲无中生有有勇无谋人情冷暖前仰后合掐头去尾左右开弓左拥右抱左右逢源先来后到
争先恐后大同小异
2—4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舍生忘死贪生怕死醉生梦死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开天辟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花天酒地欢天喜地改天换地经天纬地
遮天盖地震天动地翻天覆地翻来覆去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虎头蛇尾街头巷尾继往开来扬长避短说长道短三长两短
截长补短取长补短今是昨非口是心非似是而非空前绝后除旧布新你死我活拈轻怕重弄假成真七上八下欺上瞒下
完整无缺借古讽今颂古非今起死回生避重就轻头重脚轻将信将疑尺短寸长积少成多瞻前顾后挑肥拣瘦同甘共苦
声东击西喜新厌旧凶多吉少眼高手低假公济私惩前毖后自始至终朝思暮想飞短流长返老还童争先恐后转败为胜
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喜新厌旧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
朝秦暮楚出生入死舍生求死七上八下进退两难天长地久东张西望貌合神离三长两短弱肉强食水深火热早出晚归
取长补短大惊小怪大材小用九死一生异口同声街头巷尾生离死别阴晴圆缺生死存亡眉来眼去柳暗花明南辕北辙
洋为中用前俯后仰里应外合好逸恶劳前赴后继深入浅出内忧外患横七竖八嘘寒问暖转危为安弄巧成拙惹是生非
惹事生非推陈出新貌合神离顾此失彼左邻右舍惊天动地开天辟地欢天喜地承上启下南辕北辙人来人往承前启后
反败为胜化敌为友化险为夷去粗取精阴差阳错虎头蛇尾天崩地裂一决雌雄阳奉阴违乐极生悲无中生有有勇无谋
人情冷暖前仰后合掐头去尾左右开弓左拥右抱左右逢源先来后到争先恐后大同小异
3—4位是反义词的成语:
不关痛痒颠倒黑白混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是非举足轻重无足轻重礼尚往来
向左右两边看:他走得很慢,~,像在寻找什么。
出处
三国·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君子壮志哉!”
例句
怎么过去呢?我站在水流湍急的河岸边,~。
2、大材小用[dàcáixiǎoyòng]
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宋·陆游《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一个人有没有才能,要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才能知晓,有的人自恃才高,总以为自己~,受了委屈,这也大可不必。
3、声东击西[shēngdōngjīxī]
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声:扬言。
宋·张纲《乞修战船札子》:“况虏情难测;左实右伪;声东击西。”
[关键词]导游词英语翻译语境差异
一、导游词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差异
汉语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语言之一。复杂之一便在于意义“语境”。语境是各种各样的,所以中文的词义也是千变万化的。例如:“书”的英文是book,可是介绍中国女子擅长的“琴棋书画”中的“书”却是handwriting或者callyigraphy。在导游词讲解翻译过程中,不要受中文的约束,要时时留心意义语境,这样才能确保译文的准确性。例:“中国国家旅游局”China’sNationalTourismAdministration;“世界旅游日”WorldTouristDay。
同是旅游,前者和旅游业有关,后者和旅游者有关,只看文字的字面意义,不注意它的实际含义;不了解实际情况,不管文字出现的具体场合,甚至按照字面的直译或意译,就会造成误译,给外国游客留下错误的印象。翻译时不能受中文的约束,时时留意语境,才能保证译文的准确性。可见中文的语境意义是要格外引起注意的。
二、导游词翻译过程中的词汇本义和引申义的差异
在导游词翻译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某些词在词典上找不到适当的词义,如果生搬硬套,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意,甚至会造成误解。这时要做的是根据上下文,从该词的根本含义出发,进一步加以引申。引申意义也是脱离不了词的本义。如“风景如画的西湖”。这里的“风景如画”用什么词好?“picturesque”是个不错的选择。“嵩山以习武著称,又是佛教名山,山中寺院林立。”用“galaxy(星系,银河)”这个词引申一下表示“多”,这句话可译成:Withagalaxyoftemples,theSongshanMountainisoneofChina’sBuddhistshrinesaswellasacenterofChinesematerialarts。由此可见,在一定语境下,语言的引申很重要。
三、导游词翻译过程中成语直译与阐译的差异
两种语言毕竟存在差异,还有很多成语直译后得不到相对应的成语。当直译有困难或勉强译出,而英语游客又无法理解时,一般应采用阐译法。阐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表达原意。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直译便是:HeavenaboveHangzhouandSuzhoubelow,这样外国游客便会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原文要表达的是举世无双的意思,用阐译法则译成:Asthereisaparadiseinheaven,thereareHangzhouandSuzhouonearth。这样外国游客就能理解了。一般说来,成语的主要意义并不等于构成该成语的各个单词之义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大于它,甚至同它大相径庭。这就是:“熟悉的词用于表达不熟悉的意思”。如下例中“鸡毛蒜皮”一词的英译,光译这个成语的形象是不能达意的,只好又加一句,点名形象的联想意义,只是不免有些累赘。例:“我们尽忙着鸡毛蒜皮的事,还没有顾得上呢。”――“Wehaven’thadtime,we’vebeentoobusywithchickenfeatherandonionskinaffairs,withlighttrivialmatters!”
四、导游词翻译过程中的被动句翻译的主、被动差异
五、主动句翻译的主被动差异
在翻译导游词的时候,不要受到中文主动句约束,有时可有意识地运用被动语态。有些句子在形式上一般都有主语,也有动词,但是主语在实际上是谓语动词的动作承受着者,而不是执行者。动作执行者并未出现。这种句子结构上为主动句,而含义上是被动句。这一类型被动句在汉语中大量存在,英译时一般也要用被动语态来处理。例:武汉的黄鹤楼初建于三国时期。――Wuhan’sHuanghelou(YellowCrane)Tower,wasoriginallybuiltintheThreeKingdomsPeriod。上面的例句如果用被动语态翻译比主动语态要更生动,所以在导游翻译中大量的中文主动句要根据情况灵活地译成英语的被动句。
1.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实施备课分层
《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教学,要求A层面学生能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知道根的概念,会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操作步骤.B层面学生,则要求他们从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公式,能领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方程.应要求C层面学生会推导公式,可以在具体的复杂题型中灵活运用,并掌握在此过程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能用这些方法来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问题.
第(1)、(2)题是基本题A层的,所有人都要掌握,类似的,依次(3)和(4)分别是对B层和C层的要求,依此采用低起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备课模式,把教学目标以梯度式的呈现,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收获.
2.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分层备课,实施教学过程的分层
(1)教学方式的分层
(2)教学要求的分层
3.按照课堂教学的分层实际,分层布置作业,对作业分层辅导
分层布置作业和分层辅导是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有效途径.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面向中等生,学困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分为不同层次选择完成.例如: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教学中,可进一步将课后习题分为四个层次:
关键词:成语文化词翻译策略《三国演义》罗摩士
一、研究背景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国内外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1],其研究目标是在追求文化负载词的原文和译文等效性的同时,尽可能向读者传递原文所包含的文化内容。
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在中文写作和口语当中,使用相当频繁。由于成语大多来自古代,在寥寥几个汉字后面往往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中译英碰到成语时,要通过译文不仅使读者读懂,还使读者体会到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成语的翻译通常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因此目前国内成语翻译研究一般基于包含大量成语的古典著作展开,其中以《红楼梦》最常见[2]。本文采用类似方法研究中译英中对具有文化负载词特征的成语(简称“成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本文的研究语料库是从中国古典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文化词及其罗摩士译本中收集的。
二、《三国演义》中成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分析
我们采用艾克西拉理论分析《三国演义》罗摩士(MossRoberts)译本[3]中对成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艾克西拉[4]把文化负载词定义为文化专有项,并提出了11种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翻译法。张南峰[5]把艾克西拉和邱懋如、王东风提出的翻译策略作了比较,认为艾克西拉的理论更加客观、全面。以下就艾克西拉的11种策略在《三国演义》[6]中成语文化词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一一举例分析。
1.重复:即照抄原文。
这种策略通常用在原语言和目标语言具有同样字母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在英汉翻译中,如VCD、Internet译成VCD、Internet,等等。但是它很难用在汉英翻译中,尤其是对中国成语的翻译。
2.转换拼写法:在汉译英中,这种策略就是音译。
例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39回)。
玄德曰:“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可违令。”
Xuandesaid,“haveyouforgotten?‘plansevolvedwithinthetentdecidevictoriesathousandliaway.’Youmustobeyhisorder.”
其中“千里之外”中的“里”采用了音译“li”。千里之外并不代表某一个确切的长度,把“里”翻译成多少米或千米毫无意义。可以想到小说中有许多次“li”的出现,音译可让读者大致猜出“li”是中国的距离单位。
3.语言(非文化)翻译:尽量保持原文的指示意义。
这种策略在罗摩士版的《三国演义》中应用得很普遍,如“三教九流”(86回)。
宓对曰:“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Astronomyandgeography,”QinMireplied,“thethreeteachingsandninesects,thephilosophersofeveryschool—Ihavemasteredthemall.”
“三教”,即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的是古代中国的9个哲学派别。罗摩士并没有解释三教九流具体是什么,但把接下来的“诸子百家”译成每个学派的哲学家们,所以读者可以猜测三教九流就是所有的哲学思想。
4.文外解释。
例如:秦晋之好(16回)。
胤到徐州见布,称说:“主公仰慕将军,欲求令爱为儿妇,永结秦晋之好。”
HanYinpresentedhimselftoLvBu,saying,“Mymaster,longyouradmirer,seeksyourtreasureddaughters’handsinbehalfofhissoninordertobindthetwohousesinmarriageasthestatesQinandJindidinancienttimes.”
文中实际已能看出秦晋之好是婚姻的意思,罗摩士又加了文外解释,并引用毛注,说明这是一种古代中国经常利用的政治婚姻:TherulingfamiliesoftheSpringandAutumnstatesofQinandJinregularlyintermarried;hencemaritalalliancescametobecalledQin-Jinrelations.Mao(introductorynote):“IntheSpringandAutumnperiodmarriageswerehabituallyenteredintobyrivals.WhenZhenYingwasinJin,Qinattacked.WhenMuYiwasinQi,JinseveredrelationswithQin.MarriagewasevenlesslikelytobringharmonytoLvBu’sdealings,forhowcouldthemanwhohaddisavowedhisfathershaveason-in-law?HowcouldYuanShu,whohaddisavowedhisownbrotherShao,havearelationshipwithastranger?”
5.文内解释。
例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44回)。
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CaoCao,whoisbasicallyinclinedtowantonness,hasknownforsometimethattheSouthlandpatriarchQiaohavetwodaughters,beautieswhosefaceswouldmakefishforgettoswimorbirdstoflyabashtheveryblossomandoutshinethemoon.
罗摩士在翻译中加了“beauties”,其实也是文内解释,否则光从字面翻译很难说这是形容美丽的词语。
6.同义词:用不同的方式翻译同一个文化专有项,以免重复。
《三国演义》里成语重复出现的情况很多,因此这个策略使用较多,例如“秋毫无犯”(2回)。
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
InAnxiheavoidedallinjurytotheinterestsofthelocalpeople,andcivicmoralityimprovedwithinamonth.
玄德曰:“我与民秋毫无犯,那得财物与他?”
“ButIhavenevertakenadvantageofthepeoplehere.”Xuandeargued,“andhaveacquirednothingofvaluetogivehim.”
罗摩士对同一回里的同一个成语用了两种不同的翻译,以避免重复。
7.有限世界化:即用译文读者较熟悉的另一个原语言文化专有项进行代替。
例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30回)。
操曰:“若使袁绍肯从二将军之言,不至有败。今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
“HadYuanShaolistenedtoyou,”CaoCaosaid,“hecouldhavesparehimselfthisdefeat.NowyoutwohavecametouslikeWeizi,whoquitthedyingShangdynasty,orHanXin,wholeftXiangYutoservethehouseHan.”
在这句成语中,殷是商朝首都的地名,罗摩士用商朝代替殷这个地方,英语读者就容易理解了。
8.绝对世界化:用非文化专有项翻译文化专有项。
例如“南柯一梦”(23回)。
霎时觉来,乃南柯一梦,口中犹骂“操贼”不止。
Chengrepeatedthewords“traitor,traitor,”untilhehadawokenfromtheemptydream.
罗摩士把这句话翻译为空梦,付出的代价是丢失了其中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南柯一梦”的含义远比空梦丰富。
9.自然化:用目标语言的文化专有项翻译原语言文化专有项。
例如视如草芥(5回)
温侯吕布挺身出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LvBu,lordofWen,rosetospeak:“Father,havenofear.Thoselordsbeyondthepassaresomanyweakreedstome.WithmystoutwarriorsI’llstringuptheirheadsonthecapitalgates.”
罗摩士用“weakreeds”(衰败的芦苇)代替“小草”,这是英语圣经中的文化习语。
10.删除。
例如“朝夕难保”(6回)。
谦曰:“请玄德公来,不为别事:止因老夫病已危笃,朝夕难保……”
“Iaskedforyou,”TaoQianbegan,“foronlyonereason.Myconditioniscritical...”
在中国成语中,有时候人们把两个类似的成语放在一起加强语气,突出氛围。成语“病已危笃”与“朝不保夕”在这句话中有着类似的意思,中文是不怕重复的,尤其是成语,而英文却怕重复、怕冗长。这是由英语的结构决定的,所以只翻译了其中的一个成语。
11.自创:引进原文没有的原语言文化专有项。
例如在前面的例子“微子去殷,韩信归汉”(30回)中,“韩信归汉”翻译为“orHanXin,wholeftXiangYutoservethehouseHan.”
罗摩士增加了一句“leftXiangYu”(离开项羽),使这句话更容易理解。
在对《三国演义》中成语文化词语料库的逐词分析后,找到了艾克西拉分类法的10种应用实例。但是因为有些成语文化词的翻译采用了多种翻译策略,我们发现有些策略只是作为辅助策略出现的。出于为成语文化词的翻译提供指导的想法,我们基于艾克西拉分类法,对语料库中全部121个成语文化词的主要翻译策略进行了量化分析(表1)。
表1罗摩士版《三国演义》成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分析(艾克西拉理论)
在表1中,除了第一种“重复”外,还有第二种转换拼写法,第十种“删除”、第十一种“自创”的使用率为零。在上面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摩士运用了这三种翻译策略,但都不是成语文化词的主要翻译策略。“同义词”这种方法没有包括在表2.1中,因为它是对同一个成语文化词在不同位置应用的不同翻译策略。
“文外解释”只有一个,这可能是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巨作,里面已经拥有众多的历史和文化内容,罗摩士不想增加太多额外的文外解释而打断读者的阅读。“有限世界化”只有一个例子,大概是因为罗摩士不是中国人,没有太多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做“替代”。
三、中国成语文化词翻译的四种翻译策略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可以用艾克西拉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策略分析罗摩士版《三国演义》中成语文化词的翻译,但是根据表1,这几种翻译策略的应用非常不均衡,因此用来指导成语文化词的翻译不是很好的选择。我们参考了艾克西拉理论和其他文化翻译理论,构建了一套简便的中国成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方法,该策略的具体方法总共有四种。
1.直译
多数中国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假如从成语中去掉一个字,意思往往就会完全不同,所以对中国成语文化词中的文化内涵传递和翻译,最精确的方法就是逐字翻译,这里简称为“直译”。例如《三国演义》中的“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译成“clothesracks,ricebags,winecasks,meatsacks”,而英语中描述一个无用的人是:“arubbish”,“atrash”,“apileofshit”or“good-for-nothing”。相比之下,直译更加生动,更具中国式幽默,更形象、优雅。再如《三国演义》中的“掩目而捕燕雀”字译成“catchasparrowwithyoureyesshut”,用来表述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显见更生动、更有画面感。
2.直译加意译
当纯粹的对成语文化词的直译难以被读者理解时,就需要增加对其语义的补充解释(意译),艾克中的文内解释与文外解释就属于这种策略,除此以外,其他例子也可以找到。
例如《三国演义》中的“金枝玉叶”被译成“aprinceoftheblood,ajadeleafonthegoldenbranch”,前半部分用意译补充说明这个成语文化词的语义,后半部分就是对这个成语的直译。
另一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译成“beautieswhosefaceswouldmakefishforgettoswimorbirdstofly,abashtheveryblossomsandoutshinethemoon”,加上“beauties”(美女)这个词后可以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假如没有这个补充,而且读者也不知道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那他就可能不一定会把“容貌非常美丽动人与让鱼儿忘记游泳、鸟儿忘记飞翔联系起来”,因为这种状况也可以与特别丑陋的容貌连在一起。但是,由于这个成语是用来形容最漂亮的女人的,只是加上“beauties”感觉还不充分,或许更好的直译加意译是“whosefaceswouldmakefishforgettoswimorbirdstoflyasXiShi,WangZhaojun,DiaoChanandYangYuhuan,thefourmostbeautifulChinesewomeninancienttime”。
再如前面提到的“秦晋之好”,译为“inmarriageasthestatesofQinandJindidinancienttimes”,另外加文外解释作为补充。可以不用文外解释,用直译兼意译法译为“goodrelationshipsasQinandJin,thetwoancientcountrieskeptonimprovingtheirrelationshipbymarriagebetweentworoyalfamilies”。
最后举个例子,如“势如破竹”译为“easilyasaknifesplitsbamboo”,当我们在垂直方向劈个竹子,竹子将很容易地被劈成两半,所以这个成语文化词的意思是指战争或工作中的一次成功。假如把这个成语直译成“likesplittingbamboo”,则英语读者不易理解这个成语,在前面加了“easily”,就容易理解了。
3.半直译加意译
这种方法与上一种方法相似,但只是将成语中的一部分直译,然后加上意译补充,这样可以让翻译更加紧凑。例如“匹夫之勇”在一个地方译成“arebravebutreckless”,在另一个地方译成“afoolhardyman”,其实它的直译是“oneperson’sbrave”,由此可以看出两种翻译都是半直译加意译。再如“射戟辕门”译为“Demonstrateshismarksmanshipbeforehiscamp”(其直译应该是“shootthehalberdbeforehiscamp”);“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译文为“Amongheroes,LvBu,amonghorsesRedHare”(其直译应该是“Amongpeople,LvBu”)等,这些都是半直译加意译的例子。
另一个例子是“围魏救赵”,其被翻译成了“relievedWei’ssiegeofZhaoandwentontodefeatWei’sarmy”,罗摩士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是错误的,应该译为“toattackWeiinsteadofgotohelpZhao,Wei’sarmyisforcedtogobackfromZhaotosaveWei,andsoZhaoisrelievedfromWei’ssiege”。
4.意译
当社会的局限性与文化差异使得译者不得不放弃原文的意思时,往往只好完全采用意译,但因此往往会丧失较多的文化内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意译就不能传达文化信息给外国读者。例如“九五之尊”,中国古代奇数叫阳,偶数叫阴,一、三、五、七、九是阳数,九是最大的阳数,五是最中间的阳数,所以九五意思是最重要的,“九五之尊”就是王位。可是如果直译为“arespectableoneofninefive”,则对于英语读者来说是晦涩不明的。而罗摩士就译成“throne”。再如南柯一梦(adreaminnanke),罗摩士译为“theemptydream”,“病入膏肓”译成“myconditionisincurable”,由此可以看出意译的话往往会损失大量的文化内涵。
四、两个系列翻译策略的量化分析与比较
表2中给出了直意译结合法的四种策略在罗摩士版《三国演义》中的使用频率。统计数据用饼图来展示如图4.1,表2.1的统计数据用饼图来展示如图2。
从图1与图2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直意译结合法的四种翻译策略的使用频率分布情况要比艾克西拉理论十一种分布策略的分布更加均衡。
表2直意译结合法翻译策略在罗摩士版《三国演义》中使用的量化分析
图1
图2
五、中国成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
直意译结合法的四种翻译策略可以用于大多数成语文化词的翻译,问题是,当翻译某一特定的成语文化词时,该如何从中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为了解决这个选择问题,首先作出以下三点推想:
1.成语文化词的文化翻译目标是能达到既让读者理解又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信息的效果。例如把“如鱼得水”译成“Tomeanswatertothefish”,比较另一种译法“necessarytome”,很明显前者比后者保留的文化信息更多,优于后一种翻译。
2.由于中国成语文化词一般都是四字格为主,如果把一个成语翻译成很长的译文,就会使包含成语的原文整个句子的译文的可读性变差。例如“今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翻译为“NowyoutwohavecametouslikeWeizi,whoquitthedyingShangdynasty,orHanXin,wholeftXiangYutoservethehouseHan.”其中两个成语文化词“微子去殷,韩信归汉”译的相当长,使得整个句子看上去有点怪异。
3.假如不考虑读者能否理解译文,对于成语文化词的翻译,越是保持每个字的原义,越是能保留文化内涵。“直译”和“直译加意译”最多地保留了原来成语文化词的字义,通常情况下,比“半直译加意译”和“意译”更多地保留了文化信息。“半直译加意译”较“意译”在保留文化信息方面更好。例:“纵横天下”的两种译法:“runoftherealm”与“dominatethelengthandbreadthoftheland”,第二种翻译保留了更多的文化气息(保留了“纵横”的字义)。
根据上述假设,我们建议对直意译结合法的四种策略的选择方法为:
1.如果成语的逐字翻译是可以被读者理解的,则直译就是最佳选择。例:比较“将计就计”的两个译文:“givehimatasteofhisownmedicine”和“matchhistrickswithsomeofourown”,第二种译文对英语读者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更多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2.当成语文化词的直译不可读或者不能传达正确意思,但加上一段短短的语义补充,就可以读懂的时候,直译加意译是最佳选择。例:成语“魂不附体”,直译是“thesoulpartfromthebody”,对于英语读者来说,他们并不容易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非常的恐惧”。罗摩士用直译兼意译补充法译为“felthisaffrightedsoulpartfromhisbody”就更加易读贴切。
3.当直译甚至直译加意译对英语读者来说没法理解时,半直译加意译将是最优的选择。例:成语“口若悬河”可译为“Deliveringspeecheslikescascading”,而其直译是“mouthlikescascading”,明显模糊难懂,且也很难找到合适的直译加意译。在《汉英词典》中,它被翻译为“eloquent”,这就是直译了。半直译加意译去掉了“mouth”,又增加了意义补充的“Deliveringspeeches”,使人易于理解的同时,又显然保存了原文中的生动比喻。
4.意译作为最后一种选择方案,主要用于成语的直译和半直译只会让读者觉得云里雾里、晦涩不明而又不方便加入大量解释的情况。例:成语“九五之尊”,直译应该是“therespectofnineandfive”,如果英语读者不懂“九”与“五”在中国古代阳数的位置,只保留一个“尊”字就会很难理解成语的意思,即(throne)王位。
再举个使用直意译结合法的例子,翻译《三国演义》中的成语“血气方刚”。首先,我们直译为“bloodandbreathjuststrong”,发现对于一点也不了解中国传统中医知识的英语读者来说,很难理解。其次,在直译基础上加上意译补充,也不能解决直译部分的疑难,即使是使用半直译加意译再直译少译一或两个汉字也不行,因为理解这个成语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strongbloodorbreath”的意思,所以罗摩士将其意译为“inhisprime”应该是合适的。
六、结语
本文以罗摩士版《三国演义》中上千个成语中筛选出来的121个典型的成语文化词为研究样本,采用艾克西拉文化专有项理论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量化统计,进而提出了相对简便利用的直意译结合法的四种翻译策略。通过量化分析和比较,证明我们提出的直意译结合法在对罗摩士版《三国演义》中成语文化词的翻译策略进行分类分析时较艾克西拉理论更具优势。我们探讨了直意译结合法的四种策略的选择方法。
本文的研究样本仅来自《三国演义》一部著作,语科库相对比较窄,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实际的笔译或口译工作只能做一个参考,进一步工作要扩大语科库,在一个广泛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再做一些改进。
参考文献:
[1]邓红顺,唐红芳.异化:全球化语境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8:140,141.
[2]余欢.《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J].科教文汇,2010,7(131:132).
[3]罗慕士.三国演义(汉英对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4]FrancoAixelá,J.Culture-SpecificItemsinTranslation.InR.lvarezandM.Vidal(Eds.),Translation,Power,Subversion.Clevedon,PhiladelphiaandAdelaide:MultilingualMattersLtd,1996:52-78.
有一天晚上,他在一座财神庙里过夜,睡梦中迷迷糊糊听到有人对自己说:“年轻人,你是个好人,好人当然会有好报!你把神像下方的石板掀起来,那里有我送给你的宝藏。”年轻人一下子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他半信半疑地翻开神像下面的石板,却只看见一文钱。他不禁取笑自己:“这哪是什么宝藏?只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年轻人拿着那一文钱到市集上买了一碗面吃。吃完后,他看见角落里有个钱袋,便上前捡了起来。他并没有打开钱袋,只是站在原地等待失主来找。
没多久,一位老商人慌慌张张地走来。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年轻人看到老商人,便走上前询问了一番,随后归还了钱袋。
自己的钱袋失而复得,老商人喜出望外地说:“谢谢!多亏你这么诚实,我才能拿回钱袋。我还以为这些钱就要付诸东流了呢。”说着,老商人拿出一千两银子,作为对年轻人拾金不昧行为的答谢。
年轻人不好意思地拒绝说:“我不能收下这些钱,您快拿回去吧!”老商人感到有点儿不可思议,但看到年轻人主意已定,便帮他找了份工作作为答谢。
经过一番努力,年轻人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誉,慢慢地累积起财富,最后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翁。
词句补给站
形容“助人”的成语
1.乐于助人2.挺身而出
3.见义勇为4.拔刀相助
5.慷慨解囊
形容“不愿帮助人”的成语
1.作壁上观2.袖手旁观
3.冷眼旁观4.见死不救
成语小学堂
一贫如洗
意思:穷得像被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一无所有。
例句:老太太被骗走全部的家当,变得一贫如洗,只好睡在破庙里。
近义词:一无所有、家徒四壁
反义词:腰缠万贯、富甲一方、富可敌国
半信半疑
意思:一半相信,一半怀疑。表示对事情的真假不敢确定。
例句:李华常常说谎,所以大家对他说的话半信半疑。
近义词:将信将疑
反义词:深信不疑、信以为真
东张西望
意思:这边看看,那边望望。形容漫无目的地向四周察看。
例句:考试时千万不要东张西望,否则老师会误以为你在作弊。
近义词:左顾右盼
反义词:目不斜视、目不转睛
失而复得
意思:失去后又得到了。
例句:经过一番辛苦的寻找,弟弟昨天弄丢的自行车总算失而复得了。
近义词:完璧归赵
反义词:不翼而飞
喜出望外
意思:因为得到出乎意料的收获而欢喜。
例句:孙子突然从国外回来,奶奶喜出望外地流下了眼泪。
近义词:喜从天降、大喜过望
反义词:大失所望、悲从中来
付诸东流
意思:投入滚滚的江流中,一去再不回来。形容希望落空或前功尽弃。
例句:妹妹在歌唱比赛前几天患了感冒,她这几个月的练习都付诸东流了。
近义词:前功尽弃
反义词:大功告成
拾金不昧
意思:拾到财物而没有据为己有,交还给失主。
例句:由于好心人拾金不昧,爸爸才得以拿回遗失在路上的皮夹。
近义词:路不拾遗
不可思议
意思:指对某种事物无法相信,感到不可理解。
例句:小飞向来不爱学习,这次能考满分,让大家感到有点儿不可思议。
近义词:难以置信
反义词:理所当然、可想而知
富可敌国
意思:指个人或团体的财富可以和国家相当,形容一个人非常富有。
例句:富可敌国的王老先生非常有爱心,把所有的财产都捐给了孤儿院。
近义词:家财万贯、富甲一方
反义词:一无所有、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成语练功房
请阅读下面的句子,从这一单元所学的成语中挑选出最适当的,填入句中的空格里。
1.尽管老师拼命想说服同学们去参加篮球比赛,但大家还是对能否取得好成绩。
2.他出生在一个的家庭,因此从小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
3.第一次参加赛跑就赢得了冠军,王丰地大喊大叫起来。
4.在大家的寻找下,妹妹的布娃娃,妹妹开心地笑了起来。
5.小风用几根木棍和几块布就做出了一个帆船模型,真是太了。
6.他的高尚行为不但获得了学校的表扬,还上了电视呢!
7.爸爸的工厂在大地震中倒塌了,他过去的辛苦所得全都,只能重新开始。
你答对了吗?
1.半信半疑2.一贫如洗3.喜出望外
【标准发音】:líluánbiéhè
【繁体写法】:離鸞別鶴
【离鸾别鹤是什么意思】:比喻夫妻离散。同“离鸾别凤”。
【离鸾别鹤成语接龙】:寸步不离离鸾别鹤鹤亦败道
【离鸾别鹤成语解读】:
【用法分析】:适用于与离鸾别鹤的意思相吻合的上下文语境之中。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líluánbiéhè】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三·胡笳十八拍》:“唐刘商《胡笳曲序》曰:‘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
【对应近义词】:暂无离鸾别鹤的近义词。
【对应反义词】:暂无离鸾别鹤的反义词。
【标准发音】:lěngyǔbīngrén
【繁体写法】:冷語冰人
【冷语冰人是什么意思】:用冷酷的话伤人。
【冷语冰人成语接龙】:令人齿冷冷语冰人人一己百
【用法分析】:作谓语、宾语;指用冷酷的话伤人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
【lěngyǔbīngrén】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宋·曾造《类说·〈外史梼杌〉》:“潘柱迎,孟蜀时,以财结权要,或戒之,乃日:‘非是求愿,不欲以冷语冰人耳。’”
关键词:语义场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语篇衔接
一、上下义关系
上下义关系研究的是语义的内涵关系,即一个具体的词义包括在一个更通用的词义中。词义被别的词包含的词称为下义词,包含别的词的词义的词称为上义词。词汇的上下义关系可以避免语言重复,单调乏味,取得语言委婉含蓄、连贯的效果。
1.Theflowersintheexhibitionareyellow,blueandred,andthehallissubmergedincolor.
1句中的yellow、blue和red都是color的下义词,而且是上下义关系的词语在句内的衔接,后出现的上义词对前面的下义词起到归类或概括的衔接作用。
二、部分整体关系
当某个词所指的事物是另一个词所指的事物的一部分,两者便构成整体与部分关系。表示部分的词被称为组成词,表示整体的词称作为整体词。部分整体关系语义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序类,即这类语义场中各词义之间有一种顺序关系。
如week这个语义场由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和Saturday组成。另一类是无序。
2.ThatgaveheranexcusetoglanceattheprofileofChalice.Hisskinwassmoothandshinywithsweat.Hehadnicelips….AndhisnosewaslikethatshehadseenonIndianmen.
2句体现的是无序类的部分整体关系。其中的skin、lip和nose是profile这一语义场的组成词,其出现顺序具有一定偶然性。组成部分与整体语义关系的词语共同出现在语篇中时可达成句内或跨句之间语义上的连贯,而促成了语篇的衔接。
三、反义关系
反义关系是在两个词之间可以期待一种意义区别的对比关系。由反义关系所形成的衔接主要是由使用反义词来实现的。反义词在同一个句子或同一个语篇中出现,其基本功能是使两个不同的语言成分在意义上形成明显的对照,从正反两方面对某个或某些事物现象进行描写,从而使所在的句子或语篇上下衔接。反义关系具体还分为两极关系、互补关系和换位关系。
3.Almost30yearsago,afamilywithacarandahouseinthesuburbsfeltprosperous.Todaythatsamefamilymayfeelpoor.
4.Alivenobetterthandead,anddeadisalive.
5.Someonemustmediatebetweenthehusbandandwife.
3句体现了两极义场的衔接功能,其中poor和prosperous互为反义词,分布于两个句子中,形成语义上的强烈对比。这类义场的特征是两个反义词之间还有中间程度,如poor和prosperous之间还存在neitherpoornorprosperous的中间地带,它们之间呈一种逐渐递增或递减的关系。4句体现了互补义场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句中的alive和dead构成互补义场,两者之间没有中间地带,非此即彼,在语义上形成了明显的对照。5句体现了换位义场的衔接功能(husband和wife),即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形成对立的统一体,促使语篇衔接紧密。
四、同义关系
6.Hetalkedeverythingoverwithhermonotonously,insistently,persistently,andshehadtorespondwithallhermight.
6句体现了词汇同义关系的句内的衔接。其中insistently和persistently为近义词,都表示“坚持地”,这两个词的叠用进一步体现了主语“he”固执专断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徐立新语篇中的词汇搭配.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2]朱永生等英语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7。
形容热的成语有哪些:
骄阳似火、挥汗如雨、汗流浃背
骄阳似火解释
【近义词】烈日炎炎、烈日当空
【反义词】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冷若冰霜
(1)夏天的中午骄阳似火,但是交通警察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2)7月的重庆,骄阳似火。40摄氏度的高温也未曾扑灭重庆男儿心中的爱国激情。
挥汗如雨释义
【出处】春秋—晏婴《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示例】其人伏地惕息,挥汗如雨,自是怏怏如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挥汗成雨、汗流浃背故事:战国时期,说客苏秦到齐国游说齐宣王联合抗秦,他说道:“临淄有7万户人家,每家可以出了3个男人当兵,地方很富足,街上人很多,众人把衣袖举起来像帐幕,每人挥一把汗,简直像下雨一样,有这样的实力难道还要屈服于秦国”
汗流浃背成语解释
解释:浃:湿透。形容出汗多,浑身淌汗,或极度惶恐,非常惭愧。现也形容流汗很多,衣服都湿透了。
成语典故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词语辨析
近反义词
1.近义词:
挥汗如雨、汗如雨下、大汗淋漓
2.反义词:
从容镇定
用法简析
词语结构:主谓式;
在句中通常可用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指满身大汗。
骄阳似火造句
1、那是个骄阳似火的中午,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路上的狗不停地舔着舌头,人们不停地用扇子扇着……天气真热!
2、在骄阳似火的天空下,我们的心却如此冰凉。
3、我曾经在骄阳似火的日子出去收割。
4、莲花在骄阳似火的日子里静静盛开着。
5、骄阳似火的六月,湮灭不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骄阳似火造句。
6、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这是南佛罗里达州七月的一个下午。
7、夏天的天气骄阳似火!
8、夏日骄阳似火,小河的水却依然清澈明静,冰凉彻骨。
9、户外骄阳似火,但树荫很浓乔在排队等候登缆车。
10、骄阳似火的日子,太阳毫不保留情的散发所有的光芒。
11、和许多其他地方相比,那里常常骄阳似火。
12、夏天的中午骄阳似火,但是交通警察仍然监守在自己的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