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最关键

“未来粮食问题的总挑战就是,如何用越来越少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并越来越贵的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农产品。”这是曾多次参加中央1号文件起草工作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柯炳生在中国农技协(黑龙江)合作交流峰会上抛出的观点。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从3亿多吨增加到6.5亿吨,翻了一番多。柯炳生说,这其中黑龙江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成绩摆在眼前,但挑战仍然巨大。“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这说明我们的生产没有满足需求。最主要的是两大原因:土地少、成本高。我们没有足够的土地生产我们需要的粮食。而农村的劳动力成本又在不断升高。”

如何解决这种供需矛盾?柯炳生认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8个字最为关键。要保护好耕地,在不让耕地面积缩减的同时提高现有耕地的质量。农业的长远发展还要依靠技术,需要做好生物技术、装备技术、储藏加工技术、运输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他认为,机械化大田种植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它特别适用于东北、西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等连片的平原地区。如果没有大型农机,秸秆也难以还田。黑龙江在这方面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美国农场使用的最大马力的拖拉机,在建三江就能看到,将来也会出现在其他平原地区。

THE END
1.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什么意思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意思是粮食依赖土地生长,但是粮食生产力依赖技术的发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就是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要强化科技支撑,通过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促进粮食生产能力可持续增长。唯有让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有五谷丰登的新希望。 爱问知识人 为您提供全https://m.edu.iask.sina.com.cn/bdjx/6gypqhRiXpg.html
2.“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必须要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新时代中央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本在于耕地,出路在于科技,要重点在五方面着力。 一是实现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发挥https://www.jianshu.com/p/93ee1a51e52d
3.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解如下: 1.将粮食藏在技术和地方中,以应对粮食短缺的情况。藏粮于地包括了建立粮食库存系统、粮食储存技术的提高等,藏粮于技包括农田灌溉、农田机械化、农田病虫害防治等,提醒我们在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建立粮食存储体系上双管齐下,确保粮食供应。 https://www.meipian.cn/4vxu14j4
4.大国小鲜@新发展理念守好用好黑土地吉林“藏粮于技”筑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积极推行保护性耕作等绿色生产方式,夯实农业基础的同时,《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在东北各省区开始大面积推广。 守好用好“饭碗田”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经过多年努力,吉林对黑土地的保护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吉林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吉林全省耕地质量https://m.gmw.cn/2021-06/04/content_1302338491.htm
5.解读“十三五”一词一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闻【解读“十三五” 一词一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原标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一词一图】http://news.cntv.cn/2015/11/18/ARTI14478143575523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