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 中国的农业和粮食安全原创 李子旸如果采纳国际上的分类标准,把大豆归入油料作物,不算作粮食,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在95%以上,... 

如果采纳国际上的分类标准,把大豆归入油料作物,不算作粮食,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在95%以上,很安全。

说到中国农业,想必你肯定有所了解甚至很熟悉。其实,如果刨根问底的话,关于中国农业,很多情况恐怕大家并不了解。

首先,农业的一个核心功能就是要生产出粮食,但“粮食”这个概念到底指的是什么?实际上,“粮食”是中国特有的概念,国际上并无严格的对应词。国际上有食物(food)和谷物(grain)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和中国的“粮食”概念都不相同。

玉米现在主要用于作饲料。玉米算不算粮食?

大豆主要用来榨油,榨油后的豆粕也是主要用来做饲料。大豆算不算粮食?

白薯、土豆都是在蔬菜市场销售的。它们算不算粮食?

在我国的分类体系中,“粮食”包括谷物类、薯类和豆类这三大类。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和各种粗粮。薯类则是土豆、白薯和淀粉类农作物。豆类包括大豆、绿豆、小豆等等豆类作物。也就是说,玉米、大豆、白薯、土豆都算是粮食。

这个“粮食”概念和国际通行的“谷物”概念差不多,区别在于是否包括大豆。国际上把大豆算作油料作物。

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6亿吨,其中,稻谷2.13亿吨,小麦1.34亿吨,玉米2.59亿吨。三大主粮的产量,占比超过90%。

平均一人一年要吃掉400公斤粮食。当然很少有人一天能吃下两斤大米白面。这是折合计算以后的结果。因为肉蛋奶和酒类等,都要靠粮食转化而来。直接吃粮食的数量,大约是每人每年148公斤。

这就又有了“口粮”的概念。这也不是一个严密的概念,大概就是指直接吃下去的粮食,主要就是稻谷和小麦。城市人口的人均口粮消耗量要少于农村人口。城市居民年人均口粮消费约80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约160公斤——城里人更多地吃肉蛋奶。

中国6亿多吨的粮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因为人口众多,所以还需要大量进口农产品。大豆、植物油、糖等农产品高度依赖进口。2014年,我国大豆产量是1200万吨,2017年达到1500万吨左右。2014年进口量为7140万吨,再加上进口其他一些粮食,进口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5%,也就是粮食自给率已经低于九成。

不过,如果采纳国际上的分类标准,把大豆归入油料作物,不算作粮食,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在95%以上,很安全。

大豆对外依赖度高达85%,进口量超过全面贸易总量的60%——一半以上卖给外国人的大豆,都卖给了中国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油菜籽和食用油的进口量也都有大几百万吨。

中国现在的农产品进口的主要问题是: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的绝对产量是够的,但国内产品的价格比进口农产品的到岸价格还要高。美国人的小麦,万里迢迢运到中国的港口,加上运费,价格都比国内小麦低。

中国的粮库里并不缺粮食,但因为进口产品价格低,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是愿意去买外国粮食。而且入世以后,中国大幅降低了农产品进口关税。现在三大主粮2000多万吨的配额内,关税只有1%,大豆进口关税稍高,为3%,但没有配额限制。

现在,中国保持粮食安全的主要办法就是确保稻谷和小麦这两大口粮的自给自足,要求自给率要达到95%甚至100%;其他粮食则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

米饭和面食这两大口粮的安全确保以后,整体上的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另外,从整体上考虑,可以按照国际惯例,不再把大豆算作粮食,而是归入油料作物,同时,把亩产量很高的土豆纳入主粮范围。这样也能更准确地把握粮食安全。

虽然粮食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的资源禀赋,其实并不十分有利。水资源和优质耕地的数量,很不足。三分之二的耕地属于中低产田。近些年的持续粮食丰收主要是因为风调雨顺和优良品种的推广。这句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粮食产量增长的潜力已经不大了。

另一方面,资源禀赋不足,只能靠增加各种投入来弥补。这就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收益不高。现在三大主粮的综合平均亩收益,一年只有大约250元。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并不高。

1973、1974年,中国从美国、荷兰、法国等国全套引进化肥生产设备,也就是“四三”方案——花了43亿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啊。

大量使用化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中国农业产量迅速增加的两大主要原因。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50%左右。

虽然产量提升了,但粮食生产的成本也相应增加。这就造成了一个农业利益格局:

粮食主产区虽然是产粮大区,但往往也同时是财政穷区。2005年开始,国家给产粮大县实行奖励政策,但平均起来,每个月一年只有一千多万元,不能改变这些产粮大县“穷财政”的基本面貌。

这样一来,在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就有了利益不平衡。粮食主产区实际上吃了亏。他们吃亏,他们穷财政,可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而是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由于穷财政,这些产粮大区在粮食生产的硬件设施上的投资必然不足,比如农村的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由于投入不足,现在不少农村地区的水利建设很滞后。如果设施完备,一次降水150毫米也不会成灾。但如果设施匮乏,一次50毫米的降水就会成灾。

除了直接投资和各种补贴以外,国家平衡这个利益格局的主要办法就是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一方面,粮价不能太高,要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两家也不能太低,要考虑农民的收益。所以,每年由国家发改委拟定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中储粮负责按保护价收购。

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粮食价格长期高于国际市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实际上,这就是政府用财政投入弥补中国粮食生产资源禀赋的不足。目的还是要确保粮食安全,确保不被外人卡住饭碗。

国际公认的粮食储备占消费量的安全线是17%-18%,中国的储备水平比这要高很多。中国大约由1.5亿吨到2亿吨的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中国的粮食安全是靠实实在在的财政资金投入来解决的。

可见,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未来将长期是个重要的、不可掉以轻心的大问题。从制度层面,要形成多种反哺农业、农业产业升级的政策。中国农业,仍然需要持续而深刻的变革。

THE END
1.国际粮食安全标准有三个:1.自给率95%;2.人均粮食400公斤;3.粮食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有三个: 1.自给率95%; 2.人均粮食400公斤; 3.粮食的储备达到本年度粮食消费的18%,低于14%为粮食紧急状态。 我国2020年,粮食产量为1.37万亿斤。人均接近474公斤。粮食储备一直是重中之重,但也时常有着火这样的怪事发生。总体安全。有小伙伴说:“400公斤?我家老母猪都吃不了这么多!”你要知道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1225/20/20505361_1010328247.shtml
2.粮食安全有关的国家标准此外,食品安全标准还包括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以及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等。这些要求共同构成了保障食品安全的全方位标准体系。 总的来说,粮食安全有关的国家标准是一系列严格而细致的规定,旨在确保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都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e444be98a15fde001029
3.各国粮食的自给率粮食安全,三大国际标准:粮食自给率、人均水平和消费储备率 中国粮食自给率95%以上、人均粮食400公斤以上、今年粮食消费储备量18%以上。粮食特别是小麦、大米的终年自给率达到98%。包括玉米在内,2021年中国的粮食自给率也达到96%,接近全球粮食安全线。 https://www.meipian.cn/4tzsldyb
4.粮食安全保障法律制度概览韩国、美国等国家从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着眼,在海外投资种植粮食,以保证国内粮食的供应。 立法先行。1979年,韩国出台了《海外农业投资指南》《10年期海外农业开发战略计划》《海外农业开发合作法》等法规。日本也制定了《海外农业开发法》《国际土地投资指南》等多部法规,鼓励海外农业投资。美国制定和修改了《海外投资保险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5/id/7965672.shtml
5.最新发布丨《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饥饿营养素粮农组织核心提示:2024年7月24日,里约热内卢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今天在巴西二十国集团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工作组部长级会议期间发布2024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UFEPNN0514EAHV.html
6.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记者12月24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稻谷、小麦库存保持历史高位,生猪产能恢复势头良好,畜禽及果蔬生产稳定。明年国内农产婆中场有望然后保持稳定,非常是元旦春节期间,“米袋子”“菜篮子”重点品种供给总量充脚、品种丰富。https://www.cepnews.com.cn/caijing/gupiao/124310.html
7.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新华视点)汇金网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这些年我国粮食生产保持“17连丰”,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超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新华视点)。 指导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依据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金网无关。汇金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https://www.gold678.com/C/202103051134061304
8.www.bjlsjyzx.com/lyxxhy/09ed70e02ea911edb180今年的粮食质量安全宣传日的主题为“节粮减损 营养健康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主会场活动展示了近年来全国粮食行业在推动标准建设、质量监管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确定了首批粮油国际标准研究中心名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主任 王耀鹏:截至目前,共归口管理粮食质量安全标准661项,包括国家标准379项、行业https://www.bjlsjyzx.com/lyxx-hy/09ed70e0-2ea9-11ed-b180-5b5ef96ea701.html
9.粮农组织主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致力于确保粮食安全,通过开发粮食种植方式来帮助世界各地数百万的人们远离饥饿。 良好的健康状况需要充足营养来支持。粮农组织正在制定全球标准,并与各国政府和私营部门合作,确保整个食物链的食品质量与安全。 粮农组织投资于农村社区的教育系统,并支持改善初等教育与校餐的获得方式,以此创造平等和可终身学习的机https://www.fao.org/home/zh/
10.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附全文)国务院新闻办14日发表《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白皮书约1.2万字,分为前言、中国粮食安全成就、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未来展望与政策主张、结束语等6部分。白皮书全面总结反映了我国粮食安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重点阐述了1996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3753.html
11.“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需要我们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发挥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个人的作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10月16日是第四十四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http://www.qstheory.cn/qshyjx/2024-10/21/c_1130211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