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浪费的危害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食浪费的危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那天晚上,我晚饭吃了一半半就上床睡觉了。不知怎么回事,我突然觉得肚子很难受,但最后还是睡着了……

自从有了这场梦后,我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浪费粮食了,让我明白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而且我吃的胖胖壮壮的,老妈也说我长大了。这多亏了这场梦啊!

多么令人惊叹的景象啊!若是每个学校的食堂都出现这样的一幕,那全中国一年要浪费掉多少粮食,国家财产将受到多大的损失。

铺张、浪费现已成为一项极其严重的话题,这一危害人类未来的定时炸弹——清除迫在眉睫,倘若在人们解决它之前,一次小小的爆发都将使人类遭受极大的灾难。

现今社会的浪费已趋向多元化,粮食的浪费,资源的浪费,人才的浪费无不给人类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这一为世人所公厌的家族正逐渐壮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全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人类肆无忌惮的浪,毫无保留的费,我们的所作所为无不滋长了浪费这一可怕家族的势力。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多达400多亿元。

多么可怕的数字啊!这还仅仅是中国,世界如此之广大,浪费资源造成的损失何只这些。

一、2000学生无剩饭

二、自备碗筷好处多

学校学生食堂餐具使用经历了两个阶段:使用一次性快餐盒和食堂统一配备就餐工具。使用一次性餐盒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而且容易乱丢乱扔,不利于卫生管理。食堂统一配备餐具虽然方便管理,方便学生就餐,但却培养了学生懒惰的习惯,以至于连碗筷都不会洗。针对此,学校实行自备碗筷,统一消毒的就餐方法。既干净卫生,有培养学生动手做家务的习惯,效果很好。

三、洁净安静秩序好

四、少吃零食无攀比

本文作者:黄尚宁工作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开鲁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

目前,在农业生产这个大系统中,存在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一是大量使用化肥既带来浪费,也导致污染。大量投入化肥导致投入的边际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上升;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化肥的利用率低(只有35%左右),大量的N、P、K营养元素流失,进入地下水造成硝酸盐含量过高,进入地表水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大量消耗化肥的背后是大量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消耗。二是大量使用塑料农膜,白色垃圾污染泛滥。以开鲁县为例,每年投入的地膜大约是5000吨,每年的污染面积多达40余万亩,而为了清除这些污染,农牧民每年至少要投40多万个人工,间接经济投入多达500多万元。三是大量使用农药,对农产品造成污染。四是农作物秸秆资源未得到合理有效利用,造成浪费和污染。五是畜禽粪便未能有效利用,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解决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农产品污染等问题。

(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

作为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县开鲁县,农民靠种植业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与此同时,丰富的粮食秸秆资源优势却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大量的玉米秸秆仍然被白白地烧掉或烂掉,资源严重浪费。只有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把畜牧养殖业当作主业来抓、来发展,这样一方面既解决了消化粮食、消化秸秆这“两个消化”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把粮食、秸秆吃干用净,另一方面又可有效解决农牧民的增收问题。开鲁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年产就达102万吨左右,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每年的农作物秸秆被用于饲草、积肥的大约是37万吨,利用率仅为36%。农作物秸秆剩余总量约为65万吨,这些秸秆大部分被焚烧或废弃。我们算过一笔帐:如果把65万吨农作物秸秆按60%青贮、氨化后喂牛羊,农牧民年人均可节约开支60余元。如果再围绕我县的农产品、畜产品搞精深加工,办好龙头企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那样产生的效益就更大了。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施开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开鲁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潜能已逼近极限。而循环经济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物质循环过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模式。开鲁地上没一块石头,地下资源贫乏、能源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更为迫切。另外,循环经济是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要尽快改变欠发达的状况,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推进产业的生态转型,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各种模式的循环链式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并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

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全力打造开鲁县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几年来,开鲁县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经营道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探索和实践农业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围绕着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生态化建设了几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一)建设粮食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二)建设秸秆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三)建设绿色生态型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三、提高认识,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全面推动开鲁县农业循经济的大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责任感

要站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摆上重要日程,作为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领导,通力协作,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并立足当地、着眼市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步骤和发展措施,确保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有序运行,科学发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1.结合周前会,召开工作会议,传达局文件精神。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求全体教师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本次活动。按学校大队部的安排顺利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

二、加大宣传力度,全员支参与活动

1.统一思想,全员参与

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领会了上级有关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文件、通知精神,并印发了具体、详细的活动方案。大队部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学生发出了节能减排你我行动倡议书,要求全校师生思想先行,认真重视,全员参与,并带动父母、长辈及周围的人积极响应,身体力行,做节能减排小主人。学校大队部还组织了宣传小组,到社区进行宣传,派发知识单张,提醒大家注意节能节能减排。

2.拓宽宣传渠道,营造浓厚氛围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优势,以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宣传画、标语、黑板报等渠道,以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级会、晨会、家长会等形式开展各种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以各项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1.以节约为主题的教育周活动

为使学生树立节约高尚、浪费可耻的意识,增强资源忧患意识,注意日常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和每一粒粮食,我校开展了以节约为主题的教育周活动:第九周节约用水教育周,第十周节约用电教育周,第十一周节约纸笔教育周,第十二周节约粮食教育周。一周一个教育主题,大队部和各班级根据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如知识竞赛、绘画征文、读环保新闻、讲环保故事等。同时,各中队开展了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主题队会,以小品、游戏、讨论、采访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浪费资源带来的危害,倡导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能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动员他们踊跃参与节能减排工作,使减少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友好相处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结合节日开展节能减排活动

3.学生带动家庭参与节能减排行动

从元旦、春节,到热热闹闹的元宵节……年才算是过完了。按以往的经验,为了“年年有余”的好彩头,很多市民的年饭、年货都特别丰盛,别说吃到年十五,就是吃到阳历三月都没问题。

面对价格不菲的盆菜、味道不错的香肠腊肉、打包带回来的点心和剩菜……真是令人犯难:弃之的确可惜,不是说要爱惜粮食吗吃吧,又实在有点撑不下,经过多日“持久战”,肠胃早已有些疲惫。

到底如何处理才合适面对年饭剩菜和各类年货,市民一定要区别对待,坚持“三有道”原则――食之有道、弃之有道、存之有道:而与浪费粮食相比,更得不偿失的就是消耗健康,二害相权要取其轻。

食之有道:剩菜务必加热熟透再吃

如果是当天的热菜放凉了吃也可能没问题,但如果是隔夜了的饭菜,建议还是回锅加热后再吃。毕竟冰箱里的温度不能彻底杀灭新滋生的细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的繁衍,所以在食用前一定要加热,以避免发生胃肠道功能不适或食物中毒。

此外,如果本身就属于胃肠道老病号或消化能力较弱、容易胃胀气的老人和小孩,最好不要吃太多剩饭剩菜,以免刺激胃部,造成不适,诱发疾病。

弃之有道:

隔夜海鲜尽量不要吃

为了防止剩下的蔬菜对身体的危害,专家建议:就餐时可以先吃茎叶类(如大白菜、菠菜),因为茎叶类蔬菜硝酸盐含量最高,最好不要有剩余;瓜类蔬菜(如丝瓜、黄瓜、苦瓜)硝酸盐含量稍低,而根茎类(如胡萝卜、竹笋、红薯)和花菜类(如花椰菜、西兰花)居中。

此外,隔夜海鲜凉吃也容易引发疾病,这是因为海产品体内存在的某些细菌在高温下并没有完全杀除掉,经过冷却之后,细菌会自然再生或者重新复活,因此如果非要隔夜食用这些食品,加热的过程必须够久。吃海鲜一定要煮熟,当然最好还是不吃隔夜海鲜。

存之有道:剩饭剩菜先凉透再放冰箱。

饭菜剩下来后储存也很有讲究,必须待凉透之后才能放入冰箱保存。这是因为热的食物在低温的环境下,热气会引起水蒸气凝结,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也易导致冰箱中不同的食物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引起食物中毒。

其次,剩饭菜不宜用铝制器皿盛放。因为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表面生成氧化铝薄膜。若将咸制品、汤水置于铝制器皿中会产生化学变化,生成铝的化合物,摄入后可能破坏人体正常的钙磷比例,影响人体的骨骼、牙齿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以,建议用清洁的瓷器盛放后再用保鲜膜包上放进冰箱。

关键词:环境污染;幼儿;环保教育;家庭

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环保意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创设优美的环境,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陈鹤琴说过:“教育要注重环境,利用环境。”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创设与教育目的相一致的教育环境,发挥幼儿的感官作用,如: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可加入一些环保元素,利用废旧物品装饰墙面,制作课堂教具或是好玩的游戏小道具等等;创设图书角,摆放一些关于环保方面的图书和粘贴环保宣传画;种植植物,激发幼儿爱护植物的欲望;粘贴环保小图标,提醒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说话轻,走路轻等,孩子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就会对环保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为加入到爱护环境的行列中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多项环保教育活动

教师要准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在一日常规中巧妙地加入环保教育内容,首先在教学活动中,可开设一些关于环保题材的课程。如《保护美丽家园》,通过故事、视频、幻灯片等,让幼儿了解到大自然的美丽和我们丰富的国土资源。然后再观看一些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树木,工厂烟囱的浓烟等图片,让幼儿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危害,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其次环保教育还可加入到游戏当中,教师多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游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其天性,在快乐的游戏当中适当地加入环保理念,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如音乐游戏《海底世界》,通过音乐游戏感受河水被污染后,小鱼失去了自己的家园的悲伤;另外,每天请一名幼儿轮流来当“环保小卫士”,负责管理班级卫生和垃圾箱;每周评选一名“环保小明星”来鼓励幼儿参与到爱护环境中;教师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教育幼儿不浪费粮食等。在细节中加以引导,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三、环保意识同幼儿观察、实践和行动相结合

在了解了环境保护重要性的同时,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来加深环保理念的实践性,如:美术手工展览――让幼儿回家收集废旧物品,如饮料瓶、纸盒、旧报纸、树叶、旧挂历等,制作成各种各样手工作品;还可在“六一”儿童节的节目筹备中来一场环保时装秀,既丰富了节目内容又可以很好地宣传环保,一举两得;班级可放置两个垃圾桶,标注“可再生的”、“不可再生的”,告诉幼儿垃圾在投放时要分类,让幼儿知道一些可再生的垃圾通过加工处理,可以变成有用的材料;教师讲授了一些环保小知识后,例如要节约用水、不浪费粮食、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电等等,可以组织一次小型的环保知识竞赛,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让幼儿懂得随手关灯、节约用纸、爱护图书和玩具,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开展一周环保日,全班动员,一起打扫班级卫生,让孩子们体验通过自己的双手让班级变得更整洁,既美化了环境又让幼儿有成就感。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环保素质

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当中,老师简直就像是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对老师特别崇拜,而且孩子的天性很喜欢模仿,尤其是模仿老师说话,模仿老师的表情,甚至走路的动作等,教师对于孩子们来说起着榜样性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除了自己要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外,还要多读一些环保周刊,了解更全面的环保知识,丰富自身的业务素质,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行为举止,如随手关水龙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投放、物品摆放整齐、手脸干净等等,教师还可以和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到社区自发组织一次环保公益宣传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教育孩子。这样,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中自然就保持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巩固了环保意识。

五、家长配合参与

家长就像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在老师开展一系列的环保活动的同时,自然少不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首先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帮助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如:在公共场所不吸烟,不乱扔瓜皮果核;在家里,听音乐、看电视注意控制音量,不制造噪音;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粮食;经常到大自然中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有条件可开辟一小块田地,种植花草小树等等,告诉幼儿花儿虽美,但是不可以摘,草地不能随意践踏,爱护公共设施等;带幼儿到马路上观察汽车排出的尾气以及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等,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废气对空气的污染和人体的危害,使幼儿自己亲身体会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大地给予所有的人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这句活告诉我们破坏大自然的后果是多么地可悲,不要等到世界上所剩的最后一滴水是我们的眼泪。对环境的保护,归根结底是基于保护地球上日益枯竭的资源,保护我们生存发展的最起码条件,但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资源,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还有许多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肩负责任,在努力创造和改造现实的同时,把环保的种子播撒到下一代孩子的心灵中去,让他们从小就有环保意识,并且在生活中养成习惯,那么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那时天更蓝,水更清,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Z].

关键词:秸秆;运用现状;畜牧业饲用;加工方法;建议

1我国秸秆运用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农作物秸秆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大类,前者包括麦桔、稻秸、玉米秸秆和高粱秸秆,后者包括棉花秆、芦苇秆、麻秆、芝麻秆、油菜秆、豆秸、葵花秆等,此外,还应包括农作物加工剩余物,比如稻壳、花生壳、油菜壳和甘蔗渣等。据统计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业剩余物秸秆约7.2亿吨,其中,稻草近3.2亿吨,麦秸超过1亿吨;玉米秸秆1.3亿吨左右;豆类、油菜秆、葵花秆等油料作物约为1亿吨;麻类、棉花秸秆、甘蔗渣和烟秆等经济作物约为0.7亿吨。

综合利用好秸秆不仅仅是减低焚烧带来的各种危害,而且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变废为宝,照福人类,向可持续、绿色能源发展跨了一大步。秸秆的处理与利用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由于缺乏经济可行的技术,秸秆禁烧和规模化利用问题一时难以解决。解决技术问题、成本问题、装备问题,才能彻底真正走向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道路。因此,发展比较全面的秸秆利用方式,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尤其显得重要。秸秆综合利用涉及机械、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和农机、农艺、化工等多行业,是多学科行业交错综合的课题。

2开发农作物秸秆发展畜牧业的必要性

2.1充分挖掘自然潜力,加快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饲料问题,饲料问题的本质是粮食问题,而利用秸秆做饲料可以缓解粮食问题。农作物秸秆是一项大量的永续性的宝贵资源。秸秆的利用不仅会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廉价原料,促使其向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结构乃至整个农村结构的变革,形成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城乡环境的改善。以往农民认识不到秸秆是一种宝贵资源,将其作为废物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春秋季节,狼烟四起,浓烟滚滚,成了事故多发季节。而农作物秸秆经过家畜过腹还田,不仅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可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从而促进畜牧业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2.2降低畜牧业的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在养殖业中,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而饲料成本占整个成本的70%左右,是影响养殖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在饲料开发方面,多年以来,经科学研究部门的努力,研制出各类畜禽的高营养价值饲料。在实践中应用这些高营养价值饲料饲喂畜禽已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这些饲料要求含有较高的能量和蛋白,需要昂贵的粮食和蛋白饲料,而使饲料成本居高不下,致使养殖成本较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低下。形成了现代养殖业中的数量多,效益低的现状。如何降低养殖业的饲料成本是发展养殖业的难题,只有解决这一难题,养殖业才能进一步发展。以往高营养价值饲料的研究日趋完善,欲进一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实在难上加难。只有开发廉价的非常规饲料,减少粮食和油料作物在饲料中的比例,才能降低饲料的成本。这是养殖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唯一出路。而秸秆饲料的开发是非常规饲料开发的有效途径。

2.3秸秆开发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近些年,畜牧业连续增产,肉、蛋、奶产量均稳步增长。但也存在着隐忧,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畜牧业未能摆脱对粮食的过分依赖。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和最为敏感的问题,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土地减少的双重制约,今后粮食问题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如果不及时调整畜牧业结构,减轻畜牧业对粮食依赖,今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3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

我国每年收获约2.55亿吨玉米秸秆,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1/3以上。风干玉米秸秆中含有10%左右的水分,5-7%的粗蛋白,30-40%的无氮浸出物,其营养价值优于小麦秸,与野干草相近,但由于其粗蛋白含量低、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的含量低,并缺乏动物生长所必需的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粗纤维含量高达35-50%,质地粗硬,适口性差,消化率低,从而限制了它在饲料中的应用,目前饲料利用仅占总产量的15-20%,大部分被用做燃料或直接焚烧,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污染环境。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资源,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玉米秸秆的加工方法

3.1切短和粉碎

经过切短的秸秆,不但便于家畜咀嚼,减少能耗,并且减少饲料浪费,便于同其他饲料混合。粉碎通常作为制作配合饲料和颗粒饲料的预处理。秸秆经过切短和粉碎后饲喂,采食量增加20-30%。一般喂牛时切短至3-4cm,喂绵羊时切短至1.5-2.5cm。

3.2浸泡

这是我国农村饲喂家畜常用的方法。秸秆经过浸泡后变软,可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如果加入1%的食盐浸泡,效果更好。

3.3玉米秸秆皮穰分离技术

用玉米秸分离机将玉米秸分离成叶、皮、穰三部分,将影响动物消化较大的粗硬秸秆皮分离出去,剩下叶、穰,粗纤维含量下降50%,粗蛋白质含量提高30%,是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优质粗饲料。

3.4玉米秸秆挤丝揉搓处理技术

玉米秸秆挤丝揉搓技术是秸秆饲用的一项新技术,秸秆通过纵向压扁揉搓机沿玉米秸秆纵向压扁挤丝揉搓,将秸秆加工成柔软饲料,增加了适口性,采食量达到97%以上。

3.5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技术

将玉米秸秆晒干后粉碎,加入添加剂拌匀,在颗粒饲料机中挤压加工成颗粒饲料。加工成颗粒饲料可以减少浪费,便于饲喂,并且可以大大减少玉米秸秆的体积,压缩比可达1:10以上,便于贮存和运输。

3.6玉米秸秆压块加工技术

利用饲料压块机将秸秆切短后压制成高密度饼块,压缩比可达1比8左右,能大大减少贮藏空间,便于运输,生产成本低。

3.7氨化处理法

玉米秸秆经氨化处理,有利于纤维素的消化,消化率提高,同时粗蛋白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一般玉米秸秆氨化后消化率可提高20%左右,粗蛋白提高1-1.5倍,采食量相应提高20%左右。尿素氨化是广泛采用的方法。把秸秆切碎后,将3千克尿素溶解在40-60千克水中,均匀喷洒到100千克秸秆上,逐层压实堆放,用塑料薄膜铺底和覆盖,也可利用氨化窖进行氨化处理,在密封状态,气温20-30℃时,经10-15天,氨化完成,启封后待氨气散去,即可饲喂。

3.8石灰液处理法

又称钙化法,将每100千克切碎的玉米秸秆在1千克生石灰或3千克熟石灰加水200-250千克配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5-10分钟后捞出,过3小时再用石灰液浇一遍,在水泥地上堆放24-36小时,即可直接饲喂。为了增加适口性,可在石灰水中加入0.5%的食盐。这种方法的费用较低,应用普遍。

3.9玉米秸秆微贮加工技术

通过加入有益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厌氧发酵作用,将秸秆中一些容易分解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挥发性酸,提高秸秆饲料中的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含量,从而形成柔软、有酸香味的家畜喜食的饲料,增加了适口性和采食量,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把玉米秸秆切短,将微生物活干菌剂,经溶解复活后,对入浓度1%的盐水中,再喷洒到铡短的玉米秸秆上,秸秆含水量控制在60-70%,装入微贮窖中,密封,经过20-30天发酵完成。

4对推广秸秆粗饲料加工技术的几点建议

4.1搞好宣传

利用多种途径,广泛深入地宣传秸秆养畜的优越性,是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4.2典型示范、积极引导

抓好典型示范户建设,培植小康型养畜户,使群众真正认识到秸秆碱化、氨化、青贮、微贮等项技术措施是完全可行的,从而自觉地接受新技术,由点带面的推广。

4.3开展培训

要通过有计划的办培训班,开现场会等形式,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使其掌握技术要点,并在生产中应用。

4.4搞好技术指导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良性发展尤为重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农业的发展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紧密相连,二者缺一不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的粮食产量也将大大减少。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这些年来,为了发展农业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短期上来看,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如果长此以往,必然带来生态的危机,最终得不偿失。因此,必须重视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水环境,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后。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水资源的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水土流失量是50亿t,约占世界的1/12。我国1/2的土地处于干旱地带,常年少雨水,沙漠化现象严重,平均每年增加3000km2。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2.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决定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产出效果也不理想。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区域差异明显,各地资源分布不均。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我国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进行不同形式的农业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实现农业产业的结构升级。我国沿海地区应该适当减少粮食种植,多种植特色植物和农作物,充分利用其有效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我国东北和内陆地区可以发挥其地理优势,多种植粮食作物,足够满足全国粮食需求,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2.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广泛推广科学技术与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以及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国在科技兴农方面,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创新。

2.3实施城镇化战略

实施城镇化战略,推动农村过剩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减缓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城乡人口不合理的现实情况,致使全国大部分人员滞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因此,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直接且高效的作用。我国也要保证人口的科学布局,不仅要保证农村人口能够转移到生活条件好的城镇,同时保证农村人民能够在城镇生活下去,这就要求政府在城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稳定房价,为转移的人口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城镇生活,并生存下去,实现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而减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

2.4加快农产品的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化肥品的投入量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第一大国。我国在农药化肥使用方面严重超标,市场上充斥着许多“毒”产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农药和化肥是造成土地污染最严重的因素,土地板结、碱化,严重的导致土地无法再生,无法种植农作物。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发展科学技术,发明绿色环保的农药,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

THE END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全国的餐桌上究来自清风网官博全国的餐桌上究竟浪费掉多少食物?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家家户户的传统。https://weibo.com/2524252462/P8iEaxt5K
2.有人说浪费粮食不单是粮食的浪费。你知道在这背后,还浪费了什么?有人说浪费粮食不单是粮食的浪费。你知道在这背后,还浪费了什么?【考点】浪费行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当前模式为游客模式,立即登录查看试卷全部内容及下载 发布:2024/10/28 3:0:1组卷:1引用:6难度:0.5 https://www.jyeoo.com/shiti/8e105fe4-15af-1592-95a7-43ce27325c7d
3.算一算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还浪费了什么?鲜牛奶杀菌罐装运输需经历约24小时,精酿酱油需要20天,肉食鸡最快需要45天出栏,春小麦生长周期大约100天…… 当我们浪费餐食的时候,浪费的还有人们在每个环节流程上投入的大量的时间,以及投入在这些时间上的汗水。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1597546575393 准备一次午餐,你需要多长时间?在厨房里,你可能需要https://m.huanqiu.com/article/3zUOp01RlQv
4.算一算,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还浪费了什么?鲜牛奶杀菌罐装运输需经历约24小时,精酿酱油需要20天,肉食鸡最快需要45天出栏,春小麦生长周期大约100天…… 当我们浪费餐食的时候,浪费的还有人们在每个环节流程上投入的大量的时间,以及投入在这些时间上的汗水。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原题为《算一算 当我们浪费粮食的时候 还浪费了什么?》)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41735
5.珍惜粮食杜绝浪费6篇(全文)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脸瞬间羞得通红,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想起国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啊,科学家们一边努力研究如何解决粮食危机,我们却在另一边浪费粮食,照这样下去,这个危机不但解决不了,而且会更严重。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7nuug8o.html
6.节约粮食就是给子孙积累阴德福报为什么要节约粮食和水电 了解浪费粮食和水的果报,倡导爱惜粮食和水,因为未来会有很多人饿死。与有钱无钱没关系,与浪不浪费有关系。 有钱人,用钱什么都可以买到,怎么还会饿死呢?诸位,饿死不是没有粮食吃,而是你没有福报吃。以前我在医院,看到很多曾经有钱的人,老了得食道癌icon,无法进食,只能靠打脂肪乳维持生https://www.meipian.cn/570owgly
7.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通用14篇)有的同学可能认++为,现在粮食这么多,浪费一点算什么!可是同学们可曾想过,如果大家都不知珍惜粮食,都不知节约粮食,都不知粮食的来之不易,你浪费一点、他浪费一点,那将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浪费啊!老师曾给我们讲,据有关部门统计如果全世界每人每月节约一斤粮食,就可供1200万人生活一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ge5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