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第二届“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提出推进央企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形成“9+6”体系化布局;着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原创技术策源、高质量并购、集群化发展。
创新联合体是新型举国体制下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部分未来产业牵头央企已成立创新联合体。根据公开信息梳理,22家未来产业牵头央企中,至少已有6家央企集团牵头成立创新联合体,布局领域包括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算力网络等。其中在近两周,中国船舶牵头新成立深潜装备领域创新联合体,中核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9家央企参与共建。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多项效益指标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提升,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推动产业升级、投资企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3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5.2%;1-3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7.8%,高于中国整体的4.5%。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央国企重要动态
1.1战新产业投资加大,多家央企集团成立创新联合体
1.2央国企宏观数据分析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多项效益指标稳定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明显,国有经济运行向好态势逐步巩固。近两周,国家统计局公布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累计同比增长5.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推动产业升级、投资企稳。近两周,国家统计局公布1-3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数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8%,高于中国整体的4.5%。
1.3其他重要动态
1.3.1国资监管及运作
(1)国资委强调加大战新产业与未来产业投资力度
(2)关于战新产业国资委再发声:着力高质量并购、集群式发展
4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资央企将以更大力度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争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显著提升,带动形成新的一批百亿级产业,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资产倍增。将允许一批董事会改革试点企业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提出1项到2项拟培育主业,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空间。
1.3.2央国企市值管理
(3)多家央国企响应“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
1.3.3专业化整合
(4)中国诚通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合作协议
(5)国机集团与中国宝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25日,国机集团与中国宝武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重点围绕科技创新、高端装备及零部件国产化、智能化转型、国际化经营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希望把握此次签约的重要机遇,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与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望明举行会谈并出席签约仪式。
1.3.4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6)我国海上第一深油气井投产
(7)国家能源集团成功开行我国目前载重量最大的货运重载列车
4月20日,国家能源集团成功开行3万吨级重载列车。此次开行的列车由4台国能号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牵引,总功率相当于52000多匹马力,满载324节车厢煤炭,总长4088米,总重量约32400吨,是我国铁路目前编组最长、载重最大的重载组合列车。长期研究和运输实践基础上,经技术攻关,朔黄铁路成功开行3万吨级重载组合列车,标志着我国3万吨级重载列车在全自主技术应用领域实现新突破。翻开交通强国能源领域新篇章。
(8)打破垄断,我国实现碳-14生产全面国产化
4月20日,碳-14靶件从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成功抽出,这是我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中国也从此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碳-14同位素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和科研价值。此前,我国碳-14供应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供应得不到保障,供应紧缺已经严重制约下游产业发展。本次碳-14靶件完成出堆后,经后端处理后将于2024年底开始向市场供货,产量可充分满足国内需求。
(9)我国正式具备万居里级镥-177等核素生产供应能力
(10)全球首台商业化高温气冷堆用镍基焊材首发
4月24日,据中国宝武官网,宝武特冶举办全球首台商业化高温气冷堆用镍基焊材首发仪式。首台商业化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建造,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已经从跟跑转为领跑。温气冷堆作为国际公认的先进核能系统,具有安全性高、热效率高、燃料循环灵活等显著优势。中核能源、哈电重装和中国宝武三大央企上下游产品团队十年磨一剑,攻克了镍基合金焊材制造和高效应用的一系列技术瓶颈,不负所望,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商业化高温气冷堆用镍基合金焊材,标志着我国核电用镍基焊材研发、制造和应用水平实现了质的突破,有力促进了我国核电领域自主化能力提升。
(11)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
(12)央企集团自主研发成果
4月17日,国家能源集团科环龙源电气承担的电动轮矿车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研究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实现了国内300吨级电动轮矿车油电混动节能改造的首台套成功应用。该项目立足于绿色矿山、智慧矿山的实际需求,应用公司自主研发的DC/DC变流器,可将卡车下坡制动浪费的能量回收到储能电池,在上坡等需要出力的工况时再将电池中的能量外放,以达到减少柴油发动机燃油消耗的目的。项目的成功实施,填补了露天煤矿大吨位电动轮矿车油电混动节能改造的技术空白,提高了企业在采矿行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4月18日,据国机集团官网,由中机国际设计院参与编制的《氢气输送工业管道技术规程》获得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氢能源工业管道输送环节的标准空白。本标准规定了氢气输送工业管道的材料选择、设计和计算、施工和验收、运行与维护,于2021年6月获得立项批复,2023年7月完成征求意见稿,2023年11月末完成送审稿并顺利通过专家审查,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24年3月正式发布。本标准的发布将推动整个氢能源领域的氢气输送工业管道的设计、制造、施工、检验、验收等工作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促进我国各类氢能场站的建设发展。
1.3.5产业链融通发展
(13)中远海运集团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4)华润科学技术研究院签约港深创科园筹建生物检测中心
4月18日,华润科学技术研究院与港深创科园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生物检测中心,成为首批落地河套地区的机构之一。根据协议,该生物检测中心将重点开展一系列先进的生物分析研究、检测和应用服务。未来,华润研究院将利用河套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在港科技研发和科研驱动的产业赋能核心竞争力,助力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署理财政司司长黄伟纶、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共同见证签约。
1.3.6地方国资动向
(17)合肥市政府与安徽省国资委签约战略协议
4月15日下午,合肥市长罗云峰与安徽省国资委主任王宏举行工作会谈,并见证《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合肥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安徽省国资委将加快推进协议内容落地实施,深化安徽省属企业与合肥对接合作,推动取得更多合作成果,积极服务合肥发展大局,携手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合肥也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协议落实,为省属企业在肥发展提供更优服务。
(18)国机集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9)上海国投公司与科创投集团实施联合重组
(21)安徽28亿首支S基金落地
(22)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能源集团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月19日,吉林省和国家能源集团在长春市签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加强央地合作、推动“吉电入京”等重点能源项目、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等进行座谈交流。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伟,省政府党组成员金育辉,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冯树臣参加会见和签约。
(24)安徽省出资额10亿元的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成立
4月23日,据上海证券报,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10亿元人民币,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安徽交控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企业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等。据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合伙企业由安徽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有限公司、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交控资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25)上海启动100亿元科创接力基金
(26)国机集团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二、上市央国企市场表现
2.1市值及涨跌幅
2.1.1A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4月28日,A股上市央企总市值26.9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31%;其中,国资委体系下的上市央国企总市值18.1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21%。
2.1.2港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4月28日,港股上市央国企总市值13.0万亿元,占港股整体比重24%;其中,A+H上市央国企总市值8.3万亿元,占港股整体比重15%。
2.2估值表现
港股央国企分行业估值,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低:非必需性消费、地产建筑业、必需性消费,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高:电讯业、能源业、工业。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低:地产建筑业、金融业、必需性消费,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高:能源业、电讯业、非必需性消费。
2.3成交活跃度
2.4股东回报
2.4.1A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4月28日,A股央国企股息率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3%、2.9%、0.6%,均高于A股整体及民营企业、公众企业等其他各类企业。其中,中粮科技、中国神华、鲁西化工等市值高于100亿元的央国企,近三年均有现金分红且近12月的股息率高于4%。
2.4.2港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4月28日,港股央国企股息率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4.2%、6.0%、3.6%,均高于港股整体上市公司。其中,东方海外国际、中国建材、东风集团股份等市值高于100亿港元的央国企,近三年均有现金分红且2022年的股息率高于4%。
2.5AH股价格对比
截至2024年4月28日,相较于所有采用A+H方式上市的企业,A+H上市的央国企AH溢价率较为相近。其中,石化油服等十家央国企AH溢价率最高,中国中免等十家央国企AH溢价率最低。
三、A股上市央国企资本运作
3.1股权融资
近两周,逆周期调节下A股的IPO节奏明显放缓。4月26日,国药集团旗下益诺思提交注册。
3.2并购重组
近两周,一拖股份等2家央国企的重大重组发生新进展。一拖股份(601038.SH)及本钢板材(000761.SZ)均已经完成董事会预案手续。
3.3重要股东增减持
近两周,央国企重要股东合计增减持规模均较小。
3.4股份回购
近两周,中国交建等多家央企完成股份回购,合计完成回购0.58亿元,占全市场比重为0.38%。另外,英力特等多家央国企公告回购进度并拟继续实施回购。
风险提示
系列报告:
1、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新趋势——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0.23-2023.11.05)
2、三季报反映央国企价值创造能力正在提升——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1.06-2023.11.19)
3、华录与电科重组落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增持ETF—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1.20-2023.12.03)
4、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国企改革深化行动部署——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2.04-12.17)
5、2024延续“一利五率”考核,创新联合体增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2.18-2023.12.31)
6、国有资本加速产业整合,地方国企七方面工作部署——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1.01-2024.01.14)
7、市值管理纳入央国企考核,夯实“中特估”基础——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1.15-2024.01.28)
8、多地规划国企重组整合,市值管理重视程度提升——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01.29-2023.02.18)
9、央企加速算力建设,AI赋能重点行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2.19-2024.03.03)
10、战新产业营收目标明确,多家央国企部署市值管理——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3.04-2024.03.17)
11、首批启航企业确定,央国企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3.18-2024.03.31)
12、新“国九条”定调市值管理,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4.01-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