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经题名称十分庞杂,敦煌数十个经本中经名就有十二种以上。其中有首题、尾题及全称、简称之分别。正式首题就有七种。常用的是《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字数最多的为《佛说阎罗王授记令四众送终逆修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较简为《佛说阎罗王授记经》。尾题有《阎罗王授记经》与《佛说十王经》等。学者们探讨此一经时,也使用了《阎罗王授记经》、《佛说十王经》、《十王生七经》、《地狱十王图》等等多项不同名称。以前分析经题均未透彻,笔者发现,《佛说十王经》的尾题实际仅现于绘图本之后,经首“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川述”之题名与五会赞经启语亦同,即“藏川”名与《十王经》只与具有赞文、插图的卷本有关,此点在过去研讨中多未辨明。而纯写本尾题则多为《阎罗王授记经》。总括来说,无论图、写本,此经正式名称是《阎罗王授记经》,《佛说十王经》只是图本的一种简称。因而探讨此经时,名称仍以《阎罗王授记经》为宜。
以前的研究者已注重图、文本的区别,将此经析为两类,如秃氏与小川、杜斗城、萧登福均是如此。将此经分为甲乙、繁简两类固无不当,但从现在掌握俄藏本中别本、庐山传世本以及石窟造像中的石刻本等等状况来看,须有更完整的概括才能表述出《阎罗王授记(十王)经》的形式特点与性质内容。《阎罗王授记经》可作为写文、绘图本简称,而《佛说十王经》应仅指具赞词、插图之本。日本的《地藏十王经》虽托名藏川,内容并不相同。此类经本成立先后次序应为:《阎罗王授记》→《佛说十王》→《地藏十王》经。
本文对《阎罗王授记(十王)》经本作了彻底考察。对此经插图、写本均作了缀合,从而对完整的插图本两种类型作出分析区别;文中还从俄藏残片中识别出一个别本,剔除一个错订为此经的《灌顶经》;还举引了汉文传世本、回鹘经本情况,并注意到西夏文本的重要线索。考订推年方面也从疑伪经典组合、董文员的三幅绘卷与八十余岁老人所抄数经方面分别有所深入。在此经起源方面,笔者找到了具阎罗、五道图像的重要碑像,又从十王中主要的三王组合方面发现了演进的脉络,但限於篇幅,仅略陈要素而已。因学识浅陋,不足之处尚祈读者赐教。
一.《阎罗王授记经》缀合
图本缀合及稀见材料
敦煌此经图本其实只有S.3961号卷首有缺残,其文字从经题开始,上面约十五行字有缺失,下面六行字有缺失。Ch.00212与此卷所缺十五行字相拼,恰正吻合!有些字正好是两纸各半(图一)。缀成的文字如下(/前为残片文字,/后为S.3961号文字,[后为仍缺失部分)。
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斋[往生净土经
赞曰如来临般涅/槃时广召天灵与[地祗
用为琰魔王授/记乃传生七预[修仪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鸠尸那城阿维跋[提河边
婆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时举身放光[普照大
众及诸菩萨摩/诃萨天龙神王天主帝释[四天大
王大梵天王阿修罗/王诸大国王阎罗天子太山府
君司命司录五/道大神地狱官典悉来集会
敬礼世尊合掌/而立
赞曰时/佛舒光满大众普臻龙鬼会人天
释/梵诸天冥密众咸来稽首世尊前
佛告阎罗天/子诸大臣於未来世当得做佛名曰
普贤王如来/十号具足国土严净百宝庄严
国名花严菩/萨充满赞曰世尊/此日记阎罗不久当来证佛陀
现在此卷仅卷首图六臂观音一部分与前面下部十九字稍残,全经应属完卷。
右画《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逆修生七往生净土经》一卷,为陈观音庆妇人文殊男庆福造,不著时代及画人姓名,纸罗纹古色画法诡异,书亦具有气格,似是五代北宋人迹。题签《阎立本地狱变像》,未足为据,东坡云:佛灭度后阎浮提众生刚狠自用,莫肯信入,故诸贤圣皆隐不现,独以像设遗言提引未悟。今观此卷,所以提引众生者至矣。摩挲宝轴,憬然如闻晨钟。余藏箧衍最久,会匡卢开先心壁师访作吴门,举以赠,俾归贮之七佛楼,仿东坡施四菩萨版亦都安哉。
卷首图及画面略析
现存汉文经图可以缀补成6件完整的作品。其中P.4523+Chciioo1(L)全为图而无文字,余5件是图赞文完整之作。加上庐山本与回鹘文、西夏文图本残片,现知此经绘图本当在十件以上。
第一组:A.法国藏P.2003号绘卷。B.日本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藏董文员绘卷。C.法国藏P.2870号绘卷。
第二组:D.英藏Ch.00414+Ch.00212(BM.SP213)+S.3961号绘卷。E.法藏P.4523号+英藏Chcii.001。F.日本高野山圣寿院藏本。
第三组:G.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藏残本。H.敦煌回鹘文绘画残片。J吐鲁番回鹘文绘画残片。K.黑城、定州所出西夏文本版画。
第二组图卷之首皆为地藏十王之像,即被帽地藏菩萨与十大冥王。除日本传世本中十王立於地藏两侧外;余两图卷之构图恰好符合罗华庆分析的敦煌绢图与壁画中,十王或位於地藏两边、或位於侧下成两排的特点。即E本卷首图十王分坐於地藏脚下前方,而G本首卷图,十王则位於地藏两侧,如同装饰带般垂下。卷首地藏十王图,似更符合于此类绢纸作品十王图的发展趋势。
第二组图卷之关系不若前组清晰。以地藏十王图起首的图本风格与细节变化较多。D、E、F各自有些独具的特点。D本卷首前多六臂观音形象、诸图中无善恶童子,且构图排列很紧。不少学者注意到此卷十王服饰也有同於南朝帝王般的冠饰,即如《历代帝王图》陈文帝的菱角巾(状如菱角,实应称为白幍,即尖顶高耸,两侧有岐角的纱罗帽);实际上,B与C本卷首图就有了第六王戴白色折巾的例子,而在C与E本卷首十王部分,王者竟也是白色与黑色折巾交错顶戴。而E本确则是民间味浓而画得又精到的一本,线条很流畅亦有力度。晚出的F本制于日本,风格与敦煌数本有别是很自然的。其用笔亦不讲究起落,造型较为随意,诸冥王的随从众多。画中既无冥使、六菩萨图;亦无最后的解脱图,仅11幅图,在诸本中最少。第1、2组之间也并非截然分开,有些细节描述也很具相似承绪之处的。
写本缀合、别本及列表
《阎罗王授记经》的写本更多,其中也有不少已残缺不整者。这些经卷中,笔者检视时国家图书馆藏的唐69号以前尚未公布。此件为残片,仅存十五行字,行十七字左右,从“鸡狗毒蛇一切重罪应入地狱”至“及有事忙不得作斋请佛延僧”,正是讲预修作斋的一段内容。笔者发现,S.2815是后面完整,前有部分缺失的一件写卷,此两者不仅内容可以相连,而且S.2815前面一角残存三行共七字,正好补足唐69所缺(/后是S.2815前角存字)。
乘在一王并新死人留连受苦不得出/生迟
滞在劫是故劝汝作此斋事如至斋日/到无
财物及有事忙不得作斋请佛延僧/建福应
因而,此两卷可以缀合无误。不仅如此,英国博物馆所藏的S.7598,也是一件残片且为经首,所存共14行字。内容与唐69号之间相衔,其间仅缺一行半字,前后可以贯通。这两件卷子的行字数与字体都很相近,尤其是首、尾题对照,更可显出如一人手笔。因而,此三个卷号,即S.7598+国敦唐69+S.2815又可缀合成首尾完整的一卷(图三)。胡适先生曾慨叹过S.2815是诸本之中书写最好的一卷,只可惜前面缺失了三分之一,现在有幸此卷已成全璧。
俄藏此经几个小残写片中实有一个别本。《俄藏敦煌文献》第⑥册中刊出Дх00143与Дх00143V的残片虽小,却不容忽视。这是一片册页与背面,册子上存六行字,背面存2行字与尾题。此段文字与现知各本都不相同。
表一.别本与诸本对照
俄藏某本
常见诸本
正面“者在生之日,请佛延僧,功德
无量无边,亦请十王,请僧四十
九人,俱在佛会。饮食供养及施
所爱财物者,命终之日,十方诸佛,
四十九僧,为作证明。囗罪生福,善恶
童子悉皆欢喜,囗便得生三十”
背面“三天,汝当奉持囗界,於教/奉行。/
佛说阎罗王受记经”。
尔时琰摩罗法王欢喜顶礼,退坐一面。佛告阿难,此经名《阎罗王受记令四众预修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汝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八部、鬼神诸菩萨等,当持奉流传国界,依教奉行。
“欲望长生终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见死入地狱。展转其中无解脱时。是名九横。……。又有众生不持五戒不信正法。设有受者多所毁犯。於是地下鬼神及伺候奏上五官,五官料简除死定生。或注录精神未判是非。若已定者奏上阎罗,阎罗监察随罪轻重考而治之。世间痿黄之病困笃不死一绝一生由其罪福未得料简。录其精神在彼王所。或七日二三七日至七七日名籍定者,放其精神还其身中。
因而此Дх02791(孟2744)号经应更名为《灌顶经》,并从《阎罗王受记经》系列中剔除。
将《阎罗王授记(佛说十王)经》经缀合整理后,我们可将这些经本集中起来分别列表如下:
表二.《佛说十王经》状况:
序号
经名简称
收藏地与收藏号等
原出地与现在国
图
赞
文
尺寸
备注
A
十王经
P.2003号绘卷。
巴黎
敦煌
法国
V
全
B
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藏董文员绘卷
日本
28.2*680cm
C
P.2870号绘卷。
D
Ch.00404(L)+Ch.00212(L)
+S.3961号绘卷。
伦敦
英国
28.8*550.8cm
E
Chcii.oo1(L)+P.4523。
伦敦、巴黎
28*500cm
F
预修十王生七经
高野山圣寿院藏本。
《大正藏图像部》1370号
日本高野山
G
阎罗王授记经
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藏本(12世纪)
华盛顿特区
庐山
美国
28*52.4cm卷首画
存首部
H
回鹘文写经绘图残片MIK3:4535、4637、7246、7248、7256、7451。柏林
新疆
德国
6残片识为两个图卷
J
回鹘文残片
大阪
残片为一卷中2图
K
西夏文佛经V
北京
河北定州
中国
残卷有1插图
现知此经的写本,已有30件以上。分藏于中、日、英、德、俄国。汉文外回鹘文写本约有14件以上、亦有西夏文本。
表三.《阎罗王授记经》状况:
原经号
经名简称情况
收藏地
纪年情况
1.
P.3761
法国国民图书馆
册子装
2.
P.3304v
3.
P.5580
册子
4.
散799
同前
日本书道博物馆
清泰三年十二月
薛延唱供养。
5.
散535
李氏原藏
戊辰年七月
6.
散262
金刚经册后阎罗王授记
7.
S.5531(8)
阎罗王经
英国国家图书馆
8.
S.2489
妙福题记
9.
S.3147
阎罗王受记经
张家
道真题记
10.
S.4530
11.
S.4805
12.
S.4890
13.
S.5450
戊辰年二月
14.
S.5585
15.
S.6230
同光肆年六月
16.
5.5544(2)
辛未年正月
17.
S.7598+
国敦唐69+S.2815
北京图书馆
18.
北8254咸75
阎罗王受记——
19.
北8255服77
后略残
20.
北8256字66
21.
北8257字45
22.
北8258列26
戊辰年八月
23.
北8259冈44
四月五日五七(斋)
翟奉达题
24.
国敦1537
翟定友、张王仵题
25.
上博48
(41379)17
上海博物馆
26.
孟1302
Дх.931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
27.
孟1303
Дх.803
同上
28.
孟1304
Дх.143
别本
29.
史金波表
264
83
阎王授记成佛经、
西夏文
30.
7a-ii
MIK3:2
3:3…
阎罗成佛受记经
德国柏林印度中亚博物馆
约14个抄本
35余残片
二.《阎罗王授记经》年代考证
从题记情况可见三种区别:纪年明确、具有干支、具有题名者。
具干支纪年题记的有五个写本。S.4530号为戊辰年二月廿四日八十五。散0353号为戊辰年七月廿八日八十五囗三写流传。国敦藏列26为戊辰年八月一日八十五老人手写流传。S.5531号为庚辰年。S.5544号为辛未年正月。再如S.3147号题与国敦咸75号皆题为比丘道真受持。S.2489号与国敦字45并题,安国寺患尼弟子妙福发心敬写此经。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掌握此经的年代与跨度。
呈现组合的疑伪经典
翟奉达写十经之中都是短小的疑伪经;再如P.2374题记为:“维大周显德六年四月,……禅师惠光,发心敬写延寿命经、续命经、天请问经三卷”。国敦8247(日93)号有《续命经》、《延寿命经》、《天请问经》、《心经》、《造塔功德经》、《大乘四法经》、《十想经》7经,《俄藏敦煌文献》⑦所刊Лx00927号亦有七经。S.5581号亦有六经,P.3932号抄出五经。最典型S.5531号共有9经,《妙法莲花经》、《佛说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佛说地藏菩萨经》、《佛说天请问经》、《佛说续命经》、《摩利支天经》、《佛说延寿命经》、《佛说阎罗王受记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上海博物馆藏48号经册抄经达43号之多,其中此类经为数不少。上举之例足已说明抄写佛经中的组合关系。
上海博物馆藏48(31479)号经册之中17号为《阎罗王授记经》,其前有《地藏菩萨经》等,册中还有著名的《清泰四年(937)曹元深祭神文》,经册形成必在此年后。此册封面上部存有“庚辰年八月十七”题字。此庚辰必应是清泰四年以后的庚辰、约为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因经册中清泰及同光等纪年,其抄成於980年的可能性很大。
八十老人题记的写经
附:散262号为《金刚经》与《阎罗王授记经》经册。S.5585号《金刚经咒语》与《阎罗王授记经》。P.5580号为《金刚经咒语》与《阎罗王授记经》。
董文员所绘三图卷
英藏Chxxxiiioo5《双观音图》题记可分三段,中间为画观音像记,两侧分别有画观音记:
中段题记内说:清信弟子温义(义温)为已身落番得归乡敬造一心供养。
右侧题记为:优婆夷觉惠,同修观世音菩萨。一为先亡父母神生净土,甲囗囗三涂,承生净国,早登佛界,一心供养。
左侧题记为:囗囗永安寺老宿慈力发心敬画观世音菩萨,为过往父/(母)囗三,早过佛界,一心供养。信弟子男永安寺律师义/囗一心供养。信弟子兼伎术子弟(弟子)董文员一心供养。
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董文员绘《观音天王供养像》为纸本,墨线勾成并点染一些色彩,高约54厘米。两像皆正面立,观音菩萨手中持瓶花与花枝。北方毗沙门天王手中托塔、持戟,戟枝还系有飘垂的幡带。此图下段题记也分三段,并以界格分开。中间题记是:
清信佛弟子董文员,先奉为/先亡父母神生净土,勿落三涂。次为长兄僧议渊,染患未蒙抽/感X,凭佛加威,乞祗救拔。敬画/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菩萨,/及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供养时庚寅年七月十五日题写.
其右侧画有一僧人趺坐毯上,手持香炉,题字为:
兄释门临坛律师兼使/内道埸门僧比丘议全供养。
其左侧画出一跪姿妇女像,身穿大袖袍服,肩绕帔帛。双手相揖抱,发髻向后堆起,插有梳饰,两鬓各伸出翅一枝。题词为:
慈母修行顿悟大乘/优婆夷觉惠一心供养。
董文员为已祈福作画之辛未年时68岁,为亡父母与疾兄作画之庚寅时早其41年,应为27岁,则为亡祖父母作画时就更年少了。
青少年“伎术弟子”画《双观音》,中青年画《观音天王》,老年画《十王》,董文员三绘卷的序次应当清楚无误。但这个序次定在何一具体纪年点上,仍有相当困难。
以前曾据绘画风格近於唐咸通五年(864)的四观音文殊普贤绢画及“落番归乡”为归义军收复沙、瓜州的大中二年(848)背景将《双观音》定为九世纪中期。《观音天王》一般定为五代的长兴元年(930),而《十王》有五代乾化元年(911)与北宋开宝四年(971)两说。这三者如何统一於一人呢?
董肯定不能以120、130岁高寿从九世纪中期活到北宋开宝初年。若依董乾化元年68岁,将画《观音天王》提至唐咸通十一年(870),也说的过去,而《双观音》韵致确近唐画。但是笔者在S.2614V查得了僧人“慈力”之名。
其余写本与年代归纳
公元908年、戊辰二月。五代后梁开平二年。S.4530号写经。
公元908年、戊辰七月。五代后梁开平二年。散0535号写经。
公元908年、戊辰八月。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北京图书馆(列26)号写经。
公元911年、辛未正月。五代后梁开平五年。S.5544(2)号写经。
公元911年、五代后梁开平五年,S5450(2)号写经。
公元926年、丙戌六月。五代后唐同光四年。S.6230号写经。
公元936年、丙申十二月。五代后唐清泰三年。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本。
公元958年、戊午四月。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北京图书馆(冈44)号写经。
公元971年、辛未十二月、北宋开宝四年。日本久保惣总纪念美术馆藏董文员供养卷。有图赞。
公元980年、庚辰年八月。北宋太平兴国五年。上海博物馆48号经册。
公元988年、戊子闰五月。北宋端拱元年前后,P.3761号写经。有经赞而无图。
公元1627年。日本宽永四稔卯月(相当於明天启七年)。F本日本高野山宝寿院藏本。有图有赞。
三.缘起线索并小结
甲种.《阎罗王授记经》、一、有经文无赞无图。二、俄藏内容不同的别本。
丙种.《地藏十王经》一、有赞有文,为日本撰述,内容不同于甲乙种经。
除起源的因素处,石窟碑像中也有不少与敦煌纸本画相呼应的十王雕刻等。以往将窟像对应十王像研究较少,但罗世平以遗迹为主的论文虽有精到的分析,却遗漏了安岳圆觉洞第80与84号两龛地藏十王像,及巩县石窟寺十王像碑,圆觉洞两龛图像持经像的冥间善人等重要细节,与敦煌纸本画间极似,最有对应价值的。塚本善隆提到四川有五代杜良造十王像,笔者查知此像龛原就在四川资中重龙山,惜已毁坏失去。大足县也有著名的北山与宝顶摩崖,北山及石篆山有数龛,特别是宝顶第20号地藏和十王的巨龛,铭出了《十王经》的内容,还刻有《十斋日》与对应的十地狱图景。笔者还获知内江清溪县也有五代的十王像龛,并调查确认了山东东平县华严洞石窟、河北阜平的古佛堂,都有明代的地藏十王雕刻。因而可知,石窟碑像的刻造,既在十王形成过程中起过作用,又在十王形成后,使其广播远扬。而且,石窟造像与十王挂轴图的研考应有所结合,十王经图卷首画与敦煌地藏十王绢画、日本所传陆信忠等家族画师作品等,与石窟碑像中十王雕造构图仍有关联,说明雕刻与绘画的十王延续关联仍值得研讨。
总括来说,本文对《阎罗王授记经》插图与写卷本的全部材料作了彻底之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方位地探讨其构成、年代、源起等等。绘图本均为完卷,写本也有缀补合成,说明其破裂损断多是后人所为,这对于理解藏经洞的封闭原因亦有益处。又卷首画中有释迦授记与地藏十王两种、相应画卷幅图分为13、14两种构成的分析,图本之间先后关系的推断,宋荦赠开先寺本与回鹘图文特别是西夏图文珍稀材料的介绍;《阎罗授记》与其他疑伪经典的组合关系,董文员所画双观音、观音天王及十王图的造诣及序列、僧人慈力的题名及年代推定;八十老人写经年代的进一步考订;此经图起源方面最早碑像之五道与阎罗图的查获,十王构成中三王、即阎罗、太山、五道为核心组合之看法的提出,五道轮回图与卢舍那法界人中像、地藏像的交叉融溶等方面,本文均有新的探考与收获。至於文中定存之有误不确之处,尚希获得赐教。
25.松本教授著作《敦煌画研究图像篇附图》图版114。
成都府大慈沙门藏川述谨如来临
佛说授记四众预修生
此后有壬午年康保住雇一年契的内容及癸未年正月一日立契、辛已年画囗之记。壬午年可能是后梁龙德二年(922),癸未年可能是龙德三年(923),辛巳可能是后梁龙德元年(921),或为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
图一:Ch.00404+Ch00212+S.3961卷缀合
图二:S.7598+唐69+S.2815
图三:于樊奴子造像碑阴阎罗王与五道大神
主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与技术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