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成语用法编辑播报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1]高雅的音乐可以改变人们的善心,会感动人们深处的心灵,我们要移风易俗,形成讲科学的好风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移风易俗文明宣传内容集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陈规陋习,遏制不良风气,引导群众建立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婚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12月23日下午,红寺堡团区委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弘德村广场深入开展以“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悬挂标语、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用群众能听懂的话,为广大群众讲解移风易俗新规定,加强群众对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祭扫新理念的正面引导,把移风易俗理念传播到每位群众的心中,做到家喻户晓。
本次活动的开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做到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把移风易俗之风真正吹入群众的心里,在群众心中种下讲文明树新风的“种子”。
自全市“移风易俗”活动开展以来,沙河桥镇立足实际,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实实在在的举措,在全镇营造了良好的“移风易俗”氛围。
一是强化领导。
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各片长为成员的沙河桥镇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和包村干部、村干部、红白理事会会长在内的沙河桥镇移风易俗工作群,并先后召开了沙河桥镇移风易俗工作动员部署大会、沙河桥镇部分红白理事会会长座谈会和全镇推广南康屯移风易俗经验做法动员大会。同时要求各村党支部书记对移风易俗工作负总责,亲自抓,村主任具体抓。
二是完善制度。
三是细化措施。
通过进村入户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镇区LED大屏幕、村级大喇叭早晚定时播放移风易俗倡议广播稿,做到家喻户晓、入心入脑;注重典型示范引领,要求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在移风易俗上率先垂范,不讲排场,不摆阔气;结合“书香门第”、文明家庭评选开展移风易俗先进示范家庭创建活动,对移风易俗先进家庭进行表彰,同时将南康屯红白理事会制度、“零彩礼新婚夫妇”、罗位村大爷帮帮团以及李小里村干部李寿恩父亲去世不放鞭炮等先进事迹在全镇宣传推广。
推进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措施,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两亭镇高度重视移风易俗工作,持续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调查研究,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反对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全镇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一是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层层夯实责任。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镇、村干部会安排部署,要求镇、村两级干部高度重视,增强工作责任心,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及时安排部署,按时限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强化措施,突出重点,落实三项工作。镇党委、政府细化工作任务,突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管理红白理事会、成立道德评议会三项重点工作,督促10个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运行红白理事会、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红白理事会要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节俭办事的良好习惯,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一般事不办。道德评议会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评议活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对村民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各类先进典型和不孝道、不诚信等反面事例进行评议,宣传道德模范,帮教反面典型,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夯实工作基础。镇机关以及各村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板报、举办道德讲堂、标语喷绘等形式广泛宣传,大力宣传有关婚丧改革的法律法规,宣传移风易俗的重大意义,引导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移风易俗,倡树新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是定期检查,严格考核,确保取得实效。镇党委、政府将定期对各村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督促各村扎实开展工作,对没有按要求开展工作、对全镇“美丽家园·文明家园”建设工作造成影响的村,直接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并对村负责人进行问责。
1、顺社会发展之势,应群众呼吁之声,行移风易俗之举。
2、丧葬简办不铺张,多省钱物孝爹娘。
3、抵制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俗,倡树文明新风。
4、文明理事人人夸,歪风低俗人人厌。
5、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树婚丧嫁娶新风,营造文明和谐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