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勤俭节约好习惯的绘本故事推荐

这本绘本是美籍华人杨志成根据一个中国民间故事创作而成:饥饿山上的财主猫,穷奢极欲,暴殄天物:他请工匠修建了最高的宝塔,让举世闻名的裁缝用绢丝和金线为他缝制衣裳,还请名厨为他烹制美味佳肴。可是每次吃饭,他只吃半碗,就让仆人把剩下的半碗倒进河里。

饥荒之年,老百姓纷纷逃难,财主猫被迫走上乞讨之路。在他饥寒交迫之际,得知一个寺庙在布施粮食,他来到寺庙,慷慨的和尚给了他半碗救命饭——虽然只有半碗,但他已经很久没有吃过这么满的米饭了。

而讽刺的是,和尚告诉猫老爷,他吃的这半碗米饭,竟是从饥饿山脚下的大河里捞起来晒干的。曾经浪费的粮食,成为救命的食物。经历过了饥馑之苦的财主猫,此时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福气。

绘本最后一页是寺庙里做成猫形状的罐子,上面有一张签条,上面写着“唯吾知足”。

绘本的图画用各种素材拼贴而成,拼贴手法非常复杂:瓷器、窗棱、对联、熊猫......营造出浓郁的中国风。

2《谢谢你,好吃的面包》

(奥)威宁格

新星出版社

2014年01月

我们每个人都吃过面包,可是,面包是用什么做成的?一颗麦粒需要经历哪些过程才能成为食物?

作者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图画,向小读者完整展现了麦子的生长过程。从播种、生根、长出子叶,再到成为穗子饱满的小麦……

以及从小麦到餐桌上的面包,需要经历的步骤:收割、脱粒、磨面……

3《盘中餐》

于虹呈文/图

2016-04-01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你是否每天都吃米饭呢?煮熟的米饭晶莹剔透,清香松软,但是你知道米饭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这本荣获中国绘本以云南元阳梯田为背景,为孩子讲述了一碗米饭的传奇来历。它以中国传统节气为记录线索,用美到极致的画面表现出来,赞誉了悠久的农耕文明,也让孩子看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将稻米的知识融入平静的叙述中,将对自然的观念融入生活传统中,将祖先的劳作融入对土地的尊重中,带给我们最深沉的感动。

对于这本书,植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会员史军评价说:

《盘中餐》是宏大的生命交响乐,在其中我们更能感受到生命过程的博大。在这里“粒粒皆辛苦”不仅仅是因为饭粒中浸透了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更凝聚了稻粒自身的生命传奇。从一粒小小的稻种,到亭亭玉立的秧苗,到伴随微风舞动枝叶的水稻植株,再到压得水稻抬不起头的沉甸甸的谷穗。这开始都来自一粒种子,它带给我们的是魔幻般的生命表演!我们的孩子已经离开土地太久了,他们没有见过种子发芽时根系上柔柔的根毛,没有感受过水稻叶片上硬硬的颗粒,更没有感受水稻开花时,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那份期盼和美好愿望……对生命的敬畏和崇尚,不是一种虚幻的感觉,而是来自于对生命之书的翻阅和了解。

4《姥姥的布头魔法》

翱子文/图

二十一世纪出版集团

2017年06月

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中国原创图话书——拼布图话书。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随着布头儿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拼布这种传统工艺也逐渐远离了我们,于是,孕育了这一传统工艺的惜物精神,以及拼布过程中伴随的爱和创造力,也逐渐流失。

“惜物”方能“惜福”。老辈人讲究“惜物”,将碎布头儿重新拾缀,做成缤纷灿烂的日用品。长辈对孩子们的爱,变成灵巧双手间不断营造从“无”到“有”的美以及从“旧”里发现“新”的民间智慧。这些珍贵的记忆,都被保留在了《姥姥的布头儿魔法》里。

“惜物”是“惜福”,惜福,福气才能常有;在今天日益凸显的环境危机里,“惜物”是值得提倡的一种生命态度。

5《派乐的新衣》

(瑞典)艾莎·贝斯蔻编绘

海豚出版社

2013年01月

小男孩派乐养了一只小绵羊,他和小绵羊都在长大:小绵羊的毛越长越长,派乐的衣服却越穿越短。于是,派乐剪下小绵羊的毛,打算做一身新衣服。他帮奶奶种地、帮姥姥放牛,用劳动互换的方式,去换取别的帮助……最后,他靠着自己的力量终于做成了一身新衣服。

现在的孩子们大都习惯于衣食无忧的生活,常常忘了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派乐的新衣》这个跨越了百年的故事,用清新的图画和质朴的文字,展示出一身新衣服自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隐藏在衣服背后的珍贵价值。

主人公派乐虽只有六七岁,却已经懂得如何除草、放牛、拾柴、喂猪、照看妹妹……这些以成人的眼光来看也许不是什么复杂的劳动,但派乐所展现出的对劳动的自觉与热情,却正是当下孩子所缺乏的。

当派乐最终做成新衣时,红扑扑的小脸上展现出的满足笑容,如同温暖的阳光直接照进心里。更难得的是他穿着新衣对小羊道谢,更让我们感受到孩子源于内心的真诚感恩。

6《怕浪费婆婆》

真珠真理子文/图

21世纪出版社

2009年06月

怕浪费婆婆是位特别爱惜东西、注意节俭的老人,如果看见有人浪费,她可绝不允许。不仅如此,她还总有各种办法处理那些没有被好好利用的东西:废纸可做成好玩的恐龙纸偶;短短的铅笔头能变成彩虹笔;橘子皮会带来热烘烘的橘子浴……

可贵的是,它不仅向孩子传达出勤俭节约的美德,还让孩子感受到变废为宝的乐趣。

看这本书的时候,自然而然想起《佐贺的超级阿嬷》,其中生活于匮乏时代的那位可爱阿嬷,用她的开朗和调皮,从清贫的生活中活出了智慧。虽然这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时时留心,充分利用物质的价值,也可以让我们和孩子获得了更多创造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

THE END
1.珍惜粮食,反对浪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爱惜食物、节约粮食,以小我之力汇聚成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粮米粒粒不易,爱粮人人有责;养今日节俭之风,筑明天盛世中华。http://www.xz2z.cn/info/1072/41542.htm
2.节约粮食600字作文高一优秀10篇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粮食作文 4 说起“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早已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她们在格林的描述下,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格林一生写了许多著名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汇成一本举世闻名的《格林童话》,其中就有一篇叫《麦穗》。 http://m.yueduku.com/zuowen/gaoyizw/724/724525.html
3.勤俭节约不浪费文章范文(通用13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持家之方;对于一国之君,也许是铭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治国之道;在“科学作业,精细管理”日益成为一门极富探讨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学问的今天,“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早已不只是一种美德,在《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一书中,我明白了“勤俭节约”、“杜绝浪费”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gk6666u.html
4.勤俭节约的小故事15则(精华版)(6页)勤俭节约的小故事15则(精华版).pdf,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勤俭节约的小故事(一): 周恩来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周恩来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建国、 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务必是国货务必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 神和艰苦奋斗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512/7044112136002133.shtm
5.勤俭节约的主要事迹16篇(全文)作为勤俭节约的实践者,我将分享一些在校园生活中我身体力行的节约方法和环保方式。 一、勤拿少取、杜绝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诗,道出珍惜粮食的原因。校园食堂浪费现象一直严重存在,看食堂经过泔水桶倒饭菜的同学便能了解情况,通过我的观察和询问,部分同学仅仅是因为胃口不好吃了几口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dgmi0eu.html
6.节约粮食珍惜食物演讲稿七篇如果是吃不了那么多,我们可以相应地买少一点,这样我们既省了点钱,又不浪费粮食。粮食的短缺,也是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有许许多多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上需要节约的。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有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那么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和谐、节约的人,那么我们的学校就成为了一个和谐又节约的学校。 http://www.365wenan.com/yanjianggao/280415.html
7.周恩来总理感人至深的几个勤俭节约故事近期习近平主席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现在与大家分享几个周总理严于律己、勤俭节约的故事: 一、一个日本人的“重大发现” 1964年, 日本纺织株式会社总经理原吉平,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批准该公司旗下享有“东方魔女”美誉的日本女子排球队的教练大https://www.jianshu.com/p/ced960a6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