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和5G等信息技术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餐饮业带来了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领域,数字技术在餐饮业中的应用已经无处不在。数字供应链、扫码点餐、移动支付、在线外卖、在线点评和中央厨房等数字化场景已经成为餐饮业发展的必备工具。餐饮业数字化是产业数字化在餐饮业的体现,它涉及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餐饮生产的各个环节,以数据要素为主要驱动力,以提升效率和品质为主要目标,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场景的需求为目的,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餐饮业数字化在消费端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堂食和外卖是数字化应用的主要场景。外卖作为餐饮业数字化催生的新型业态,已经成为餐饮业发展的生力军,更是推动餐饮业数字化发展的主力军。
2020年,美团研究院对9132个商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营业流水商户在使用数字化服务后更容易获得较高的营业流水增长率,而高经营净利率商户在使用数字化服务后也更容易获得较高的营业流水增长率。这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力和商户经营能力存在相互影响,大型餐饮商户和中小餐饮商户之间存在“数字鸿沟”和“马太效应”。
部分初次创业者选择开餐厅,但缺乏规划性、科学性、长期性。课题组在调研访谈中发现,部分经营者对餐厅选址、价位、特色菜等缺乏系统规划,也没有对餐厅的经营指标进行精确计算和思考,更没有利用数字化手段降本增效、引流获客的观念。数字化转型需要经营者具备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但部分经验丰富的餐饮经营者往往因循守旧、思维固化,对线上营销模式不认可,对门店数据分析等新方法也不采用,长期保持传统运营方式,错失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专业人才匮乏,缺乏转型学习渠道。数字化转型需要经营者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和专业能力,但专业人才不足、学习提升渠道匮乏是中小餐饮商户数字化转型的制约条件之一。有研究显示,高达54%的企业认为数字化人才短缺是企业难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调研发现,部分餐饮经营者自身可能具有转型意愿,但由于精力不足和水平有限,只能通过上线外卖、点评平台、开通店铺公众号、短视频平台账号等方式初步涉足线上化,仍处于数字化的初级阶段。
自身实力不足,缺乏数字转型能力。美团研究院2021年的问卷数据显示,约有81.41%的餐饮商户年交易额不足20万元,这些中小商户构成了平台生态的主体。餐饮经营主体整体连锁化和集中化程度比较低,行业小、散、弱的特征明显。广大的中小商户无力自建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也难以支付大企业普遍使用的先进ERP、CRM、OA、HR等系统费用,甚至不愿意承担基础版餐饮SAAS系统几千元的成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调查显示,线上点单(外卖为主)、推广、店铺装修等侧重于渠道数字化的易上手、低成本型产品应用率更高,而偏向于生产过程和后台运营的流程、决策数字化产品使用率较低(如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