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行业研究:近9成受访网民为茶叶消费用户,新式茶饮等细分品类崛起

原标题:茶叶行业研究:近9成受访网民为茶叶消费用户,新式茶饮等细分品类崛起

闲暇的午后时光,你会选择什么一杯饮品?充满浪漫气息的卡布奇诺,还是浓郁飘香的茶水?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喝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1月,接近9成的受访网民是茶叶消费用户,接近4成有每天喝茶的习惯。此外,风味茶饮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作为茶叶故乡,中国茶业、茶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茶叶市场和科技的发展,传统茶饮不断升级,新式茶饮纷纷崛起。近期,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20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现状及用户调研分析报告》,围绕中国茶叶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典型案例、消费行为及行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解读。

中国茶叶消费内需稳定,海外疫情抑制外需增长

“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受众群体,覆盖的场景也非常广。与此同时,部分省份将茶叶种植作为扶贫产业之一,进一步推动了茶叶行业的发展。

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3-2019年中国国内产量和茶叶内销总量均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截止2019年,中国茶叶产量为277.72万吨,内销总量为202.5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4%、6.02%,茶叶国内需求量平稳发展。

从进口情况来看,2019年,中国茶叶进口数量较上一年增长17.2%至4.56万吨;茶叶进口金额较一年增加2.0%至2.06亿元。2020年上半年,中国茶叶进口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2.79万吨和0.71亿元。

出口方面,2020年1-11月,中国茶叶累计出口量为32.42万吨,同比减少2.88%,其中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类出口量都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仅普洱茶出口逆势上扬,海外需求持续增长。

茶叶消费成为刚需,茶企挖掘新需求寻找市场突破口

事实上,喝茶已经逐渐成为不少现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2021年1月,接近9成的受访网民是茶叶消费用户,接近4成有每天喝茶的习惯。除了传统的用一种茶叶冲泡而成的茶饮之外,现在也流行着由茶叶混合其他原料制成的风味茶饮,根据不同原料有着不同的功效,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随着健康养生观念的加深,部分受访网民也会选择喝茶来达到保健的目的。根据调查,27.6%消费者表示喝茶的主要原因是休闲放松,19.5%消费者表示喝茶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出于保健养生和提神为目的喝茶的消费者分别占比19.1%和18.5%。

当前,中国茶叶消费场景比较多元化,但主要集中在日常社交。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喝茶的主要场景是亲友聚会(68.4%)和接待客人(56.8%)。从消费场所来看,消费者更偏好于在家中、办公室以及茶馆喝茶。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喝茶场景多元,兼具休闲、社交和商务等场景,成为中小罐茶、中茶、澜沧古茶等品牌茶企开拓新需求的重要突破口。

传统茶品类市场成熟,新式茶饮等细分品类崛起

随着消费升级、健康理念提升,中国茶叶消费持续增长,消费占全球市场销售额的比重逐年攀升,正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茶叶消费的重点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茶叶品类市场已经走到成熟阶段,市场竞争激烈,因而茶品市场新入局者只能通过探索行业品类细分化的市场需求,不断打造新场景、新产品、新需求来突围。

如新式茶饮已发展成为年轻消费者偏好的茶饮,并获得快速的发展。与传统饮品相比,新式茶饮在原料选择、生产流程、品牌运营上都做出了升级和创新,在产品原料和饮品外观上讲究品质与特色,在品牌运营商方面结合线上与线下。艾媒咨询预计,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升至2800亿元。

茶企营销线上化,头部品牌效应凸显

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成为各行业进行营销的新模式,农产品也借助直播的东风开启线上营销模式,并取得很好的成效。

其中,茶企也在“直播热”的助力下不断加码线上营销,2020年中国茶叶的线上市场规模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12.8%。未来,短视频直播等线上营销将会成为茶企常态化的营销方式之一。

从线上交易额情况来看,2020年双十一当日,淘系电商平台上Top100的茶行业店铺交易总额为4.25亿元,其中Top10的店铺的交易总额为2.29亿元,占Top100店铺成交总额的53.9%。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流量向头部集中,头部茶企品牌效应凸显,而且全渠道布局完备的成熟品牌在双十一期间发力明显。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强者恒强是必然趋势。

数据参考:

《艾媒咨询|2020年中国茶叶行业市场现状及用户调研分析报告》

THE END
1.新式茶饮市场分析茶饮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饮品,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茶饮市场也不断变化和创新。新兴的茶饮品牌不断涌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多元化的品牌形象新兴的茶饮品牌通常注重品牌的多元化形象,既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和健康需求,也要有新颖的营销策略,例如与文化、艺术、时尚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47011215421343965.html
2.2027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第三节 影响国内市场新式茶饮产品价格的因素 第四节 主流厂商新式茶饮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 第五节 新式茶饮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 第十章 下游用户分析 第一节 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 第二节 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 第三节 用户的其它特性 第十一章 替代品分析 https://m.chinabgao.com/report/9825745.html
3.2021年上半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新式茶饮男性用户群体比例接近一半(48.1%),有接近30%的消费者是在一个人的场景下进行奶茶消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新式茶饮品品牌市场饱和度的提升,男性消费群体和一人食场景可以发展成为新式茶饮市场的新经济增长点。 https://www.foodaily.com/articles/24512
4.2023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1971-2023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投融资金额总体呈增长趋势。2018年新式茶饮行业受资本市场青睐,行业规模增大,发展速度提高,新式茶饮逐渐受到更多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受疫情影响,2022年新式茶饮行业资本动作放缓,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开,消费回暖带动新茶饮稳健增长,2023年新式茶饮投融资已出现明https://www.iimedia.cn/c1020/93185.html
5.2023中国新式茶饮品牌出海报告分析新式茶饮国际蓝海市场:报告详细分析了国际蓝海市场,如欧洲、北美等地,这些地方有巨大的茶饮市场潜力等待开发。 首次综合分析新式茶饮品牌的出海困境和破局之道: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新式茶饮品牌在海外市场遇到的主要问题,如员工雇佣和供应链管理等。同时,也提出了以打造独特品牌IP为中心的破局之道,旨在帮助品牌成功破https://cn.equalocean.com/research/202308151158
6.切莫成为行业绊脚石高中低端市场层级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整体市场空间较大,且仍具发展潜力。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新式现制茶饮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现制茶饮迈向黄金增长期,截至2020年底,中国现制茶饮行业市场规模1136亿元,较上年增加73亿元,同比增长6.87%;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高达1452亿元,并且在品https://blog.csdn.net/heavenyy_/article/details/122602405
7.新式茶饮用户画像产品定位及经营模式分析(2021年).docx新式茶饮用户画像、产品定位及经营模式分析(2021年).docx,PAGE PAGE 10 内容目录 新式茶饮优质赛道量价齐升千亿空间,不同价格带错位竞争 1.茶饮行业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多因素驱动行业发展 2.茶饮优质赛道空间广阔,价格带错位竞争 高端:直营模式下品牌力驱动,护城河初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401/8134001005003070.shtm
8.财经分析茶百道登陆港交所首日破发新茶饮赛道“卷”向何方新茶饮排队IPO背后是行业内卷加剧和市场份额的争夺。国泰君安社服商贸新消费分析师刘越男指出,我国茶饮市场空间广阔,下沉市场为未来主要增长驱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7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4845亿元,预计2022-2027年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的新茶饮市场将分别以21.8%和19.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4253059112321.html
9.奈雪の茶创始人怼喜茶抄袭,业内称新式茶饮同质化严重—新京报近两年,新式茶饮市场火爆,频获资本青睐。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下半年起,新式茶饮踏入融资快车道,各茶饮品牌融资已有数十起,总额超过13亿元。其中,从融资规模和品牌知名度来看,奈雪の茶、喜茶都是茶饮品牌中的佼佼者,竞争也颇为激烈。 喜茶和奈雪の茶都起源于广东,在广州和深圳开设多家门店,喜茶主打“芝士茶”、奈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54324045914705.html
10.2021年中国现制茶饮行业洞察五、奈雪的茶:新式茶饮第一股,“第三空间”先行者 奈雪的茶首创“茶饮+烘焙”模式,烘焙业务占比超20%,同时着力打造“第三空间”,为人们提供聚会场所。以直营的模式运营门店,门店主要分布在一线、新一线城市 六、中端市场:茶饮消费需求大,品牌卡位激烈 https://www.mob.com/mobdata/report/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