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纹风潮是怎么来的?第一位将这种元素带进时尚业的又是谁呢?

一讲到豹纹,有些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老一辈年轻时候的时尚。

的确,对普通人来说,豹纹可以说是超级难以驾驭的一种元素。不过你知道吗?豹纹之所以在我们父母辈中那么常见,就是因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豹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女权觉醒的元素。它脱离了传统女性小家碧玉、良家妇女的形象,女人可以性感、危险、优雅、诱人,它告诉了女性:只要你想,你可以成为任何人。

到底这种风潮是怎么起来的?第一位将这种元素带进时尚产业的设计师又是谁呢?

但是直到1940年代,动物花纹才随着女权主义出现在女性身上。女权主义的先锋如贝蒂佩吉(BettiePage),就是最早开始穿起豹纹衣的女人之一。不过那时的豹纹装比较像是一种象征意义,真正把豹纹带进入时尚产业的,是一个你绝对听过的人:克里斯丁迪奥(ChristianDior)。

二战刚结束的1947年,那时整个社会氛围非常两极化。一方面,贫穷与破败仍然笼罩着整个欧洲大陆;然而在另一方面,初露曙光的和平已经让沈闷太久的时尚产业开始勃兴。20多年前,可可香奈儿打破那种唐顿庄园式的束腰、澎澎裙等华而不实的时尚,开始采用比较方便活动的针织衫与裤装,一度被认为是女权主义的代表。受到她的影响,许多女性都偏爱单调、行动方便、没有装饰的衣服。

然而到了四十年代,巴黎几乎已经成为一潭死水。欧洲好不容易重新回到和平年代,女性对时尚的渴望之心又重新燃起。贵妇人们急切地想要一些脱离悲惨战争和苦难的象征物品。而就在这时,套一句迪奥先生自己的说法:“我个人的倾向,与时代的发展吻合了。”

1946年,克里斯丁迪奥创立了同名品牌。为了那些如花一般、但“打扮的却像亚马逊女战士一样”(迪奥自己说的,不是我说的)的女性,迪奥设计了一系列只属于过往的美好年代、却已然被遗忘的式样:圆润的肩膀、饱满的胸围、纤细腰线与大大的裙摆。而整个品牌创立初期最重要的一位人物,也是豹纹出现在时尚产业最关键的人物,就是迪奥的左右手──布列卡夫人(MitzahBricard)。

在迪奥的自传里,他这么描述她:“她是一个越来越少见、拥有自己独特优雅魅力的人。……在这个自由放任的时代,她对传统高级女装的深刻理解和绝不屈服的性格,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激励。”

事实上,不列卡夫人的前半生几乎是一个谜。有人说她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有些人则说她来自罗马尼亚,妈妈是英国人而父亲是奥地利人。但即使她的生平几乎一片混乱,她仍然是迪奥最重要的谬思女神。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迪奥与布列卡便断了联系,而当两人之后好不容易相逢之后,布列卡明显比战前憔悴了不少。

正当迪奥想着要用什么话来安慰布列卡时,她却用一种自己独特的方式,来从容应对自己的困境:“啊,多亏了这样的配给制度,我一直都瘦不下来的两公斤现在已经达成目标啦。为什么先前的美容中心没想过用这招呢?”

迪奥顿时笑了出来。布列卡明明看起来就是那么害怕的样子,但即使是在这样的艰困时局里,她仍然努力保持一种处变不惊的从容。

日后,迪奥发表自己对“豹纹”的看法时,他所描绘的形象,就是以布列卡女士为原型。因为布列卡女士最大的特色,就是她对豹纹的热爱。她自己的正字标记就是永远穿着她那件豹纹的皮大衣。在工作室里,她也会习惯性地在右手腕绑上豹纹雪纺围巾。正是这位布列卡女士的豹纹、以及豹纹带来的大胆与热情,有时又带点轻蔑的气息让迪奥整个爱不释手。

1947年,成立不到一年的迪奥品牌即将发表自己的首场服装发表会。早在发表会之前,全巴黎的贵妇们就已经听闻这场时尚盛会。在过去30年来,女人都尝试隐藏起自己身体的柔美线条,而这场发表会将会颠覆过去时尚潮流的传统,它将会是一种“与香奈儿日常衣着不同日而语的造型,设计的重点在于将女性包装得如童话中的公主一般”。

然而,没有人知道结果到底会是如何。在发表会的前一天晚上,紧张到不行的迪奥先生对自己的好朋友展示即将展出的衣服,一名女性朋友看完后惊呼:他创造了奇迹!

1947年2月12日,这是时尚界具有革命性的一天。整个大厅冠盖云集──阿迦汗三世王妃、葛雷芙盖尔女伯爵、温莎公爵夫人等当时的贵族全都莅临现场,几个重量级时尚杂志记者的位置也经过精心安排:Harper’sBazaar与Vogue的总编辑坐在同一排沙发,对面则是Elle的代表。上午10点30分发表会正式开始,第一位模特儿上台。

迪奥紧张的躲在幕后偷听群众的反应,然而他很快就发现,随着作品一次次出场,掌声一次比一次更加响亮。众人惊呆了!在战争结束后两年,女性已经受够了没有线条、颜色黑灰的衣服。这场时装发表让她们发现除了保暖外,衣服还有另外一项功能,就是增添她们的美丽。

在这么多年以后,她们看到的终于不是1920年代开始流行的裤装和异国风,而是自己熟悉却许久未见的古老欧洲。看到这些平均耗费60到80小时制作出来的衣服,从贵族到记者,似乎都浑然忘记过去几年的混乱与不安,黑市交易、投机分子,甚至是战争本身都已然消失。

随着日间服、午餐套装、舞会礼服、半晚装甚至是晚礼服,每一件都让人联想到着过往欧洲的繁华,那个未被战争摧毁的美好古典欧洲。来宾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开始拉扯自己的裙摆,她们意识到身上的裙子已经落伍了。

“不,”哈泼时尚的总编辑不假思索的说出她的标题,也成为这个系列的主题:“《新风貌》(NEWLOOK)。”

也就是在这场划时代的发表会中,迪奥一举将豹纹正式带入了时尚世界。在出场的90套服装中,出现了运用豹纹布料剪裁的合身日装洋装及晚礼服。

这就是布列卡夫人带给迪奥的产。这场时装秀为古代的技法赋予一种全新的时尚意义,自此豹纹正式进入了时尚世界。到了1960年代,嬉皮运动引爆了一场全新革命,豹纹所代表的狂野与自由,与叛逆的摇滚乐相映成趣。

也许就是因为豹纹在1960、70年代大行其道,就成为我们觉得豹纹“老气”的最重要原因:那正是我们爸妈那一辈年轻、追求时尚的年纪。

不过,豹纹随着叛逆横空出世,被时尚界广泛的应用,创造了百亿的产值,贡献此一花纹的豹却从来没有机会拿到一点相应的回报。但如今,豹可能真的可以从豹纹上得到好处了──

THE END
1.每年都有年末新歌很容易让人忘记这纯粹是王一博为了粉丝的坚持每年都有年末新歌很容易让人忘记这纯粹是王一博为了粉丝的坚持。翻唱一首知名的歌既省事,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多的是出烂歌割韭菜、翻唱名曲上舞台的人;他也可以重复一场以前的表演,反正电视观众里没看过他所有舞台的才是大多数。坚持每年出一首免费的好歌在跨年的舞台进行全新的表演,真的就只是为了给粉丝一个https://weibo.com/6643834923/P7ZrKlSBG
2.为什么风潮浪客没有配音?漏掉了还是故意为之NGA玩家社区Reply Post by 露雨清尘 (2023-06-04 13:21):不是有英语配音吗?你如果玩的多的话会发现从巫妖王迷你包开始有很多台词都没有中文配音,国服没了之后的大势所趋了 比如?我印象中就风潮浪客这张卡 Replyhttps://bbs.nga.cn/read.php?tid=36520135
3.炉石传说风潮浪客怎么样炉石传说风潮浪客卡牌图鉴炉石传说新资料片传奇音乐节快上线了,这个资料片中会新增145张卡牌,而且带来了新的机制,比如风潮浪客,那么炉石传说风潮浪客怎么样?下面就给大家带来炉石传说风潮浪客卡牌图鉴。 炉石传说回归预约奖励领取地址:点击查看 炉石传说风潮浪客卡牌图鉴 中立普通随从 风潮浪客 2费1/3 https://ol.3dmgame.com/gl/224281.html
4.浪客剑心×HelloKitty萌猫武士登场摘要:自8月1日上映以来,《浪客剑心 京都大火篇》就持续大热。9月13日《传说的最后篇》也在日本上映。《浪客剑心》的风潮更加席卷起来。 自8月1日上映以来,《浪客剑心 京都大火篇》就持续大热。9月13日《传说的最后篇》也在日本上映。《浪客剑心》的风潮更加席卷起来。 https://www.517japan.com/viewnews-78045.html
5.浪客剑心追忆篇的分集短评日本的江户时代采锁国政策,甚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发展出纯日本风格。但是在日本安乐和平的日子中,世界情势大变,欧美的民主及资本主义已形成风潮,并积极向海外拓张。日本偏偏是死硬排外,结果当然是被列强KO,并且趁机勒索,从此一段悲惨生活…… 黑船之後,日本的大门被迫打开,加上後来维新,整个时局大变,但幕府与的维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421721/tv_discuss
6.《带子狼》系列之三:一个行走在黑白水墨间的浪客「小岛刚夕在中国上映时如同一记春雷,在精神世界比较贫乏的当年,其风潮席卷了整个中国。据统计有4亿人看过,80%的国人进影院看了此片。至今很多观众还无法忘记真由美与杜丘在原野上纵马驰骋的镜头,而影片音乐“啦呀啦”更是让人耳熟能详,英姿飒爽的“真由美”与正直冷峻的“杜丘”影响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影片中杜丘问真https://www.jianshu.com/p/cbedb95daa32
7.做为别人女朋友,你和充气娃娃有什么区别?情怀色4、《浪客剑心 真人版》 豆瓣7.7分 一般这样的日本电影都粗制滥造, 但是这电影却意外的好看, 打斗流畅,剧本也合理。 完全没有落入动漫改编的窠臼, 合理的真人化改编, 剧本扎实, 动作设计凌厉写实,真是难得的佳作。 看到拔刀式,牙突式,真是沸腾了。 https://baguadi.com/articles/LKO0QV1L.html
8.水手服女仆装宝冢歌剧…「大正浪漫」如何孕育日本动画的灵感幕府与倒幕派的对峙,加之外国势力干预,这动荡的局势被如今很多动画所描绘,如《浪客剑心》《薄樱鬼》《银魂》等。 《银魂》中以新选组为原型的“真选组” 《浪客剑心 追忆篇》中的主角剑心便是倒幕派的刽子手。 最终幕府于1867年倒台,新政权明治政府推动实施明治维新(19世纪60~70年代),这个改变日本历史进程的维新http://club.gamersky.com/m/activity/486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