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临近,请客会友、答谢客户、单位聚餐迎来热潮。在不少饭店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客人已经离开,但饭桌上剩下不少饭菜,有的饭菜甚至没怎么动过。对此,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近日推出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节目,@央视新闻的新浪微博也发出“我是光盘族”,提倡不浪费粮食、不浪费食物的生活态度。本报今起推出《拒绝浪费,从舌尖开始》的系列报道。
那么,在省城太原,各餐馆的浪费情况如何?市民对此又有何看法?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婚宴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23日12时30分许,正值用餐高峰,省城三墙路一家中式快餐店内客人络绎不绝。这家快餐店的菜品是已经做好的,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份或半份。记者看到多数客人会选择拼菜,一般一个人点一份菜、一份主食。45分许,不少客人已经就餐完毕,多数人餐盘都吃得比较干净。但有两位用餐者离开时,桌上剩下半份米饭,半份糖醋里脊,拼的一份土豆丝、豆角菜也剩了不少。收菜的服务员说,因为他们是快餐店,不少客人是附近公司的职员,也就是吃个便餐,大都根据自己情况点菜,浪费饭菜在他们这里并不多。
13时40分许,记者来到省城南内环街一家中高档饭店,饭店大厅中一对新人正在办婚宴,此时宴会已经接近尾声,客人陆续离场。记者看到几乎每桌都有或多或少的剩饭,其中一桌的红烧肘子完全没有被动过,八宝饭剩了一多半,还有各类炒菜均有剩余。两名服务员推着收剩菜的小车,把桌上剩下的饭菜直接倒入车内桶中。
饭店提醒节约各有招数
针对食客用餐浪费的行为,餐馆又是怎么做的呢?
省城五一广场附近的一家中档饭店,向来以饭菜价格实惠量多为特点。餐厅负责人杨女士介绍说,为了减少浪费,他们的服务员在为客人点餐时会根据人数做提醒,“比如来了3位客人,最多点4道菜就够吃了。”此外,在饭店入口的醒目位置,他们还摆放着一个写有“文明餐桌承诺”的牌子,里面明确了工作人员要“不误导顾客超量点菜;主动提醒顾客吃多少点多少;主动提供免费打包餐盒”。
一家自助餐厅的负责人说,因为自助用餐的食物种类繁多,有些客人每种都想尝试,就很容易出现多拿食物的情况,而这些食物又不能被重复利用,最后只能倒掉。对此,餐厅在每个拿取食物区域都派出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提醒顾客尽量少拿,但可以分多次领取。还有个别特殊的食物,如鲍汁浇饭、羊肉串等,餐厅会限制每人每次领取的数量。遇到大型团队用餐,餐厅会按人头收取押金,如果剩余食物过多,就会根据重量收费。
市民大都反感用餐浪费
就用餐浪费的现象,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市民李先生22日晚上刚参加了一个饭局。“是朋友请领导吃饭让我作陪,在亲贤北街的一家饭店。包厢里开了一桌,共7个人,点了十五六道菜。最贵的可能是海参小米粥,每人上了一份。两个小时就餐结束后,我看餐桌上剩了近一半菜,饺子和一盘牛肉几乎没人动。”李先生说,他大概算了下,这桌饭至少要三四千元,剩下估计一千多元的菜。“临走时没有人提要打包饭菜的事,服务员也没有提醒。我觉得这样挺浪费的,但也理解朋友不打包的做法,请领导吃饭还打包会显得很不上道、丢面子。”
市民刘女士说,上周五她和同事团购了一家餐馆的八人餐。吃饭的时候,发现隔壁桌没人,但是桌上却摆了三四道没有动过的菜,以及两套餐具。“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吃饭的人暂时离开,直到服务员过来收拾桌子,才知道人家是点了菜没吃就走了。实在是太浪费了,连服务员都觉得可惜,半天都没舍得倒。”刘女士说,自己平时外出吃饭时,为避免浪费,绝对不会多点菜。“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菜太难吃,我才会剩菜,其他时候都会吃完或者打包带走。”
市民李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小事,有一次,她在一家餐厅遇到两位外籍人士点餐,对方点了5道菜以后,特意交待服务员,每道菜都要半份。等菜上齐后,两位外籍人士将饭菜吃的一干二净。“人家肯定不是没钱,但是一点都不会浪费,这点让我印象深刻。”
爱面子、公款吃喝是主因
随后,记者联系了山西大学文学院的一名新闻学老师。“针对饭店就餐时浪费粮食,我认为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看。首先,这对吃饭的人是一种浪费,对国家粮食生产也是一种浪费。这主要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关,也与公民素质有关。”这位老师说,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大手大脚的点餐方式就可能比较受饭店的欢迎。“消费者点菜多,消费就高。这样可以提高内需,也可以让饭店多缴费,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当然,前提是饭店合法经营,合法缴税。”
本报记者赵琴冯戎
随手拍记录您身边的浪费行为
■网友热议
网友王小森:人们总是向大自然索取,从不知大自然的资源有限,建议出台一些地方性条例对饭店进行约束,从而让人们自觉起来。
网友郭军艳:经常去参加婚宴和生日宴,看到那些鸡、鸭、鱼什么的都剩下了,有时候见人装进塑料袋拿回去喂狗。再想想还有那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连温饱都无法保证,实在是可怜。强烈建议此类宴席改成自助,多拿的话,只要剩下就罚款!
网友“冷哈哈”:我希望所有的餐馆都可以将主食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这样食客可以按需点餐,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们单位附近有家面馆,面条只分大小碗,有个同事每次都是吃小碗不饱,吃大碗就剩。他自己也经常郁闷,浪费可耻,但剩的那点儿又不值得打包。
2012年2月22日的《人民日报》曾刊登这样一则消息,中国农业大学专家课题组对大、中、小三类城市,共2700桌不同规模的餐桌中剩余饭菜的蛋白质、脂肪等进行系统分析,保守推算,我国2007年至2008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所需;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