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粮食浪费有多严重?数据触目惊心…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13年1月,习近平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此后,习近平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切实遏制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并针对部分学校存在食物浪费和学生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对切实加强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良好美德等提出明确要求。

现在粮食安全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一劳永逸。近年来,虽然社会都在倡导“光盘行动”,但食物浪费依然非常严重!

据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1/3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每年13亿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挨饿。

目前我国食物浪费现象仍然存在。2018年,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一项报告披露,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名目繁多的宴席聚餐等浪费严重

在江西永新县的一家自助餐厅内,前来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为了避免浪费,自助餐厅内贴有“浪费超过一百克加收十块钱”等标语,服务员也都会善意地提醒顾客吃多少打多少。但在实际操作中,餐厅为了留住客源真正处罚的并不多,还是有一些餐盘内剩下很多饭菜。

调查显示,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生群体、公务聚餐等仍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披露,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学生盒饭有1/3被扔掉。初步测算,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这几年,随着大众消费势头越来越强劲,餐饮浪费还呈现出一些新形势新特点,比如节日、生日、婚丧嫁娶等等明目下的聚会宴席等,浪费巨大。

外卖点餐菜量并非量身定制,存在浪费现象

眼下“点外卖”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当工作过于忙碌或是在家不方便做饭时,外卖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由于外卖分量固定,对于一些食量较小的人来说,点一份外卖往往会剩下不少造成食物的浪费,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商家推出了“小碗菜”的外卖方式。

“小碗菜的方式对我来说就非常合适。”市民张明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不得不点外卖。然而张明食量并不大,大多数外卖点回家后都吃不完,有时张明会留到第二顿继续吃,有时几天不在家,再回家时点的外卖已经坏掉了。

“为避免这种情况,我都尽量点类似面、抄手等按重量出售的食物,可大多数的食物都是按份出售的。如果没有人拼餐,剩下的就浪费掉了。”张明说。

一次点外卖时,张明看见有一些商家推出“小碗菜”。小碗菜的菜品不少,而且一碗菜的价格大多数都在10元以内,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明点了一荤一素。菜送到后张明发现,小碗菜不但价格不贵,味道也还不错,最重要的是小碗菜的分量对于张明来说刚好足够。

其实,对于食量稍大一些的人来说,小碗菜依然是一个不错的节约选择。市民王鹏飞喜欢吃炒菜,一般的一份菜有2~3人分量,自己一顿饭只能点一份菜。“小碗菜”的品类繁多,分量还是单人份,不会出现买套餐、定食时,菜色不喜欢或分量太大造成浪费。

“现在,在外卖平台上搜‘小碗菜’已经有好几家了。”王鹏飞说,“一样花一份套餐的钱,可以自己拼配,有更多选择。”

大胃王吃播秀误导消费,浪费严重

还有更极端的案例则是现在自媒体流行的所谓大胃王直播,有网友表示:“直播的大胃王们是该管管了,尤其是根本不吃全都吐了的那种,太浪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苗头,这种舆论的自媒体导向的对消费的这种浪费,我觉得这种消费导向是非常让人担忧的。我觉得这个是对于全社会就我们建立全社会的节约意识,减少食物浪费来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餐饮浪费,如何制止?

加强立法

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2013年底,中办、国办制定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切实压减不必要的公务接待,加强接待费报销结算管控,实行县以上接待信息公开并强化对接待问题的问责。从制度上让大吃大喝“报销无门”。

针对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多管齐下

专家表示,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多管齐下,首先对于消费者要推出惩戒制度,规范餐饮行为,惩罚浪费行为;对于餐饮企业,则要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刚性长效机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由于我们中国这种特殊的餐饮方式,有一些新的餐厅,我们不知道它的量的大小、盘子的大小,造成了浪费。要双管齐下,从立法的层面,从制度规定的层面。

各地因地制宜,惩戒浪费行为

从你我做起

尊重粮食、爱惜粮食,完全可以体现在个人对待粮食的种种消费行为上。

网友提倡日常打包,普及半份菜

网络投票调查中,超过1.8万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近八千名网友表示支持饭店普及半份菜,五千多名网友认为日常生活中应该把打包变成习惯,也有很多网友支持推行分餐制,控制用参量;以及对吃光盘的消费者进行奖励,对严重浪费的行为进行罚款。有网友留言表示,点菜的时候可以少点一些,不够再加,好面子是最浪费的。还有网友建议,疫情防控之下,分餐制应该大力推广,可以有效减少浪费。

餐饮店出招,引导文明用餐

除了消费者的自觉外,餐饮店也纷纷使出“招数”,引导消费者文明用餐。在广东中山石岐区的这家餐饮厅,前来用餐的客人络绎不绝。每张餐台上,都摆放有公筷和公勺。

在广东惠州,不少餐厅都在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各式珍惜粮食的温馨提示,餐厅服务人员也会根据客人的人数主动提供合理建议。

爱惜粮食,从娃娃抓起

珍惜盘中餐,也要从娃娃抓起。许多家长都表示,日常生活中会格外注意孩子的“饮食教育”,言传身教培养他们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六张图教你如何做得更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拒绝浪费,厉行节约,应从我们每个人做起;适量点餐,光盘行动,应从每一餐做起。

THE END
1.粮食损失浪费,触目惊心超你想象,珍惜必须行动!虽然制止餐饮浪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当前全社会节约意识仍较为薄弱,制止浪费相关约束机制还不健全,粮食损失浪费问题在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仍不同程度存在。 在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时代背景下,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3491_824343.html
2.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5篇)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看到这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体会。 二、展开班会活动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77884.html
3.关于节约资源的建议范文当前我国城市使用的主要是化石能源,且存在粗放使用和无节制浪费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在过大的能源消耗及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实现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既是由于市政管线布设不合理,缺少分户计量等枝节部分规划造成的。作为上一层面的市政管线的缺失引发的建筑单体个体的行为弥补。这种缺少统一模数限制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41052.html
4.关于全社会现今浪费粮食的现状您认为当前浪费粮食的现状相比之前 有较大改善,浪费现象得到遏制 变化不大,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只是公款吃喝得到了遏制,居民粮食浪费现象依然存在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打包”的必要了 没有变化 *9. 当您外出吃饭,饭桌上浪费严重,有没有人选择“打包”时,您会 和别人一样,自己也不会“打包” 一般会站https://www.wjx.cn/jq/2168980.aspx
5.关于浪费粮食的现象范例6篇18、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19、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 关于浪费粮食的现象范文2 最新关于优选光盘行动倡议书范文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自古以来就是https://www.baywatch.cn/haowen/264097.html
6.中国人一年餐桌浪费2000亿元《粮食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新华网合肥11月26日报道,一组粮食进口量创新高而浪费量巨大的最新数据,让上周末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粮食法(送审稿)》在中国引起强烈关注。这部法律设立专章推进粮食节约减损获舆论广泛支持,人们希望建立严格的约束和惩罚机制,引导全社会树立“粮食是一种紧缺资源”的爱粮、节粮新观念。 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14_11_26_3016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