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2023年10月23日)《珍惜粮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许嘉奇(班长)曹浩晨(副班长)董婷(体育委员)

戴欣怡(文艺委员)方彦儒(历史课代表)严格(化学课代表)

国旗下的演讲:王佳加

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珍惜粮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五谷丰登,一年的辛勤耕耘化作了丰收的喜悦。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践行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

?古往今来,百姓安社稷,家国宜繁昌,粮食是实现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现如今,生逢盛世,我们脱离了饿殍遍野的年代,迎来璀璨如星的未来,但粮食的重要性却被逐渐遗忘......

?事实上,我国粮食紧张,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仅城市餐饮每年浪费粮食约360亿斤,而这些被浪费的粮食可供1亿人口吃1年。统计的数字触目惊心,其中反映的事实更让我们反思。因此,提倡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对于我们所有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泱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经久不衰;优良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年的文明传递,至今仍绚烂不已;颗颗优质稻谷,历经数千次的科学钻研,千里飘香。勤俭节约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延伸而成的艰苦奋斗精神更展现出我们的大国风范,大国气质。所以,我们必须传承弘扬勤俭节约的精神。

?其实,要做到勤俭节约并不难:在一日三餐中我们可以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在日常生活中不与他人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从个人做起,从日常做起,积极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杜绝校园“舌尖上的浪费”,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珍惜粮食贵在平时,重在坚持。让我们与文明握手,向浪费陋习告别,让节约精神在校园蔚然成风。

“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爱惜粮食不仅是一个习惯,更是一种观念;节约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责任。我们倡议大家争做“爱粮节粮”的宣传者和倡导者,争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从现在做起,从一日三餐做起,以“光盘”为荣,以“剩饭”为耻,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THE END
1.第八周升旗仪式节约粮食远离浪费“粮食不是自然生,农民血汗集结成。一粒粮食万滴汗,起早贪黑粮满仓。”“细雨落成沙,粒米凑成箩。”这便告诉了我们,粮食的来之不易。博华双语学校四(1)中队举行了“节约粮食 远离浪费”为主题的升旗仪式。本次升旗仪式的主持人是王南希,宋一可和刘晨威担任光荣升旗手。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58857901244487
2.珍惜粮食文明用餐主题班会14篇(全文)同学们,为了让贫困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为此,班委会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吧! 珍惜粮食文明用餐主题班会 第2篇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zwn4151.html
3.国旗下的讲话篇2:国旗下的讲话-节约粮食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珍惜粮食,杜绝浪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相信这首李绅的《悯农》很多同学都听过了吧,它的意思是:农民种粮食并不容易,那是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的。正午时分,农民还在为禾苗除草,汗水不断的滴落在禾苗下面的土壤里。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yug99w1.html
4.ai智能写作五四运动青年演讲稿800字运动青年演讲稿800字,关于五四青年节的演讲稿800字,以运动为主题的演讲稿800字,五四青年节演讲稿800字左右,奋斗青年演讲稿800字,青年励志演讲稿800字,五四青年节演讲稿800字,关于运动的演讲稿800字,129运动演讲稿800字,关于青年的演讲稿800字,青年的模样演讲稿800字,青年演讲稿800字,关于新青年的演讲稿800字,关于https://www.aizhinengxiezuo.com/news/xzfw/531437923274821.shtml
5.襄阳市第八中学举行2021年“节约粮食永不过时”升旗仪式2021年10月18日上午,襄阳市第八中学举行了“春耕秋收 勤俭节约”主题升旗仪式。 高二(16)班薛骁航同学在国旗下讲话——《节约粮食 永不过时》。 节约粮食永不过时 高二(16)班 薛骁航 (指导教师:喻丹)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二(16)班的薛骁航,很荣幸站在这里发言。今天我演讲的https://www.xy8z.com/plus/view.php?aid=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