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推动完成《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部署的工作任务,建立机制,联动部门,压实责任,多措并举,推进粮食节约与反食品浪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工作机制建设情况。一是建机制强保障。以旬阳市发展和改革局、中共旬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旬阳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旬发改发[2024]51号),建立了领导机制,明确了工作职责、规则、要求和成员单位,共有19个单位为成员,设立了办公室。二是明任务夯责任。以旬阳市发展和改革局、旬阳市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局、旬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旬阳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清单》(旬发改发[2024]53号),明确了我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部门职责和保障措施,为我市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提供了遵循。粮食安全资金保障有力。三是筹资金兑补贴。2024年度实际下达三项农业生产财政补贴资金5956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6030.77万元,发放比例101.26%。及时上解粮食风险基金地方分担部分25.2万元,争取省市配套资金25.2万元。预算安排粮食储备专项资金100万元、质监费0.96万元,全年共支付储粮费用102.1755万元。
(七)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保障。为切实加强粮食运输环节减损保障,多次组织干部深入运输企业做好宣传,普及食品冷链运输安全、冷链运输法规制度、服务标准版、温度监测、车辆运输安全及追溯知识,完善粮食运输基础设施。同时,结合“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加大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设施设置,确保粮食运输和食品运输安全。同时,积极协调高速公路收费站落实粮食运输、农资农机具车辆运输保障政策,同步做实做细公路养管,确保路网顺畅运行。
(八)推进粮食加工环节节粮减损。积极宣传粮食质量标准,呼吁粮食加工企业开展适度加工,减少损耗和营养流失。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在设备更新、设备自动化、工艺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提高工艺减少损失。目前,我市无小麦加工企业,仅有3家小规模的季节性大米加工企业,都能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履行节粮减损职责,加工产生的碎米进行白酒酿造后,再用做饲料,从而进行充分利用。
二、认真开展食品浪费抽样调查
按照《餐饮浪费抽样调查方法(试行)》,科学严谨的开展调查,通过发放餐饮浪费抽样调查表、食品浪费抽样调查问卷对辖区内居民食品浪费进行了解。随机抽取了50家不同规模、类型的餐饮经营者,对就餐人数、浪费食物量进行统计,了解人均餐饮浪费指标。发放1000余份问卷,处理分析餐饮浪费量、浪费原因等数据。
(一)餐饮浪费抽样调查情况
在抽样调查的餐饮经营者中,大型餐饮企业占17.0%,中型餐饮企业占31.9%,小型餐饮企业(包括个体餐馆)占51.1%。餐饮类型方面,宴会场所占66.6%,快餐店占33.3%。通过对抽样餐饮场所的观察和统计,我市人均餐饮浪费量为43.69克/餐/人。其中,大型餐饮企业的人均浪费量最高,达到52.41克/餐/人;中型餐饮企业的人均浪费量居中,达到46.12克/餐/人;小型餐饮企业的人均浪费量最低,达到17.54克/餐/人。
(二)居民食品浪费问卷调查情况
三、下一步措施及落实方案
(一)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围绕网络餐饮和承办婚宴、自助餐、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重点场所,严查点餐、就餐、剩餐、打包等环节,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及时公布餐饮浪费典型案件,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科学文明就餐理念,自觉养成崇尚节约、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宣传效果,总结推广餐饮行业厉行节约、减少浪费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厉行节约的社会风尚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反对食品浪费、崇尚文明节俭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畅通部门之间沟通、强化协作、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实现全市监管无盲区,严厉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增强群众监督意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食品浪费行为,让社会共同参与监督,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共同营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