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夕,大渡口区教委向全区25所学校下发了《关于在全区中小学继续深入开展“绿色在校园·光盘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向全区8万余名师生、家长发放《光盘行动从我做起——致全区中小学师生、家长的一封信》。从开学第一天开始,大渡口区各中小学积极行动起来,共同遏制校园餐桌浪费现象。
今天,在开学典礼上、在课堂中、在午餐时,重庆95中、大渡口区实验小学、大渡口区育才小学、茄子溪中学和大渡口区钢花小学等学校纷纷“出招”,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
重庆95中
早上7:50,重庆95中举行主题为“惟以勤俭臻善美但凭热爱赴山海”的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学校发出了勤俭节约的倡议,希望孩子们不仅要自己做到勤俭节约,也要通过小手拉大手,督促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作为节俭的倡议者、践行者、引领者。全校师生还在倡议承诺书上签下承诺。
开学典礼也拉开了重庆95中勤俭节约“九个一”行动的帷幕。接下来,学校将围绕“勤俭臻善美九五正行动”主题,开展一次主题演讲比赛、组织一次主题仪式教育、进行一次身边节粮调查报告、绘制一张主题小报、制作/收集一个宣传视频、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教育、收集一个节俭点子、书写一份节俭承诺书、参观一次学校食堂等九个活动。
学校希望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感悟粮食、食物的来之不易,体会劳动的艰辛,从而做到珍惜粮食,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修养。
新学期第一餐,记者在重庆95中学校食堂看到,餐位、墙上“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珍惜粮食远离浪费”等宣传内容随处可见,陪餐老师在不断提醒学生,要按需取餐,不够吃可以再次添加饭菜。学校食堂做菜时也会迎合学生的口味,每天公示菜谱,避免因为学生不喜欢而造成浪费。
大渡口区实验小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二年级5班的课堂上,同学们正齐声朗读古诗《悯农》。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边读边体会诗中农民劳作之苦,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个班级都在教室后面布置了有关“节约粮食”的黑板报,引导同学们以“光盘”为荣,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12点20分,同学们迎来新学期第一餐,大家有序排队,维护秩序的老师不断提醒着同学们按需取餐,也有同学两两结对,说好彼此监督,绝不挑食。同时,学校也坚持让菜品在合理搭配的情况下尽量符合学生口味,让同学们喜欢吃,从而避免浪费。
大渡口区育才小学
青椒肉丝、麻婆豆腐、炝炒白菜......12点20分,在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学生们正在教室排队取餐。“今天的菜好香呀,老师,我要全部吃完!”小朋友们端着自己的碗大口地吃着午餐。
同时,大渡口区育才小学还在前期开展调研,收集学生们想吃的菜和爱吃的菜,并聘请专业厨师对食堂师傅的烹饪技巧进行培训,调整出学生喜爱、品种多样的菜色,提高午餐的口感和质量,从源头上制止餐饮浪费。
此外,学校还制作了节粮节水环保主题教育系列视频,通过班会课进行学习,并携手家庭教育,引导学生们主动养成节约好习惯。老师们也坚持“饭菜多少,光盘正好”的理念,每一次用餐都是一次“光盘行动”。接下来,大渡口区育才小学将陆续开展“认一认”“做一做”“种一种”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柴米油盐中体会到珍惜和节俭。
重庆市茄子溪中学
美术是茄子溪中学的教学特色,美术班的同学们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以及对粮食的了解进行了现场绘画,在高一10班“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上,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粮食的由来,学生们则用一幅幅生动形象的作品,表达对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理解和思考。
12点10分,只见同学们有序在教室门口拿着饭盒排队打饭菜。在打饭的过程中,还不时听到有同学说:“少盛一点,我吃不了这么多。”老师则在一旁提醒打饭的同学吃多少取多少,吃完不够再取。
用餐过程中,大家互相督促,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得十分干净,真正做到了“光盘”行动。用餐后,渣桶里倾倒的也多是汤汁、骨头之类的残渣。同学们纷纷表示,从自己做起,让节约粮食成为习惯。
大渡口区钢花小学
钢花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绿色在校园·光盘行动”主题教育,组织各班创作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黑板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传递节俭惜福、珍爱粮食的优良传统。
学校在教学楼过道、食堂内张贴午餐浪费记录表。每天午餐后,学校安排专人对各班剩菜剩饭进行称重,并由学生代表在表上做好记录,公示于墙上。
据了解,钢花小学还开设了“开心农场”农耕课程,教育学生认识农作物,体会“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汗水的收获”,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大渡口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从区教委了解到,2017年开始,大渡口区教委就在全区中小学启动“绿色在校园·光盘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全区学校每年组织开展教育活动200余次,4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活动,学生参与率100%。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校食堂平均每周节约粮食超过2吨。
接下来,大渡口区还将继续深入推进“绿色在校园·光盘行动”主题教育活动,包括让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共同参与,由教师、家长带头示范,培养广大师生形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