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作为一种生活风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更是个人涵养优良品德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教育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全校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反食品浪费法》,自觉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食堂管理,把落实餐饮节约的各项措施贯穿到食堂管理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浪费;教育师生在家庭中传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带动督促每名家庭成员树立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观念,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习惯;教育师生带头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节俭的餐饮消费方式,适量点餐、理性消费、文明用餐,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切实防止“舌尖上的浪费”,以自身的示范行动带动更多人践行反食品浪费、节俭节约新风尚,共建节约型社会。
二、领导机构
反食品浪费领导小组:
组长:靳贤斌
副组长:王忠诚、张宗民、张曰筱、丁宪东、李广勇
成员:学校中层领导、级部主任、各班班主任、保健医生(校医)、各班家长代表、各班学生代表、校志愿者
反食品浪费管理员:张尚仓
反食品浪费督导员:赵书平尹新英
各班生活委员
三、职责及分工
2.审定本校反食品浪费管理制度等,建立反食品浪费工作体系。
4.完成教育主管部门等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5.教学管理科、学生发展科职责
具体主抓对学生的反食品浪费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和场合培养学生反食品浪费、勤俭节约的品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6.后勤保障科职责
发挥学校食堂主阵地作用,做好硬件设施投入、从业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注重宣传反食品浪费氛围营造。
四、工作原则
1.坚持基础性。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反食品浪费、勤俭节约的品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提高学生未来的健康生活能力奠定良好基础,突出活动的全员参与性。
2.坚持趣味性。通过在食堂参与食物制作等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兴趣,从快乐和趣味中激发学生求知和实践的动力,增强反食品浪费、勤俭节约的自觉性。
3.坚持生活性。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饮食问题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为出发点,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选择食物、优化搭配、简单制作和养成节约习惯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主动应用、融合到生活中。
4.坚持综合性。以健康教育、德育教育为主要内容,渗透感恩和孝道教育、勤俭节约等教育、中国节日等传统历史文化教育,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综合性育人功能。
五、工作任务要求
1.因事制宜,积极推进。学校以反食品浪费教育为切入点,做好食堂建设和餐饮文化氛围的营造,把珍惜粮食、杜绝浪费打造成学校德育教育的亮点。
3.扎实开展,务求实效。反食品浪费、珍惜粮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创新教育方法,从课堂、食堂、家庭三方面入手,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品德和习惯,上好俭以养德的人生必修课,传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共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六、工作方式
1.是发挥学校食堂主阵地作用。学校食堂做好硬件设施投入、从业人员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操作,实现“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为节约粮食做好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
2.是紧密结合学校现有课程。整合教育资源,与健康教育课结合,制定好学生食谱,均衡营养、科学膳食;与综合实践课结合,教育学生认识食物,惜粮节约,敬畏自然;与劳技课结合,让学生参与学习食品制作技术、感恩生活;与安全教育活动结合,增强师生食品安全意识;与素质教育活动结合,让学生参与劳动,真实体验“一米一谷都是春夏秋冬汗水的收获”,培养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为学生身心健康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是注重宣传氛围营造。通过班队会、光盘行动、志愿者服务等学生喜闻乐见、参与互动性强的系列教育活动和校园电视台、公众号、宣传橱窗、电子屏等媒介,在校园内外营造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的良好氛围。利用宣传栏等,大力宣传校园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推动节粮惜粮活动的持续深入。
七、日常管理内容
(一)开展反食品浪费教育活动
(二)精心组织“五个一”食品教育活动
按照上级要求,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及载体,围绕反食品浪费开展主题班会、艺术节、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日常性活动,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和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食堂)等场所,广泛开展实践体验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思想意识。
(三)广泛开展勤俭节约文明校园、文明餐桌活动
组织开展“粒粒皆辛苦”文明餐桌活动,引导学生“吃多少选多少,宁愿不够再加,最好不要剩下,尽量避免浪费”,通过“小手牵大手”的方式,将“文明餐桌”理念通过学生带给家长,带入家庭,影响更多的家庭参与进来,扩大学校教育的辐射作用。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等契机开展专题教育,加强粮食安全宣传。开展劳动体验教育。联系粮食生产实践基地或让学生在食堂参观、参与食品制作等,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粮食种植、食材展示、开放式食堂、烹饪学习、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粮食的有关知识、体验劳动艰辛和食物来之不易,增强爱惜粮食的自觉性。
(四)提升食堂管理水平
2.优化供餐服务。要科学分析预测就餐人数,实施餐饮生产、加工、服务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按照用餐人数对采购、配餐进行动态管理,科学合理调整菜品数量,合理配置盛具、餐具,打造节约型食堂。
3.加强运行管理。完善从食品原材料采购、库房储存、物流配送、生产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链条节约管理,实现食材配比有效动态调整。不断提升餐饮从业人员技能水平,改进烹饪工艺,推行一菜多味,提高食品原料利用率,严格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浪费。
4.强化现场管理。在食堂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师生适量点餐,制止浪费。值班领导加大食堂就餐巡视力度,建立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文明就餐监督员志愿者队伍,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在食物收餐环节对浪费行为进行直接监督和提醒,对有严重浪费行为的人员加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