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校长杨雪梅:关于禁止粮食过度加工,减少粮食浪费的建议凤凰网河南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家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连续五年都保持在6.5亿吨以上,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口粮安全,但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疫情加剧粮食安全问题,供给与消费端不平衡矛盾将更加突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人道主义准入、全球经济和粮食供应等都造成严重影响,2020年全球饥饿人口总数相比2019年的1.32亿人翻了一番,25个国家宣布面临严重的饥饿风险,20亿人的粮食安全将得不到保障。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预测,未来10年,我国人口还将继续增长,口粮消费需求随之增长,预计稻米和小麦国内总消费量分别增长2.4%、11.8%,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将处于“紧平衡”状态。此外,粮食生产的结构性问题、抗风险能力及现代化发展水平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都亟待解决。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变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过度加工的现状,推广适度加工,既需要国家立法树立底线,更需要公众转变消费观念;既需要国家制定标准,也需要企业遵循标准。为此,建议:

1.明确各部门、各主体在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责任,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理顺各部门在粮食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全面统筹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加工、消费等各环节的损耗与浪费问题,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实现对粮食安全的全过程、全链条的法治管理。

3.引导和督促企业遵循标准,合理确定加工精度。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粮食加工和转化利用率,支持企业引进粮食损耗更低的生产设备,并予以一定补贴。引导企业生产更多优质专用米、留胚米、免淘米、速煮糙米等既营养健康又节约粮食的新产品。对于不执行国家加工标准的企业和个人,予以相应的处罚;对于降低粮食损耗表现突出的企业和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各大平台上大力宣传。

THE END
1.《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印发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节粮减损工作,强调要采取综合措施降低粮食损耗浪费,坚决刹住浪费粮食的不良风气。近年来,各地区https://jjs.nua.edu.cn/2021/1101/c4058a84199/page.htm
2.粮食损失浪费,触目惊心超你想象,珍惜必须行动!“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国拨经费约22.7亿元,而在大宗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减损增值领域国拨经费不到12亿元。农机科研也大都将重点放在增加农机种类、拓展作业领域等方面,对降低粮食损耗关注不够。 (六)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缺乏制止粮食特别是餐饮浪费的专门法律,现行法律中对珍惜粮食、反对https://dzrb.dzng.com/articleContent/3491_82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