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对我们这样一个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大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摘编》第一专题,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深谋远虑和战略擘画。
二、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这就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摘编》第二、三专题集中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论述。
三、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发展农业的首要任务。保障粮食安全,要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摘编》第四至第七专题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个问题所作的系统阐述。
四、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抓紧抓紧再抓紧,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摘编》第八专题集中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辟论述和重要要求。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确保粮食安全兹事体大,是国之大者。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央义不容辞,承担首要责任。中央财政要从重大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科技创新推广、信息化服务、市场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产区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不能把担子全部压到中央身上。任何省区市,无论耕地多少,都要承担粮食生产责任。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有责任保面积、保产量,饭碗要一起端、责任要一起扛。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很明确,现在关键是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责任扛起来。
继续落实“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制。“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地方领导干部得不得力、合不合格,可不仅仅看GDP、能不能抓上几个项目,更主要看是否按照党中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局部服从整体,把粮食安全这类党中央交办的大事要事办好办妥。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继续落实“菜篮子”、“米袋子”责任制。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真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结合学习《摘编》,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