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根,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粮食之本。不让任何人掉队。”
一起了解那些你不知道的粮食小知识。
世界正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今年,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2022年全世界有6.91至7.83亿人面临饥饿,中位数高达7.35亿。较新冠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全球增加了1.22亿饥饿人口。
报告显示,2022年,粮食安全形势和营养状况依然严峻。报告发现,按照中度或重度粮食不安全发生率衡量,全世界有24亿人无法持续获取食物,约占全球人口的29.6%,其中约有9亿人处于重度粮食不安全状况。
同时,世界各地民众获取健康膳食的能力出现减弱:2021年,全球超过31亿人无力负担健康膳食,比例高达42%,总人数较2019年增加1.34亿。
亿万五岁以下儿童持续遭受营养不良困扰:2022年,1.481亿(22.3%)五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4500万(6.8%)消瘦,3700万(5.6%)超重。
《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分析了42个主要发生粮食危机的国家,其中30个国家中超过3500万的5岁以下儿童存在消瘦或突发性营养不良的情况,其中有920万儿童严重消瘦。这样的营养不良严重威胁着生命安全,是导致儿童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触目惊心的粮食浪费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一项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达到13亿吨,相当于人类全年生产食物总量的大约三分之一,可养活20亿人。浪费最多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肉类、乳制品等。
每年粮食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00亿美元,而且还给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研究发现,全球每年生产但没有食用的粮食所消耗掉的水资源相当于俄罗斯伏尔加河的年流量,而且为生产这些粮食,人类要向大气层排放33亿吨的温室气体。
在人均浪费粮食最多的前十个国家里,澳大利亚、美国、土耳其排前三。
澳大利亚每人一年要浪费361千克粮食,美国人均浪费278千克。美国农业部表示,在美国所有可用食物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食物因损失或浪费而未被食用,算下来浪费掉的粮食总量高达6250万吨,价值1610亿美元。
中国人均粮食浪费在全球排名并不高,但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总量还是惊人的,每年约1700万至1800万吨。
另据央视网2020年报道:
中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于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
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
在中国,大型聚会食物浪费率达38%,学生盒饭有1/3都会被扔掉;
据测算,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从浪费的食物结构来看,蔬菜类人均浪费量最高,约为每餐每人27克,占总浪费量的39.62%。
第二大类为主食,约为23克,占25%,其中米饭和面食浪费量较高,分别占总浪费量的19.13%和13.66%;玉米和粗粮浪费量相对较低,约占1%。
肉食类人均浪费量约为每餐每人16克,总浪费量的18%,其中以猪肉和禽肉浪费为主,分别占总浪费量的8%和6%。
气候变化威胁粮食安全
在一个人口不断增长的世界中,气候变化可能会对人类的粮食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早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就发现,作物的年际波动中,约有30%是由气候变化造成的。
另一方面,近几十年来,食品价格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虽然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作物产量、天气变化、国际贸易、粮食商品市场的商业化运作和土地管理政策等,但开放的贸易体系使一些地方的粮食短缺被其他地方的盈余和增产情况相抵消。
现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剧,更多的贸易壁垒正在形成。因此前文提到的这些稳定效应可能会逐渐失效。随之而来的就是物价急剧上涨,从而给不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国的不发达地区的带来财政压力。
最近的研究表明,欧洲作物预期增长已被恶劣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抵消了30%。更令人担忧的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最显著影响往往发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包括南非。这些国家正面临气候对粮食供应和抗饥荒能力的严峻挑战。
据悉,气温上升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大麦、小麦、玉米、大米、小米和豆类等作物生长、收获等方面。就现有研究而言,最有可能发生粮食短缺的国家受到气温上升的影响也最大。这从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气温骤变与粮食产量与粮食短缺之间的关系。
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指出:“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各国复苏步伐不尽相同,乌克兰战争严重阻碍民众获取营养食物和健康膳食。在这一‘新常态’下,气候变化、冲突和经济动荡叠加共振,本已脆弱不堪的群体更加岌岌可危。”
还记得新闻中那些面黄肌瘦的非洲儿童吗?鼓起的腹部,细瘦的四肢,干瘪的身躯,大大的眼睛里透露着渴望……
在我们大快朵颐的时候,数以亿计的人们正面临着粮食不安全和饥饿的困境。
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拒绝浪费并不难,不妨从现在开始,从少点一道菜、多打几个包做起。坚持适量、适度、适中原则,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理念,做好餐饮制作消费各环节、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我们一定能有效减少餐桌上的浪费。
进一步提高合理消费、按需点餐、珍惜粮食的意识,让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成为更多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