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DUS,选择育种,聚合杂交,杂种优势,体细胞杂交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⑴、⑵、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⑶、⑷、群体品种和⑸;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⑹、⑺、⑻;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⑼;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B.变异C.选择D。

漂变2。

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

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A.遗传学B。

生物学C.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

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生态型6。

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

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

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

1。

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

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

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与是进化的内因与基础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2、作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三个方面。

3、依作物授粉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作物、作物和作物。

4、一般将自然异交率的为自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异花授粉作物,如等作物。

5、自然异交率测定时,选用遗传简单的由控制的性状作为标志性状。

通过选用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品种间异交情况进行测定。

一般作法为:选具性状的品种作母本,用具纯合性状的另一品种作父本。

按父、母本成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为自然异交率。

6、同一朵花中的花粉传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一株花粉传到同株花的雌蕊柱头上都叫,由此引起的受精称,这样的植物称。

7、雌蕊柱头接受异株的花粉受粉称,由此而产生的受精称,这样的植物称。

8、同时依靠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这种植物通常以授粉为主,授粉为辅。

9、具有完全花并能产生正常雌、雄蕊及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但自花授粉不能结实的特性称。

10、植物的花粉败育,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雄配子的特性称为。

11、农作物的品种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和,简称。

12、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子,要有“三系”配套做基础,这里的“三系”是指、和。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2、棉花的繁殖方式是(),它是()作物,鄂杂棉10号是()品种。

A.无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B.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C.无性繁殖、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D.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杂交种品种3、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6.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作物育种学网上作业题答案一、名词解释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栽培植物群体,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栽培植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符合生产发展需要。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

人工进化:是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

二、填空题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遗传)、(变异)和(选择)。

3.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矮化育种)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生物技术),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产品品质、提高抗逆性,增强适应性和稳产性、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作物种植面积、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管理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四、论述1.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生物进化有三个基本因素即遗传、变异和选择,自然选择理论是其核心,而选择的基础是生物的变异和遗传,变异、遗传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

一切生物都能发生变异,在众多变异中有的变异能遗传,有的变异不能遗传,只有广泛存在的可遗传的变异才是选择的对象。

在生存斗争中,对生存有利的变异会得到保存,对生存有害的变异会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在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多地进行。

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生态、生产条件下,对所育成品种应具备一系列优良性状的要求指标。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作物品种*2.作物育种学*3.自然进化**4.人工进化**二、填空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和()。

*2.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掀起“绿色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兴起(),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1.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四、论述1.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第一章育种目标一、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2.2.产量结构性状**3.3.高光效育种**二、填空1.在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时,首先要确定(),它是选育新品种的设计蓝图。

**2.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为()、穗粒数和()。

**3.目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还很低,只有()或以下,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

**三、简答1、制定作物育种目标遵循的原则?*2.矮化品种的选育有什么优势?***3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应具备的性状?**四、论述1.制订育种目标时应考虑哪些主要目标性状?*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名词解释1.有性繁殖*2.无性繁殖*3.自交作物*4.异交作物*5.常异交作物*6.营养体繁殖*7.无融合生殖*8.纯系品种*9.杂交种品种*10.多系品种*11.无性系品种*12.纯系**13.雌雄同花**14.雌雄同株异花**15.雌雄异株**16.自然异交**17.标志性状**二、填空题1.作物繁殖方式分为()和()。

*2.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和()。

*3.植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高低而定的。

一般该值在4%以下为典型的()植物;该值在50%以上为典型的()植物。

**4.作物品种应具有的三个基本要求为()、()和()。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件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订3、以下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能否分别?(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甘薯;玉米。

4、依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发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色,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线的频次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别最大,复交组合代分别最大。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此刻双方面,育成大批和供给大量。

8、诱变育种的M1代应采纳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双方面的阻碍:和。

10、同源多倍体不论植株、器官仍是细胞的最大特色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种类。

12、环境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体制有:、、和等。

14、依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色,能够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种类。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切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B.生产条件C.经济条件D.人类需要装订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全部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全部基因资源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高产品种D.全部品种4、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的原由有()。

A.自交分别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辈的选育方法中,公司混淆选择法是在()。

2.解释什么是基因型-环境互作,并举例说明。

3.阐述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论述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的重要性及其对育种效果的影响。

2.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潜力与挑战。

####答案####一、选择题1.D2.D3.A4.D5.D6.A7.C8.A9.D10.A####二、简答题1.杂交育种过程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后代筛选、稳定系的建立等步骤。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抱子生殖⑵二倍体抱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x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1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1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1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1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1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18普通小麦x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1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2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个不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A.提高产量B.增强抗病性C.改善品质D.减少生育期答案:D2.下列哪种育种方法属于有性杂交育种?A.系谱法B.回交法C.杂交法D.辐射育种答案:C3.下列哪个作物属于自花授粉作物?A.水稻B.玉米C.小麦D.高粱答案:C4.下列哪个育种方法属于无性繁殖育种?A.有性杂交B.组织培养C.营养繁殖D.辐射育种答案:C5.下列哪个因素对育种工作影响最大?A.品种资源B.育种技术C.市场需求D.政策支持答案:A6.下列哪个作物育种方法可以提高品种的抗逆性?A.抗性育种B.诱变育种C.资源育种D.生态育种答案:A7.下列哪个育种方法可以缩短育种周期?A.有性杂交B.无性繁殖C.组织培养D.辐射育种答案:C8.下列哪个作物育种方法适用于改良品种的抗病性?A.抗性育种B.诱变育种C.杂交育种D.选择育种答案:A9.下列哪个作物育种方法可以培育出多抗性品种?A.抗性育种B.诱变育种C.多抗性育种D.选择育种答案:C10.下列哪个作物育种方法可以提高品种的适应性?A.生态育种B.抗性育种C.选择育种D.杂交育种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作物育种的基本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品种选育、品种试验、品种审定、品种推广12.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高产量、增强抗病性、改善品质、适应生态环境13.有性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系谱法、回交法、杂交法14.无性繁殖育种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物育种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作物育种学的涵义是()A)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B)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C)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D)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科学2.选择育种中选择的基本方法有()A)系谱法和混合法B)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C)一粒传和混合选择D)定向选择和分裂选择3.稳定不分离的株系称为()A)品种B)株行C)品系D)株系群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A)91-2-3-5-4-3B)91-1-2-5-3-3C)91-1-3-5-4-3D)91-1-2-5-4-55.作物品种与植物分类学上亚种的主要差别在于()A)经济性B)抗病性C)适应性D)抗逆性6.区域试验一般进行()A)1~2年B)2~3年C)3~4年D)4~5年7.二环系是从()中选育出来的。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既特异性(分)、一致性(分和稳定性(分)。

2.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⑴稳产⑵优质、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⑶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⑷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⑸无性系品种;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⑹研究⑺创新⑻利用;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⑼群体内改良;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⑽⑾⑿⒀⒁⒂、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3)。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一些。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作物种植技术B.作物遗传改良C.作物病虫害防治D.作物土壤营养管理答案:B2.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基本原则?A.遗传多样性B.选择压力C.环境适应性D.单一性状优化答案:D3.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依据是什么?A.亲本的产量B.亲本的抗病性C.亲本的遗传背景D.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以下哪个不是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A.基因定位B.遗传多样性分析C.基因克隆D.亲缘关系研究答案:C5.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提高作物产量B.改善作物品质C.快速改良目标基因D.增加作物种类答案:C二、简答题6.简述作物育种中的“杂种优势”现象。

答:杂种优势,又称杂种活力,是指异源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生物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出比亲本更强的生物学特性。

这种现象通常归因于基因间的互补作用,即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在杂交后代中得到重组和表达,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整体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7.描述作物育种中的“回交”方法及其目的。

答:回交是一种育种方法,其中将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另一个具有所需特性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将得到的F1代与原始品种再次杂交。

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目的是将目标特性稳定地整合到原始品种中,同时尽可能保留原始品种的其他优良特性。

三、论述题8.论述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精确性和效率的优势。

它们允许育种者直接针对特定的基因或遗传标记进行选择,从而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然而,这些技术也有局限性,包括高昂的成本、技术复杂性以及可能的伦理和监管问题。

相比之下,传统育种方法虽然速度较慢,但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高,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适合特定作物或环境条件。

9.讨论气候变化对作物育种的影响及育种策略的调整。

2、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是、、、适应机械化。

3、下列作物的品种间杂交第一代是否分离?(在空白处注明是或否)小麦;甘薯;玉米。

4、根据瓦维洛夫的学说,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因中心和中心。

5、杂交育种中,单交组合代分离最大,复交组合代分离最大。

7、诱变育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育成大量和提供大量。

8、诱变育种的M1代应采取方法控制分蘖,只收获上的种子。

9、远缘杂交主要有两方面的障碍:和。

10、同源多倍体无论植株、器官还是细胞的最大特征是。

11、遗传的雄性不育分为:和两种类型。

12、环境胁迫可分为:、和三大类。

13、作(植)物抗病性机制有:、、和等。

14、根据雄性不育的花粉败育特征,可以将花粉败育分为:无花粉型、、圆败和染败等四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作物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培育符合()的新品种。

A.自然条件B.生产条件C.经济条件D.人类需要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一切基因资源3、水稻品种南种北引时,以()易于成功。

A.早熟品种B.晚熟品种C.高产品种D.所有品种4、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5、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

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分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C.在第一分离世代开始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至F4-F8代才选株建系D.分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6、在花粉培养中,所培养的外植体的染色体数目是()。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A.遗传B.变异C.选择D.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择D.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6.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

()四、名词解释1.作物育种;2.作物育种学;3.品种。

五、问答题1.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2.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3.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下列作物群体中属于同质杂合类型品种的是():A.自交系B.纯系C.单交种D.综合种2.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A.自花授粉B.异花授粉C.常异花授粉D.天然授粉3.下列作物中授粉方式不同的作物为()。

A.小麦B.水稻C.高粱D.豌豆4.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变化范围为()。

A.0B.0-5%%D.0-4%5.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

A.50%以上B.80%以上C.90%以上D.95%以上6.下列作物中常异花授粉作物是()。

A.豌豆B.蚕豆C.花生D.大豆7.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为什么也会产生遗传的变异因为有()的发生。

A.自交分离B.基因杂合性C.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8.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表示为()A.S(MsMs)B.S(msms)C.F(MsMs)D.F(msms)9.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

A.S(MsMs)B.S(Sms)C.F(MsMs)D.F(msms)10.在下列中,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的基因型为()。

A.S(MsMs)B.S(msms)C.F(MsMs)D.F(msms)11.作物繁殖方式有()。

A.有性繁殖作物B.无性繁殖作物C.无融合生殖D.异交繁殖E.种苗繁殖12.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白菜型油菜作物的特点是()。

A.天然异交率高B.天然异交率低C.品种遗传基础复杂D.品种遗传基础简单E.自交衰退严重13.下列作物中的自花授粉作物有()。

A.水稻B.高粱C.小麦D.大豆E.大麦14.指出下列中哪些是自花授粉作物()。

A.小麦B.高粱C.大豆D.豌豆E.油菜15.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品种。

A.同质纯合型B.同质杂合型C.异质纯合型D.异质杂合型二、填空:1.下列作物属何种授粉方式作物?水稻棉花大豆甘薯2.无性繁殖可分为两类_______。

3.常异受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分别是之间和以上。

4.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

、、和。

(共15题)1.作物早熟性的程度应以充分利用当季的有利条件夺取高产,又有利于前后茬的收获播种实现全年增产增收为原则。

()2.小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其遗传基础复杂。

在育种上需将其自交,获得自交系后再用优良自交系杂交。

()3.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高度的自然异交率,群体的遗传基础较为相同,为同质纯合体,后代能够稳定遗传。

()4.棉花由于花器较大、种子繁殖系数高,故在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

()5.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应通过多代自交和选择培育自交系,再经过自交系间杂交获得高度杂合的杂交种。

()6.优良品种在不同年份相对稳定地保持其丰产性能,决定于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7.自花授粉作物群几乎是纯合型,但是由于1-4%以下的天然杂交和自然突变的可能,所以群中仍然存在着杂合型和突变类型。

()8.由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

无性系的个体间在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9.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0。

()10.在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

()11.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

()12.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组成相同,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组成不同的品种称为异质纯合型。

()四、名词解释(共15题)1.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2.杂交种品种;3.有性繁殖;4.无性繁殖;5.多系品种;6.综合品种;7.无性系品种;8.自花授粉9.异花授粉10.自花授粉作物11.异花授粉作物12.常异花授粉作物13.群体品种14.自由授粉品种15.杂交合成群体五、问答题(共4题)1.作物有哪些繁殖方式怎样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不同授粉方式作物有何遗传特点?2.作物品种分为那些遗传类型各有何遗传特点?3.论述自交与异交的遗传效应?4.农作物品种有哪些基本特性?第三章种质资源一、选择题:(共7题)1.大豆(水稻、芝麻、普通小麦、玉米)起源于下列哪个中心():A.中国-东部亚洲中心B.印度中心C.中亚细亚中心D.西部亚洲中心E、南美和中美起源中心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

A.所有品种B.地方品种C.新品种D.一切基因资源3.瓦维洛夫把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划分为()个起源中心。

A.6B.8C.10D.124.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创始人是()。

A.达尔文B.孟德尔C.摩尔根D.瓦维洛夫5.在基因库中按照遗传类型分类为()。

A.初级基因库B.次级基因库C.三级基因库D.四级基因库E.高级基因库6.在近代作物育种中,凡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均来自()的发现和利用。

A.突破性育种新技术B.突破性育种新理论C.突破性育种新方法D.突破性特异种质资源7.本地种质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A.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B.较高的抗病性和抗虫性C.较高的适应性D.生产上最熟悉二、填空:(共4题)1.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分、、、。

2.下列作物起源于什么中心?大豆玉米普通小麦马铃薯陆地棉。

(共10题)1.地方品种对当地条件具有最大适应性,能保持比较稳定的产量和一定的生产水平。

可以从中评选出地方良种。

也用作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2.实践表明,在育种过程中,能否准确地选择原始材料,决定于发掘和掌握品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育种工作能否有突破,则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3.本地品种资源对本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对当地不良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

()4.外地品种一般对本地区的适应性较差,必须经过试验,才能决定利用与否和如何利用。

()5.品种资源收集的步骤是先收集本地区有关作物品种,再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从外地转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育种目标性状的材料。

()6.收集品种资源的方式有国内外考察收集、发信征集和单位之间彼此交换材料等。

()7.不同的种质资源类型具有不同的遗传特点及利用价值。

本地品种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具较突出的丰产性。

()8.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的理论基础。

()9.外来种质资源一般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但它可以带来丰富的新遗传特性,因而也是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

()10.在作物的起源中,多样性中心必然是起源中心。

()四、名词解释(共1题)1.种质资源:五、问答题(共5题)1.简要回答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2.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3.简要说明常见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陆地棉等)起源中心。

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有?()A.高产B.稳产C.优质D.适应性强E.抗病2.下列哪些性状适应机械化操作?()A.株型紧凑B.生长整齐C.结实部位适中D.落粒E.成熟一致3.制定作物育种目标应当()。

A.全面B.详细C.抓主要矛盾D.灵活机动二、填空:1.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2.育种目标中,高产是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在现代育种中,国内外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来提高作物的产量:3.育种目标中高产是对品种的最基本要求。

THE END
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你能从下面哪个遗址找到水稻起源于正常情况下,腔室内各点温度值与设定值之间的误差均应在验证方案规定的范围之内,对于运行温度高于250℃的干热灭菌、除热原系统,其灭菌腔室内空载热分布的可接受的合格范围建议为设定值±( )℃,或基于工艺需求和风险评估进行制定。https://www.shuashuati.com/ti/c034a5110155481d816341c3db076de5.html?fm=bd3e95fdbe712c1bf0a93b51c31d8999c7
2.休闲以下哪一个是太阳系最大最重的行星,被称为“行星之王”Emoji起源于日本,在日语中被称为“絵文字/えもじ emoji”。最早的一批emoji是黑白色的,于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公司软银推出。 颜文字:颜文字起源于早期网络交流中的尝试,用以更直观地表达情感。据历史记载,1982年,Scott Fahlman在计算机科学电子布告栏上首次使用了“:-)”和“:-(”来表示微笑和悲伤,这被认为是颜文https://blog.csdn.net/qq_41539778/article/details/135125608
3.地球历史及其生命奥秘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4、【判断题】在地外星体上发现氨基酸与有机物,证明地球原始生命起源于地外。 2.2.1什么是地球生物圈? 1、【单选题】以下关于生物圈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形状不规则 B、地球上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 C、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土壤圈 http://xuzhou.ehqc.cn/html/99_73.html
4.长江源头起源于什么地方长江源头起源于什么地方 长江起源于哪里,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中国七大江河之一,长江全长6300千米,排世界第三,那么长江起源于哪?接下来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源头 长江源头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腹部,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的各拉丹冬雪山,,终年白雪皑皑这里山势高耸,山体庞大,各种花式的自然冰雕琳琅满目。http://www.chusan.com/zhongkao/110980.html
5.水稻栽培学1关于水稻,它起源的准确时间和地点不得而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水稻进化过程中的驯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目前已知的最早非洲栽培稻,考古学家认为起源于非洲西部的尼日利亚,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亚洲栽培稻要比非洲稻早得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大多认为印度是亚洲稻的起源中心,印度曾发现过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https://www.meipian.cn/4zqit46e
6.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在下面哪个遗址中可以找到水稻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在下面哪个遗址中可以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依据()A.B.C.D.-e卷通组卷网https://zujuan.xkw.com/8q15791449.html
7.水稻最早产于哪个国家回答 水稻起源于亚洲和非洲,分为亚洲水稻和非洲水稻两种,在非洲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而亚洲水稻的时间要比非洲的早很多,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地区发现了距今8000-9000多年的水稻遗迹,后来由发现了一万多年的水稻遗迹,所以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https://nong.huabaike.com/sncjwt/3093.html
8.世界上最早的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最早的世界上最早种植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是中国。 2、水稻起源于亚洲和非洲,分为亚洲水稻和非洲水稻两种,在非洲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而亚洲水稻的时间要比非洲的早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发现了一万年前人工栽培的水稻,同世界上其它较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相比,早了3000-5000多年。 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2638239.html
9.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这张照片是拍摄了两种不同的小米,这实际是一个糜子田,你可以看一下,这个糜子长得有点像水稻,其中有几个单穗,大粗穂的就是谷子,所以叫foxtail millet,为什么叫foxtail millet,英文的翻译就直接成狐狸的尾巴,狐狸尾巴小米,所以这就是形容它长得,咱们国内叫它狗尾草,实际都是一个意思,形容它的穂长得像一个动物https://www.cfxy.cn/hongshan/hjkg/42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