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申遗,设“世界稻作起源地·宁波”标识迫在眉睫凤凰网宁波

河姆渡文化遗址群、“世界稻作起源地·宁波”示意图。

最近,国家文物局在评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余姚井头山遗址对于研究中国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环境变迁具有重大价值,上榜呼声极高。

无独有偶,施岙遗址发现了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水稻田,已经名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2020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中。

国家文物局印发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有64件国宝永久不准出国展览,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碗名列其中。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一,河姆渡遗址发现后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建议“十四五”期间,宁波要加紧挖掘文化瑰宝资源,整合余姚河姆渡遗址、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田螺山遗址、鲻山遗址、鲞架山遗址、江北八字桥遗址、傅家山遗址、慈湖遗址、小东门遗址、镇海鱼山·乌龟山遗址、奉化名山后遗址、下王渡遗址、象山塔山遗址等10多处史前遗址资源(年代涵盖8300年前至5000年前),以河姆渡文化遗址群或浙东史前遗址群名义,捆绑起来预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同时,充分利用河姆渡文化举世闻名的知名度和施岙遗址发现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证据最充分的水稻田契机,在姚东平原抓紧设立“世界稻作起源地·宁波”标识,并向海内外媒体发布“世界稻作起源地·宁波”形象宣传片。

河姆渡遗址资料照片。

将多处遗址捆绑申遗已有先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魏家窝铺遗址和辽宁省朝阳市牛河梁遗址,以“红山文化遗址”名义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古蜀船棺合葬墓和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以“古蜀文明遗址”名义也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湖南省澧县城头山遗址、彭头山遗址、八十垱遗址、鸡叫城遗址,准备联合以“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名义,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以河姆渡遗址、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田螺山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群(浙东史前遗址群),具有极高的密集度,堪称中国史前遗址集群原生态博物馆,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和发展的特定形态,可以作为文化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客观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9月28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专门提到:“我国在秦始皇陵兵马俑、马王堆汉墓、河姆渡遗址等考古工作中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河姆渡文化在总书记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大考古系等单位专家从文化内涵评价,河姆渡文化遗址群并不比红山文化遗址、古蜀文明遗址、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逊色,甚至要超越前者。

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条件

河姆渡文化遗址群(浙东史前遗址群)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对照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关于文化遗产的六条标准,凡被推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至少符合其中一项标准,并同时符合真实性标准。

而河姆渡文化遗址群至少符合其中的三条标准。一、为延续至今的世界稻作农业文明发生与传播提供了独特见证;二、江南水乡干栏式建筑是东亚地区沿海人类传统居住地的杰出范例;三、代表中国东部地区海洋文明发展最高水平,展现中国文明起源多元化的过程。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被本国列入预备名单,然后被官方国际组织审核,最后是确认入选。河姆渡文化遗址群抓紧去申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是申遗的必经步骤。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宁波推进河姆渡文化遗址群预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最佳答卷。

设立“世界稻作起源地·宁波”标识迫在眉睫

自从内蒙古赤峰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世界上年代最早的小米遗存后,“世界小米起源地·敖汉”标识已经中央电视台传播。同理,建议整合河姆渡遗址、施岙遗址、井头山遗址等10多个与稻作农业有关的史前遗址资源,在余姚市东部与江北区西部这片北纬30度附近的姚江流域平原上,选择河姆渡遗址、井头山遗址、施岙遗址、田螺山遗址、小东门遗址、句章古城遗址为四至范围的地块(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设立多处“世界稻作起源地·宁波”标识牌。加大宣传推力度,营造全民参与申遗的浓厚氛围。

并将这10多处史前遗址区与慈城古县城、姚江现代农业园区文旅资源有机结合,挖掘遗址保护与现代农业园区的融合点。培育发展一批历史文化传承、民俗风情展示、健康养老养生、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类特色旅游村镇。

同时,设立河姆渡农业奖,面向全世界的水稻、茶树等农业生产国家和地区,颁发给在农业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国际著名人士,成为农业领域“诺贝尔奖”。

THE END
1.广西是世界水稻起源地,16000多年前曾出现稻类遗迹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等地的野生稻为蓝本,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和序列变异鉴定,从全球不同生态区域中选取的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中,绘制出了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提出了“分布于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广西(珠江流域)是水稻的驯化起源地。这https://gxltmyjt.com/newsinfo/2226311.html
2.小学生爱国知识竞赛(通用9篇)59. 棒球运动的起源地是:() A.英国B.法国 60. 我国古代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武官吏的,科举制度始于:() A.隋朝B.唐朝 61. 马拉多纳踢的有“上帝之手”之称的进球是在阿根廷和哪个队比赛时进的:() A.德国队B.英格兰队 62. 伊斯坦布尔在被古罗马帝国征服后,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那时它叫:()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wr6u66i.html
3.上山文化遗址新发现!实证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实证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 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我国科研团队日前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在浙江上山文化遗址开展水稻起源研究,揭示了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 研究结果表明:早在约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已在长江下游地区分布;约2.4万年前,人类开始采集并利用野生水稻;约1.3万年前,人类有意或无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93478
4.吕厚远:气候环境和农耕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未断基础讲堂159我们认为在末次盛冰期以来万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转暖过程中,叠加的博林暖期和新仙女木冷期的事件,形成的资源压力,是农业起源的关键驱动力,可以同时回答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点、种类这三个问题。 前面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深刻地影响了农业起源和发展,农业起源的后果,使粮食永远成为人类文化文明延续不可或缺的物质。http://wenhui.whb.cn/zhuzhan/jtxw/20221130/49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