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

.h1{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22pt;MARGIN:17pt0cm16.5pt;LINE-HEIGHT:240%;TEXT-ALIGN:justify}.h2{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h3{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DIV.union{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DIV.unionTD{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h1{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22pt;MARGIN:17pt0cm16.5pt;LINE-HEIGHT:240%;TEXT-ALIGN:justify}.h2{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h3{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MARGIN:13pt0cm;LINE-HEIGHT:173%;TEXT-ALIGN:justify}.union{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unionTD{FONT-SIZE:14px;LINE-HEIGHT:18px}

中国气象网讯今天(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粮食为人类生命提供必不可少的能量。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对农业生产影响非常大。我国农业人口多,资源压力大,地域类型复杂、各地气候差异明显等特点,使我国农业成为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温度、降水、二氧化碳浓度、极端气候事件等因素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季节对粮食生产有不同的影响。节约每一颗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颗粮食都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不利影响

1.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温度上升会增加农作物的呼吸消耗,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作物籽粒灌浆不充分,较高的温度还可能加快农作物的生育进程,甚至中断或终止作物的正常生育过程,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大气温度升高,从而带来的作物病、虫、草害的增加也直接影响到作物健康良性的生长。

2.影响农作物生长环境

气候变化促使地表温度升高,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活性提升,加速了土壤有机质和氮的流失,造成土壤退化、侵蚀、盐渍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区域热量条件的改变影响着全球水循环过程,改变了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的格局,增加了洪涝、干旱等降水极端事件的发生。同时,全球气候的极端变化引发的低温冷害、热害等气候灾害也时有发生。

3.影响农作物种植规律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有利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上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区域热量条件改变等直接影响作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从作物生长需求的环境条件而言,气候变暖使低温冷害等灾害减少、作物春季物候期提前、种植期延长、生长期内的热量充足,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作物的生长,有利于粮食的生产。

全球气候变化造成我国区域热量条件的改变,这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格局和种植模式也发生着变化,适宜作物种植和多熟种植的北界已明显北移,南方的水稻品种逐渐向北方扩展,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西扩,使我国水稻、玉米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全国的复种指数亦呈上升趋势。

威胁粮食安全的四大因素

人口增长

耕地减少

气候变化

生物能源

家庭农业与粮食安全

巴西家庭农民在不到25%的土地上平均提供若干主要作物约40%的产量。美国家庭农民利用所有耕地的78%生产84%的农产品,销售总值为2300亿美元。斐济家庭农民利用仅仅47.4%的土地提供84%的山药、大米、木薯、玉米和大豆。目前,世界各地的家庭农场数量超过5亿,占农业生产单位的98%以上,在56%的土地上承担着至少56%的农业生产。

世界粮食日由来

2014年主题是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

1979年11月举行的第20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要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自第一个世界粮食日以来,我国政府极为重视,农业、粮食、农垦、林业、轻工、水利、卫生、气象等部门都积极参与。

(责任编辑:颜昕)

网站标识码:bm54000001

主办:中国气象局办公室承办: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协办: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THE END
1.新型水稻品种引领绿色农业发展潮流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正积极探索和推广高效、可持续的农业技术。其中,新型水稻品种的研发与应用成为了粮油作物资讯中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这些新型水稻不仅提高了产量,还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比如抗旱、高产低耗等特点。 https://www.3svb9bc3.cn/nong-ye-zi-xun/429500.html
2.“90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有多大?#袁隆平称要健康快乐超百岁##90后袁隆平#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https://weibo.com/p/2313474413553565106350/wenda_home
3.水稻与农业文明: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也可以说是稻,全世界有半数以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其基因组由12条染色体上的4.3亿个碱基对组成,一种基因组易于在基因工程中被修饰和改造的植物。 良渚遗址发现的碳化稻粒 https://m2.allhistory.com/ah/article/5f23dc3785139100017d0e92
4.水稻种植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被低估新华社华盛顿9月10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10日刊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把一氧化二氮排放考虑在内,水稻种植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比此前估计水平高出近一倍。 美国环境保护基金组织的研究称,近年来,水资源短缺导致越来越多的地区采用间歇性淹水法种植水稻。但在分析稻田对气候的影响时,间歇性淹水稻田释放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0xmX4pF7w7K4txFTA1oS180911
5.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ChinesePlantsAffectingTheWorld跟随《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脚步,她逆流时间而上到达35亿年前的中国区域,看植物从海洋细胞开始爬上陆地,从匍匐在地到站立起来,进化出种子,绽放开花朵,打造一个郁郁葱葱的植物天堂;她去到森林之中,看一棵茶苗经历百年长成参天茶树,看一棵竹子在地下攻城略地长出一片竹林,看林中野果被人摘下成为盘中之餐,看秘境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525128/
6.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水稻有一种植物,贯穿中华文明几千年,影响了几乎所有华夏祖先,让他们通过几百几千年的时间刻意培植并饲养这植物,使人其有了营养健康的食物,它,能够让威风凛凛的将军苦苦追寻,能救人于危难之间,能让一个帝国繁华,强盛,它是古今的最普遍的日常饮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是什么植物?答案是——水稻,水稻的种子,那种如https://www.jianshu.com/p/6114edebaf8e
7.“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后“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在( )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后,发表感言:“终身成就奖意味着要奋斗终生,获奖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 ) ,我要奋斗终生,争取更多的成绩。”这是一种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精神,体现出永不知足的人生追求。 A.奖励 勉励 B.荣膺 鞭策 C.获 督促 D.获奖 驱策 https://ha.huatu.com/question/1uJtO.html
8.新华社邹建文教授团队解析水稻种植对大气甲烷浓度变化及实现该研究首次利用基于团队前期成果更新后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方法,估算了全球过去30年(1990-2020)水稻种植引起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稻田甲烷排放趋势呈现先增加、然后无明显变化,再到总体平稳,暗示了稻田甲烷排放对近期大气甲烷浓度再次增加的影响很小。预测分析显示未来十年稻田甲烷https://www.njau.edu.cn/2023/0215/c124a122291/pagem.htm
9.《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第二集水稻《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第三集 茶树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第二集 水稻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推优评优影片展映更多 《八零后闯非洲》 《嘿!小面》 《与蛇共舞》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热播纪录片推荐更多 《安全着陆》 《味道云南》 《下南洋》 http://www.docuchina.cn/2020/06/13/VIDEeKnjhi3Yx9VQLNIBmqp7200613.shtml
10.中国杂交水稻大步走向世界“杂交水稻外交”—— 提高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的心愿,为实现这个目标,他提出了“杂交水稻外交”的建议,希望通过杂交水稻在国外的推广,为世界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作贡献,同时提高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http://www.hprc.org.cn/gsyj/whs/kjs/201008/t20100819_3995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