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飞龙湖是新挖的人工湖,但飞民间故事飞龙湖的来历龙湖为什么取名飞龙湖?跟龙又有什么渊源呢?却少有人知。相传飞龙湖一带,每逢农历二月初九,就会下起蒙蒙细雨。当地人都说,这是龙子来探望母亲,洒下的滴滴眼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北宋嘉祐年间说起。那时候,在现今飞龙湖西边的上山童村,住着一个绅士叫徐安定。他家先有三个儿子,最后一个是千金,徐安定中年得女,自然非常宠爱,就给她取名叫四娘。十六年后,四娘长成了贤惠大方、勤劳美丽的大姑娘,对父母也非常孝顺。那些求亲的人哪,络绎不绝,简直踏破了徐家的门槛。
上山童的村前有一块岩石叫流水岩,流水岩下有一条小溪叫龙溪,溪水从凉溪山上流下来,又清又甜。每日清晨,四娘就跟着嫂嫂一起到溪边浣洗衣服。
一天,四娘同大嫂端着洗衣盆又来到龙溪边,刚把盆子放下,就看见上游漂来一颗彩色的大珠子,珠子散发着柔和的彩光,在水中一闪一闪的。
“嫂嫂嫂嫂,你看,那是什么呀?”四娘拉着嫂嫂问。
“哎哟,好像是颗大珍珠!”嫂嫂乐了,就蹚下溪水捞,可是说来也奇怪,那颗珍珠就像有灵魂似的,在水中东躲西跑,嫂嫂就是捞不着,反而漂向了四娘的手边。
四娘顺手一捞,珍珠就不躲了,乖乖地躺在了四娘的手心里。
“好漂亮的珍珠啊!”四娘托起珍珠放在面前端详着,越看越喜爱。没想到,那珍珠晃了两晃,咕噜一声,化作一道白光飞入了四娘的口中。
“咦,珍珠呢?”嫂嫂问。
“好像飞到我肚子里去了。”
“怎么会呢?再找找。”
姑嫂俩四处寻找,可再也找不到,也就没放在心上,洗完衣服便回家了。
过了几个月,四娘的肚子慢慢地大起来了,她竟然怀孕了。古时候姑娘未婚先孕可是件要命的事情,都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那些求亲的人就像被台风刮走了一样,连个鬼影子都没了,反而看到徐家人就躲得远远的。徐安定更是老脸没处放,误认为自己家女儿没守妇道,败坏门风,把徐家的脸都丢光了,整天在家生闷气,对四娘也经常冷言冷语。
还有村子里的那些长舌妇在背后指指点点,让四娘受尽了委屈,怀孕的四娘没少受家里人和村民的气,好在嫂嫂一直相信她是清白的。
眼见着肚子越来越大,四娘也恨自己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怀孕,常常以泪洗面。
有一天夜里,四娘梦见观音菩萨来到她的跟前,微笑着对她说:“四娘啊,我知道你的委屈,但你怀的不是一般的孩子,你要好好抚养,将来你们母子会造福一方百姓,得到人间供奉。此地人言可畏,你可前往东边暂住。”
四娘醒来,就把刚才梦中的情形跟嫂嫂说了。姑嫂俩一合计,决定按照菩萨的指示,连夜逃出家里。那个晚上,风也大雨也大,姑嫂两人冒着风雨逃到了飞龙湖东面的一个山岭头,又累又湿,脚痛难行,说来也奇,刚刚翻下山岭来到山坳里,那风雨就停了,天上现出一轮圆月,照亮了山林。
也许,这就是菩萨要我们落脚的地方吧?姑嫂俩找到了一个看林人废弃的棚子,住了下来。
在嫂嫂的精心照顾下,整整过了一年又三个月。一个午后,下了一场大雨,雨后出现了两道彩虹,横跨在山头。四娘终于分娩了,生下了一对胖嘟嘟的双胞胎,一个皮肤白白的,一个皮肤黑黑的,但都可爱得很。
“嫂嫂,我们给孩子取个名吧!”四娘说。“我们来到这里时,风也大雨也大,不如叫小风和小雨吧。”嫂嫂笑着说。
四娘想了想,说:“不妥不妥,我不希望两个孩子将来风风雨雨,孩子长大了,应该像菩萨说的,造福乡民。不如,一个叫风调,一个叫雨顺好了。”
“风调、雨顺?好名字,就叫风调、雨顺!”
于是,兄弟俩有了自己的名字,白皮肤的老大叫风调,黑皮肤的老二叫雨顺。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姑嫂俩把木棚翻作了一间草房,在这里安心抚养两个孩子。
这两个孩子果然与其他孩子不同,有时候夜半三更,四娘在睡梦中恍恍惚惚间,感觉有两张小嘴一左一右吃奶,能听到吮吸的声音,却摸不到孩儿的身体,与他们说话也没有一点反应,吓得她连忙坐起身点亮油灯查看,却见两个娃娃乐呵呵地坐在床上。有时候一个不留神,哥俩就不见了,她和嫂嫂找遍了草房子,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只在房子周围找到很多“鸡爪”似的奇怪脚印,走回摇篮一看,咦?两个宝宝不是好端端地躺着吗?
村民们见娘俩可怜,就分给她们三亩田地耕种。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四娘家的田地似乎收成特别好,那金灿灿的稻子唰唰地长,收了一波又长出一波,好像永远都收不完。屋边种的瓜果摘了又结,结了又摘,好像永远都摘不尽。
四娘和嫂嫂也很大方,把多收的稻谷和瓜果全都分给了村民们。有一年,飞龙湖一带闹旱灾,别的地方颗粒无收,只有四娘的三亩地依然大丰收。灾民们都到四娘家讨米讨菜,四娘和嫂嫂总是来者不拒,倾尽所有帮助乡亲们,甚至连当初取笑非议她的人,四娘也都既往不咎,一视同仁地救济。四娘的父亲徐安定这才知道,当初是自己错怪了女儿,想接回女儿,可是,两个外孙却对他不理不睬,不肯让母亲回娘家。四娘也觉得,草房子就是自己的家了,她离不开这个村庄。
村民们很感激姑嫂俩,都说她们是菩萨下凡。
这消息十传百,百传千,很快就传到了当地官府的耳朵里。当时的县令是个贪官,一听这事,就动起了歪心思:如果把这神奇的三亩地据为己有,那不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哪!
于是,贪官迫不及待地点起人马,浩浩荡荡,气势汹汹地赶到四娘居住的村子。
“你就是徐四娘?来人啊,把这个妖妇抓起来!”县令见到姑嫂俩,不分青红皂白,就令手下捉拿。
“大人,我们犯了什么罪?”四娘不卑不亢地问。“你说,为什么四周都闹旱灾,偏偏你们家丰收?肯定是你们作妖法,居奇倒卖。”县令说。
百姓们见状,纷纷为四娘姑嫂说话鸣冤。可县令哪里肯听,一定要没收她们家的三亩地,还要把四娘投入大牢。
正在纠缠之际,在外面玩耍的风调雨顺两兄弟回家了,一见官兵要抓母亲和舅妈,就生气了。
“你们快放开我娘,要不我让你们好看!”风调指着贪官怒道。
“对,到时你们后悔就来不及了!”雨顺也叉着腰喊。
官兵们见两个小娃娃说大话,都不以为然地哈哈大笑起来。正在取笑之时,只见两个孩子往家门口的水潭里一跳,“扑通”,“扑通”,变成了一白一黑两条小蛇,在水里盘旋游动。
“我道是什么妖怪,原来是两条小蛇精啊!现在,你还敢说你不是妖妇?”县令看着水中小蛇,仿佛抓住了把柄,又得意又轻蔑地责问四娘。乡亲们一看,都傻了眼,不敢再帮四娘说话了,吓得纷纷后退。
四娘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竟是两条蛇精。眼看县令差人拿着捕蛇器去捉两个孩儿,就扑到潭边喊:“风调,雨顺,你们不要管娘了,快逃!”
正说时,只见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一道霹雳划过飞龙湖上空,小水潭顿时沸腾汹涌起来,形成两个巨大的漩涡。随着“啪嗒”两声巨响,一白一黑两条硕大无比的巨龙从漩涡中腾空而起。伴随着电闪雷鸣,在半空中张牙舞爪,冲着官兵嘶吼。
那县令哪见过真龙,啊呀一声,跌落马下,竟被活活吓死了。四娘看到儿子的可怕变身,也吓得瘫坐在地上,不知如何是好。
“不好了!山洪要暴发了!”村民们发现了山上的端倪,都惊叫起来。
可是,两条巨龙似乎愤怒到失去了理智,狂风暴雨越来越大了,没有停下的意思。
四娘回过神来,站起来对着半空中的儿子喊道:“风调,雨顺,风刮够了!雨下多了!你们快下来吧!”
“娘,人间对你太刻薄,这些人无利时风言冷语,有利时贪得无厌。你怀了我们,他们污蔑诽谤,把你赶出了家门,现在,又差官兵抓你,我们要给世人一个教训!”双龙在空中乱飞怒吼。
四娘一听,更急了,喊道:“儿啊儿,只因娘误吞了龙珠,才不明不白怀孕生下你们,蒙受这许多冤屈,但娘不后悔。世上还是好人多,如果村民没有好心收留我们母子,又送给我们三亩田地耕种,我们早就饿死在这山坳里了。你们听娘的话,赶紧把风雨收了,乡亲们都害怕了。”
“山洪下来了!山洪下来了!”老百姓们恐慌叫喊,只见山崩地裂,从山上轰隆隆冲下来大片黄泥水,眼看就要淹没村庄。
四娘见劝不住黑龙白龙,就和嫂嫂手牵着手,流着泪对着儿子喊:“儿啊,娘为你们取名风调雨顺,原想将来你们能够为民造福,却带来了灾祸,娘无颜面对乡亲,只有以性命偿还!”
四娘说罢,就和嫂嫂一起跳入了滔滔洪水之中。
“娘!娘!”黑龙白龙看到洪水淹没了娘亲和舅妈,顿时六神无主,急忙收了神通。不多时,云开雾散,洪水也很快退去。
可是,当兄弟俩从水中救起两人时,她们已经没有了气息。
“娘,我们对不起你,是我们害死了你!”风调和雨顺抱着四娘的遗体,民间故事追悔莫及,对着苍天哀号。
就在这时,有人指着西边的狮子山喊:“看,观音菩萨!”
果然,狮子山上空,观音大士手托杨柳净瓶,显现在一朵七彩祥云上,百姓们见此圣迹,纷纷跪拜顶礼。
“白龙黑龙,你们在人间的因缘已满,且跟我归位。你们的母亲善良勇敢,为民舍命,自有其福报。”观音大士慈悲地对风调雨顺说。
两个孩子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娘亲的遗体,化成一白一黑两道光,在半空中徘徊良久,终于跟随观音菩萨而去。
从那以后,飞龙湖一带就再也没有闹过洪涝和旱灾,百姓们连年丰收,安居乐业。春天来了,这里花果满山,秋天到了,这里五谷丰登,特别是这里的枇杷、水蜜桃等瓜果,又大又甜又水灵。人们都说,这是白龙和黑龙谨记母亲生前嘱托,真正实现了“风调雨顺护佑一方”的诺言。
百姓们感念四娘姑嫂的恩德,奉起她们的真身,尊为龙母娘娘,在她们原先居住的草屋上建成了一座龙母娘娘宫,又叫毓龙宫。相传用细盏问神,非常显灵,有求必应。在毓龙宫前面的湖边,立起了刻有“龙泓濯秀”四个大字的石碑,传说这里就是当年兄弟俩化龙的小水潭。
四娘去世后,白龙和黑龙非常悲痛,虽然他们做了司风和司雨的大龙神,平时工作很忙,但在每年的二月初九这一天,双龙都要回来看望娘亲,每当这天,百姓们发现这一带上空都会下起雨来。雨丝飘飘洒洒,仿佛诉说着儿子对娘亲的无尽思念,因此民间传有“二月初九,飞龙望娘”之说。湖区开挖时,人们想起龙母娘娘为民舍命的美丽传说,于是,就把这片湛蓝的新湖命名为“飞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