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隆平水稻科技园重温一粒种子的奋斗历程工商管理学院开展党性教育党建动态党团建设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粮食问题就是国之大事,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上个世纪,中国老百姓曾因粮食不足被饥饿所困,但随着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2023年11月29日中午1点,工商管理学院党委组织全体教师和部分党员学生共同前往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园,近距离观摩学习在历史长河中水稻发展的光辉历程,感受袁隆平院士在研发杂交水稻的路途上的功绩。

重温一粒种子的奋斗历程

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由稻谷组合而成的展示墙,旁边还陈列了各种类型的谷物代表,让大家直观感受到稻谷的力量。随后,全体教师和党员同学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共同参观了6大展厅,了解到中国水稻的种类、特点、发展历程,杂交水稻的研究历程,学习了国家实行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意义,也被袁隆平院士的科学家精神深深震撼,同时了解到未来稻作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和趋势。通过参观,师生们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农业的进步和创新,袁隆平院士为水稻事业做出的贡献,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的精神。

参观完科技园后,全体师生又来到室外水稻基地,行走在稻田间,亲眼目睹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振兴的建设成就,无不感慨作为华夏子孙的骄傲与自豪。

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顺利结束,师生们在参观学习中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人生就像一粒种子,要做好一粒种子。破土而立,向上成长,努力开花结果,成就丰盈人生。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 皇朝墩遗址发现了9000年前的水稻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这一年的这些新发现,让我们重新认识熟悉的稻米。 一粒稻,从长江边,走到我们的碗里,用了10万年。 https://www.ishaanxi.com/c/2025/0101/3328996.shtml
2.杂交水稻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基51CTO博客杂交水稻是中国高速发展的基 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眼含热泪写几句悼念这位永载历史的伟人。 “杂交水稻之父”这个称号估计是最被人熟悉的,但这个称号远远不能表明其内在的价值;在授予他的荣誉称号中“改革先锋”是最俗的;“共和国勋章”表明了其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http://gooltsing.blog.51cto.com/2538122/2804575/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2014年8月入选世界凝智公园“世界名人馆”。2016年1月,袁隆平辞免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职务。2016年10月3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得“吕志和奖—持续发展https://www.meipian.cn/26ftiy99
4.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回顾王月华何虎潘晓华回顾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水稻育种技术成就:水稻的矮秆化形成产量首次飞跃,杂交水稻的成功选育促成产量进一步提升,超级稻育种技术则使产量上升到更高水平.目前,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除了重视产量的提高外,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则更加注重稻米品质、营养、抗病虫害、抗寒、耐热等方面潜力的挖掘.%This article revi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cta-agriculturae-jiangxi_thesis/020123416564.html
5.中国科技发展历程27页PPT.ppt中国科技发展历程27页PPT.ppt,中国科技发展历程;3-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我们可以造桌子椅子,但是我们不能造大炮、飞机,甚至一颗铁钉也不能造。 ——毛泽东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一、新中国科研的起步(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18/7140166002005134.shtm
6.在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的带领下,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创新经历了三系在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的带领下,中国杂交水稻的技术创新经历了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超级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取得了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都作出了巨大贡献。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https://www.shuashuati.com/ti/a13d6831577f4bd4a415e0ac8683b570.html?fm=bdbdsdcb339b3b90289b9b52596aaf2ef823f
7.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故事(全文)明确:本文是一则人物通讯,文章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的卓越贡献,赞颂了他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矢志不移的科学精神。 3、分析结构,把握大意 请同学们划分段落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说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脉络清晰,按总体简介~研究历程~突出贡献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https://www.99xueshu.com/w/kmpf2rxgqu20.html
8.欧美谷露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坚持创新奉献粮食安全助力人类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推进农业创新? 应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国际合作,同时鼓励年轻人才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中,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 《现代农业科技与食品安全》 《全球人口增长与粮食需求分析》http://tech.087050.com/0808/50985.html
9.新中国成立以来种子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以三系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为代表,中国的良种推广获得又一次发展契机。但由于强调“四自”,一个新的品种推广需要8—10年时间,使得这一时期我国粮食亩产年均增长速度有所降低。因此,实现种子生产和良种推广的专业化势在必行。 “四化一供”阶段(1978—1995年)http://hprc.cssn.cn/gsyj/jjs/hyyxs/202112/t20211212_5381094.html
10.袁隆平杂交水稻的艰难历程一直没有成功. 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64年,1973年利用三系法成功制得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并于几年后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又开始了具有更大优势的两系法研究,并在80年代得到关键点的成功突破,两系法育种开始飞速发展.现在已经处于超级杂交水稻研究阶段.我国的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国际https://www.da-quan.net/ti/%E8%A2%81%E9%9A%86%E5%B9%B3%E6%9D%82%E4%BA%A4%E6%B0%B4%E7%A8%BB%E7%9A%84%E8%89%B0%E9%9A%BE%E5%8E%86%E7%A8%8B.html
11.发展历程杨焕明、于军、汪建等人就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这一议题,在湖南张家界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构想,孕育了中国基因组学的发展和未来。 参与/接轨 1998年 - 2006年 1999年9月9日9时9分 华大创立,为人类基因组计划而生。 2000年4月 袁隆平、朱立煌、汪建三方共同签署《关于开展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https://www.genomics.cn/history.html
12.走进隆平水稻博物馆,重温一粒种子的奋斗历程因为在科研、教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袁隆平先后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等诸多荣誉。 △博物馆内陈列的袁隆平获得的各类奖章等。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秉持着这一宏愿,袁隆平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https://www.xiangshengnet.com/info/12209.html?ci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