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闻画报·云南故事丨万亩稻香不负好“食”光云新闻

原标题:云新闻画报·云南故事丨万亩稻香不负好“食”光

10月16日是第44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今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粮安天下,共建更好生活,共创美好未来。”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今年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的活动主题为“强法治保供给护粮安”。

今天“云新闻画报·云南故事”就为您讲述一个“云南粮食”的故事。

云南山养“好稻”

中国是世界水稻的主要起源地,在中国的农业遗产中,水稻元素最为显眼。中国也是重要的农业文明起源地,在万年前就开始驯化水稻。水稻起源于南方地区,将沼泽地变成良田。

云南日报-云新闻通讯员:胡艳辉摄

如何在高山与丘陵种植水稻?于是诞生了“梯田”。红河元阳的哈尼梯田延续了1300多年,这个梯田系统被解读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哈尼族人生生不息“雕刻”出了一幅幅山水田园风光画。哈尼稻作梯田总面积超过100万亩,是全国首个同时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双遗产”地。

怒江旱地优质稻丰收

山区、旱地如何种植水稻?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用十余年如一日的探索,给出了旱地优质稻这一答案。在云南省示范推广3年来,旱地优质稻种植面积由几百亩扩大至21.9万亩。这项突破性、颠覆性、革命性、创新性、引领性的技术给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以芒市遮放小毕朗稻谷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105亩试验田,通过直接播种、封草等技术,在旱地上种下了滇禾优918、滇禾优615、旱优73等水稻品种。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管理,旱地优质稻喜获丰收,亩产最高产量553.7公斤,套种最高产量408公斤。

云南稻出“好米”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这里的高山绵延壮阔坝子种稻的历史悠久,云南坝区亦是世界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这里的大多数坝子都被冠以“粮仓”的美称。

遮放贡米丰收

芒市素有“贡米之乡”的美誉,“芒市谷子遮放米,象达姑娘龙陵雨”是德宏人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1623年,遮放土司带着玉器、大象、遮放允午村的米等进贡朝廷,受到皇帝的喜爱,当即封遮放允午米为“贡米”,每岁进贡,直至清末。1956年,被定为国务院接待外宾的国宴用米之一。近年来,贡米的收割已经进入机械化收割时代,芒市在稻米生产、收割、烘干、运输等环节已实现全部采取机械化作业。

红河州红河县的撒玛坝,是红河县哈尼梯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片,也是汉字史书记载里开垦最早的哈尼梯田,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梯田粮仓”,红河县以其独特的气候,滋养着多姿多态的物种,其中就有梯田红米。只有梯田红米稻,能适应哈尼梯田冬暖夏凉的泉水,能适应海拔1400米至1800米的日照、气温和水温。

墨江紫米丰收

墨江紫米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珍珠”。《红楼梦》中提到的“御田胭脂米”,指的正是产自普洱市墨江县的紫米。西双版纳州勐海县的香米种植历史悠久,在这里,每当袅袅炊烟升起时,家家户户厨房里都弥漫着扑鼻的米香。文山州广南县八宝镇的八宝米饭软糯饱满有弹性,冷不回生,口感极好。

得益于云岭大地适宜气候的滋润,云南到处稻米飘香。

云南人创“奇迹”

二十多年前,云南自己产的粮食不够吃,要从省外调,主要原因是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差、生产方式落后等。2001年国家出台“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省委、省政府抓住机遇,通过加大粮食生产、收购、储备等工作措施,推动全省粮食总产量由2001年的1486.3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1794.9万吨,全省粮食由依靠外调到基本实现自平衡的历史性转变。

大理洱源万亩水稻迎来丰收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通过大兴农田水利、科技增粮、高产创建等粮食增产措施,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再次大幅增加。

近日,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云南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粮食生产实现了从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群众实现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质的飞跃。

全省粮食总产量不断创下新纪录。1957年云南省粮食产量634.5万吨,比1949年的374万吨增长69.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达到1005万吨。199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46.5万吨,之后,云南粮食总产量每两年突破一个百万吨关口,2000年达到1467.8万吨。2004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1500万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农业科技措施的大力推行,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别于2013年、2016年和2021年突破1700万吨、1800万吨和1900万吨。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让人民群众从“吃得饱”到“吃得好”是一份需要长期、持续奋斗的事业。

THE END
1.岁稔年丰粮满仓——“稻花香里说丰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综述沉甸甸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曳,颗粒饱满的玉米棒挂满枝头,肥硕的河蟹在网中吐着泡泡,一丛丛榛子树果实累累,林海参乡的参娃娃丰收在“吉”……吉林大地铺满了丰收的喜悦,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勃勃生机。 讲丰收,“晒”收成。9月22日至27日,由中央新闻网站、省内新闻媒体、商业网站平台记者编辑,以及网络名人代表等50余人组http://www.jl.gov.cn/szfzt/jlssxsxnyxdh/gzjz/202410/t20241007_3305208.html
2.水稻背景图水稻背景图素材水稻背景图大全下载觅知网为您找到223个原创水稻背景图设计图片,包括水稻背景图图片,水稻背景图素材,水稻背景图海报,水稻背景图背景,水稻背景图模板源文件下载服务,包含PSD、PNG、JPG、AI、CDR等格式素材,更多关于水稻背景图素材、图片、海报、背景、插画、配图、矢量、UI、PS、免抠,https://www.51miz.com/so-sucai/3601842.html
3.巾帼兴粮节粮科普宣传片(五):稻花香里说丰年水稻起源于我国长江中游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超过半数的人口提供食物来源。一起来看第五集:《稻花香里说丰年》—— 原标题:《巾帼兴粮节粮 | 科普宣传片(五):稻花香里说丰年》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03237
4.润农农业2024年特定绿色优质水稻新品种宣传展播2024年西南稻区特定绿色优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观摩交流会,安优2号,区试表现:成都平原全生育期138天左右,适合“稻-药”、“菜-https://www.meipian.cn/57ylu8l8
5.走进乡村看振兴以稻为媒绘就乡村振兴美景——米东区水稻科技“稻田画的‘画布’就是新稻50,一共100多亩,稻田画也是对米东区水稻良种推广的一种宣传。”米东区农牧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刘玉说。 近年来,依托新疆农业科学院良种培育推广,米东区大力推广水稻良种,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刘玉说,由于气候原因,今年水稻插秧比往年稍晚,但由于种植的都是优选的良种,目前长http://m.xinjiangnet.com.cn/article/137059
6.水稻宣传素材水稻宣传png图片下载觅元素是设计素材的免费下载网站,提供水稻宣传素材,水稻宣传png图片等素材免费下载,下载水稻宣传素材就来觅元素。https://www.51yuansu.com/sopng/shuidaoxuanchuan.html
7.藏粮于技:如何打造优质稻?中国是水稻的故乡 水稻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公认水稻是起源于中国,目前比较认可的就是7000多年前河姆渡出土的水稻碳化稻,但实际上比这个更早的,包括江西万年县的万年稻,浙江浦江县的万年稻,还有好多地方都出土了不同年份的碳化稻。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以后,确保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人口从宋http://www.zgxczx.cn/content_67481.html
8.选好种用好种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个品种不错,稻秆粗壮、穗型大、穗粒多,产量达到八九百公斤。”“这个再生稻品种表现不俗,前两天田间测产达到800公斤,还是头季!”当天,全省种业振兴攻坚现场推进会暨水稻新品种“看禾选种”观摩培训班在荆州市举行,相关县市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稻米加工企业、种植主体以及种子管理与推广部门负责人等130多人,参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029316.html
9.庆安,幸福看得“稻”——写在2023黑龙江绥化庆安绿色水稻文化节庆安县丰收乡科技种田带头人霍树林介绍说,庆安县气候条件好,四季分明,日照时数全年都在2599小时,日平均温度11.69,种水稻它的时间长,而且温差特别大,所以形成这个好吃大米得天独厚的条件。 庆安县稻作文化生态园 供图 庆安县委宣传部 庆安大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企业品牌的创建与壮大,都离不开一批大米企业家扎根乡土https://hlj.cri.cn/n/20230812/b30ce4eb-7474-7a7b-76de-d7d79d7b7e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