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科学,原指分科而学的意思,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

一、小草和大树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有些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2.小草的相同特点:茎枝柔软.植株小.寿命短;

大树的相同特点:茎枝坚硬.直立.寿命长;

3.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4.草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木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5.①海带②杨树③爬山虎④仙人掌⑤柳树⑥长豆角⑦芦苇⑧黄瓜

⑴水生植物:①⑦

⑵攀爬植物:③⑥

⑶木本植物②⑤

⑷耐旱植物:④

⑸草本植物①③④⑥⑦⑧

6.不开花的植物有: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7.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解剖。

二、植物博览会

1.银杏(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特产,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2.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级保护植物

3.主要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马尾松、猪笼草、含羞草

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大豆

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

寄生植物:金灯藤

珍稀植物:银杏、珙桐

最新栽培植物:方形西瓜、转基因番茄

4.金灯藤属于(寄生)植物。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北美红雀(钳子)沙椎鸟(镊子)鹈鹕(汤匙)秃鹫(起钉器)

4.赫胥黎和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四、品种繁多的动物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据有无脊椎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繁殖方式把动物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类。根据食性把动物分为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4.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

5.各类动物的特征:

①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蛇、蜥蜴、鳄鱼、乌龟)

②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蚊子、苍蝇、蛾子)

③鸟: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④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青蛙、蟾蜍、娃娃鱼、蝾螈)

⑤鱼:终身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用鳍游泳。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2

六下复习资料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

(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3、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4、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5、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6、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7、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8、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9、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0、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11、(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12、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13、(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杂交水稻(袁隆平),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1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15、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1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17、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18、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19、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2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22、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24、哪些食物含有淀粉?类别食物名称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25、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26、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27、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28、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29、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0、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31、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32、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总结3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

2.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绘制自己从入学到现在身高、体重曲线图。3.引导学生通过从曲线图上得到的信息,发现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自己的成长状况和在同龄学生中所处的水平。

5.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6.P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了解)。

P5青春期身体发育表(了解)。

7.P6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8.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9.在斯芬克司之谜中,聪明勇敢的俄狄浦斯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幼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10.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P8公式,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11.分男生、女生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并绘制成统计图。

1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1)注意个人卫生。

(2)讲究营养,并注意包含卫生。

(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

(4)加强体育锻炼。

(5)不迷恋电脑。

(6)科学用脑。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有或多或少保持着相似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遗传。2.子代与你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变异,变异普遍存在。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4.P20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

5.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X射线照射种子。

第三单元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生的,恐龙是一种爬行动物。

2.实验①:观察恐龙模型,知道不同种恐龙所对应的名称。

3.我们可以通过恐龙的化石了解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其他化石。

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5.实验②:制作印记化石模型。

6.化石分布在不同的岩石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化石比做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想要读懂这些文字并不那么容易。

7.科学家发现:

(1)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

(2)现在的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相比,变化不大。

(3)不同地层中的一些化石有些相似,其实他们是一种生物,只是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4)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5)海豚和非洲黑猩猩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

8.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科学家们做出了种种解释,这些解释有的被证明是正确的,有的被证明是错误。

9.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

10.生物最初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的共同的祖先。

1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被淘汰,这种规律叫做自然选择。

12.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的发展着,进化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1.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声场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相互合作、敌对关系。

3.不同生物生存的本领:

A因为其独特的外形既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又能很好地储存水分。

这样的外形特征是再长期适应沙漠华宁的过程中形成的。

B骆驼的驼峰中储存了大量的水,在沙漠地带可以为它提供水。

C再阳光或月光的照射小,犹豫斑马身上的黑白颜色吸收和反射线的强弱不同,能破坏和散发身形的轮廓。从草地里望去,很难与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从而给敌人造成错觉,保护其免受更多的攻击。

4.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的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画食物链。

5.食物链的源头在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6.地球上有一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分解者。

食物链上除了分解者以外,还有两类生物,即自己制造食物生产者和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

7.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他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着很多条食物链。

很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8.根据所提供的图,画出图上生物间的食物链。

9.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

THE END
1.齐民要术(上下册)最新章节石声汉著1 烛:古代的“烛”或“庭燎”,是在易燃的一束枝条(如干芦苇、艾蒿或沤麻剩下的麻茎)等材料中,灌入耐燃而光焰明亮的油类(或夹入含油颇多的物质),点10.11.4中讲到的秋天锄麦后,向麦根壅土的“黄金覆”和10.11.6再次介绍的冬天下雪后,用器具将雪压进地里,不让它随风吹去的保墒办法。这些我们祖先创造的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0949556/15.html
2.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生物查漏补缺题58. 水稻害虫稻飞虱可分为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它们是起源于同一祖先种的三个物种,进化过程中其分布区域有重叠,传播不同的植物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源于同一祖先的三种稻飞虱种群基因库不相同 B.长期地理隔离导致原始稻飞虱进化为不同的物种 C.不同稻飞虱传播不同的病毒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灰飞虱、https://zujuan.xkw.com/15p2090477.html
3.芦苇题目答案解析,芦苇题目答案解析1A.葫芦藓、水稻B.地钱、苏铁C.蕨、石松D.芦苇、莲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目: 读“某湿地分类体系及解译特征”表,完成下面小题。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地表特征 光学影像特征 湿地 河流 河流,部分河岸多芦苇 红色和蓝黑色混杂,分布为条带状 湖泊人工湿地 某湖泊主要为盐场 深蓝色,明显的湖岸 沼泽https://www.12tiku.com/newtiku/so-%E8%8A%A6%E8%8B%87.html
4.野草集锦稗子是水稻的祖先,经过人类的培养才进化成了水稻。(袁隆平老先生就是用野生优质稗草与稻子研制了杂交水稻的,他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枣庄称稗子) 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又名大马蓼、旱苗蓼、斑蓼、柳叶蓼,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高40 -90厘米。茎直立,具分枝,无毛,节部膨大。叶互生有柄,叶https://www.meipian.cn/54zhapms
5.我是一颗米,我有10000岁这就是水稻的最初样子 我们将它称为野生稻 野生稻颖果和稻属植物形态 线图图源:《中国植物志》;着色:郭启辰 野生稻是禾本科植物的一员 路旁常见的杂草 多为禾本科植物 诸如狗尾草、结缕草、芦苇等等 它们都有着特别的果实 颖果 各类禾本科植物颖果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510107_1076707017.html
6.《世界史前史(插图第7版)》试读:第六章最早的农民植物学家们相信,作为当今人工栽培物种的祖先,水稻和亚洲黍(Asian millet)是在冰期末期由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边界附近的多年生植物发展而来的。人们认为最初栽培野生水稻的地方是一块冲积形成的沼泽地带,那里有足够的水分以促进谷物的生长。第一种被栽培的品种很可能出现于浅水地带,那里季节性洪水泛滥将植物种子散播到永久性https://book.douban.com/reading/18604773/
7.舌尖上的植物学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A、水稻 B、芦苇 C、胡萝卜 D、拟南芥8.1植物是人类食物主要提供者1、【单选题】地球植物为人类提供了()的蛋白质。 A、60% B、70% C、80% D、90%2、【单选题】地球上现阶段人类大量食用的植物大约有()。 A、30种 B、300种 C、3000种 D、30000种3、【判断题】随着人类的发展,食用植物的多样性其实是http://zunyi.ehqc.cn/ask/76_98.html
8.水稻芦苇水稻芦苇图片水稻芦苇防治技术水稻芦苇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主要为害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等农作物。属木本科多 年生划本植物,别名芦头、芦柴、苇子。 水稻芦苇形态特征 茎秆直立,节下常生白粉,株高1-3m.叶鞘无毛或有细毛,叶舌有毛,叶长15-45cm, 宽1-3.5cm.圆锥花序分枝稠密,向斜伸展,花序长10一40cm,小穗有小花4-7朵;颖有3脉,一颖http://tupu.3456.tv/news/2080.html
9.不同种类秸秆的基础特性研究近年来,农作物秸秆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秸秆的利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作物秸秆除了用作饲料、燃料以外,也可用于制备生物质复合材料,由于秸秆性能直接影响其制备复合材料的性能,故对秸秆成分和性能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用小麦、水稻、玉米、芦苇和大豆5种秸秆为研究对象,采取微波、水浴加热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9134116.nh.html
10.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全(精选6篇)加上火腿、香菇和冬笋的陪衬,鲜香倍增。秋季,辽东湾的碱蓬草,红成一片海洋。吴月珍家的窗台上,蒲笋已经风干。热水,让蒲笋 17 干舒展筋骨。同样是烧肉,但汤汁要多一些,蒲笋干才能彻底地释放活力。添一把芦苇杆,再焖一小时。水稻成熟的季节,南方的蒲菜落市,但对吴月珍来说,它仍有利用的价值。蒲草晒干,能编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qvz04j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