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来历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通话的来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广东粤语发展岭南文化传承保护

1.广东粤语的特性

1.1具有强势性

长久以来,粤语广泛应用于广东人的商业运作,在从古至今的商业发展中,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粤语体系。同时,由于广东地区处于珠三角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流十分便利,粤语也借助经济的交流逐渐形成了自身权威的地位,从而使粤语在广东省中比其他的方言更具备竞争力,逐渐成为广东的通用语[1]。

1.2具有独特的表达体系

与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本身具有独特的表达体系,粤语当中的口语能够全部使用汉语和粤语当中的特殊词语进行书面表达,这就使得粤语在普通话不断推广的背景下拥有较旺盛的活力。同时,粤语在正式场合进行使用之时往往应用的是现代汉语白话文的表达书写方式,与普通话相比,粤语本身的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言文分离”的情况,在进行交流时,人们往往会根据表面意思利用粤语进行表述。粤语中有很多现代汉语所没有的字,如,、、瘛⒏痢,等等。另外,粤语中虽然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字,但是其所表述的意思却有差异,如“孤寒”在粤语中的意思是吝啬,与现代汉语有着明显差别。

2.普通话推广下粤语的危机

3.保护粤语及岭南文化的重要性

以粤语为基础的岭南文化有着较悠久的历史,岭南文化中的戏剧、对白及唱词含有很多的粤语口语元素,而粤语中的童谣、山歌等也有较浓厚的岭南色彩。粤语在现今的语言学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并不妨碍沟通交流,而且广东省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与国外交流的过程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不少国内外人士都在学习及使用粤语进行交流。粤语作为广东省的代表性语言,对于保护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粤语中不仅仅保留许多的传说、故事及民谣,还存在众多的信仰、活动及艺术等,承载众多的文化,一旦粤语消亡,对于我国而言是一项重大的文化损失。因此,在普通话推广的背景之下,加强对粤语及岭南文化的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

4.加强对粤语以及岭南文化保护的可行性措施

4.1做好媒体宣传工作

4.2发挥学校以及家庭的作用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各学校逐渐将普通话作为正式的教学语言,然而,在普通话推广的过程中,应正确对待普通话与粤语之间的关系,国家在校园当中实施普通话推广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普通话课堂环境,并非严格禁止学生利用方言进行交流。学校若是采取过度的措施,就容易造成方言文化的消失。因此,在加强粤语保护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学生上课用普通话交流,下课利用粤语进行沟通,使粤语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家庭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环境,在粤语保护的过程中,家长可多用粤语与子女进行交流,逐步培养子女学习粤语的兴趣,为粤语的传承、保护、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3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5.结语

参考文献:

[1]冯杰.从粤语受到的冲击看社会与语言的共变及方言的保护问题[J].语文学刊,2011(2):34-35,45.

[2]黄必胜.粤语播音,有关商业选择无关方言保护[J].青年记者,2010(22):76-76.

[3]文雅.语及其社会族群认同感[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77-80.

其实,区分同音字,只要抓住关键,能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不同意思加以运用,出错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笔者在长期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方法,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一、词语扩充辨析法

二、编讲同音字笑话辨析法

笑话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师可以试着把难辨的同音字放到笑话中去,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辨析“报”和“抱”时,我巧讲笑话:

某单位一批同事到外地出差,晚上便在一特色酒店的包间设宴。男男女女十几个人落座后便不停地聊天,只有一个人在点菜。点好了,征求大伙儿意见:“菜点好了,有没有要加的?”轮到一位女士了,服务生便说道:“小姐,报报。”小姐看了他一眼,没动静。“小姐,报一下!”哥们儿有点儿急了。小姐脸涨得通红,还是没动静。“怎么着?让你报一下没听见?”哥们儿真急了。一位女同事赶紧打圆场:“小姐,你就赶紧挨个儿报一下吧,啊。”小姐嗫嚅着问:“那,那……就抱女的,不抱男的行吗?”“噗!”边上一位女同事刚喝的一大口茶全喷前边人身上了。十几个人笑做一团,小姐更是不知所措。

笑话讲罢,板书“抱”和“报”,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服务生是叫报菜名,并不是要抱人,这样既活跃了氛围,又让学生记住了这两个字。

三、巧用偏旁区别意义辨析法

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往往一组形声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不同的形旁,而正是这些形旁对于区别同音字有着巨大的作用。只要结合具体语境,就很容易想到形旁,从而正确用字,降低出错的几率。如“驱”“岖”“躯”都读qū,如果说“qū车”“崎qū”“身qū”,应该立刻能想到它们分别是“驱”“岖”“躯”三个字。因为古代都是用马拉车,所以“qū车”应该是与马有关的“驱”;“崎qū”是形容山路不平的,必须选择与山有关的“岖”;“身qū”则与身体有关,只能用“躯”。

四、追根溯源辨析法

不少同学用错同音字往往是不理解它的根源,尤其是成语用字。此时,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追溯根源,了解成语故事的来历,就能正确区分和运用同音字了。如“一字千金”的“金”,学生时常会写成“斤”字,此时,就需要追溯根源,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给千金。学生很自然就明白该用哪个jin了。又如“一鼓作气”的“鼓”字,学生容易写成“股”就是因为对成语缺乏了解,因此,可以追根溯源,一鼓作气的意思是说,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擂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擂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

五、有地域特色的方音辨析法

写规范字,说普通话这是理所应当的。然而,有些汉字,用普通话说读音一样,又很难从字义上区别运用,只是长期以来的一种习惯用法。这种字往往在地方音里读音不同,再加上地方音作为方言区的“母语”,因此,在特殊情况下,偶尔巧用方言引导学生化解同音字难题也不是不可取。比如,“做、作”两个字在普通话里都读zuò,但在四川话里,“做”读zù,而“作”读zuó,于是,只要改用四川话说,学生就不会将“做工”和“工作”写错了。

我,姓吴,名利清,湖南长沙人。自幼随着爸妈在江苏如皋打工。九岁那年,我来到现在的这个班级,第一天进班,老师温柔地让我向大家介绍自己,我埋着头,偷偷瞟了一眼讲台下,妈呀!黑压压的一片,无数的眼光齐刷刷的看着我,像万支乱箭朝我铺天盖地般地射过来。我浑身顿时一阵燥热,满脸通红。两个长满冻疮的大耳朵也热烘烘的,可是天生能言善辩的我还是深深吸了口气,用标准的湖南普通话介绍了起来:“我叫胡(吴)利精(清)……”。

“哈、哈、哈……”刚一开口,一阵哄堂大笑爆燃而起,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睁大眼睛四下里瞅瞅,一个胖高个子站起来了:“报告老师,他到底叫‘狐狸精’还是叫‘吴利清’啊?”

“哈、哈、哈……”

“真厉害!”

“真机灵!”

我们的常驻香港记者叶晓萍负责采访香港“栋笃笑”,黄子华几乎可以称作这个喜剧种类的鼻祖,但采访起来叶晓萍也称得上如鱼得水,不怕因为方言的生疏而产生陌生感,要的就是原汁原味。虽然最后作品呈现已经翻译成普通话了,白话版的叶晓萍VS黄子华其实更巅峰――虽然我也看不懂。

这次我们读懂它

关键词:石仓汀州话特色探讨

石仓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东南部,属大东坝镇。自清代以来,石仓地区迁入了大量福建汀州府移民。石仓大族阙家的《下邳阙氏族谱》就有记载:“阙氏自康熙年间由闽杭而迁徙于括郡(括苍郡,即处州,今丽水市),或松(阳)或遂(昌)或云(和),不一其人。即居松川之石仓者亦众。唯如祥公居厚宅,盛宗公居茶排,弼光公居下宅街,厥后子孙繁衍。”这将阙氏祖先从福建上杭县迁居浙江松阳县石仓的来历说得很清楚。当然,迁至松阳县石仓的还有其他氏族的汀州客家人。时至今日,这些移民的后裔仍然操着“汀州腔”,保留着汀州风俗。他们与福建汀江流域的汀州人至今还能直接对话。

此次去松阳石仓村调查访问的目的就是记录松阳石仓汀州话的特色,包括声韵调系统及其与农耕的联系。本次发音合作人阙龙兴来自大东坝镇七村,62岁,函授大专毕业,曾任石仓小学教导主任。祖上自康熙55年因“三藩之乱”后土地荒芜,从福建上杭迁入石仓地区,父母亲都以汀州话为母语,都不会说普通话;而他自己的母语也是汀州话,普通话程度一般。附近乡镇一万多人都说汀州话。可见,语音合作人有相当纯粹的汀州话背景,并无其他口音。下面,笔者将对此次方言调查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松阳汀州话语音系统简介

通过语音调查,我们发现,汀州话有声母20个(包括零声母),韵母36个,调类5种。主要特点是声调保留了古入声调;声母存在较特殊的舌面前鼻音[],与中古音相比较大致呈现浊音清化演变趋势,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韵母方面,缺少撮口呼韵母,入声韵尾[-p][-t][-k]全部消失,入声都为喉塞韵尾[-]。为了更深入地探寻汀州话的语言特色,笔者尝试将汀州话的声母、韵母分别与中古音进行了对比。

二、汀州话声母与中古音对比

通过汀州话声母与中古音声母的比较,我们可以探寻出汀州话声母的演变特色。

通过表1,我们可以得出汀州话声母由中古音到现代方音的大致演变特色,具体如下:

1.在帮系声母中,并母演变为[p],敷母演变为[f],奉母演变为[p],而明、微母同演变为[m],呈现浊音清化的特色。

2.在端系声母中,端组声母的演变规律与帮组声母相似,定母演变为[t],浊音清化比较明显;而精组声母的分化和清化现象则突出,精母分化为[]和舌面音[],清、从母分化为[]和[],心母分化为[s]和[],邪母分化为[]和[]。

3.在知系声母中,大部分演变为舌尖前音[]和[],禅母演变为[],日母演变为[],澄母、昌母分化成[]和[],章母分化成[]和[],船母分化成[]和[f],大体也反应出浊音清化。

4.见系声母的演变比前面的稍微复杂,如晓母分化为[x]、[f]、[];匣母和影组声母都演变成了零声母[],其实在发音中存在[]和[]两个声母,但是两个声母没有区别意义,只是自由变体,所以在考虑声母时归为了一类,记为[]。

三、汀州话韵母与中古音的对比

中古音有十六摄: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其中蟹效咸山有一二三四等,梗摄有二三四等,果宕流深臻曾遇通有一三等,假摄有二三等,江摄只有二等,止摄只有三等。通过将汀州话韵母与中古韵类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探寻出汀州话韵母的演变特点。

表2主要呈现了汀州话韵母从中古音到现代方音是整合、简化的演变趋势。如韵母[u]在中古音中存在于果、效韵类中;韵母[y]在中古音中存在于遇、留韵类中;韵母[]在中古音中分布于深阳、臻阳、曾阳、梗阳等韵类中。诸如这些韵母在中古音中属于若干韵类,而今聚合成了一个韵母,体现了语言发展便于使用的基本原则。另外,入声韵尾[-p][-t][-k]全部消失,且四呼不齐全,缺少撮口呼韵母。还有,汀州话中的特色韵母——塞尾韵[-]源于中古音中的所有入声韵类;并且,韵母[-]尾韵源于中古音中的几乎所有的阳声韵类。

四、声调

松阳汀州话共有5个声调。

从表3可以看出,平声、上声和去声依据“清、浊”分化成“阴、阳”,上声的清浊都分为两调,并存在归并现象;声调保留了古入声调,入声音节比较短促。

五、松阳汀州话方言词汇释例

按照方言调查条目,本文例举下列十六个方面,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分类搜集考察松阳汀州话的词汇特点,最后还会图文并现展示汀州方言词汇与农耕文化的联系。

(一)颜色:红[f312];黄[v312];黑(乌[u334]或墨[x4])

(二)天文:太阳[i4ta312];月亮[i4k334];下雨[l4i52]

(三)动物:母猪[ty334ma312];母鸡[kei334ma312];蜘蛛[lia31ia312ts52]

(四)农作物:水稻[fi52tu312];玉[pɑ45lau312];辣椒[fa33i334];番薯[fa45y334];西红柿[s45f31s52]

(五)调味品:盐[i312];醋[45]

(六)人体:头[ta33nɑ312];眼睛[m4i2];肚子[tu52s312];胡子[fu31s334];手指头[y5245ta312]

(七)日常生活:撒尿[u33i52];拉屎[u33s52];咳嗽[4]

(八)亲属:爸爸[ɑ33pa4];妹妹[lu52m45];儿媳妇[s33pei334]

(九)代词:我[a334];你[x334];他[kei312]

(十)数字:一[i4];二[i52];两[ti52];十[i4]

(十二)位置:这里[n52tia0];那里[ka4tia0];上面[sa52ta312]

(十三)形容词:大[ta52];小[i52];咸[xa312];淡[ta334];胖[pa45];瘦[sa45]

(十四)动词:看[m52];舔[ti45];拿[nɑ334];捡[ti52];跑[pi334]

(十五)量词:一个人[ka45];一只狗[tsa4];一条路[ti312];一点儿东西[ti4]

(十六)副词:不[45];怎么[nei52ta31li4];什么[ma52s312];没有[45i31]

因为汀州人世代以耕作为生,包括种茶,因此也具有并保留了许多特色的农具。部分农具的表达如下:

茶:[tsa33k334]

茶叶(左右晃动筛选茶叶用):[tsɑ31i2ta4]

(烘茶叶用):[tsa31p52]

舂具(捣米用):[s33y45]

打谷桶坊(打谷用):[tɑ52k4t52f312]

秧节子(挑秧用):[i33i52];

秧耙:[i45pɑ312]

耕田耙:[vi31ti31pɑ312]

六、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

从词汇来看,“吃”说“食”,如“再吃一碗”说“再食一碗”;另外“抽烟”说“食烟”;“眼”说“目”,如“眼泪”说“目汁”,“瞎子”说“瞎目”;介词“和”说“得”,如“我跟你说”为“我得你讲”;“袖子”说“衬袖角”;“下雨”说“落雨”;“站立”大都说“徛”(读如“技”)。

从语法来看,“打不过他”既可以说“打不过渠”,也可以说“打渠不过”,但是不能说“打不渠过”;“我吃过饭了”说“我饭食过了”。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通过与中古音的比较,我们可以窥见汀州话的语音特色。从以上的对比分析中可见,声母的主要特色是浊音清化,韵母的主要特色是呈现了整合、简化的趋势,声调保留了古入声调等,词汇上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语。希望本文的分析能给研究汀州话的学者提供一些真实可信的事实依据。

[1]曹志耘.汉语方言地图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你们的效率很高,让我们感受到了‘重庆速度’,增强了投资重庆的信心……”

关键词:近义词;辨析;研究综述

一、引言

本文对七大期刊进行了近义词辨析论文穷尽式的搜索。这七大期刊分别为《汉语学习》、《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中国语文》。并把所有已找到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按照词性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名词(84篇);动词(64篇);形容词(19篇);副词(80篇);代词(15篇);数量词(15篇);介词(6篇);连词(15篇);助词(16篇);语气词(3篇)以及还有可以归为套语(2篇)和格式(14篇)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

下面对近义词辨析的论文的时代特点进行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括,使读者能对1979年以来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有一个总的了解,以便读者能够明确将来的研究方向,为读者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二十几年来近义词辨析论文的特点归纳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现在的发展速度已非常惊人。但初期到现在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呈现出一系列是特点。下面简单说一下。

1.论文写作形式的特点

2.研究对象:

词性多,基本覆盖了所有词性,覆盖面广。

1)由原来的单一语言内部词汇的比较转向多个语言词汇的对比研究,出现了汉外对比的论文,研究变得更加深入。例如:由章纪孝和水野义道两位先生1984年合写并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01期的《汉语“更”和日语“もっと”》主要从语法关系和意义上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异同。周时挺1986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的《and和而》主要从十大方面说明二者在语法关系上的相似之处。再如王钟华1986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的《汉语的“什么”和法语的“que”》以及元元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2期的《“”和“们”》都属于这一类汉外对比的论文。

2)除此之外,方言词汇对比分析比较的论文也渐渐多了起来,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例如:史秀菊2003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1期(总第86期)的《临猗方言的结构助词“奈”与“哩”》主要从临猗方言结构助词的分布、“奈”的语法功能、“哩”的语法功能、以及“奈”、“哩”成因分析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再比如饶长溶1996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2期(总第59期)的《长汀方言助词“嚟”和“咧”》;以及陈茂山1995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3期(总第56期)的《定襄方言的“咾”和“唡”》均属此类。

3)另外也有普通话与方言词汇的对比研究。比如:沈怀兴2005年9月发表在《语言研究》第3期的《“知不道”和“不知道”》说明了两者不仅来历、结构均不相同,而且本义完全不同,引申义亦不尽相同。

4)当然也不乏普通话近义词词汇之间辨析的论文,而且这一类论文占的总数是最多的。简单举一例加以说明:周小兵199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的《“常常”和“通常”》主要考察了这两个词在语法分布上的区别并解释了它们在意思上的差别。再如周小兵与邓小宁200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一再”和“再三”的辨析》、张发明1984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6期的《“一会儿”和“不一会儿”》均属于此类论文。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2)从原来的手工到现在利用高科技计算机手段来收集语料。收集的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身有体会的。

3)不仅只是词汇层面的辨析,也扩展到了语法层面。如:李茉莉1990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3期的《试比较汉语表示完成的动态助词“了”与日语表示完成的助动词“た”》对比了“了”与“た”在“时”、“限制性”、“单一性与多用性”方面的不同。

一、丰富少先队活动

少年儿童是最率直、最坦诚的,是成人辅导的结果。我校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真正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弱化老师的指导作用,让孩子们说真话、心里话,多用普通话问好,用礼貌用语说话。组织活动时力求充分发挥孩子的能力,辅导员做为队员们的观众。

1、x月xx日,我们师生积极参加了乡政府组织的计划生育宣传,队员们拿着红旗,呼着口号,尤其是校鼓乐队的表演受到了村民们的啧啧称赞。

2、x月x日,少先队组织了校歌咏比赛,四十多名小歌手登台演唱。那清脆悦耳的歌声,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3、在市《雏鹰导刊》各种征文活动中,我校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4、在县中小学电子百拼图竞赛中,我校的章王斌和潜逞逞同学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道德情感和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我们认真贯彻书记的重要思想,以为核心内容,充分发挥少先队的辐射及引导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促进少先队员的健康成长。

1、坚持每周一升国旗制度并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2、继续开设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早、午播放健康活泼、向上的歌曲。

4、开展有特色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x月x日,我校少先队按乡教委的要求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清捡家乡白色垃圾,开展活动。

5、在那天,校少先大队组织了低年级学生的入队仪式,四十多名学生加入了少先队组织,心里无比高兴。通过此项活动,让新队员了解了红领巾的来历,知道敬队礼的含义,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队知识教育。

三、注重体验教育

“体验”的“体”字就是一个“人”加一个“本”。可见体验要“以人为本”,我们应更多地告诉少年儿童做什么,而不必重视他们说什么,因为“一次体验胜过十次说教”。为不断引导队员们在实践体验中,把幸福感内化为奋斗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清明节的当天,校少先大队组织了全体师生共计300多人来到烈士墓前,抚今追昔,缅怀先烈,纪念英雄。让队员们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感受先烈的革命精神。这一活动,促使队员们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业绩,做英雄传人。我校少先队真正把做为少先队员们素质发展的一个卓越有实效地、有针对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小组合作;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去借鉴好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去研究、探索、发现,去积极而认真地尝试。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课呢?

一、引导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引导他们去发现和探究问题。这样远比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东西让他们兴奋得多。比如在讲《端午日》这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我事先设计了几个题目:

沈从文其人其事;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湘西凤凰的美丽风光;沈从文的作品简介(《边城》、《长河》)。

确定这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题目之后,我再给学生提出要求:

这些生动详实的展示让学生和我眼界大开。学生们笑逐颜开,注意力十分集中,课堂上不时传出阵阵的惊叹声和热烈的掌声。他们或为湘西凤凰的美景惊叹声,或为沈从文的求学精神感动,或为一个个精致可爱的端午节饰品而欢笑,或为《边城》中美丽而痴情的翠翠而动情。这节课使学生印象十分深刻,许多学生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他们在这节课上的美好感受。他们说:“今天的语文课生动有趣。同学们大显身手,短短的一节语文课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课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真希望以后多上这样的课。”

二、进行小组合作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是不错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动”:动脑(想)、动嘴(说)、动手(整理)。他们快乐地笑着,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达到了我以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没有达到的效果,打破了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课堂气氛,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学生记、几个学生跟着老师走、大部分学生无动于衷的文言文授课方式,真正地让学生坐在了一起,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

三、实施评价激励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对于他们欣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和感受作品的内涵,培养语感、学好语文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在两个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工作。

一是示范诵读。或是我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二是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来激励学生朗读。有朗读还要有听众,如果只是学生自己在默默地体验还达不到让学生“爱读”的目的。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评价。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水稻田考古演(原标题: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 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 (来源:视频综合) 2024年5月2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刊发了来自中国科学家团队的论文。 研究告诉我们,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这条证据链,在长江下游地区钱塘江流域找到了。这粒米,走过了漫长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JKQDUE8C000189FH.html
2.杂交水稻的来历杂交水稻简单介绍1、杂交水稻是美国人HenryBeache在1963年发明的。2、1973年,以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3、1976年,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https://edu.iask.sina.com.cn/jy/jTtgqvk2kx.html
3.水稻田发现“外星生物”84岁庄稼汉说不出来历原来,大怪物“三眼恐龙虾”是佳朋鲎虫,小怪物“仙女虾”则是枝额虫,二者均是2亿多年前与恐龙同时代的远古生物,被誉为“活化石”。它们的卵能在恶劣的环境下保存多年,直至环境适合时才孵化。网民惊叹其顽强的生命力,纷纷称之为“虾坚强”。 “三眼恐龙虾” https://www.jnnews.tv/news/2011-06/28/cms194254article.shtml
4.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精选15篇)2、观看水稻的种植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3、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联系生活,导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都吃早饭了吗?你今天早餐吃的什么? 生回答 出示图片:粥、油条、面包。这些食物的原料是什么? https://3g.yjbys.com/cehuashu/zhutibanhui/3221109.html
5.大米的来历幻灯片课件.pptx文档全文免费预览人物介绍;;;5;大米的来历;;认识稻子妈妈和大米宝宝;稻子妈妈;认识稻子妈妈;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粮食作物。 我国约有65%人口(近九亿人口)以稻米为食,每年稻谷消费量在1800亿公斤。 我国水稻播种面积4.43亿亩, 总产1765亿公斤, 单产约417公斤/亩。;我国稻子分布概况;13;;15;https://m.book118.com/html/2019/0901/6214140141002101.shtm
6.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大米的来历皖教版教学难点: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及田间管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 “同学们谁认识它?叫什么名字? 生:大米、粮食. 师:大米有什么用?” 学生:能做米饭,米饭营养价值高是我们人类的主食 。 师:“大家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想知道它的来历吗?” 生:大米是由稻子加工成的。 师:你说得很好https://www.zxxk.com/soft/22282269.html
7.民间故事大合集爱吃草鱼民间故事大合集目录列表第152章 馒头的来历 第153章 水稻的来历 第154章 玉米的来历 第155章 大豆的来历 第156章 花生的来历 第157章 小麦的来历 第158章 高粱的来历 第159章 红豆的来历 第160章 绿豆的来历 第161章 黄豆的来历 第162章 黑豆的来历 第163章 豌豆的来历 https://www.3qdu.org/chapter/574670_3/
8.民间故事大合集完整版在线免费阅读民间故事大合集小说第152章 馒头的来历 第153章 水稻的来历 第154章 玉米的来历 第155章 大豆的来历 第156章 花生的来历 第157章 小麦的来历 第158章 高粱的来历 第159章 红豆的来历 第160章 绿豆的来历 第161章 黄豆的来历 第162章 黑豆的来历 第163章 豌豆的来历 第164章 黄瓜的来历 第165章 西红柿的来历 第166章 辣https://fanqienovel.com/page/7335261818283117592
9.民间故事大合集最新章节(爱吃草鱼),民间故事大合集全文阅读无弹窗第152章 馒头的来历 第153章 水稻的来历 第154章 玉米的来历 第155章 大豆的来历 第156章 花生的来历 第157章 小麦的来历 第158章 高粱的来历 第159章 红豆的来历 第160章 绿豆的来历 第161章 黄豆的来历 第162章 黑豆的来历 第163章 豌豆的来历 第164章 黄瓜的来历 第165章 西红柿的来历 第166章 辣https://www.shuhaige.net/303701/
10.民间故事大合集免费阅读第152章 馒头的来历 第153章 水稻的来历 第154章 玉米的来历 第155章 大豆的来历 第156章 花生的来历 第157章 小麦的来历 第158章 高粱的来历 第159章 红豆的来历 第160章 绿豆的来历 第161章 黄豆的来历 第162章 黑豆的来历 第163章 豌豆的来历 第164章 黄瓜的来历 第165章 西红柿的来历 第166章 辣https://www.paozw.org/biquge/388671/
11.闵宗殿先生农学二篇有的地方因此出现了以占称穤的笑话,清代刘宝楠在《释谷》中说:“今江北,凡腴田所生之糥皆称占稻,其米曰占米,则亦称名之失实者也。”至今在农学界对秥稻的来历和性质不甚了解的还大有人在。 说明弄清秥稻一词的来历和性质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非是单纯的咬文嚼字,同时也说明,对一个事物的起名https://www.douban.com/note/126125170/
12.一粒米的由来米的来历:耕田、拔秧、插秧、成熟、收割、晒谷、碾米。 在最开始的时候,人们会把进行种植,种子会不断生长开始萌芽,还会长出真叶。接着就会慢慢的长出更多的叶子,还会开花抽穗,此时需要适当多浇水,要是太干燥就不利于幼穗生长。等到了秋天的时候,麦穗就会生长到成熟的状态,将它收割处理后就成为米。 https://www.meipian.cn/3ufrixq3
13.“旧宫”的来历周末闲来无事就到旧宫公园走路,一圈下来先生说缺少旧宫的简介,应该让后来的人了解“旧宫”的来历。希望后续建设中多展示一些当地人文和历史常识。暂时借助大众点评这个平台简述一下“旧宫”吧:它是因“旧衙门行宫”而得名。旧衙门行宫是明代修建,为海子提督衙署,是清帝射猎避暑临憩的行宫。民国年间被奉军拆毁,剩下的https://m.dianping.com/review/854762020
14.三白酒的由来是什么样的?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的桐乡,盛产水稻,有鱼米之乡之称。这里农村人家,每到年终岁末,有用自产糯米酿酒的习俗。所酿之酒是乳白色,其味香甜可口,俗称甜白酒,乌镇称“三白酒”。 说起甜白酒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段故事。从前,有一户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因家境贫寒,儿子不得不外出做工。一天,儿子在帮人家做工时,雇http://m.9998.tv/Knowledge/4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