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栽培史

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亚洲稻的原产地之一,其驯化和栽培的历史,至少已有7000年(见彩图)。起源、分布和发展在中国,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已近80处,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山东、河南、陕西、上海等省市和自治区。其中最早的是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的水稻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具体年代尚未确定。

稻(OryzasativaL.)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亚洲稻的原产地之一,其驯化和栽培的历史,至少已有7000年(见彩图)。

在中国,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稻作遗存已近80处,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山东、河南、陕西、上海等省市和自治区。其中最早的是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掘的水稻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具体年代尚未确定。其后是浙江罗家角的稻作遗存,距今已有7100多年,籼型和粳型并存(见图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炭化稻谷(见图2)和农作工具,尤为引人注目,距今已近7000年。它们都是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之一。黄河流域也发现了不少距今已有四五千年新石器时代的水稻遗存,如河南渑池仰韶文化遗址、河南淅川黄楝树村和山东栖霞杨家园遗址,充分说明黄河流域稻作栽培的历史也很悠久。

图1浙江桐乡罗家角出土稻米

图2河姆渡第一次发掘出土的稻谷

稻字,最初见于金文。《诗经》中涉及稻的诗句不少,如“十月获稻”、“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等等,说明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商周时期已有不少稻的明确记载。战国时的《礼记·内则》中有“陆稻”,《管子·地员》中亦有“陵稻”,二者都是旱稻。《礼记·月令》和《氾胜之书》中还有“秫稻”的名称,是糯稻。中已出现了“秔稻”的名字。《说文解字》中除了有“秔”字外,还有“稴”字和“稬”字,前者是籼,后者是糯。

野生稻在中国境内也有广泛分布,这在很早以前的古籍中就有记载。战国时的《山海经·海内经》中就指出“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说明至迟在公元前3世纪前已在南方发现了野生稻。另外,《说文解字》中的“秜”,以及三国时《埤苍》中的“穞”字等,都是指今年落、来年自生的野生稻。现在查明的野生稻共有三种,即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W.Griffith)、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Wall.exWatt.)和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Baill)。其中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其分布的最北地区在北纬28°的江西省东乡县,在此以南的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省区都有分布。

关于中国稻的起源地问题,国内外学者仍有不同的见解,大致有起源于云贵高原、起源于华南、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和起源于黄河下游诸说,也有人主张多处起源说。这一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国稻的向外传播,大致从周代起,开始北传朝鲜和南传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日本考古学界近年来较一致地认为日本绳文时期(距今3000年前)的稻作,是由中国长江下游东传到日本的。

稻在中国古代的分布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在新石器时代,稻在南北均有种植,主要产区在南方。自夏商至秦汉期间,除南方种植得更为普遍外,在北方也有一定的发展。《史记·夏本纪》说禹“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说明夏初就在北方的某些低洼泽地推广种稻。《诗经》的不少有关稻的诗句,反映当时在黄河流域有不少地区也种稻。《周礼》不仅指出当时全国的九州中,除位于南方的扬州、荆州“其谷宜稻”外,还指出北方的豫州、冀州、青州、兖州、并州所宜的谷类作物中亦包括稻在内,特别是该书还指出“稻人掌稼下地”,反映当时已有专职管理水稻种植事宜的“稻人”。其他如《左传》、《战国策》、《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汉书》等史书,都有不少反映北方种稻的记载。后汉《异物志》还说“稻,交趾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反映在当时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地区在内已有双季稻出现。

中国古代在稻的栽培技术方面也有很多经验,最突出的有以下几项。

参见。

在稻田轮作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后汉张衡《南都赋》中的“冬稌夏穱”,就是稻麦轮作,但也有人反对此说。唐代《蛮书》则明确记载云南“曲靖州已南,滇池已西”地区,“于稻田种大麦”,“收大麦后还种粳稻”。说明至迟在9世纪以前已出现了稻麦轮作。宋代更有迅速发展,据《宋会要辑稿》、《宋史》等记载,宋太宗时曾在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等地推广种麦,促进了稻麦两熟制的发展。南宋时因北方人大量南迁,需麦量激增。政府以稻田种麦+收租的政策,鼓励种麦,故稻麦轮作更为普遍。还总结说收稻后“随即耕治晒暴,加粪壅培,而种豆、麦、蔬茹,因以熟土壤而肥沃之,以省来岁功役,且其收又足以助岁计也”。明清时期发展更快,如稻后种豆,收豆种麦、双季稻后种麦或豆或蔬菜、双季稻后种甘薯或萝卜、双季甘薯后种稻等三熟轮作制已相继出现,有些三熟制形式还由两广福建逐步向长江流域推进。记载上海等地出现了稻棉轮作制。清代《齐民四术》、《三农纪》、《致富纪实》及不少地方志中记载了在稻田套种泥黄豆的经验。

育秧移栽技术,始见于汉代文献。五月条说:“是月也,可别稻及蓝,尽至(夏至)后二十日止。”“别稻”就是移栽。此外,广东佛山澜石出土的东汉陶水田模型,也有移栽秧苗的反映。宋代陈旉《农书》十分重视培育壮秧,指出:“欲根苗壮好,在夫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三者皆得,又从而勤勤顾省修治,俾无旱干水潦虫兽之害,则尽善矣”。强调只有掌握好播种适时、选地得宜、施肥合理、管理精细、防止灾害这几个关键,就能育出好秧。明代《沈氏农书》还指出“今人密密布种”,原因是“恐草从间生”,如“果能刮尽面泥,草种已绝。不妨少疏,欲其粗壮”。这是用稀播方法培育壮秧的最早记载。该书还指出“若秧色太嫩,不妨阁干,使其苍老”,主张用轻烤秧田的措施使秧苗老健。认为“若亢旱之年,又不可早将秧壅兴,恐插莳迟,而秧蒿败也”,说明干旱年份不能多施肥,以免因栽插迟而秧苗徒长不适用。

中就指出“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堘,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大热,令水道错”。这是用控制进水口和出水口位置的方法以调节稻田水温。明代《农政全书》和清代福建《屏南县志》等也介绍了用泉水灌田时,要通过延长进水道或先将泉水放入贮水处,经日晒增温后再放入稻田。在具体灌溉技术上,《沈氏农书》指出单季晚稻“自立秋以后,断断不可缺水,水少即车,直至斫稻方止。俗云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否则“若值天气骤寒霜早,凡田中有水,霜不损稻。无水之田,稻即秕矣”。这些都是很好的经验。烤田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视的问题,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指出“薅讫,决去水曝根令坚”。《沈氏农书》还指出“立秋边或荡干或耘干,必要田干缝裂方好。古人云‘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惟此一干,则根派深远,苗秆苍老,结秀成实,水旱不能为患矣”,而“干在立秋前,便多干几日不妨;干在立秋后,才裂缝便要车水。盖处暑正做胎,此时不可缺水”。另外明代《菽园杂记》和清代等还指出冷水田要进行重烤,可“任烈日暴土拆裂不恤也”。重烤冷水田,可促进稻苗生育,这是历史上的普遍经验。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国的水稻分布,南起热带、亚热带的华南,北至温带的黄河流域,空间上从低洼的平原至海拔2000米的山地都有种植,复杂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几千年的持续种植,形成并积累了众多适应各种环境条件的生态类型和品种。在《管子·地员篇》中即记载了10个水稻品种的名称及其适应的土壤条件,以后历代农书以至诗文中都有水稻品种的记述。到宋代,已经明确有籼,粳、糯品种的名称和早稻、中稻、晚稻的品种名称。北宋记载了江西水稻品种46个,明代记载了太湖地区水稻品种35个,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收载了16个省的水稻品种3400多。中国现在保存有水稻品种资源约3万多份,它们是长期以来人们种植、选择的结果。其中有适于酿酒的糯稻品种、特殊香味的香稻品种、特殊营养价值的紫糯和黑糯、特别适宜煮粥的品种、适于深水栽培不怕水淹的品种、茎秆强硬不会倒伏的品种、特别适于盐碱地种植的品种、适于山区种植且多芒不怕野猪的品种等等。糯米在古代除作为主食、酿酒、制作糕点以外,还是重要的建筑原料,古代人用糯米和石灰等筑城墙、筑坟。历代一些本草书中,常根据糯、粳、籼的食性寒热不同,以之入药,治疗某些疾病或调理脾胃性能。

THE END
1.湖湘一万年丨究竟是谁最先驯化了水稻?作为人类餐桌上的主食,稻米最初的形态也只是路边的一株野草,那么,究竟是谁最先敏锐的发现了野生套的使用价值?是谁最先驯化的水稻?人类到底用了多长时间才让野生到逐渐成为今天的主粮?这一切恐怕要从湖南道县的一个神秘洞穴说起。 2025年1月1日,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湖湘一万年》第一集《稻作之源》在新湖南客户https://m.voc.com.cn/portal/news/show?id=21581712
2.水稻先进质地设计.水稻是水稻或较普通水稻的草种种子库存图片照片 关于 水稻先进质地设计. 水稻是水稻或较普通水稻的草种种子. 图片 包括有 谷物, 特写镜头, 本质 - 258286347https://cn.dreamstime.com/%E6%B0%B4%E7%A8%BB%E5%85%88%E8%BF%9B%E8%B4%A8%E5%9C%B0%E8%AE%BE%E8%AE%A1-%E6%B0%B4%E7%A8%BB%E6%98%AF%E6%B0%B4%E7%A8%BB%E6%88%96%E8%BE%83%E6%99%AE%E9%80%9A%E6%B0%B4%E7%A8%BB%E7%9A%84%E8%8D%89%E7%A7%8D%E7%A7%8D%E5%AD%90-image258286347
3.适合在水稻田里种牛吃什么草问:适合在水稻田里种牛吃什么草 答:在水稻田里种植适合牛食用的草,主要考虑的是这些草种的适应性、生长周期以及与水稻种植周期的配合。以下是一些适合在水稻收获后种植于水稻田里的牧草种类: 黑麦草:黑麦草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较快的生长速度,适合在水稻收获后的湿润环境中种植,为牛提供高质量的饲料。 https://www.cmeii.com/mucaozhongzhi/930567.html
4.农业工程学报杂志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2004年第01期关键词:水稻 栽植 摩擦系数 试验研究 该文通过对钵苗落差高度与栽植深度关系和秧苗钵体相对于导管不同材料的动、静摩擦系数的试验研究,为导管式分秧栽植机构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钵体秧苗的栽植深度随钵苗落差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一般水田土壤类型,在整地质量满足农艺要求的条件下,钵苗落差高度在0.https://www.youfabiao.com/nygcxb/200401/
5.岳麓山实验室欢迎您玉米种子用量从 2017 年的 28.65 千克/公顷放缓至 2021 年的 26.5 千克/公顷,主要原因是精量播种技术进一步普及;杂交水稻种子用量从 2017 年的 16.8 千克/公顷增加至 2021 年的 18.2 千克/公顷,主要原因是水稻机械化育秧面积增加。小麦种子从 2017 年的 187.4 公斤/公顷增加到 2021 年的 214 公斤/公顷,主要https://ylslab.hunau.edu.cn/details?type=industry&id=110
6.农业法律法规知识问答125例(种子/农药/植物检疫等)其他农作物种子的生产许可证由生产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主要农作物杂交种一般包括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是否还包括其他作物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自行规定。生产种子的单位应当注意了解种子生产所在地的有关规定。 12、申办种子许可证要经过哪些程序?http://www.hnzzxh.com/channel-news-3323.html
7.狗牙根草种有什么特征?狗牙根种子的形式特点有些像水稻,它的外表层不光滑,有纹路。两头尖,正中间鼓,色调呈棕黄色。它还可以破壳种植,并且破壳种植的出籽率更高一些。那麼在哪儿可以购买到颗粒物圆润,品质保证的狗牙根种子呢?选购种子,找众兴生态。适用门店或是网上订购,国内各地免邮,还可以到付,大家的种子远销国内各地,在早已拥有http://www.zxstyl.com/yti.html
8.太空水稻为什么产量高,太空水稻是怎样培育出来的《科学家新发现!神十四太空带回全球首粒水稻种子,或造福全人类?_百度》 我国在1987年通过返回式卫星成功培育水稻和青椒新品种。2008年,通过太空诱变培育的“鲁原502”小麦种子产量比普通小麦高11%,成为广泛种植的优质品种。未来,我国将考虑太空培育草种、中草药、观赏花卉等,满足西部开发需求。太空诱变作物安全性https://hr.gan-ren.com/hc/rerrnthtfsnxsersnsx.htm
9.概论课程建设汇报(精选6篇)我们都知道,小麦、水稻、玉米提供了全人类主要淀粉来源,大豆、花生是主要的脂肪来源。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将土壤中的水输送到大气,然后参加大气水循环;地球如果没有绿色植被覆盖,水循环就绝对不是今天的样子。再谈健康,我们都知道,在化学制药没有发明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天然动植物成分来充当药物的,至今生物制药的主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oc22heq.html
10.水稻开花期用药的三大要点,农民朋友得知道!(10)篇1 . 水稻开花期用药的三大要点,农民朋友得知道! 农民朋友都知道水稻在开花期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病虫害,这时候需用化学杀虫剂进行防治。在水稻开花期通常水稻也是比较敏感的,没有好些控制的话很容易引起水稻药害,产量大量减少,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水稻开花期用药的三大要点吧,农民朋友最好收藏哦! https://www.nygq.net/sites/post/xRYv0kq8Xa
11.你不知道的泰国水稻文化BanyanTree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大米是如何生产的,它对泰国文化的意义是什么,以及一些流行品种之间的差异。 Credit: Marilyn Barbone, Shutterstock 水稻起源 水稻作为种子来说,来自亚洲本土草种oryza sativa,以及起源于非洲的另一品种oryza glaberrima。 Oryza sativa最早大约是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在长江沿岸种植,长江横贯中国腹部,其https://www.banyantree.com/cn/article/a-rice-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