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我国科学家领衔揭示提高玉米和水稻产量的关键基因水稻玉米基因产量籽粒性状分子

在谷类植物进化的独立过程中,许多性状的转变似乎是在趋同选择下进行的,以满足人类的特殊需要。识别不同谷类植物的趋同选择的基因可能有助于阐明作物物种的进化并加速育种计划。

在谷类植物进化的独立过程中,许多性状的转变似乎是在趋同选择下进行的,以满足人类的特殊需要。识别不同谷类植物的趋同选择的基因可能有助于阐明作物物种的进化并加速育种计划。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不同作物品系中的趋同表型选择是由保守的分子变化还是由不同的分子途径驱动。作为两种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玉米和水稻在进化过程中显示出一些保守的表型变化--包括种子散播、种子休眠的减少和谷物数量的增加,尽管它们经历了独立的选择。因此,玉米和水稻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系统来了解谷类植物之间趋同选择的程度。

这些作者确定了一个趋同选择的基因KRN2(kernelrownumber2),该基因在驯化的玉米和它的野生祖先teosinte之间存在差异。这个基因构成玉米籽粒行数的一个主要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在非编码上游区域的选择导致了KRN2表达的减少,并通过增加籽粒行数而增加了籽粒数。水稻的同源基因OsKRN2也经历了选择,并通过控制二级圆锥花序的分枝来负向调节籽粒数量。KRN2及其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OsKRN2编码WD40蛋白,并与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DUF1644协同作用,这表明保守的蛋白相互作用控制了玉米和水稻的籽粒数量。田间试验表明,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玉米中敲除KRN2或在水稻中敲除OsKRN2可分别增加粮食产量约10%和约8%,而在其他农艺性状方面没有明显的牺牲。这表明KRN2及其同源基因在作物改良中的潜在应用。

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这些作者确定了一组490个直系同源基因在玉米和水稻进化过程中经历趋同选择,包括KRN2/OsKRN2。他们发现,趋同选择的直系同源基因似乎在玉米和水稻的两个特定途径中明显富集:淀粉和蔗糖代谢,以及辅因子的生物合成。对淀粉代谢途径中趋同选择的基因的深入分析表明,通过趋同选择的遗传趋同程度与针对特定选择的基因网络的保守性和复杂性有关。

综上所述,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和水稻进化过程中作用于保守基因的共同表型转变至少部分上是由趋同选择驱动的,而且在玉米和水稻中,趋同选择可能是在驯化过程中和驯化后发生的。这些作者提供了关于玉米和水稻中KRN2/OsKRN2对籽粒数量的趋同选择的进化和功能证据。他们进一步发现,功能完全丧失的KRN2/OsKRN2等位基因可以增加籽粒产量,而对其他农艺性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探索KRN2/OsKRN2和其他谷类植物中的趋同选择基因的作用可能为提高其他全球作物的产量提供新的机会。

参考资料:WenkangChenetal.ConvergentselectionofaWD40proteinthatenhancesgrainyieldinmaizeandrice.Science,2022,doi:10.1126/science.abg798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年终盘点:2021年中国科技的重大突破社内要闻找回水稻“祖先”基因 有助培育更优秀的水稻品种 快速从头驯化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发挥多倍体优势,找回当下栽培稻已经丢失的部分优秀基因,培育出产量更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新型水稻作物——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的这项突破性进展,2月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http://www.93.gov.cn/xwjc-snyw/765795.html
2.昨天去找到水稻的祖先,感受水稻最原始生命来自岜農昨天去找到水稻的祖先,感受水稻最原始生命的环境,因为沼泽深泥阻止了牛和耕耘机械的开耕,才得以长久存在。给这新稻种取名米姆。 ?收藏 转发 22 ?61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3 公司 那田農舍 ü 简介: 个人農事记录 更多a 微关https://weibo.com/5330955865/Noevwm03R
3.香蕉椰子水稻玉米的祖先是如何演化的?—论文—科学网香蕉、椰子、水稻、玉米的祖先是如何演化的? 香蕉、芦笋、椰子这样的重要园艺作物亦或是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它们都属于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重要的分支之一,约占被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五分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团队与法国合作者公布了单子叶植物最早期分支菖蒲目中的重要水生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22/7/2022728916398374570.shtm
4.韩建业:8000年前古人观象授时,中华文明起源迈出第一步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明德学堂2022年秋季首期讲座中,他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为题,在110分钟内描述了上古8000年到4000年期间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历程,展示了中华民族崇尚统一背后的文化基因“敬天法祖”,更展示了让人惊叹的上古时期祖先们的卓越智慧。http://wenhui.whb.cn/zhuzhan/jtxw/20220922/486926.html
5.历史与社会七上总结6篇(全文)5、季风气候最有利于农作物(特别是水稻等)生长的有利条件是( ) A、冬季多雨 B、终年多雨 C、雨热同期 D、夏季高温 6、下列山脉中与其他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 A、大兴安岭 B、台湾山脉 C、天山山脉 D、巫山 7、在“十五”期间,“引江济太”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基本完成,充分发挥了太湖对“江”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646il62.html
6.水稻的起源与驯化——来自基因组学的证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约1 万年前开始被驯化。由于水稻与其祖先野生种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水稻的起源和驯化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水稻起源和驯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近年来基因组学方面的证据, 认为水稻2 个亚种独立起源于野生祖先种内很早就分化的不同类群, 但一些驯化基因——控制重要农艺性状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2956.shtml
7.中国科学院植物所证实水稻是多次起源的产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葛颂研究组基于1578份水稻和野生稻样本的重测序数据,采用新的分析策略探讨了水稻的起源/驯化历史,即在全基因组水平上通过分析驯化基因的起源来推断水稻的野生祖先和起源地点。该研究厘清了水稻和野生稻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历史,明确了水稻包括6个品种群(indica、aus、rayada、 aromatic、temperate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68529&moduleid=21
8.《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笔记和观后感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的剧评。E2:水稻 稻米:婴儿饮食 植物生长的延时摄影震撼人心,有着冲破土地的坚毅。 水稻的祖先:野生稻,成熟时变成褐黑色,芒刺上有倒钩。 生长环境:沼泽地 6000多年前水稻开始出现在中国,随着水田遍布全世界。 意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12049455/
9.三系法:杂交水稻是怎么杂交的?而这株“野败”,就是今天袁隆平做出的杂交水稻的祖先。﹉﹉﹉﹉﹉﹉﹉﹉﹉﹉﹉﹉ 雄性不育系的杂交https://bbs.rednet.cn/thread-486916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