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网

秋收冬藏,穰穰满家。神州大地,又是一个丰收年。2024年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实现高位增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今年以来,总书记多次对保障粮食安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毫不放松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动能,这份沉甸甸的丰收答卷意义非同寻常,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揽子政策定向发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在安徽省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冬小麦遍地青翠。“收完玉米赶紧把麦种下,争取来年再有个好收成。”家庭农场主张林森说。

连年丰收来之不易。大国粮仓稳固,来自政策支持精准有力。

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列入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一揽子政策支持定向发力。

增投入——今年,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生产支持力度,继续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补助标准,取消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充分调动地方重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

强机制——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国耕地总量实现连续三年净增加;粮食安全保障法全面贯彻实施,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正式出台,从耕地保护、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大国粮仓稳固,来自防灾减灾应对有力。

7月,吉林省农安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农技人员紧急组织疏通沟渠、抢排积水、喷洒叶面肥,低洼地块抓紧改种补种。过水玉米在抽穗后跟上了生产进度,把产量夺了回来。”农安县众一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忠国说。

从全国看,今年农作物累计受灾1.35亿亩,比常年减少4400多万亩。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说:“虽然局部地区出现了较重的气象灾害,但面上看农业灾情相比前些年较轻。”

合力防——今年粮食生产期间,农业农村部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制定预案,开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直达家庭农场服务。31个省份建立防灾救灾农机储备调用制度,共同应对区域性气象灾害。

措施实——关键农时节点,农业农村部组建50多个工作组、28支科技小分队赴主产区,分作物、分区域、分环节,把技术措施落实落细。

强化科技支撑,开拓粮食单产和品质提升新空间

今年秋收期间,各地捷报频传。

1247.22公斤!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玉米单产提升百万亩核心区的复测验收数据,刷新了全国粮食主产区万亩单产纪录。

1446.18公斤!广东省兴宁市永和镇沙坪村,全省首个300亩面积优质稻示范推广基地,超高产优质丝苗香稻双季亩产突破1400公斤,再创新高。

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在高平台上,越往前走难度越大。如何突破?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把粮食单产和品质提上去。聚焦关键要素,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粮食生产领域汇聚。

良种“芯片”更加“硬核”。

在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已经开展两年多。高产、稳产、耐密、高抗的新品种,为玉米的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今年6月,135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这些品种突出表现为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等性状,部分可适应一些轻中度盐碱耕地种植,能够有力支撑大面积单产提升和产业提质增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农机装备“引擎”强劲。

秋收前夕,山东省夏津县田庄村的农机手吕兆雪把用了9年的“老铁牛”换成了新款280马力雷沃玉米收割机,“新车马力大、轮胎宽,下雨天照样下地干活,一天能收100多亩。”放眼全国,从580马力青饲料收获机、大方捆打捆机等批量生产,到多款6—15度丘陵山地拖拉机在多地实现量产应用,再到山地玉米收获机、梯田水稻收获机、自走式旋耕机等产品基本熟化,我国农机装备正加快向“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迈进。

农艺助力均衡增产。

“我们大面积应用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栽培技术,专家和农技人员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实现了百亩破800公斤、万亩测产达700公斤的单产。”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豪楠说。数据显示,今年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达八成以上。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发布了150个农业主导品种、150项主推技术和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其中大豆、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品种及单产提升技术占40%以上。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适宜性技术推广,为粮食生产拓展了可能性边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说。

让丰收变增收,为粮食生产增动能添活力

山东省嘉祥县金屯镇,丰地家庭农场的富硒大米从田里走上“云端”。“我们种的是优质香稻,价格是普通大米的3倍。”家庭农场主张春杰说。在金屯镇卢楼村,今年新安装了大米加工和电商直播设备,带动40多名村民增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适度规模经营显优势——

在湖南省宁乡市金洲镇箭楼村,宁乡圆湖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今年为周边农户管理了1万多亩稻田,还通过烘干收储、订单、品牌化等方式拓宽了稻谷销路。55.1万家种粮合作社、174.9万个种粮家庭农场、109.4万个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着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培育更多集成现代生产要素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为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提供服务支撑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芦千文说。

大田里的“含绿量”,有力提升粮食生产含金量——

在四川省旺苍县,秋收后的田地已长出一垄垄油菜。今年全县继续鼓励稻油轮作,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秸秆翻压还田。“提前育肥来年的耕地,收上来的菜籽也能卖钱。”旺苍县大德镇星火村种植户吴延刚说。当前,各地加快转变农业绿色发展方式,筑牢粮食生产的生态底色,让种粮增收更可持续。

“大粮仓”变身“大厨房”,增强粮食全产业链韧性——

在黑龙江省宝清县,万里润达生物科技公司向农户敞开收购玉米。公司总经理唐志富介绍,通过精深加工,玉米能变成食用酒精、赖氨酸、高蛋白饲料等多种产品,年产值达60亿元。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9万家、全行业营收达20.3万亿元,对于延长粮食产业链价值链、提高产业韧性和市场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新征程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以高基点为新起点,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THE END
1.(经济日报)稳步提升国产大豆产能和自给率近日,2024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博览会期间,与会嘉宾探讨我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路径,提出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和自给率,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必要举措。 扩面积提单产并重 大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农产品,其生产发展对我国粮食与油脂油料安全都有着https://nxy.sicau.edu.cn/info/1132/7675.htm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现代农业降本增效。全省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达8.8万家,年作业服务面积超9500万亩次,部分平湖区实现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全覆盖。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全省水稻良种覆盖率99.5%、旱粮良种覆盖率90%以上。 多元开发,农产品供给更加丰富 隆冬时节,从湘南到湘北,绿油油的油菜正在拔节生长,永州蔬菜加速调往粤港澳,冰糖橙、https://www.agri.cn/zx/xxlb/hn_24267/202501/t20250103_8703528.htm
3.“三农”这个压舱石如何稳?来看一组数据→数字最有说服力。岁末年初,一个个统计数据新鲜出炉,我们撷取其中的几个,透过它们,一起感受过去一年“三农”的时代脉动,聆听乡村全面振兴的铿锵足音。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单产提升功不可没。近年来,依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单产提升行动实践表明,瞄准单产这一关键变量,更多向科技https://news.cri.cn/20250104/27765143-ec9b-4bb6-291a-8ad268076f72.html
4.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粮食的牛市行情饲料市场信息网从 2010-2022 年月度价格平均数来看,国内粮食价格在 7-9 月通常表 现为增长,其中大豆/玉米/小麦/稻米的 9 月均价分别较 6 月均价+2.0%/+1.5%/+1.6%/1.2%。 国际粮价向国内传导时,在不同品类间存在差异: 稻米和小麦是我国两大口粮作物,战略地位较高,2021 年自给率分别高达 100%和 93%、 对于进口http://m.chinafeedm.com/nd.jsp?mid=302&id=22349&groupId=0
5.我国水稻玉米小麦自给率达98.1%新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强调说,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56%,有效保障了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应充足,特别是水稻、玉米、小麦的自给率达到了98.1%,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与农民增收,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http://www.chinafarmernet.com/index.php?c=show&id=8931
6.粮食安全的农产品贸易(精选五篇)在我国农产品贸易活动中, 谷物类农产品, 诸如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作为我国粮食乃至世界粮食安全的衡量指标, 一定程度的自给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入WTO以后, 谷物进口在快速增加, 净进口的格局基本形成。 如图2, 在加入WTO的3年里, 我国的水稻出口很大, 在2003年达到最高水平, 出口量为260万吨, 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i06zvnk.html
7.中国粮食自给率最高的10个省份全国各省市粮食自给率排名河南是我国最大的小麦产区以及重要的水稻产区,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河南省生产了全国约9.5%的粮食和28%的小麦,其中小麦原粮年产3500万吨,水稻原粮也有530万吨的年产量,可养活1.44亿人,远超河南省9937万人口的当量,粮食自给率达到了164.6%,位居全国前列。 https://m.maigoo.com/top/425032.html
8.中国食物自给率65.8%,如何构建安全稳定粮食供应保障?张红宇介绍,国际上关于粮食安全的标准有三条线,分别是谷物自给率达到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以上、粮食储备达到本年度消费的18%以上。从这三个指标看,中国没问题。中国的谷物尤其是小麦和水稻的自给率常年达到98%。将玉米计算在内,中国的谷物自给率在2021年也达到96%,逼近全球谷物安全线上下浮动。此外,去https://www.guancha.cn/economy/2022_05_03_638045_2.shtml
9.水稻小麦玉米自给率保持在100%以上,肉蛋菜果鱼茶等产量稳居水稻、小麦、玉米自给率保持在 100% 以上,肉蛋菜果鱼茶等产量稳居世 界第一。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https://www.shuashuati.com/ti/cc4aa46a5e9241d2baa38f3a33e4ea59.html
10.走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大国粮仓经济网科技部原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原主任王宏广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我国常用的粮食自给率有两种,一是粮食自给率;二是口粮自给率(是指稻谷、小麦、薯类等口粮产量与消费量的比重)。 不管是哪种统计口径,根据上述专家透露的信息,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和“口粮自给率”均在80%以上。 https://www.ceweekly.cn/2022/0802/392227.shtml
11.科技兴粮:中国如何保障粮食安全虽然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但主要以大豆、粗粮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 400万吨,分别占国内消费总量的1%和2%,主要起到改善消费和品种调剂的作用。当然,我国粮食也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优质稻谷和小麦供给不足,玉米也存在生产和需求缺口,大豆自给率不足20%,但大豆不属于主要粮食作物,因此对国内https://www.meipian.cn/4vn6yqhl
12.中国人口和粮食安全报告关于中国粮食的总体自给率,近年来没有官方数据。但根据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团队的计算,近年来中国的食物自给率已经下降到76%左右。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近年来,中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其中每年进口大豆超过9000万吨。 https://www.iyiou.com/news/202310181053941
13.全球粮食自给率排名,法国第排1,我国呢?全球粮食自给率排名,法国第排1,我国呢?据报道,近日相关机构公布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粮食自给率排名。令人吃惊的是,第一名居然是法国,而世界第一 大国美国,也只排到了第五名。那么,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能排到第几名呢?众所周知,粮食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家庭必需的物资,而对于国家来 https://www.360doc.cn/document/9795028_1079106856.html
14.面积,有高达204%的粮食自给率。近年来,小麦水稻马铃薯牛肉和北海道沿海和中部分布着平原地形,拥有日本约四分之一的耕地面积,有高达204%的粮食自给率。近年来,小麦、水稻、马铃薯、牛肉和乳制品等产量也均居日本第一,是目前全日本不折不扣的产粮基地。北海道农田十分平整,规划错落有致,是大规模农场的种植模式。如图示意北海道山脉、河流分布。https://www.jyeoo.com/shiti/10045b72-d159-4150-5375-035714aa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