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杂谈苏东坡见证的小麦水稻“地盘之争”

小麦和水稻在中国的种植历史都非常悠久。考古学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甚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开始采集、培育小麦与水稻作为食物了。

从植物学上来讲,这两种作物同属禾本科,但生长习性有很大不同,一个旱作,一个水生,因此在分布地域上有天然差异。笼统地说,小麦分布于北方,水稻分布于南方。而两者的地理分界线,一般来说,在秦岭淮河一线。

不过也不尽然,秦淮线的南北,出现水稻小麦交叉分布的区域也不少。毕竟,二者并非“势不两立”,只要满足条件就可生长。

比如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北方之北”的东北黑土地上也出现了水稻种植。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域,小麦也有种植。比如在岭南惠州,宋代大文豪苏轼被贬到这里时,就惊喜地看到了麦浪。

那一日苏轼在前往博罗香积寺的路上,看到“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于是他用“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的诗句,记录下了当时的喜悦心情。

在大海之滨的岭南看到小麦,让长期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为官的“中原人”苏轼感觉新奇而亲切。

其实,那时候惠州种小麦已经好多年了。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陈偁任惠州知州,曾推广小麦种植,使得这种来自北方的农作物在岭南落地生根。

水稻和小麦的“地盘”划定,主要决定于水田和旱田的分布。而这,又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

不过就是同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气候也会有些许变化。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历史时期的气温会有上下波动,这会导致水田旱田分布的变化。于是,气候温暖时降水多,水稻分布就变广;气候变冷时天干少雨,小麦就乘机扩展“势力范围”。

据考证,惠州在岭南率先种植小麦,也和气候变化有关,南北宋交替至南宋这段时期,正处在气象史上的寒冷期。这时旱地面积变大,南方出现了更多旱田,此时惠州能成功引种小麦,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气候变化会引起水稻小麦面积增减外,还有社会学层面的因素,那就是人员流动。因政治或军事等原因,人口从北往南流动,习惯于种植小麦、吃面食的北方人南迁,就会把生产生活方式带到南方,这也促动了小麦种植向南方地域扩展。

中国人口的南北流动是有规律的。岭南有不同时期迁来居住、定居的北方人,即客家人。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文化的冲击与交融,他们改变了当地,当地也改变了他们。

小麦和水稻的区域变迁史,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史。当年苏轼在惠州时,恰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那一刻的感受,借助于他的诗文,得以留存至今。现在的我们看到这诗句,还禁不住会心一笑,仿佛也看到了东坡当年所见的原野风光!

THE END
1.麦子水稻,分得清水稻,小麦,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观察,比一比! 看看我们的记录图,你看的明白吗? 我们的发现: 1.麦子有小刺教麦芒,水稻没有。 2.麦粒比水稻的颗粒大一点 3.麦子是一根的,水稻是好多一串串的 4.麦子和小麦都有味道 5.麦子摸起来粗糙,水稻滑一点 https://www.meipian.cn/39nto8qs
2.植物科学常用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工具2020番茄数据库r包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子育种资源库 http://epigenome.genetics.uga.edu/PlantMethylome/ 植物DNA甲基化数据库 http//bioinfo.sibs.ac.cn/plant-regulomics 从植物多组学数据中检索获取上游调控因子的数据驱动平台 http://autosnpdb.appliedbioinformatics.com.au/ https://blog.csdn.net/qq_44520665/article/details/112599139
3.江苏小麦水稻,江苏小麦水稻今日价格行情走势最新报价江苏小麦水稻 生猪 17.08 0.000.00% 玉米 1990 0.000.00% 小麦 2391 3.000.13% 生猪 17.08 0.000.00% 玉米 1990 0.000.00% 豆粕 2860 -20.00-0.69% 棉花 14515 -50.00-0.34% 大豆 2.05 0.000.00% 豆粕 2860 -20.00-0.69% 棉花 14515 -50.00-0.34%https://www.mysteel.com/hot/1508168.html
4.2023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春夏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2)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3)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麦田,可在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3公斤。 (4)返青前每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在返青期采取中耕镇压和化控措施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2303/t20230314_6423039.htm
5.[三农长短说]麦收时节·湖北襄阳水稻田种小麦“稻茬麦”实测[三农长短说]麦收时节·湖北襄阳 水稻田种小麦 “稻茬麦”实测亩产超600公斤 00:01:18 [三农长短说]麦收时节遇降雨 30日鄂豫皖苏冬麦区有降雨 影响有限 00:00:34 [三农长短说]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 江西乐平 刚种下的中稻被淹 老乡加紧补种 00:00:34 [三农长短说]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 广西玉林 积水倒灌 深https://tv.cctv.com/2024/05/28/VIDEIKLmZYl3y9SM1D58ns5Y240528.shtml
6.邱金龙研究组2. 在植物中建立直接操纵目标蛋白积累水平的技术体系本研究组在拟南芥、水稻和小麦中建立了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直接操纵目标蛋白累积水平的技术体系,实现了对目标蛋白的时空高效表达调控。 (Molecular Plant, 2013;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18) 3. 植物MAPK蛋白激酶的信号传导机制研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http://www.im.cas.cn/jgsz2018/yjtx/zwjyzxgjzdsys/201811/t20181109_5168604.html
7.磷酸二氢钾好处多,但一定要用对时期!磷酸二氢钾这么用增产效果基本在喷施后半小时开始吸收,利用率高,广泛应用于各类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经济作物如花生、大豆、红薯、芝麻、甘蔗、蔬菜等;果树如苹果、葡萄、柑橘、大枣、猕猴桃、石榴、无花果等等几乎所有的作物上, 能促进养分快速转化和积累干物质,促进成熟,明显增产、增糖,改善品质、食味经济效益显着。http://yingerguo.1988.tv/comnews/43134.html
8.世界上吃小麦的人多,还是吃大米的人多?最后我们来分析全球水稻的产量,我们知道中国基本上是以大米为主,这也说明水稻是全球将近50%人口的主要粮食作物,但仅仅是这样水稻的产量每年也仅为5亿吨左右,而其中90%的水稻产于亚洲,并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消费。 因此,无论是从播种区域还是总产量,甚至是消费人群来看,全球水稻贸易还是无法和小麦市场相比,但两者的消https://www.jianshu.com/p/7c2bf97754c5
9.收藏!涉及十大作物,最全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来了为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两增两减”促丰收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2年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https://www.nfncb.cn/index.php/zybd/16312.html
10.读“我国小麦.水稻主要产区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两种作物(3)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有: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 故答案为:(1)水稻;小麦;(2)如图: (3)热量充足,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点评:此题考查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要结合地图识记. 练习册系列答案 零失误分层训练系列答案 http://www.1010jiajiao.com/czdl/shiti_id_6e01b322294a393bd4e3c10aea9ce3f2
11.科学网—综述研究小麦粒重和产量的一种简化方法一系列具有不同分子功能的基因通过正向或负向调控细胞数量来影响种子大小。GW2通过限制水稻、小麦和拟南芥的细胞分裂来控制种子大小。Da1是拟南芥GW2同源基因的下游目标,也负向调节细胞数量,这两个基因以协同方式影响种子大小。另一方面,OsSPL16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正向调节籽粒大小。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94241-1224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