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综合新闻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利用GWAS对小麦耐热性的遗传解析及其与千粒重农艺性状的关系

利用GWAS对小麦耐热性的遗传解析及其与千粒重农艺性状的关系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高温天气在全球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小麦属于温带起源作物,其生长季节内的高温会对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据测算,平均气温每升高1℃,小麦平均产量降低约6%(Assengetal.,2015,NatureClimateChange)。高温胁迫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

中国农业大学小麦中心前期对具有广泛代表性的1353份小麦种质资源的耐热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对其中688份冬小麦材料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和耐热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以“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yidentifiesQTLforthousandgrainweightinwinterwheatundernormalandlatesownstressedenvironments”为题,近期发表在《TheoreticalandAppliedGenetics》上,孙其信教授和彭惠茹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博士生王小波、博士后关攀锋、辛明明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

为方便在大田条件下高通量评价小麦资源的耐热性,我们采用“冬麦春播”的方法,使晚播的材料在生长后期遭遇高温胁迫。对照组于10月初适期播种;胁迫处理组推迟到来年2月初日播种,播种前浸种8小时,在种子胚露白时顶凌播种,使其顺利通过春化。试验共收集了六个环境(两年三点)两个播期的千粒重数据,两个播期的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Fig.1a)。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评估了各个环境不同播期气象因子(日照时长、每日最高温度、每日最低温度、相对湿度、辐射量等)对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温度的差异是导致两个播期千粒重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灌浆期的温度分析发现,无论是最高温度还是最低温度,晚播条件下均高于正常播种,且在正常播种条件下,小麦在灌浆后期接近成熟时,最高温度逐渐高于30℃;晚播条件下,在籽粒灌浆中期最高温度就超过30℃(Fig2),表明胁迫处理方法是可行的。利用两播期千粒重数据(正常条件下千粒重,TGWNS;热胁迫条件下千粒重TGWLS)计算每个材料的胁迫指数(SSI),作为耐热性表型评价指标进行后续分析(Fig.1b)。SSI值越小表示材料的耐热性越强。

Fig.1Distributionoftheaveragephenotypeforthe688wheataccessionsacrossallenvironments.aThousandgrainweightundernormal-sown(TGWNS)andlate-sown(TGWLS)conditions;bstresssusceptibilityindex.

Fig.2Maximumandminimumairtemperatures(°C)duringgrainfillinginnormalandlate-sownenvironments(mean±SEM).CK-MAXandCK-MIN,maximumandminimumtemperatures(°C)fornormalconditions;HS-MAXandHS-MIN,tmaximumandminimumtemperatures(°C)forlate-sownconditions,respectively

利用小麦90KSNP芯片对688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采用Structure软件进行了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当K=4时,K出现最大的峰值(Fig.3a),表明该群体可分为4个亚群(Sub-G1、Sub-G2、Sub-G3和Sub-G4,),分别包含171、177、101和239份材料。Sub-G1和Sub-G4亚群主要为黄淮冬麦区选育的品种,Sub-G2亚群主要包含的是北方冬麦区的品种。Sub-G3亚群主要为中国农家种(Fig.3b)。

Fig.3Populationstructureof688wheataccessions.aDeltaKplottedagainstputativeKrangingfrom1to10;bStackedbarplotsofSTRUCTUREforK=4subgroups.Eachindividualisrepresentedbyaverticalbar

Fig.4AverageTGWandSSI,andnumberofsuperiorallelesinlandraces,andcultivarsreleasedbeforethe1980s,1980s,1990s,2000s,and2010s.ThedistributionsofaTGWundernormalconditions;bnumberofsuperiorallelesforTGWundernormalconditions;cSSI;anddnumberofsuperiorallelesforSSI.Valuesshownaremeans±SEM

Fig.5Phenotypicevaluationsoffoursubgroupsforthousandgrainweightundernormal(a),late-sown(b)conditionsandstesssusceptibilityindex(c)indifferentsub-groups.Valuesshownaremeans±SEM.Meanswithdifferentlettersaresignificantlydifferentaccordingtotheleastsignificantdifference(LSD)testatP<0.05

本研究由多家单位合作完成。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陈希勇研究员和赵爱菊副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刘曼双研究员和李红霞副教授、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的张明义研究员和逯腊虎研究员以及新疆农业科学院张金波研究员参与了部分工作;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倪中福教授、姚颖垠教授、胡兆荣副教授也对该工作进行了指导和帮助。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315611430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0102和2016YFD0100600)和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91935303)的支持。

THE END
1.水稻∶小麦,与这组词在逻辑关系上最为一致的是()。水稻∶小麦,与这组词在逻辑关系上最为一致的是( )。A.饺子∶牛肉B.葱∶蒜C.咸菜∶紫菜D.乱炖∶冻梨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https://m.shuashuati.com/ti/e851f1f7ec5245e6aa1c5237e0308bf4.html
2.水稻小麦籽实与土壤Cd含量关系研究及安全利用评价本文以南方XX镇为研究区,布设53个采样点,并进行野外采集样品,以土壤、水稻和小麦籽实中Cd的浓度为研究对象,以GIS、SPSS和Excell等软件为基础,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水稻、小麦籽实与土壤Cd含量关系模型,进行安全利用评价,为镉污染农用地安全利用优化配置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水稻、小麦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1415-1017126615.htm
3.低温胁迫与水稻小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关系.doc低温胁迫与水稻、小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关系.doc,低温胁迫与水稻、小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关系 卜华星 刘嘉瑶 吕世锋 吕昊敏 刘振华 胡佳琦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9生物科学专业 510275) 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与植物抗逆性及衰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912/54215528.shtm
4.文献阅读水稻和小麦农业的文化差异的新证据最近的研究发现,水稻文化比记得我文化和小麦种植文化更加相互依赖。在中国,水稻种植区的人比小麦种植区的人思考得更全面,表现出的隐性个人主义更少。这些差异在相邻国家水稻和小麦方面的微观比较上也存在。研究还发现了日本和世界各地基于水稻种植的文化差异的证据。然而,我们对水稻文化如何在现代世界传播的机制知之甚少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01214046/
5.11.利用小麦(Triticumaestivum)重组自交系的籽粒进行代谢组学这与之前对水稻、小麦和番茄的研究一致。同时,还发现了代谢物相关性,其中一些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如酚胺和类黄酮(图1c和图S1)。代谢产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不仅反映了已知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也反映了未知分子与已知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今后识别未知代谢产物和途径提供了重要的资源。https://www.jianshu.com/p/9d57828bd1b4
6.小麦祖先种A组/D组与水稻基因组比较分析水稻和小麦都是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小麦祖先种及水稻的基因组比较分析,有助于理解高等植物的进化与发育关系。本试验表明,乌拉尔图小麦、粗山羊草和水稻无论是核苷酸序列水平还是基因水平都存在高度的、整体水平的共线性,同时它们的染色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倒位和复制现象。 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619/16995514.shtml
7.小麦杂交之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李振声 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 民以食为天,穷人最痛苦的记忆莫过于挨饿。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现在播种面积占我国农作物面积的27%左右。我国小麦年总产量1亿吨以上,是世界上https://www.meipian.cn/34hyxvd7
8.i茅台散花飞天答题答案是什么i茅台散花飞天答案一览364.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故乡的遗址是? 答案:河姆渡遗址 365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哪个地方? 答案:黄河流域 366.下列不属于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常用方法的是。 答案:凯氏定氮法 367.茅台酒生产原料为高粱和小麦,每公斤酒消耗高粱和小麦各多少公斤? 答案:2.4;2.6 https://www.1ting.com/zixun/1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