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有多长?近期我国科学家对水稻起源的研究从一个侧面给出了答案!
农业是从种植开始的,把某种植物通过种植栽培等人工的手段转化成农作物,制造丰富的食粮,就是最早的农业。而人类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大概率就是禾本科的水稻和小麦了。
早有生物考古学家从一些古人类遗址中发现过水稻和小麦的碳化遗存,并据此认为人类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历史或已长达万年,这可以看作是我国农业史在考古学上的证据。
而到了大约1.3万年前,人类对野生稻的栽培种植现象出现,稻作方面的农业起源开始了,而到了大约1.1万年前,水稻的种植在长江下游等地或已经很普遍,表现为驯化水稻植硅体比例迅速增加并达到驯化阈值,这也标志着东亚一带早期的农业种植已经发展起来。
植硅体是指高等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吸收可溶性二氧化硅,并将其输送到茎、叶、果实等部位,在细胞间和细胞内沉淀下来后,形成的非晶质二氧化硅颗粒。
其考古研究对象有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和龙游县荷花山遗址的考古地层-自然剖面。
研究水稻的起源,却从中窥见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农业的起源,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研究团队还据此给出了水稻在我国长江下游一带地区三万年以来的由野生到驯化演化的概念模型,直观反映了现代水稻的起源和人类对其培育驯化的过程。
水稻的种植意义重大,因为它的种植、栽培和采收涉及到多个农作环节,需要建立多种农业经验,所以水稻种植的出现,也意味着农业生产进入到了初步的成熟状态。
因此,这项研究的重要参与者和论文创作者,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研究员吕厚远说:“这项研究为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也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并且确定了上山文化在世界农业起源中的重要地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