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原始的农作物是什么?是如何发现驯化的呢?水稻小麦玉米稻谷种植粮食产量

或者说,现代人的主要食用作物是否是由原始人驯化、推广和种植而来的呢?这其中当然有着许多极为丰富的知识和奥秘。可以说,如果没有原始人类的经验探索,便不会有后来文明。

因为饿了就要吃东西填饱肚子是自然规律。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粮,那么人类的繁衍生息便不会有如此迅猛的速度。也就不会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食物链顶端。

故而从此种角度出发来看,原始人类进行的作物驯化无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都知道,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分为三大类:水稻、小麦和玉米。而水稻的起源已被证明是我国。

2004年湖南玉蟾岩遗址里所出土的稻谷遗存已被证实是世上所知的最早稻谷遗存。而我国的古人便是理所当然的水稻驯化者。这无疑是毋庸置疑的。

除此之外,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里也发现了野生稻植硅石和栽培的证据。这足以说明,我国的原始作物是水稻。最原始的玉米和最原始的小麦则分别缘起墨西哥和古时两河流域。

一般来说,水稻作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常吃水稻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籼米是适宜种植在南方较为湿热的地方;而粳稻则极为突出不求湿润的特性,故而也称为是旱稻。

这在很大程度上便可以说明,古时期的南方先人很有可能是吃的粳稻。只不过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驯化的进行,南方先人才慢慢吃上了籼稻,而后更是流传至今。成为南方主食。

虽然寥寥数笔之下便将其一笔带过,可是驯化的过程却极为复杂和艰辛,个中持续时日已然达到数千年之多。值得一提的是,野生水稻的姿态都是匍匐于地,并非我们所种的站立指天。

这俨然说明,水稻的驯化过程同人类的进化过程相类似,都是经历了爬行到直立的转变。而正是直立的这一性状转变才使得水稻这一作物得以传承、驯化数千年之久而经久不息。

据考证得知,玉米的祖先是墨西哥类蜀黍。从现有的图片上看,墨西哥蜀黍非常像普通的秸秆稻草,因为其杂乱无章的样子很容易混在这类作物中而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和发现。

大约在9000年前,墨西哥的居民率先发现了墨西哥类蜀黍,并看到了其产粮作物的潜力而后开始了驯化过程。最早期的墨西哥类蜀黍并不是像今天的玉米一样,只有一个杆。

而是分出了很多的杆。其次是其可以结出多个棒子而供人所食用。不像今天的玉米一样,一般都只能长一个棒子。最后的鲜明特点是,我们现在吃到的玉米粒是没有壳的。

但最原始的玉米却有壳,同水稻小麦一样都需要剥掉壳才可以食用。现有研究发现表明,在玉米的驯化过程中曾有大约五个基因方面的变化与演变,才慢慢形成现代玉米的样子。

但是玉米在墨西哥得到完全驯化的观点却得到了推翻。研究人员通过对洪都拉斯悬岩上所发现的三个距今大约有两千年的玉米芯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中美洲玉米品种有南美祖先。

也就是说,生活在古时西亚地区的人们在开始驯化小麦的时候也开始注重对于农业发展的探索了。只不过对于小麦驯化的过程,学术界至今仍有不少争论。有观点认为是迅速普及;

有观点则认为是也经历了逐渐适应的过程。只是逐渐适应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专家的认可。原因在于,野生小麦的传承与存在并未断绝。这种观点在我国亦有分歧,一为本土起源说;

二是西亚传入说。但不管怎么说,小麦已经成为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程度不言而喻。最原始的小麦与水稻、玉米无异,都是野草。只不过一万年前被人所现。

而后便开始了驯化过程。只不过最早的小麦是野生一粒小麦,顾名思义之下便是这种小麦仅仅只有最下方的小花会结果,其它的均不会。后来便演变成为栽培一粒、野生二粒。

直到演变成为今日的多粒小麦。在驯化小麦的过程中驯化过程中,人类选择的一个重要性状便是成熟麦穗的穗轴不易断裂。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产出更多的粮食从而养育更多人口。

THE END
1.作物育种进化史:从野生驯化到智能设计怎么高效地利用自然界给我们提供的这些物种?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现代社会,不同时代对自然界的植物资源利用是不同的。原始社会,自然界有什么物种资源,我们就直接采集食用什么资源。到了农耕社会,人类开始驯化物种。 比如,栽培水稻就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野生稻具有较强的落粒性,而且芒长、壳硬、蜕壳困难等性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41125/4d2b4ded87534cb3abb953f7e631fc78/c.html
2.植物种子驯化过程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非常巧的是,在很多很多的植株中,有那么一两个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变成了种子成熟后不落粒。而我们的祖先把它们采集回去,种在家园附近。于是,这样的野生物种就慢慢地被驯化成了一种家养的栽培物种。 水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中国对世界贡献很大的一个植物种类。水稻大约起源于1万年前,最早的野生稻没有几https://m.icppcc.cn/newsDetail_1075132
3.万年驯化背后!水稻不得不说的故事南方plus人工驯化野生稻,是原始农业的一个重要发端,以此,逐步演化形成水稻生产、食用及储藏加工等。 以前的野生稻五花八门,有的易落粒,有的匍匐贴地生长,有的种子上有长长的芒,有的分蘖多得离谱,有的籽粒小、产量低,有的还可以多年生,有不少不受人们待见的特征。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6/05/c2295420.html
4.水稻的起源与驯化——来自基因组学的证据但一些驯化基因——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可能首先在一个亚种中被 驯化,然后通过基因渐渗,扩散到另一个亚种中.因此,水稻驯化的关键是研究驯化基因的起源和扩散方式.随着大规模基因组 测序技术的发展和相应数据分析方法的建立,在全基因组水平对水稻及其祖先进行大规模分析,已成为揭示水稻起源与驯化之 谜的必由之路.http://www.kjdb.org/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