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抗中熟晚粳新品种—加991(矮系)
武运粳7号优系——武9746
武运粳7号为国家审定水稻品种,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并具有较大产量潜力;本县经多年作单晚种植均获成功,目前该品种在本县实际种植已数年、年种植达15—18多万亩,亩产均在550—650公斤,现将武运粳七号优系在本县种植的表现简述如下: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株高85—90厘米左右,茎杆粗壮,叶片稍宽挺,叶色淡绿,分蘖性中等,穗大粒重,结实率高,一般每亩21-22万穗,每穗总粒120左右,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9—30克,外观米质中上,糙米率86.2%,直链淀粉含量15.6%,食味中等。在本县作单晚种植全生育期150天左右,较耐肥抗倒,生长清秀、灌浆快,熟色佳,易脱粒,抗白叶枯病,较抗稻瘟病,纹枯病轻。
优质、高抗、易栽、
单双兼用型早熟晚粳新品种——丙0203
特征特性:丙0203两年种植田间表现为密穗型的株型和穗型,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叶色较淡、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病虫危害较其他品种轻,田间长势清秀,成熟时熟相好。具体数量指标如下:产量水平可达550公斤/亩;熟期5/中下旬播种可在10/25前收获(作连晚6/28前下种,10/底收。);株高作单晚达90—95公分上下,作连晚80—85公分上下;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可达24万以上;每穗总粒有100粒上下,结实率高达95%;千粒重约24—25克,外观米质好(基本无腹白、晶莹透明、食味一般)。
栽培技术要点:单季茬口栽培丙0203亩大田用种量2.5公斤,秧龄30天(连作稻茬口栽培丙0203亩大田用种量3—4公斤,秧龄在稀播条件下35天左右也可。);直播田用种量在精细操作条件下2公斤/亩即可,在粗放操作条件下以2.5—3公斤/亩为好。该品种在栽培上无特殊要求,其施肥和管理可参照秀水63的要求办理;该品种适应性广,高肥壮田能有高产,低肥瘦田也有相当产量。另外近年间水稻毁灭性病害——条纹叶枯病在本县已有发生,请做好秧田和大田前期灰飞虱的防治以预防条纹叶枯病危害。
优质早中熟晚糯—祥湖914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5022
品种名称:祥湖914(原名丙99-14)
作物类别:常规晚糯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科院
产量表现:经2000、2001年嘉兴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60.1公斤、542.1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63减产0.3%、0.8%,均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51.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0.5%。2004年嘉兴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1.8%。
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嘉兴市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9天,比对照秀水63长1天。两年区试平均亩有效穗26.8万,每穗总粒数94.9粒,结实率92.1%,千粒重24.0克。据2003年省农科院植微所鉴定,平均叶瘟0.5级,穗瘟3.0级,穗瘟损失率2.3%;白叶枯病5.0级;褐稻虱9.0级。据2003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结果:整精米率72.3%,长宽比1.7,胶稠度10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
审定意见:祥湖914属密穗型中熟晚粳糯品种,表现叶色青绿,稻叶细挺,植株略高,茎秆较韧,分蘖力强,穗数较多,穗型中等,结实率高,糯米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较广。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嘉兴及同类生态区作单季晚糯稻种植。
栽培要求:祥湖914作单晚一般在5/25前播种,亩大田用种量2.5公斤上下,秧田播种量25~30公斤,秧龄控制在30天内,在10/28前后收割。该品种在栽培上无特殊要求,其亩施标准肥可在65担内按需要掌握(要求配施磷、钾肥以有利于抗病高产),其他栽培可参照秀水63的种植方式种植。
杂交粳稻新品种——秀优5号
秀优5号系加兴农科院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而成,在本县已经2002、2003两年试验、试种、示范,其表现:
1、产量:一般亩产量600公斤上下(2003年湖州市品种试验平均亩产637公斤,杭州市品种试验平均亩产629公斤,加兴市区试折亩产563公斤;虹星桥镇厚前村示范种植干谷亩产590公斤;该品种总体产量水平比秀水63增5—8%。),据外地介绍也有亩产达700公斤的纪录。
2、生育期:2003年本县农艺实验场田间观察5/20播种、6/21移栽、9/6始穗、9/9齐穗、10/26成熟,全生育期在158—160天(单季);据加兴、湖州、杭州、长兴四地两年品种试验结果在5/下旬播种条件下,全生育期与秀水63相仿或略短;在5/中旬播种条件下,10/25后可收获。
3、抗性:抗倒伏能力强,抗稻瘟病能力强于秀水63,抗白叶枯病能力与秀水63相仿;抽穗灌浆期耐寒性比秀水63强。
4、特性特征:植株高105——110厘米,茎杆粗壮,生长繁茂,叶色偏淡;穗型大(密穗形),每穗约200—210粒(单晚每亩有效穗在14—15万),结实率一般在90%,千粒重26—27克,米质优;分蘖力一般。
5、栽培要求:大田用种量育苗移栽1.5—2斤/亩,要求稀播育壮秧,秧田亩播种不大于30斤;直播田2斤/亩。本县最佳播种期在5/20前后,秧龄25天左右;直播可放在5/底—6/初。种植规格(7×4寸)每亩在2万丛以内,每丛插1——2本。栽后肥水管理上以促早发为主要措施,一般亩标准肥施用量(中等肥力田块)60担上下(总肥量中安排施一定量的穗肥),要求配施钾肥。齐穗后水管上要干湿交替,不能断水过早,以养根保叶,播种前应用浸种灵一类种子处理农药浸种、以消灭恶苗病等病害,大田病虫害防治上可按常规晚粳稻要求办理。
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籼杂)
特征特性:两优培九系部级审定品种,在本县经多年引种示范试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强、熟期适合单季种植,亩产一般水平在600公斤左右,是一个有推广前途的好品种。两优培九株高120厘米上下、茎杆粗壮、抗倒性强,田间长势清秀、顶三叶上举,剑叶高出穗层、后期株型紧凑、群体光能利用率好;该品种分蘖力强、单株有效穗8—10个、每穗190—210粒、结实率80%左右、谷粒细长、无芒、千粒重26克上下、米质大大好于协优46。
栽培要求:在本县种植两优培九应严格掌握在五月一日至五日前后1—2天内播种、早播可早熟、迟播将大大降低结实率而导致减产;亩大田用种量1—1.2斤、秧田播种量20斤/亩以下、秧龄30天,培育带蘖壮秧是高产的关键。大田亩栽不超过2万不少于1.6万丛,规格8×4寸为好、每丛插一粒谷的苗为好;亩大田总茎蘖数达20万以上即行搁田、将最高苗控制在25万以内;由于该品种对水份敏感,搁田要轻搁、干干湿湿,收前断水切忌过早、以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避免出现青枯现象。肥料施用上一定要配用磷钾肥、亩纯氮用量按34—36斤左右灵活掌握,要求30%的氮肥作保花肥、穗肥施用。白叶枯病、稻瘟病抗性与协优46相仿,因穗大损失不起故特别要注意做好螟虫的防治;临抽穗破口期要求施药防治稻曲病,播前请用对口药剂浸种处理以预防恶苗病等病虫害,其他病虫害防治按常规处理。
籼型杂交稻新品种粤优938
粤优938系江苏省农科院育成、并已通过审定的三系超高产(达超级稻产量水平)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经省种子管理站批准,由省农作物局统一组织引种本省推广种植。
特性特征:株高115—120厘米,每穗总粒数185粒左右、实粒160粒左右,千粒重约28克;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长相清秀、熟相好;中抗白叶枯病,在稻瘟病重病区和重发年要注意防治稻瘟病,抽穗期请注意做好稻曲病预防防治工作。
品种优点:米质优(全部指标达国优二级以上);产量高、一般亩产650公斤上下、产高产田有亩产800公斤的报道;需肥水平低于其他超级稻,种植适应广。
栽培要点:在本县只能用作单季种植,要求5/上旬播种,亩大田用种量1.5斤;亩大田种1.2—1.6万丛左右;施肥采用前重中轻后补的策略,一般不施用穗肥,总氮肥用量应比同类品种少用10—20%;要求重搁田以增加后期抗倒能力;稻曲病防治可在全田50%剑叶全部抽出时打一次井岗霉素水剂(药量比防治纹枯病加倍),再在始穗期打一次。
籼型杂交稻新品种——中浙优1号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联合育成优质晚籼新组合,该品种获品种保护权(品种权号:CNA20010159.5),品审编号:浙审稻2004009。
产量表现:中浙优1号在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区域试验中高产特优质米全省平均比汕优63增产6.4%,在浙江省单季杂交籼稻生产试验中全省平均比汕优63增产4.3%;在本县种植亩产约在500——600公斤水平,本省外地有亩产700公斤以上的报道。
特性特征:在本县种植全生育期比汕优63长6天;株高115—118厘米,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耐肥性中上,分蘖力一般,抗倒性中等;亩有效穗16—17万上下,成穗率70%以上;穗大粒多,穗长约26—27厘米,每穗实粒135粒上下,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约27克,外观米质好、米食味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栽培注意事项:本县种植中浙优1号要求在5/10前播种(可在10/中旬初步可收割),播种前请用对口农药处理种子以预防恶苗病等病虫害;因为分蘖力一般,因此亩大田用种量要求不少于1.5斤,注意稀播育壮秧,秧龄控制在25天上下;插植密度可参照汕优63的要求、不必过密,但秧苗如不带蘖最好每丛插2本;中等肥力田块总氮肥用量按45担水平掌握,配施磷、钾肥有利于防病高产;病虫害防治上可参照汕优63办理,并注意后期稻曲病的预防以提高米质;后期注意水浆管理以预防出现倒伏。另外由于去年水稻上发现了水稻毁灭性病害—条纹叶枯病,此病主要是由于灰飞虱在秧田和大田分蘖期初叮食秧苗所致,所以今年要注意防治灰飞虱,杂交稻由于基本苗少苗期危害损失大,更应防治好。
高产、优质中熟晚粳稻新品种—秀水09
秀水09系加兴农科院著名育种家姚海根选育而成,在本县2003、2004两年已试验、试种、示范,其表现:
1、产量:一般亩产量600公斤上下,据外地介绍也有高产田亩产达650公斤以上。
2、生育期:据加兴、湖州、杭州、长兴四地品种试验结果、丙0209在5/下旬播种条件下,全生育期与秀水63相仿或略短(11月初收获);在5/中旬播种条件下,10/底可收获。
3、抗性:抗倒伏能力强,抗稻瘟病能力与秀水63同级,抽穗灌浆期耐寒性与秀水63相仿。
4、特性特征:植株高95—105厘米,茎杆粗壮,生长繁茂,叶色偏淡;穗型大(密穗形),每穗约130粒(单晚每亩有效穗在18—20万),结实率一般在90%,千粒重26克水平,米质优;分蘖力中上水平。
5、栽培要求:大田用种量育苗移栽5—6斤/亩,要求稀播育壮秧,直播田4斤/亩。本县最佳播种期在5/20前后,秧龄30天左右;直播可放在5/底—6/初。栽后肥水管理上以促早发为主要措施,一般亩标准肥施用量(中等肥力田块)60担上下(总肥量中安排施一定量的穗肥),要求配施钾肥。齐穗后水管上要干湿交替,不能断水过早,以养根保叶,播种前应用浸种灵一类种子处理农药浸种、以消灭恶苗病等病害;大田病虫害防治上可参照常规办理,近年间本县出现水稻毁灭性病害——条纹叶枯病,请农户加强秧田期和大田前期灰飞虱的防治以预防。
浙糯5号
产量表现:该品种为中熟晚糯,经区试平均亩产对照秀水63增5.9%,达极显著水平;在本县作单晚全生育期与秀水63同。2004年本县生产试验19.8亩,平均亩产501公斤。
特性特征:据省农科院植保所年鉴定结果,叶瘟平均级0级,穗瘟平均级1.0级,穗瘟损失率0.15%,白叶枯病平均级4.8级。据2003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结果,整精米率66.9%,碱消值7.0级,胶稠度100毫米,蛋白质含量8.8%,直链淀粉含量1.9%。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直立、叶色中等,株高作单晚95公分上下、抗倒性好,分蘖力中等、耐肥力强、要取得理想的产量需使用较高的施肥量、亩有效穗控制在20-22万水平有利于高产,穗型大、着粒密(密穗型)、单晚种植每穗可达150粒、结实率约85%,丰产性好,糯性佳,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后期青秆黄熟,适宜在本县作早茬口单晚种植(不能作连作晚稻)。
栽培要点:在本县作晚种应在5/20前后播种,秧龄控制在30天,并增育好带蘖壮秧。病虫害防治上可参照常规办理,但近年间本县出现水稻毁灭性病害——条纹叶枯病,请农户加强秧田期和大田前期灰飞虱的防治以预防。
中熟晚粳杂交水稻—加优一号
一、特征特性
嘉优一号系浙江省首个跨地区杂交水稻育种、推广联合体(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长兴县种子公司等多家单位组建)选育而成的三系中熟晚粳杂交水稻新组合,浙北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8天左右,比早熟加991迟熟1-2天。该品种苗期起发快,叶色较深,分蘖力中等偏强;进入中期后叶色转淡绿,茎杆粗壮,耐肥抗倒性中等偏强,穗大粒多,灌浆较快,结实率高,成熟一致,生长清秀,青杆黄熟,丰产性好,米质较优,抗稻瘟病,中抗白中枯病。适应我省杭、嘉、湖、宁绍及其苏南、沪郊类似晚粳地区种植。
嘉优1号2004年在本县单季稻大区品比试验,平均亩产667.9kg,比对照秀水63增12.1%;2005年本县多点生产性试验示范平均亩产625kg,比对照武运粳7号增12.9%;2006年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650多公斤,最高亩产量达700多公斤。该组合总粒数一般在220粒左右,结实率在90%以上,千粒重在26克上下。
二、栽培要点
1.适时早播稀播育壮秧。移栽稻浙北地区一般以5月25日前后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公斤,每亩秧田播种量15公斤,直播稻以6月5日前后播种,亩用种量1公斤左右。
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适龄移栽促早发,秧龄控制25天以内;合理密植增穗数,每亩插1.3万丛左右,落田苗3~5万/亩,插种规格以宽窄行为宜(8×6寸或9×5寸)。
3.科学肥水管理。
移栽稻:
配合施肥。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一生总氮肥用量折尿素30公斤/亩左右,并配施磷钾肥,施肥方法做到前重中控后稳,减少后期氮用量,穗肥一般控制在亩施尿素5公斤以内,不宜超量迟用。以求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而达到高产优质,防止倒伏。
坚持干干湿湿,薄露灌溉。插秧后深水护苗2~3天,以后做到浅水发棵,薄露灌溉,干干湿湿。当苗数每亩达计划穗数(15万左右)的80%时及时进行多次搁田控苗(最高苗控制在19万以内),进入中后期干湿交替,健根壮蘖提高成穗率,成熟期切忌断水过早,防止青枯发生。
直播稻:
科学施肥。2叶1心至3叶期灌水上板面,亩施尿素7.5~10公斤加钾肥5公斤促蘖肥,7-8天后再施尿素3公斤左右吊平衡。7月中旬初在搁田苗色褪淡后(露田后傍晚干施次晨复薄水)亩施长粗肥复合肥7.5公斤左右,8月5日左右在苗色再次褪淡的基础上(抽穗前25天左右),亩施穗肥尿素6公斤加钾肥3公斤左右,在轻搁后傍晚施肥,竖日早晨缓慢进水,叶色褪淡明显的要早施,反之迟施少施。
水浆管理坚持薄水勤露,湿润灌溉。播后到二叶期前坚持板面湿润管理,板面不留积水。2叶1心至3叶期灌水上板面施肥,以后实行薄露灌溉,7叶期前后当亩苗数达计划穗数(18万左右)的80%时及时进行多次搁田控苗(最高苗控制在22万以内),搁到田边见细隙,此后每次露达到田中间不陷脚,田土不发白为度。7月下旬在稻苗即将进入分化前进行二次重搁田,促使稻苗褪淡后傍晚施肥,竖日早晨缓慢复水,并继续坚持薄露灌溉,干干湿湿,至抽穗前再次重烤田,孕穗和灌浆期间要上浅水层,收割前10天左右方可断水。
4、病虫害防治。稻瘟病重发地区也应注意防治;其他病虫害根据植保部门病虫测报要求及时防治;重点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做到药剂浸种,加强秧田期和大田早期灰飞虱的防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后期水管要求干干湿湿、经常活水灌溉以促进根系健壮防止小球菌核病危害。
优质中熟晚粳新品种—秀水128
秀水128是浙江嘉兴农科院新推出的常规稻晚粳新品种,其特征特性:
株高中等,为95.0厘米上下,株型适中,茎杆坚韧,抗倒性强,叶色淡绿,分蘖率较强,植株清秀,成穗率较高,一般移栽稻亩有效穗20万左右,穗长16.5厘米左右,穗总粒130粒左右,结实率高达90%以上,落粒性好,千粒重25克以上,米质优、食味佳(此品种已被上海市评为重点推广应用的优质米品种),属穗粒并举的高产中熟晚粳类型,平均生育期156天,在本县宜作单晚栽培。
产量表现:试验、试种平均亩产在550~600公斤,个别高产田(2006年)亩产接近650公斤。
栽培要点
1、适时播种。直播、移栽均以5月下旬播种为宜,播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和催芽工作,直播每亩用种量4斤左右、育苗移栽亩用种量5斤上下(秧龄30天内)。
2、科学用肥。中等肥力田块亩施纯N30斤左右,要求配施磷钾肥。肥料运作上要求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早施分蘖肥,施好长粗肥;穗肥一般亩施尿素7公斤左右。
3、加强水浆管理:当每亩苗数达20-23万时二次搁田,后期断水不宜过早,保证养分积累,增粒重。
4、病虫害防治。苗期应做好化学除草、蓟马、灰飞虱等的防治,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生育期内可根据植保信息进行病虫害防治。
秀水110
该品种在本县宜作单晚栽培,表现产量高(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米质优、抗性强、成熟期与秀水63相似。
丙98110株型为半矮生型、故生长越老越清秀、作单晚株高90-95厘米、粗硬杆、株型紧、叶上举、抗倒力强。分蘖力一般、是大穗型品种,穗为长密穗型、每穗可达120-130粒、结实率90%上下、千粒重25-26克、外观米质及食味比秀水63明显好(饭清香可口、已达优质米水平)。成熟时熟色好、易脱粒、谷色好。
栽培要点:
①宜作单晚移栽、单晚直播、抛秧。
②亩大田用种量2.5公斤(直播2公斤左右,抛秧应略增加用种量)。
③5月20日前后播种、秧龄30天左右、9月10日左右齐穗、11月初收割。
⑤双本插植、行株距可6×4寸。
⑥亩大田标准肥用量65-70担掌握,要求施用磷、钾肥,施好穗肥可发挥大穗优势。
⑦注意防治条纹叶枯病、纹枯病,抽穗前5-7天用井岗霉素预防稻曲病,并注意蚜虫危害。
早中熟晚糯-加65
加65系加兴农科院育成的优质早中熟晚糯,在本县只用作单晚种植,种植早熟加65应在5月中下旬播种,亩大田用种子2.5-3公斤,秧龄30天左右,10月20-25日收割。该品种分蘖力中等,株高为90公分,抗倒力极强,密穗型大穗,糯性好,亩产可达550公斤以上水平。栽培要点:一般亩施标准肥50-60担,增施磷钾肥有利于高产,栽培可参照秀水63,对穗瘟等病害仍应及时施药预防。由于着粒密故请注意防治稻曲病和蚜虫,播前请用对口药剂处理以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
加育143(G143)
嘉育143由嘉兴市农科院育成,于2003年审定通过。该品种1997、1998两年嘉兴市区试,比对照嘉早05增产8.75%、增产6.73%,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7.74%。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02.5天,比对照种嘉早05长4天。2001年生产试验亩产506公斤,比对照种嘉育293增产11.92%。两年市区试,平均有效穗24.8万,每穗总粒90.35粒,结实率79.65%,千粒重26.3克。据省农科院植保所病虫鉴定结果: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细条病,感白背飞虱,感褐稻虱。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精米率、碱消值和蛋白质含量三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和胶稠度四项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
该品种表现为生育期中熟,茎杆粗壮,分蘖力中等,耐肥抗倒,穗型较大,千粒重高,米质中等,直链淀粉含量较高,丰产性好,稻瘟病抗性略优于嘉育293。适宜全省稻区种植,但注意稻瘟病防治。
栽培技术要点
1培育适龄壮秧:每亩播种量35-40kg,秧本田比1:5.0-5.5,秧龄30天左右。
2匀株密植,插足基本苗:每亩插3.0万丛左右,落田苗12-15万/亩。作轻型栽培,可参照嘉育293操作技术规程。
3肥料运筹:施足基肥(有机肥为主),早施、足施苗肥,并配施磷钾肥,总用肥量以55-60担/亩标准肥为宜。
4科学水浆管理。前期多次阁烤田,促根、壮蘖,后期切忌断水过早,稻瘟病严重地区,注意防病。
近年间本县出现水稻毁灭性病害——条纹叶枯病,务必告诉农户加强单季晚粳稻秧田期和大田前期灰飞虱的防治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