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稻生产技术》第一章水稻生产基础知识第一节水稻生产概述?

水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有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从事稻作生产的农户接近农户总数的50%。因此,水稻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稻米营养丰富,一般精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79%,蛋白质6.5%~9.0%,脂肪0.2%~2.0%,粗纤维0.2%~1.0%。稻米蛋白质中有营养价值高的赖氨酸等各种营养成分。在谷类作物中稻米所含有的粗纤维最少,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消化率和吸收率均较高,最适于人体的需要。此外,水稻的副产品用途广泛,米糠可以榨油,也是优良的精饲料。稻草可编织、造纸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稻副产品资源将发挥更多更重要的作用。

二、水稻生产概况

(一)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水稻是全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水稻的国家和地区有122个,分布在全球各大洲。其中以亚洲种植面积最大,占世界水稻总面积的90%以上,美洲约占4%,非洲约占3%,欧洲及大洋洲均约占不到1%。在水稻生产国中,以印度播种面积最大,我国居第二位,总产量我国居首位。在栽培方式上,中国、日本和韩国以育苗移栽为主,澳大利亚、埃及、美国和巴西等则以机械直播为主。美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很高,每种植和收获1吨水稻仅用工17工时,比亚洲节省了近600工时,节约了大量的劳力资本。在水稻产业化发展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水稻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水平高。如通过农会、农协等产业化组织,实施统一组织生产、技术指导、生产资料采购、销售等服务,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生产效率;通过集中销售来稳定市场供应,避免盲目生产,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如日本农协建立了都、道、府、县农协等分级组织系统,对农民种植业结构调整、生产计划制订、生产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生产资料采购、创办信用社等提供服务;泰国通过统一标准和统一品牌、运用“绿箱”政策和降低土地税等来扶持泰国香米的产业化发展,使得泰国“香米”享誉世界。

(二)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1.我国的水稻分布

我国稻区分布广泛,从南到北跨越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5个温度带,最北的稻区在黑龙江省的漠河(53°27′N),为世界稻作区的北限;最高海拔的稻区在云南省宁蒗县山区,海拔高度为2965米。从总体看,我国水稻种植区域的分布呈东南部地区多而集中,西北部地区少而分散,西南部垂直分布,从南到北逐渐减少的趋势。

我国水稻共分为六大稻作带,即南岭以南和台湾地区的华南湿热双季稻作带,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湿润单、双季稻作带,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西南高原湿润单季稻作带,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半湿润单季稻作带,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的东北半湿润早熟单季稻作带,河西走廊以西、祁连山以北的西北干燥单季稻作带。

2.我国水稻生产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碳化稻谷进行的同位素示踪分析,我国水稻栽培至今大约已经有六七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汉代,就盛行用直辕犁耕田,文献中已开始记载插秧。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提到排水晒田技术,《沈氏农书》中已论述了看苗施肥技术。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稻作栽培技术,如总结、推广“南陈北崔”的经验,既促进了水稻生产,又丰富和发展了农业科学。另一方面,围绕水稻生产上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实验,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指导稻作实践,使许多科研成果在水稻生产中发挥了作用。在新品种研究推广方面,先后经历矮秆水稻、杂交水稻和超级稻3个阶段;在栽培技术方面,如江苏省研究推广水稻模式栽培、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杂交籼稻两段育秧、水稻肥床旱育秧等。稻作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使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3016.24万公顷,总产20693.4万吨。

三、目前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一)目前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

1.种植面积趋于下降,提高单产的压力加大

我国水稻生产总体上稻米供需平衡略有盈余。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扩张,基本建设用地的剧增,环境污染的影响,促使水稻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同时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水稻总产量仍表现稳中有升。虽然膳食结构的多样化,使稻米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但是,种植面积不断下降,人口持续增长,以及环境条件恶化等因素已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构成巨大挑战。

2.优质水稻生产较少,稻谷品质差异大

由于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忽视稻米品质的研究和不重视优质水稻品种的推广,优质水稻品种在生产中应用得较少,尤其是早籼品种,其稻米多数腹白大,外观品质差,食味也差,经济效益低。水稻的生产亟待进行种植业结构和水稻品种结构的调整。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的各种条件相差极大。南方省份多为双季稻,以种植杂交籼稻和常规稻为主,而北方稻区大多种植单季稻,以种植粳稻为主。近些年,南方的一些省份由于出现卖粮难的问题,种植水稻的经济效益低下,双季稻面积有下降的趋势,单季稻面积有所上升。而东北稻区,由于其水稻米质较好,受到市场欢迎,水稻面积逐年扩大,总产量不断增加。

3.种植方式以手工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

我国水稻生产方式以手工为主,精耕细作,尽管近些年来发展了一些轻简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从总体看,我国稻作的机械化程度仍远落后于发达的农业国家。由于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益极其低下。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价格上升;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猛增,生产成本提高,而稻谷价格提高不多,以致出现粮食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对水稻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

4.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农业生产主要以户经营为主,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由于土地流转难度大,所以规模种粮大户少,连片种植优质稻的难度更大。

(二)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

1.水稻品种结构的优化

由于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水稻生产追求数量而对水稻的品质相对重视不够,优质米品种不多,种植面积不大,专用稻、特种稻的开发利用程度也极低。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各地日益重视优质米的开发利用,采取各种措施调整水稻种植结构,扩大优质水稻的种植面积。

2.水稻种植轻简化、机械化

随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稻作的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正在发生新的变革,轻简栽培技术备受稻农欢迎,机械化取代劳动强度很大的手工操作已有一定的基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水稻种植技术上的突破,新的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水稻生产技术的出现与先进的电子、信息、遥感技术的成功结合,将会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水稻种植技术,而水稻生产从播种、施肥、植物保护、灌溉至收获、脱粒、贮藏全过程的机械化作业,将成为现实。

3.水稻生产经营产业化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是我国继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社会变革的又一次重要变革。尽管目前我国水稻生产的产业化发展还相对落后,但近些年蓬勃发展的水田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和水稻产区粮食龙头企业的发展,展示了水稻生产经营产业化的良好前景。

THE END
1.十大水稻品种排名3、适宜范围:适宜在海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种植,近3年推广面积达1751万亩。 以上就是关于十大水稻品种排名介绍了,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繁多,各有特色。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些品种的优势,结合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水稻高产。 https://news.cnhnb.com/mzhuanti/detail/463505
2.水稻选种什么稻种产量最高什么稻种好吃又高产→MAIGOO知识最好吃的水稻品种“中9优8012”。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19。好吃的其实也看个人爱好,销量只能代表大众而不能代表个人。 怎样选购水稻种子 1、对所在的种植区域要了解 水稻选种要与当地的积温、水稻生育期、降水情况、栽培水平、土壤肥力、水资源情况、病虫害发生等多方面因素匹配。 https://m.maigoo.com/goomai/197141.html
3.看看这些水稻新品种编者按 我国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有平原,有丘陵,有山地,有沙漠。如何创制适合当地土壤特点的粮食品种,并实现稳产高产,是农业科研人员不断努力的方向。今天介绍的这三个水稻品种,均属功能性品种,它们抗性强、产量高、适应性广。特别是沙漠水稻的繁育成功,更是全球首例。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240906/Articel04003MT.htm
4.常见的稻谷种子品种有哪些推荐(10)篇水稻种子是稻谷高产的关键所在,不同的水稻品种,生长特点及抗病能力都不同,一般根据当地环境、土壤条件等进行选择,种子本身的生育期、产量、品质要综合考虑。另外,种子的抗病能力决定了稻谷的质量水平。 2、播种时期 不同地区的水稻播种时间不一样,气候决定了水稻种植次数、种子方式,一般山区气温较低的地方,容易受地形https://www.nygq.net/sites/post/G9bg3JvVbx
5.五常大米“七宗最”之——最好的稻种和最天然的种植上一篇小编为大家介绍了五常的“七宗最”(最好的土壤,最好的地势,最好的纬度,最好的水),今天小编介绍一下五常最优质的水稻品质以及最佳的种植方式。 先普及一个大家不知道的常识:我们所了的口碑称王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并不是指五常的所有品种的大米,专指的是稻花香二号这个品种。我们现在市面上吃到的很多都是稻https://www.douban.com/note/435939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