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水稻与番薯玉米等作物放到“大历史”中去诠释新闻频道

中国现有农作物约600种,其中本土农作物约300种。除了明清时期引进的玉米、土豆、番薯等,其他粮食作物基本来自我国主要农业区。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便逐渐开始了对本国农业史的研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有关我国农业史的普及读物长期欠缺。因此,东南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昕升博士撰著的《食日谈:餐桌上的中国故事》(以下简称《食日谈》),便弥足珍贵。作者近年已出版过《中国南瓜史》《番薯的故事》《明清以来美洲粮食作物经济地理研究》等6部专著,这位“南瓜博士”也是B站上的人气Up主。

作者也真正将这样的研究方法运用到了本书之中,重点探讨所谓“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和“美洲作物决定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北方至迟在魏晋时期,南方至迟不超过南宋,便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旱地和水田耕作体系。技术形态在此基本定型,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至今。我国北方种植制度多是两年三熟、麦豆秋杂或粮棉、粮草畜轮作,南方则多为水旱轮作。种植制度的差异导致了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南方吃米、北方食面的差别最为明显。正是种植制度和饮食文化这两大因素共同作用,造就了所谓“中国超稳定饮食结构”。

作者认为,由于口味、技术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国人适应新作物的过程相当缓慢,外来作物发挥影响往往要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缓冲。“美洲作物”研究能有今天的局面,应归功于20世纪著名旅美华裔史家何炳棣先生。近些年出现了过分夸大“美洲作物”的言论,作者称之为“美洲作物决定论”,他认为何炳棣先生早年创造性地指出了清代人口增长与“美洲作物”之间的关联,但并未刻意夸大“美洲作物”的意义。

作为“美洲作物决定论”的代表,不少论者深信,番薯对于明朝的生死存亡起着决定性作用。明朝亡于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则起于天灾人祸。如果当时番薯、玉米等作物能够在全国推广,百姓赖以活命,或可不生民变,明朝也可存续。这一观点影响甚巨,而且多有论著宣称正是“美洲作物”的推广才导致了清代的“人口奇迹”和“人口爆炸”。李昕升基于长期深入研究,不认为“美洲作物”未能推广是明朝灭亡的原因:“朝代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算这些高产粮食作物都传播了,但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小冰期、通货紧缩等。”事实上,番薯、玉米清末已在全国普及,可结果,清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对于清代“人口奇迹”“人口爆炸”之论,作者认为当时人口增长的成因极为多元,不应单纯将“美洲作物”与“人口增长”放在一起讨论。比如,清代人口出生率大涨,死亡率随之下降,必定导致人口增加。康雍乾时期气候温和稳定,也利于人口稳步增长。清朝强化了地方统治,巩固和开拓疆域,吸纳各民族人口,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样推动了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且明清易代对地主阶级造成沉重打击,形成所谓“人口真空”,由此造成了地权的分散,提高了佃农的地位;且有清一代,农民对荒地的垦殖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利于容纳更多人口,在籍在册之人数遂大大增加,也有助于造成清代人口数突然暴增这一局面。

由此,作者得出了新观点:虽然“美洲作物”的传入给明清时期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但不应对“美洲作物”过分推崇,彼时中国养活规模庞大的人口主要还是依靠本土作物水稻——水稻支撑着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如果连水稻都未能阻止封建王朝的灭亡,则外来作物玉米和番薯也无济于事。

(刘啸虎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黄静系该院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THE END
1.水稻演变的历史截至今天,普通水稻每亩产量已经超过400公斤,而超级杂交稻的亩产则超过1000公斤,这组数据放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记得在我小时候,大约30年前,我们家种着15亩地,其中4亩是水田,每年两熟,种一季稻子,再种一季小麦。我爸我妈辛勤劳作,是全村公认的种田能手,稻子亩产最高才200公斤,小麦亩产最高才300公斤。三十年后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18/11/36465141_630013341.shtml
2.中国杂交水稻发展史杂交水稻的历史时期是1973年。1964年,袁隆平率先在我国开展杂交水稻研究,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袁隆平也因此获得了“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而且获得多项国际大奖。https://m.tuliu.com/jxwd/detail-29823.html
3.水稻种植历史水稻种植历史 “水稻无人机直播前期需要进行稻田除杂、蓄水、翻耕、平整以及开沟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决定着水稻的产量。”新农人农产品股份合作社理事长蒋丽英说,无人机进行直播前,还需对稻田进行测点定位,所以水稻无人机直播还需培养专业无人机机手,同时,在该区供销社的支持下,今年他们还采购了三台无https://www.nygq.net/topic/261370
4.中国杂交水稻发展史,给我国带来什么贡献内容摘要:袁隆平于1964年在我国开展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在1973年便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这是杂交水稻历史性的一次突破,而在2020年杂交水稻双季的亩产量已经达到了1530.76kg,在杂交水稻的发展史中,袁隆平的功不可没,因此他也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一、中国杂交水稻发展史1、在1964年,袁隆平便在http://field.10jqka.com.cn/20221027/c642514510.shtml
5.隆平水稻博物馆:稻作传万年稻香飘海外这便是隆平水稻博物馆。 作为世界首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以“传播稻作知识,弘扬农耕文化”为宗旨,2016年5月试开馆,2019年9月正式开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设有中国水稻历史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与杂交水稻3个基本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通过1200多件文物展品和丰富的多媒体https://www.yueyang.gov.cn/mobile/23191/23206/content_1695544.html
6.水稻的起源和历史水稻的起源地在中国,距今已经有47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水稻是一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茎秆直立生长,生长高度在50-150厘米之间,其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适合在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水方便、无盐碱的地块种植。水稻的由来 水稻的起源地在中国,考古学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中的新 https://hr.gan-ren.com/hc/rexhxrxrecxmfencnxs.htm
7.初中历史知识点:杂交水稻中考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杂交水稻2019-04-24 16:45:28中考网整理· 杂交水稻 生于北京,祖籍江西九江德安,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技术,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http://www.zhongkao.com/3g/e/20190412/5cb06d1971ca9.shtml
8.历史常识水稻演化史公元前8500年,野生水稻在长江中下游被驯化成粳米稻,这种水稻经由商人、农民通过云南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变成籼米稻,再次传回中国。 11世纪,在交州杂交诞生的占城稻传入宋国,与本地晚稻配合种植成为双季稻,使得宋朝人口突破上亿,南方人口与经济规模由此开始压过北方,到元末已经远超过北方,这也是朱元璋北伐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6177723/
9.这里的水稻有“故事”新华社南昌3月28日电(记者范帆 周密 郭丰庆)春耕时节,农事渐忙,记者来到江西省万年县,探寻这里水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一次考古,让人类稻作历史推移到12000年前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东南岸的江西省万年县,河网密布、农田肥沃,自古就是粮食产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https://m.gmw.cn/2021-03/28/content_1302195269.htm
10.世界稻作历史水稻的起源与传播水稻虽起源于高温、湿润的热带地区,但由于长期的演变和分化,而今耐寒、早熟的稻种可以在位于北纬53°29′的我国黑龙江漠河和地处海拔3000m的尼泊尔、不丹高原等冷凉地区种植,水稻的适应性是其它作物所不能及的,经考证稻作历史已有1万年左右。一直以来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比任何作物在更长时期内养育过更多http://www.pjrice.com/index.php?ac=article&at=list&tid=114
11.科学网—食文化漫谈:米饭简史出土了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玉蟾岩遗址被誉为“天下谷源,人间陶本”,成了世界稻作文明起源的“圣地”。在我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稻谷、稻杆叶和许多植物茎叶、果实的碳化物,经过年代鉴定为距今6670年左右,说明我国最迟在6000多年前就开始水稻的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339800.html
12.且看粤稻百年正风华!省农科院水稻所《所史》将发行南方+如今,省农科院水稻所已经走过了115个年头,经丁颖和黄耀祥院士等几代广东水稻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在水稻育种、栽培技术研发、稻种资源收集保存利用、成果推广与应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展示了“粤稻研究”的辉煌历史。 粤稻百年风华,都凝聚在一本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发展史(1908-2020)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6/01/c7746227.html
13.水稻最早产于哪个国家回答 水稻起源于亚洲和非洲,分为亚洲水稻和非洲水稻两种,在非洲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00多年前。而亚洲水稻的时间要比非洲的早很多,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地区发现了距今8000-9000多年的水稻遗迹,后来由发现了一万多年的水稻遗迹,所以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https://nong.huabaike.com/sncjwt/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