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行业供需现状发展趋势分析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新闻中国采编网中国新闻采编网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国研智库国情讲坛商协社团谋定论道经信研究哲商对话万赢信:“目前中国水稻行业发展现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谋定研究中国智库·对话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
一、水稻的主要类别
照繁殖方式不同,我国水稻主要包括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但二者的优良性状可以形成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进而生产出的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
我国是全球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而常规水稻是可以留种且后代不分离的水稻品种。常规稻和杂交水稻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可以自交留种。与常规水稻相比,杂交水稻的选育难度较高、品质相对较差,种子价格整体高于常规水稻。但由于杂交水稻结合了父本与母本的优势,使其具有穗大粒多、抗逆能力强、产量高等特点。
二、中国水稻行业发展政策背景
三、水稻行业产业链
图示:水稻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四、中国水稻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技术进步是提升水稻生产效率的核心驱动力,而并购整合则可以优化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行业集中度提高。2011年以来我国水稻种业收购公司主要集中在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丰乐种业、大北农等龙头育种企业。
目前,我国市场中的大米企业较多,但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竞争相对激烈。据统计,2020年,我国大米加工企业前三名分别是中粮粮谷控股有限公司、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北国宝桥米有限公司,大米行业中的私营企业较多,且企业的规模较小,行业整体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五、中国水稻产业发展趋势
1、种植规模化
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我国农业主要经营方式,但分散化、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大市场和国际化需求,近年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种植规模化趋势显现。
2、品种优质化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以及居民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消费需求转变,各地高度重视发展优质稻,调整优化品种审定标准,突出新品种的食用口感和绿色生态特性,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农村部连续举办了3届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每年评出金奖品种10~15个。此外,各地加快推进优质稻谷订单收购、优质稻米评鉴评比活动等工作,推进水稻品种品质不断改良。
3、技术智能化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在对我国水稻生产领域产生深刻影响,显著提升了生产者决策和管理行为的智能化;农业传感器、农业机器人、农业智能装备等技术正在加速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工具的升级改造,水稻生产技术智能化趋势加速显现。国家加速布局建设人机协同的天空地一体化数据信息采集体系和应用体系,加大农业智能装备的研发应用。当前,智能化水稻浸种催芽车间、激光平地机、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植保飞机、无人驾驶收割机以及智能化大米加工生产线等覆盖面逐步扩大,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智能化。
4、消费个性化
我国大米人均口粮直接消费量逐步减少,消费总量趋于稳定,但大米消费的个性化特别是健康安全、功能保健趋势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