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韩斌:“水稻家族”起源地在广西

隆安分布的野生稻。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这是2002年在广西资源县晓锦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炭化稻谷,是目前广西发现得最早的粳米标本,对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和稻作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发现,充分证明广西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图片来自《瓯骆遗粹》(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

水稻、小麦是人类主要的口粮。这些农作物的种植起源地曾被认为是在鱼米之乡的长江流域中下游。10月4日,一篇发表在世界知名科学期刊《自然》上的科研论文,带来一个让人激动的发现:“水稻家族”的祖先来自广西。

这是上海科学家韩斌率领科研团队在研究水稻基因时无意中发现的秘密。这一研究结果,带来的影响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人类的进化史、文明史都有着重要意义。近日,韩斌在回复记者的采访邮件时表示:“广西是了不起的地方,对世界农业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我们愿意和广西各有关部门合作,再对广西的资源做一次系统的基因组分析。”

答案藏在水稻基因中

将野生稻驯化成能被人类食用的栽培水稻,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一驯化过程的源头究竟发生在哪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课题组无意中发现了答案。

韩斌课题组研究的初衷本来是想从野生稻中挖掘更多的优良基因,用来改造水稻,使它们更加健壮而高产,但通过基因比较,他们无意中梳理出了水稻驯化源头的一些线索。

韩斌带领课题组完成了水稻基因组测序,“画”了一张精确的水稻高密度基因型图谱。在此基础上,他又带领团队从全球不同生态区域中,选取了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为它们绘制了精细的基因图谱。

仔细研读这几百份基因图谱,就能排出一幅较为完整的“水稻家谱”。这份“家谱”带来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在栽培水稻的诸多野生“亲戚”中,它与广西珠江流域的野生稻种最为相近。这也就是说:栽培水稻们的祖先是“广西人”。

这项研究结果,以“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为题,全文在线发表于10月4日《自然》杂志上。《自然》(Nature)是世界上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中,每年最重要、最前沿的研究结果是发表在《自然》上。

“水稻家族”从广西起源

广西有着丰富的野生稻资源,在隆安、来宾等60个县市都有零星分布。位于广西农科院的“国家种质南宁野生稻圃”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野生稻圃。这里保存的野生稻资源量是全球最多的,现在已经达到1.2万多个标号的材料,包含了全球21个野生稻种。

通过基因分析,科学家们这样推断栽培水稻的扩散路径:人类祖先首先在广西,利用当地的野生稻种,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驯化出了水稻中的粳稻。粳稻随后往北逐渐扩散到韩国、日本;往南扩散中的一支,进入了东南亚,在当地与野生稻种杂交,经历了第二次驯化,产生了籼稻。

基因研究准确无误地把水稻能够最早驯化的区域定位在广西珠江流域——也就是南宁周边的一些地方。“我们的研究证据是基于现代遗传学研究证据,应该比考古学证据更有说服力、更准确。”韩斌说。

野生稻外表看似杂草,但体内却蕴含许多优秀的遗传基因,具有育种价值。韩斌感慨:广西是了不起的地方,对世界农业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里面的资源应该好好挖掘。

谁最先种植水稻?

“无论从文物发现、历史遗迹、语言传说还是野生稻分布,我个人认为很可能是生活在隆安一带的古骆越人。”对于韩斌的研究成果,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

这样的推测和设想还需要更多的证据,这里面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但谢寿球表示,这一水稻基因研究成果将让人重新认识广西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心。

“水稻科学家”与广西有渊源

韩斌多年来一直从事水稻基因研究,曾被誉为破译水稻“基因天书”第一人。这位专门和基因打交道的科学家与广西有着不小渊源。他于1985年~1988年在广西农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国内知名分子遗传学专家马庆生。

10月31日,韩斌的导师,自治区政协原主席、广西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马庆生告诉记者,这一科研成果最大的亮点在于后续影响:将提高广西在水稻育种上的地位,广西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也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对于研究广西在人类进化史、文明史上的作用,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作为广西学子的韩斌取得这样的成就,还可以提振广西教育界的信心。

对于这一课题的深化,韩斌表示,接下来他和团队将会对水稻驯化遗传位点进行更精细的分析,拓展育种资源。原生态的野生稻一定要在环境、生态保护方面做好工作,还要注意发掘考古方面的研究。他们也愿意和广西各有关部门合作,再对广西的资源做一次系统的基因组分析。

THE END
1.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迄今对杂草稻的发生和进化尚有很多的争论和假说,本研究通过水稻亚种间和品种间的杂交试验以及亲本与杂交后代籼粳分化分子标记的遗传分析,对杂草稻起源和进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亚种间和品种间特定亲本杂交组合(7个籼/粳,4个籼/籼)的后代中均可分离出类似杂草稻的植株,其频率为籼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detail_thesis/0201294425289.html
2.基于叶绿体基因多样性的中国水稻起源进化研究水稻在我国已有7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稻米的总产量及播种面积均居世界前列。被认为我国栽培稻祖先种的普通野生稻在我国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和丰富的多样性。然而,我国栽培稻的起源过程及起源地,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此同时我国栽培稻的籼粳分化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论。因此,若要探讨我国水稻的起源进化过程,就需要从这些争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1158801.nh.html
3.水稻栽培学1关于水稻,它起源的准确时间和地点不得而知。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水稻进化过程中的驯化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目前已知的最早非洲栽培稻,考古学家认为起源于非洲西部的尼日利亚,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亚洲栽培稻要比非洲稻早得多,长期以来学术界大多认为印度是亚洲稻的起源中心,印度曾发现过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https://www.meipian.cn/4zqit46e
4.高二历史上册教案5篇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达尔文认为,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他提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原理,被后人http://www.jiaoyubaba.com/gaozhong/23404.html
5.水稻的起源与驯化——来自基因组学的证据科技导报 2015,33(16) www.kjdb.org 水稻的起源与驯化 ——来自基因组学的证据 景春艳,张富民,葛颂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约 1 万年前开始被驯化.由于水稻与其祖先野生种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水稻的起源 和驯化问题长期存在争议.http://www.kjdb.org/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2956
6.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科学·技术·社会 中国拥抱“基因世纪”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第五节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科学家的故事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第三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科学·技术·社会 探索地球外的生命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http://www.xaeduyun.cn/s1iac/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482b39bb20182b4163d2801d3
7.物种起源绪论学案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rn2kq3u.html
8.土壤植物互作团队揭示植物水杨酸信号和合成通路的起源和进化机制该团队于2017年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发表文章,解析了水稻根中水杨酸合成的路径,并阐明了水杨酸调控根系发育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该研究进一步系统地揭示了绿色植物中水杨酸合成和信号通路的起源与进化过程,此外,绿色植物中广泛存在的水杨酸对于绿色植物登陆后适应复杂的陆地土壤和高光强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该成https://news.foodmate.net/2022/12/649287.html
9.团购票价预定优惠馆内计划设置十个展厅,分别以文字、影像、图片等资料以及模型、实物等方式,展示水稻的起源进化及种子资源、水稻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水稻插秧与收获机械、稻谷的储藏与加工、水稻的综合利用、水稻科学技术研究进展、水稻人物与史话、方正水稻文化、水稻产品及工艺品等方面内容。https://gs.ctrip.com/html5/you/sight/154/1675692.html
10.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学电子课本初二下册生物书电子版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科学·技术·社会 中国拥抱“基因世纪”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科学家的故事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http://www.e4221.com/keben/26755.html
11.水稻育种学课件第二讲(第2章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1学时).ppt水稻育种学课件第二讲(第2章 栽培稻的起源与演化)(1学时).ppt,2.2.2 非洲栽培稻的起源地 非洲栽培稻起源于热带西非,它的原始多样化中心(初级起源中心)位于马里境内的尼日尔河沼泽地带,次级多样性中心在塞内加尔、冈比亚和几内亚。非洲栽培稻不会超过3500年的历史。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3/611215302100415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