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由来简介100字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导语:立夏是怎么来的在我国传统中,很多节日或节气的起源都带有一定玄幻色彩,它们的出现总是伴有一个或几个的传说故事,而且,人们也相信,曾经是真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过,并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精神信仰。那么,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是什么推荐以下立夏的由来简介100字。

立夏的由来简介100字立夏节气的由来典故

立夏由来

立夏的由来典故1:

立夏“称人”的第二种传说与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有关。

三国末期,后主刘禅经营的蜀国已是兵微将寡国力不继。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奉命率大军伐蜀,兵逼刘禅投降。蜀国有位忠臣叫正,他对邓艾提出“刘禅乃一国之君,投降去了魏都后不能受到半点虐待,不能瘦一星半点肉,不然宁死不降”。邓艾答应了这一条件。

刘禅投降后被带到了当时魏国的都城洛阳,魏国公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住宅、绸缎万匹、美女百名。刘[禅从此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竟没有半点忘国之耻。第二年正叫人给刘禅称了一下体重,这忘国之君不仅没瘦反而重了二十多斤。这一天也恰好是立夏日,《三国演义》里有诗说“追玩作乐笑颜开,不念危土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

立夏的由来典故2:

立夏还是一个传统的岁时礼俗节日,周代在立夏这一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城南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先帝祝融的仪式。汉代也沿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载:“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舞《云翅之舞》。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至明代始有“尝新风俗”。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并用柳枝穿果叠作小儿食品,江浙一带还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民间习俗还有“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说立夏时吃鸡蛋鸭蛋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耐暑。有的立夏食笋,有的立夏喝酒,都是赶在节日这天,名曰“立夏见三新”,南方地区旧时逢立夏日,各家蒸新茶,并配以各种水果,馈赠亲戚邻居。

立夏史料记载

立夏节气

《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

明人《遵生八笺》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蝼蝈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

三候:

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

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水稻田考古演这粒米,走过了漫长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 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 皇朝墩遗址发现了9000年前的水稻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这一年的这些新发现,让我们重新认识熟悉的稻米。 一粒稻,从长江边,走到我们的碗里,用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JKQDUE8C000189FH.html
2.醴陵陶瓷发展范文6篇(全文)围绕“绿色瓷城,休闲胜境”总目标,贯彻“优势产业发展”战略,在广泛吸收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能源、人才、市场、区域优势,科学规划,循序推进,引导陶瓷产业向集团(群)化、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重点发展工业陶瓷、电瓷电器,提升日用瓷、艺术瓷,积极发展结构陶瓷、化工陶瓷、陶瓷复合材料等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xfmcytg.html
3.青州通讯数字报伯益不仅治水卓有成就,而且在治水过程中还立下了其他功劳。其一,伯益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其二,传说伯益发明了凿井技术。其三,伯益参加平治洪水,也促进了本氏族的发展。 大禹继舜之后,伯益又辅佐大禹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伯益在政治上http://qztx.qzxww.com/html/2023-01/16/content_43726_15709161.htm
4.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50名候选人事迹他历时7年的艰苦研究,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得到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多年来,孟二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孟二冬主动要求到石河子大学支教。支教期间,出现严重的嗓子https://www.mct.gov.cn/whzx/zxgz/djgz/200907/t20090731_798141.htm
5.村级道路项目建议书(精选12篇)1、项目建设是完善路网,满足交通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位于**镇**村,原道路均为七八十年代修建村组道路,线路等级低、线形差、路面窄,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项目的实施将大大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等级,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ctvq3i2.html
6.优秀人物袁隆平的事迹介绍100字优秀10篇.docx袁隆平的事迹介绍100字(精选篇3) 袁隆平爷爷是我国的水稻之父,也是人类史上首个创造出杂交水稻的人,我们今日所能吃到的大米小米都是由袁隆平爷爷创造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稻穗不仅高,而且米粒颗颗饱满,数量还不少。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宏大的人物,最终还是没能躲过岁月的束缚。2021年5月22日13:07,中国杂交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30/8002031065006074.shtm
7.关于水稻种植情况的调研报告2100字xx镇大米主产区地处北纬40.5°xx几字湾顶端,土地盐碱化严重。早在上世纪70年代xx镇就开始探索在盐碱地上进行水稻种植,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落后和农业机械缺乏,劳动强度大,水稻产量很低所以就没有延续种植。1995年xx镇再次尝试水稻种植,当年种植水稻500亩,平均亩产900斤,后连续种植十几年,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效益逐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2878
8.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有13名中国人入炎子排在第一位→MAIGOO知识根据贾东瀛、张大可所著,由华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讲述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伟人事迹等内容的《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下面为大家分享展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其中包括13位中国人,他们是孔丘、蔡伦、赢政、刘彻、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孙武、成吉思汗、李耳、司马迁、李时珍、袁隆平,完整名单请看正文。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1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