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理高考地理中的垄作耕作法轮作/间作/套种/垄作/连作/休耕水稻复种种植

在高于地面的土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垄作在中国始见于西周,战国时已盛行于北方,气候冷凉、春季易旱、夏季易涝地区采用较普遍。

1.什么是垄作耕作法?

农作物垄作是一种常用的耕作方式,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起垄后播种,另一种是先平播,待出苗后再起垄。一般来讲北方地区秋作垄要比先播种后起垄好很多。

2.耕地起垄有哪些好处呢?

第一,有利于土壤保持良好墒情,尤其是一些相对干旱地区,春季风大降水少,在秋天起垄后镇压,可以有效地将土壤中的水份保留到垄体内,春天播种时,种子能接触到湿土,有利于作物苗全、苗齐、苗壮。

第二,利于土壤提高供肥能力。由于起垄作业,会使不同深度的土壤得到轮换休息,土地在起垄的过程中,可以将15厘米以下的土层翻转到垄体上,而表层的土壤轮换到垄体下部,这样会使土壤根际15-20厘米土层得到轮换休息,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第三,有利于降低病虫危害,一般来讲,通过起垄作业,可以将土壤上下层有一个倒换的过程,这样就会使一些地下害虫的虫卵或其他越冬虫害,以及一些病害的菌源翻转到地表,经过太阳晒、失水风干、冬天冷冻等过程,杀死虫卵及一些土壤中的病源微生物,降低下茬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率。

第四,有利于提高地温,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大家知道,耕地起垄之后,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增加大约在30%以上,这样土壤通过吸收太阳光能,提高土壤温度,并将热量保存下来,根据生产实践,正常情况下,垄作土壤温度大约会高于非垄作土壤温度2-3度左右,一般垄作栽培与平播同一天播种,垄作会提前1-2天出苗。

3.哪些作物适合起垄栽培呢?

除了水稻、小麦、亚麻为数不多的作物之外,其余作物基本上适合于所有农作物栽培。一般来讲,第一类适合起垄栽培的作物主要有萝卜类、马铃薯、花生、甜菜等块根、块茎、地下果实的作物,因为这些作物需要一个土质松软的生长环境,有助于提高产量。第二类为玉米、高粱等深根系作物,有利于根系发育;第三类为蔬菜类作物,垄作有助于提高蔬菜产量。综合来看,从北方地区来看,土地起垄相对于不起垄平播耕种,好处还是比较多的,并且会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4,平作与垄作

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比平作有不少优点:①不易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②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约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③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种植薯类时因垄作的土壤含水量少于平作,有利薯块膨大。④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⑤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01

轮作

概念

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Tip:年间单一作物轮作:一年一熟的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一年多熟条件下既有年间的轮作,也有年内的换茬:如南方的绿肥—水稻—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水稻轮作,这种轮作由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因此,也称为复种轮作。

作用

1.减少土壤中的病菌虫害数量,降低土壤病害传染几率。

2.减少田间杂草,降低成本。

3.避免单一作物其片面消耗,均衡利用土壤养分。

5.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02

间作套种

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

1.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光照、土壤、水分等资源,改善作物通风条件。

2.增加土壤养分。

3.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作物种类,增强市场适应性,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

5.套作还可以缓解农忙时期用工矛盾。

03

垄作

在高于地面的土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在气候冷凉、春季易旱、夏季易涝地区采用较普遍。

1.土壤:增加土壤厚度,利于作物生长;土壤不易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2.光照:垄台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

3.温度:提高地温,增大土地昼夜温差,利于养分积累。

4.灌溉与排水:利于(旱季)顺沟灌溉和(雨季)有利于顺垄排水防涝。

5.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

04

连作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也叫连种,连茬。

1.增大土壤压力,使土壤肥力下降,增大病虫害爆发的几率。

2.土壤酸化严重,连作会导致土壤酸化加重,酸性较强的土壤环境不利于作物生长。

3.土壤病害加重。由于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各种病原真菌、细菌等滋生严重,比如番茄青枯病、黄瓜枯萎病等会持续增加。

4.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在连作的土地上,土壤的盐分浓度十分高,一般要超出普通地块200%以上,盐渍化土壤对作物的生长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一般不建议使用这种种植方式。

05

休耕

耕地在可种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

1.休耕可以帮助保护环境。农业生产通常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而休耕可以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休耕可以改良土壤质量。长期的耕作会导致土壤的质地变得松散,容易受到风蚀和水蚀的影响。而通过休耕,可以让土壤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

3.休耕还可以防止土壤的盐碱化,保持土壤的酸碱平衡。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THE END
1.水稻的种植方法和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准备:对土地进行水稻的种植方法和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准备:对土地进行翻耕、平整、施肥等准备,确保土地肥沃。 2. 水田管理:定期进行水位调节,保持水位深度在10-15厘米之间,进行杂草清理、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 3. 播种:在春季进行播种,整地后进行撒种,用犁耕将种子埋入土中。 4. 管理生长:定期浇水、施肥、除草等https://weibo.com/7744162179/P8e3Pi45O
2.2024年水稻大事件丨年度盘点南方+自1986年开始,“汕优63”连续16年位居全国种植面积第一,累计推广10多亿亩,增产粮食1400多亿斤,是我国推广速度最快、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增产效益最显著的杂交水稻良种。 皮肤黝黑的院士,育成创下世界纪录的稻种 “汕优63”问世40周年!谢华安院士这样说 谢华安院士(右)与助手在田间。 10 “十大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1/02/c10400162.html
3.水稻移栽后田间管理技术要点是什么?水层勿淹没水稻心叶,浅水灌溉或间歇灌溉,根据品种特性追肥,防治病虫害。后,一般灌苗高的1/2~2/3深水,以不淹没秧心为好。水稻返青后,控制3~5厘米浅水。https://www.my478.com/question/20241231/811323726.html
4.湖南省农业技术规程政策文件NY5116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NY/T要符合-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编写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粮油作物处 编写人员:敖和军,邹应斌,夏冰,陈雄武,谢慧 附件: 表1.1超级晚稻生产过程中的农事记载表 类别 项目 日期 主要内容 田间管理 https://www.dongkou.gov.cn/dkxnyj/zcwj/201701/08dee662a68945ee99be7ecd15fa5ab9.shtml
5.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农事活动】春季是种植小麦和水稻等田间农作物的最佳生长时季节,要想要小麦和水稻有好的收成,立春期间就要好好的管理保护,保暖施肥防害等措施一定要做到位。 【立春风俗】 1.打春:民间扎春牛,用鞭打之,谓之打春。 2.春社:民间游行舞龙,糊春牛,祭祀社神,并占新春气候,占风向,望云气,占岁成。 http://www.xaeduyun.cn/s4buq/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5f7623815901764b84ce8708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