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西审定水稻品种广西省审品种品种

选育单位: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广西百色兆农两系杂交水稻研发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4天左右,比对照金优463迟熟4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叶片较大、抗倒性稍差,每亩有效穗数17.5万,株高96.2厘米,穗长20.8厘米,每穗总粒数110.9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8.4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78.7%,整精米率36.5%,长宽比3.1,垩白米率82%,垩白度10.2%,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7%;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95.6%,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3;白叶枯病致病Ⅳ型7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中、桂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2.57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9.36%;2007年早造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74.82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1%(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458.7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5.73%,增产点比例8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0.1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1.12%。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中3月中下旬,桂北3月底4月上旬播种。移栽秧龄4.5-5叶,抛栽秧龄2.5-3.5叶。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0厘米×13厘米,双株植或抛栽22000蔸/亩。3、施肥采用:前促、中稳、后补的施肥方法,适当增施磷钾肥。宜中至中偏上肥力栽培。一般亩用纯氮量11kg,氮:磷:钾为1:0.6:1。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避免过量过迟施用氮肥。4、科学用水。浅灌勤露,干湿交替,中期适度晒田,后期干干湿湿到成熟。不宜断水过早。5、综合防治病虫害,注重稻瘟病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稻或桂南稻作区低水位田作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2、威优60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2号

品种名称:威优608

选育单位:广西中农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对照金优463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高、株型适中、叶片较大、抗倒性稍差,每亩有效穗数21.2万,株高87.4厘米,穗长20.3厘米,每穗总粒数97.3粒,结实率84.6%,千粒重29.2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7%,整精米率35.6%,长宽比2.7,垩白米率90%,垩白度15.8%,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6%;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65.0%,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3;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中、桂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筛选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3.87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5.51%;2007年参加桂中、桂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区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77.89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76%(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460.88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4.14%,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1.24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1.38%。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早稻桂中3月中下旬,桂北3月底至4月初播种,薄膜覆盖,每亩秧田播种20公斤,大田用种1.5公斤/亩,出苗后看苗追肥,实行湿润灌溉,结合防治病虫害,秧龄控制在28天以内,培育壮苗。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每亩大用插植壮苗2.5万蔸,每蔸2粒带蘖谷苗。一般4-4.5叶移栽,双株植,规格20厘米×16.5厘米。3、科学管理水肥:早施重施分蘖肥,做到前促、中控、后补;一般亩施纯氮9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8公斤,氯化钾10公斤,前期浅水干湿交替,促分蘖早发,中期适时晒田控苗,后期不宜脱水过早防早衰。4、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稻或桂南稻作区低水位田作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3、特优2155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3号

品种名称:特优2155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与对照金优207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高,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9万,株高119.0厘米,穗长23.4厘米,每穗总粒数136.6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8.3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2%,整精米率64.6%,长宽比2.5,垩白米率100%,垩白度21.0%,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9%;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指数34.0%,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6.8;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桂中、桂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初试,四个试点平均亩产478.7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0.27%;2007年续试,四个试点平均亩产605.74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8.59%(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42.2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9.43%,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3.56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4.68%。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稀播育壮秧:按当地的种植习惯与气候因素,确定适宜的的播种时期;稀播匀播,秧田要施足基肥,培育带蘖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作早造栽培,移栽秧龄以30-35天为宜;插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蔸插2粒谷。3、合理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50-180kg,氮磷钾比为1:0.5:0.5。基肥、蘖肥、穗肥、粒肥的比例为5:2:2:1。4、病虫害防治:掌握“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抓好对螟虫和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并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应注意白叶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4、金优40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4号

品种名称:金优408

选育者:李昌发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桂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金优207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剑叶长、大、披,每亩有效穗数17.6万,株高109.6厘米,穗长22.7厘米,每穗总粒数140.0粒,结实率80.6%,千粒重27.8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9%,整精米率54.2%,长宽比3.1,垩白米率80%,垩白度13.0%,胶稠度8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8.6%;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77.3%,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3;白叶枯病致病Ⅳ型7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中、桂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45.34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86%;2007年续试,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80.56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4.08%(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12.95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97%,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68公斤,比对照金优207增产1.61%。

栽培要点:1、培育壮秧,适时早插、早管,移栽秧龄早造2025天,晚造1520天,叶龄4叶左右。2、插植规格:20×13厘米20×16.5厘米,亩栽基本苗6万左右,每蔸23苗。3、插后回青即可追肥,主攻分蘖肥,N∶P∶K比例为1∶0.6∶1,占施总施肥量80%以上。4、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5、天优96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5号

品种名称:天优96

选育单位:广西科泰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中、桂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1天左右,与对照中优838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每亩有效穗数16.0万,株高107.9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46.4粒,结实率83.7%,千粒重29.0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8%,整精米率38.5%,长宽比3.1,垩白米率86%,垩白度17%,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0%;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68.5%,稻瘟病抗性指数8.5;白叶枯病Ⅳ型7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中、桂北稻作区晚稻中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09.47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4.78%;2007年续试,四个试点平均亩产517.63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4.73%;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13.55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4.76%,增产点比例88.9%。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32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7.08%。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2月底至3月初、桂中3月中下旬、桂北3月下旬播种;晚稻桂南7月15日前,桂中、桂北6月底至7月初播种。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早稻秧龄25-30天,或4-4.5叶抛栽,晚稻15-18天。株行距20厘米×16.5厘米,双株植,注意浅插、匀插。3、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施纯氮12公斤,其中基肥占60-70%,追肥占20-30%,穗肥占10%,注意配合施用有机肥和磷钾肥。4、科学管水:浅水促蘖,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5、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稻,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6、桂两优2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6号

品种名称:桂两优2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4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紧凑、叶片短直、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9万,株高112.2厘米,穗长23.2厘米,每穗总粒数158.0粒,结实率83.0%,千粒重21.6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7%,整精米率69.0%,长宽比2.7,垩白米率86%,垩白度15.0%,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4%;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指数46.2%,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6.8;白叶枯病致病Ⅳ型7级,Ⅴ型5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9.5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20%;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52.7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44%(极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11.1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32%,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9.3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1%。

栽培要点:1、该组合株型紧凑,分孽力中等,耐肥抗倒,最好选中高水肥田块种植,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2、适时播种和移栽:早造3月上旬播种,适宜移栽秧龄以4.5-5.0叶为宜,抛秧方叶龄3.5-4.0叶为宜;晚造以7月上旬播种,适宜移栽秧龄18-25天左右,抛秧叶龄3.0-3.5叶为宜;亩插(抛)1.82.0万蔸,每蔸插2-3粒谷秧。3、肥水管理:早施重施分蘖肥,适时补施穗粒肥;本田每亩基肥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NPK比例为1∶0.8∶1.1,每亩施纯N18.5公斤、P2O514.8公斤、K2O20.4公斤;前期施肥量占总肥量85%-95%。生长前期浅水灌溉促分蘖,移栽后20-25天总苗数达20-22万即可露晒田。4、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7、准两优香油占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7号

品种名称:准两优香油占

选育单位:广西百色兆农两系杂交水稻研发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松散,叶片内卷,主穗、分蘖穗差异大,每亩有效穗数17.2万,株高113.1厘米,穗长23.8厘米,每穗总粒数125.9粒,结实率90.0%,千粒重29.2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4%,整精米率34.9%,长宽比3.1,垩白米率86%,垩白度13.3%,胶稠度7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指数38.5%,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6.8;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0.0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7.09%;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5.9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7.10%(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38.0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7.10%,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5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5.56%。

栽培要点:1、培育多蘖壮秧。秧田要下足基肥,稀播匀播,一叶一心时每亩秧田喷多效唑80克。2、适当密植。双株植,亩插(抛)足8-10万基本苗。3、肥水管理。施肥采用前重中稳,后期看苗情适施穗肥。施足基肥,早施攻蘖肥,中期适当控肥。后期看苗巧施穗肥。中期要控制肥水,避免中期氮肥偏重。科学管水,前期浅水促分蘖,苗数达到20万/亩时适度晒田,孕穗至抽穗不能缺水,后期干湿管理,不能断水过早。4、做好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应注意白叶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8、天龙8优62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8号

品种名称:天龙8优629

选育单位: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三亚分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8.2万,株高112.5厘米,穗长24.0厘米,每穗总粒数158.7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4.1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7%,整精米率56.8%,长宽比3.1,垩白米率72%,垩白度8.3%,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7%;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65.0%,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3;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6.1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32%;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8.8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75%(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32.5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04%,增产点比例8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5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08%。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施肥方法上应采用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每亩需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配合施用,中后期注意增施磷钾肥;前期浅灌,够苗晒田,后期干湿交替。4、防治病虫害。注意对螟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稻瘟病重病区还应加强喷药保护。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9、特优125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9号

品种名称:特优125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片宽大稍内卷,每亩有效穗数16.8万,株高116.9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31.8粒,结实率84.7%,千粒重30.1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9%,整精米率62.0%,长宽比2.3,垩白米率100%,垩白度27.5%,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1%;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50.3%,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3;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1.6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3.04%;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6.4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54%(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39.0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9.79%,增产点比例9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9.9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39%。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稀播育壮秧:按各地的种植习惯与气候因素,确定适宜的的播种时期;稀播匀播,秧田要施足基肥,培育带蘖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龄以30天为宜;插植密度:20厘米×20厘米,丛插2粒谷。3、合理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50-180kg,氮磷钾比例为1∶0.5∶0.7。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2。4、病虫害防治:掌握“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抓好对螟虫和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并注意防治稻瘟病。

10、特优96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0号

品种名称:特优969

选育单位:福建兴禾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9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1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茎杆粗壮,熟期转色好,结实好,每亩有效穗数17.8万,株高119.9厘米,穗长23.7厘米,每穗总粒数121.6粒,结实率87.4%,千粒重29.7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6%,整精米率52.8%,长宽比2.5,垩白米率100%,垩白度25.2%,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指数41.2%,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6.8;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04.5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37%;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3.7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01%(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14.1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5.19%,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3.25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21%。

栽培要点:1、稀播匀播,培育壮秧:3月上旬播种,秧龄25~30天,秧田播种量15公斤左右,秧田应施足基肥,培育带蘖壮秧。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插植规格以20厘米×23厘米为宜,亩插(抛)足基本苗10~12万。3、肥水管理:大田以基肥为主,分蘖肥用量约占总量40~45%,穗肥以钾肥为重;追肥在插后15天内结束,适当增施磷、钾肥;中等肥力水平田亩施纯氮10公斤,N、P、K施肥比例1.0∶0.5∶1.0;插秧后浅水活蔸、薄水养蘖、够苗轻搁、湿润稳长,因穗型大,灌浆期延长,后期不能太早断水。4、防治病虫害: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适时防治,重视螟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稻瘟病重病区还应加强喷药保护。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白叶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11、特优玉一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1号

品种名称:特优玉一号

选育单位:广西玉林市玉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每亩有效穗数17.3万,株高113.8厘米,穗长23.0厘米,每穗总粒数116.4粒,结实率89.0%,千粒重30.1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6%,整精米率56.5%,长宽比2.6,垩白米率100%,垩白度19.5%,胶稠度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5%;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58.9%,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0;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5.3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31%;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2.7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83%(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04.0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07%,增产点比例8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8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5.47%。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2月底至3月初。2、培育壮秧:每亩秧田播种量7-1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1.5-1.75公斤,早稻秧龄25-30天天。3、合理密植:插植规格20×13厘米或20×16.5厘米;如用秧盘,每亩大田秧盘45-50只,4-4.5叶时抛秧。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磷钾肥,后期控制氮肥;浅水移栽,浅水分蘖,够苗晒田,干干湿湿到黄熟。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应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12、特优1102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2号

品种名称:特优1102

选育单位: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结实率高,每亩有效穗数17.7万,株高116.2厘米,穗长23.5厘米,每穗总粒数120.4粒,结实率87.4%,千粒重30.7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5%,整精米率48.6%,长宽比2.6,垩白米率100%,垩白度20.8%,胶稠度6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0%;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78.1%,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5;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7.2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7.80%;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4.6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18%(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30.9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99%,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6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68%。

栽培要点:1、稀播、匀播育壮秧:大田亩用种量1.5公斤,秧田亩播种量12公斤。2、秧龄30天以内,插植密度16.5×20厘米,每亩插8-10万基本苗。3、大田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底肥,早施追肥适时晒田控苗,后期看苗追肥。4、注意防治病虫害。

13、泸香65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3号

品种名称:泸香658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四川禾嘉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矮,剑叶长,每亩有效穗数18.5万,株高104.9厘米,穗长25.0厘米,每穗总粒数126.8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7.7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8%,整精米率56.3%,长宽比3.6,垩白米率30%,垩白度3.8%,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8%,达国标优质米三级标准;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56.8%,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0;白叶枯病致病Ⅳ型5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4.6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5.21%;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5.7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15%(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20.1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18%,增产点比例8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9.0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62%。

栽培要点:1、亩用种量1~1.25公斤2、栽插密度:亩栽1.5万穴左右,栽插规格16.7×(33.3+20)/2厘米,每穴栽2粒谷秧苗。3、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亩施纯氮8~10公斤、20公斤过磷酸、10公斤钾肥作底肥,栽后7天施3公斤纯氮作追肥。4、适时防治稻瘟病、螟虫等主要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14、茂两优29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4号

品种名称:茂两优29

选育单位: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9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迟熟1-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矮,叶片内卷,每亩有效穗数20.5万,株高106.6厘米,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139.9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4.2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6%,整精米率56.8%,长宽比2.5,垩白米率91%,垩白度13.5%,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6.7%;苗叶瘟7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指数48.7%,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7.0;白叶枯病致病Ⅳ型7级,Ⅴ型5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6.5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38%;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5.0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25%(极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35.8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7.32%,增产点比例9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0.1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4.38%。

栽培要点:培育壮秧,插足基本苗;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壮蘖肥,增加有效分蘖;够苗后及时晒田,控制好无效蘖提高成穗率,多施磷、钾肥,提高抗逆能力;后期干湿交替管理,增强根系活力防斜倒,不宜断水过早以影响结实率造成产量下降;注意防治稻瘟病。

15、特优85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5号

品种名称:特优858

选育单位:广西南宁三益新品农业有限公司,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1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株高115.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1万,穗长22.0厘米,每穗总粒数126.2粒,结实率88.0%,千粒重28.4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4%,整精米率49.4%,长宽比2.6,垩白米率100%,垩白度22.5%,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0%;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指数42.2%,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6.8;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14.6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26%;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39.0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5.76%(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26.8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01%,增产点比例8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8.45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9.30%。

栽培要点:1、特优858分蘖力强,有效穗可达18万穗/亩,建议插植规格为26.5×13厘米。在分蘖达到20万苗/亩时应排水晒田,晒田要轻晒多次晒。2、磷肥全量作基肥施;亩施纯氮10-11公斤,70%应在返青后施下,之后则可视苗情适量追施;钾肥以亩施15斤左右的氯化钾,在分蘖始期和孕穗期施。3、注意防治病、虫、鼠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应注意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16、瑞优68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6号

品种名称:瑞优68

选育单位:四川科瑞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8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高、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穗长粒大、剑叶较长、披垂、抗倒性稍差、米质优,每亩有效穗数16.7万,株高119.0厘米,穗长25.4厘米,每穗总粒数136.0粒,结实率82.4%,千粒重29.0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5%,整精米率60.1%,长宽比3.3,垩白米率28%,垩白度2.2%,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8%;人工接种抗性:苗叶瘟4.0~4.7级,穗瘟发病率9级,穗瘟损失率9级,稻瘟病抗性指数7.7~7.9;白叶枯病Ⅳ型5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86.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5%;2006年早造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1.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6%(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14.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1%,增产点比例70%;2006年早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6公斤,与对照特优63平产。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特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天左右。2、合理密植:一般早稻插植规格23厘米×13厘米,每蔸插2粒谷苗,保证亩基本苗7~9万。3、肥水管理。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6∶1.2。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中期控氮,中后期看苗补肥;实行浅水灌溉,每亩总苗数达23~25万时晒田。4、及时防治病虫害。

17、元丰优401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7号

品种名称:元丰优401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2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5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每亩有效穗数16.4万,株高112.9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53.5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7.7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3.2%,整精米率65.1%,长宽比3.0,垩白米率24%,垩白度4.4%,胶稠度7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米质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发病率9级,穗瘟损失指数58.1%,稻瘟病抗性指数8.5;白叶枯病Ⅳ型7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晚稻感光组初试,六个试点平均亩产528.4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7.35%;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7.8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6.03%(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38.17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6.69%,增产点比例81.8%。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21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9.53%。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及时移栽:桂南作晚稻种植7月15日前播种,秧龄宜控制在25天以内。2、稀播种,育壮秧:选择肥力中上的田块作秧田,施足基肥,及时施分蘖肥,促进低位蘖早萌发、早生长;亩播种量宜控制在10-15公斤。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密植规格为17.0厘米×20.0厘米,丛插带蘖秧2粒谷,亩插(抛)足基本苗6-7万左右。4、施足基肥,及时追肥:基肥要足,追肥要早,亩施纯氮10.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7;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55%∶35%∶7%∶3%;中后期看苗补肥,忌偏施N肥。5、水分管理以湿为主,干湿相间。6、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重点防治稻瘟病、螟虫、稻飞虱、稻瘿蚊、纹枯病、稻曲病、细条病等。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桂中稻作区南部适宜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18、百优1191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8号

品种名称:百优1191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每亩有效穗数18.6万,株高109.9厘米,穗长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57.8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0.5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2.2%,整精米率70.3%,长宽比3.5,垩白米率12%,垩白度2.1%,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5%,米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发病率9级,穗瘟损失指数36.8%,稻瘟病抗性指数7.3;白叶枯病Ⅳ型9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晚稻感光组初试,六个试点平均亩产473.03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3.91%;20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22.8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17%(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497.92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1.37%,增产点比例45.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9.39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减产0.19%。

栽培要点:1、该品种株叶型紧凑,矮秆抗倒,适合在中高水肥地区种植;属弱感光型,应尽量早播,桂南应在7月10前播种,以保证在合适的天气抽穗扬花、灌浆结实。2、本田每亩基肥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磷肥40-50公斤;回青肥尿素5-7公斤;分蘖肥尿素10-12.5公斤,钾肥10-15公斤,复合肥10公斤;穗肥尿素3-4公斤,钾肥4-5公斤。注意前期应一次追足分蘖肥,以利分蘖,为获高产打好基础。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19、科德优红33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19号

品种名称:科德优红33

选育单位: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早熟1-2天;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5天左右,与对照七桂占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植株较高、抗倒性较差、米皮赤红色、米饭有香味,每亩有效穗数17.1万,株高116.1厘米,穗长24.8厘米,每穗总粒数126.4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6.6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2%,整精米率67.6%,长宽比3.1,垩白米率10%,垩白度1.2%,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2.2%;抗性:苗叶瘟5~8级,穗瘟发病率7~9级,穗瘟损失率7~9级,稻瘟病抗性指数6.8~8.5;白叶枯病Ⅳ型5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桂南、桂中北稻作区早造优质组试验,五个试点平均亩产346.6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0.7%(不显著);2006年晚造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70.7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0.3%(显著);2006年早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1.0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9.9%。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桂北3月下旬播种,秧龄25天左右;晚稻桂南7月上旬、桂中北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秧龄控制在23天以内。2、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增施磷、钾肥,氮、磷、钾比为1∶0.6∶1.2。3、充分成熟后收获。4、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特用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但应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

20、黄华占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0号

品种名称:黄华占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品种,桂南、桂中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5天;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6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4-5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每亩有效穗数18.8万,株高93.9厘米,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24.6粒,结实率88.0%,千粒重23.5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5%,整精米率56.6%,长宽比3.5,垩白米率4%,垩白度1.7%,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5%;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损失指数84.4%,稻瘟病抗性指数8.5;白叶枯病Ⅳ型5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6年早造参加水稻优质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62.55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31.91%(极显著);2007年晚造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06.26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30.64%(极显著),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晚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05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4.82%。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春季3月上中旬播种,秧龄以28-30天为宜;秋季7月上中旬播种,秧龄以16-20天为宜;每亩秧田播种量10-2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2-3公斤。2、合理密植:大田栽植株行距16.67×16.67厘米,亩插2.4万穴,每穴栽23苗,每亩栽基本苗4.8万以上。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及时晒田控蘖,后期实行湿润灌溉,抽穗扬花后不要脱水过早,保证充分结实灌浆。4、注意病虫害特别是稻瘟病防治。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21、桂育2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1号

品种名称:桂育2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品种,桂南、桂中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3天;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每亩有效穗数17.7万,株高101.6厘米,穗长21.5厘米,每穗总粒数138.1粒,结实率86.7%,千粒重20.8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0%,整精米率64.8%,长宽比3.2,垩白米率20%,垩白度4.8%,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1.6%;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发病率9级,穗瘟损失指数86.5%,稻瘟病抗性指数8.5;白叶枯病Ⅳ型5级,Ⅴ型9级。

产量表现:2006年早造参加水稻优质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07.71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6.27%(极显著);2007年晚造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33.54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1.87%(显著),增产点比例100%。2007年晚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6.08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9.29%。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健壮秧苗。亩用种量,手插秧2-2.25公斤,秧盘育秧1.5-1.8公斤,亩秧田播种量15公斤左右。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插秧规格以23×13厘米,每蔸插2~3苗(含分蘖),抛秧亩抛2~2.1万蔸左右。3、施足基肥,及早追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N、P、K配合施用,不偏施氮肥。4、水分管理:浅水插(抛)秧,深水回青,够苗露晒田,中期干湿交替,后期切忌断水过早。5、注意病、虫、鼠害的防治。

22、丝香1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2号

品种名称:丝香1号

选育单位: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兆和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常规水稻品种,桂南、桂中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3-4天;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7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6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每亩有效穗数18.2万,株高104.6厘米,穗长24.2厘米,每穗总粒数130.4粒,结实率82.0%,千粒重23.2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79.7%,整精米率60.4%,长宽比3.3,垩白米率10%,垩白度2.6%,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2.7%;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发病率9级,穗瘟损失指数88.8%,稻瘟病抗性指数8.5;白叶枯病Ⅳ型7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6年早造参加水稻优质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26.74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1.70%(极显著);2007年晚造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53.75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7.09%(极显著),增产点比例90%。2007年晚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9.00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7.52%。

栽培要点:1、培育壮秧:桂南稻作区早造适播期为3月上旬,晚造适播期为7月上旬,每亩秧田播种量25公斤左右;抛秧每个托盘播种量为0.05公斤。2、适时抛栽,合理密植。早造秧龄25天左右,晚造秧龄20天左右,叶龄6-7叶移植;抛植秧适当缩减秧龄5-7天,叶龄3.54叶抛植。插秧规格为20厘米×13厘米,每蔸插3-4粒谷秧苗,每亩本田基本苗8-10万苗;抛植每亩2.12.5万蔸。3、合理施肥、管水。在施肥方面要有机肥与无机肥适当配合,氮、磷、钾配合比例以1∶0.5∶1左右为宜,每亩纯氮施用量14-15公斤。施肥应掌握前重(占总施肥量的80%)、中控、后补(占总施肥量20%)的施肥原则,施足基肥,早施回青肥,重施攻蘖肥,巧施攻胎肥;前期薄水分蘖,中期露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到成熟。4、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苗期防治稻蓟马、三化螟,中期防治卷叶虫,后期防治稻飞虱等。

23、桂茉香1号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3号

品种名称:桂茉香1号

选育单位: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弱感光型常规水稻品种,桂南、桂中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5天。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每亩有效穗数18.2万,株高103.9厘米,穗长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53.2粒,结实率68.5%,千粒重23.1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4%,整精米率70.4%,长宽比3.2,垩白米率9%,垩白度2.5%,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3%;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损失指数80.5%,稻瘟病抗性指数8.5;白叶枯病Ⅳ型5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2006年晚造参加水稻优质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29.77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9.80%(显著);2007年晚造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414.37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6.93%(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422.07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8.37%,增产点比例80%。2007年晚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1.34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5.60%。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疏播匀播。7月10日左右播种,秧龄15天即可抛栽。2、适时抛栽,合理密植。秧苗长至4-5叶时,即7月25日左右抛栽,每亩抛2-2.5万蔸。3、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基肥每亩施碳铵30公斤、普钙30公斤;抛后5天施立苗肥,每亩用尿素5公斤,钾肥7公斤;抛后12天施攻蘖肥,每亩用钾肥10公斤,尿素7公斤;抛后20天壮蘖肥,每亩用复合肥15公斤,尿素4公斤;后期看亩酌施壮尾肥。前期薄水分蘖,中期露晒田,后期干湿交替到成熟。4、病虫害防治。苗期防治稻瘿蚊、三化螟,中后期防治卷叶虫、稻飞虱等。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晚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24、先红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4号

品种名称:先红A

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适中,繁茂性强,植株叶紫红色,叶片上举,剑叶长40厘米,宽1.5厘米,谷粒杆黄色,稃尖紫色,分蘖力强,穗长20.6厘米,每穗粒数180粒,千粒重22.2克。在南宁种植,早稻3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13叶;晚稻7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约60天。开花较集中,开花粒率89.0%以上,柱头外露率84.1%,其中双边外露率50.6%。2007年8月3日,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先红A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花粉不育度为99.96%,其中典败99.32%,圆败0.57%,染败0.07%,正常0.04%;套袋自交不育度达100.0%。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先红A的保持系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6%,长宽比2.6,垩白粒率60%,垩白度9.9%,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21.9%。据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苗叶瘟5-6级,穗瘟9级,损失率88.6%,抗性综合指数8.2。

审定意见:经审核,先红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6%,套袋自交不育度100%,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25、知红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5号

品种名称:知红A

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株高68.5厘米左右,株型适中,叶片上举,繁茂性强,植株紫红色,谷粒杆黄色,稃尖紫色。分蘖力强,穗长20.9厘米,每穗粒数163.8粒,千粒重19.4克,剑叶长36.9厘米,宽1.4厘米。在南宁种植,早稻3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12叶;晚稻7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约55天。花时较集中,开花粒率92%以上,柱头外露率70.8%,其中双边外露率占30.5%。2007年8月3日,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知红A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花粉不育度为100.0%,其中,典败99.19%,圆败0.77%,染败0.04%;套袋自交不育度达100.0%。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知红A的保持系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3%,长宽比2.7,垩白粒率24%,垩白度3.1%,胶稠度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8.9%。据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苗叶瘟5-6级,穗瘟9级,损失率76.7%,抗性综合指数8.2。

审定意见:经审核,知红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套袋自交不育度100%,达到三系不育系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26、迪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6号

品种名称:迪A(鉴定代号:169A)

选育单位:广西瑞特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审定意见:经审核,迪A(代号:169A)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100.0%,套袋自交不育度达99.99%,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27、冠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7号

品种名称:冠A

选育单位:广西南宁三益新品农业有限公司

审定意见:经审核,冠A不育株率达100%,花粉不育度达99.97%,套袋自交不育度达99.98%,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28、泰丰18A

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28号

品种名称:泰丰18A

特征特性:属野败型不育系。株高9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浓绿,剑叶长26.5厘米,叶鞘紫红色,稃尖紫色有短芒,每穗粒数160粒左右,千粒重20克,谷粒淡黄,谷粒长10毫米,长宽比3.3。在南宁种植,早稻3月上旬播种,主茎叶片数12.5叶;晚稻7月中旬播种,播始历期约70天。开花早且较集中,柱头外露率75%~80%,其中双边外露率35~40%。2007年11月9日,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泰丰18A进行田间技术鉴定的结果,花粉不育度为99.93%,其中,典败98.53%,圆败1.10%,染败0.30%,正常0.07%;套袋自交不育度达99.99%。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泰丰18A的保持系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1.8%,长宽比3.6,垩白粒率8%,垩白度0.9%,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51毫米。据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抗性鉴定,苗叶瘟5级,穗瘟5级,抗性综合指数5.0。

审定意见:经审核,泰丰18A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3%,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通过审定,可在生产上应用。

THE END
1.如果是杂交水稻,每张秧盘的播种量多少?如果是杂交水稻,每张秧盘的播种量80-100g。如果是杂交水稻,每张秧盘的播种量80-100克。https://www.my478.com/question/20250105/161324644.html
2.箐两优3261水稻种子特点,5月中下旬播种1、5月中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0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0千克,秧龄25天以内。 2、种植密度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秧,亩基本苗6万左右。 3、需肥水平中等,重施底肥,早施追肥,严控中后期偏施氮肥。 4、深水活蔸,浅水分蘖,及时晒田,有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不脱水过早。 https://www.nongfuwu.com/a/fa26ad.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达8300多万亩,同比增加80多万亩,2024年12月中旬蔬菜产量2170万吨。随着北方设施蔬菜产量稳步增加,南方露地蔬菜大量上市,加之冬储蔬菜数量充足,预计全国蔬菜生产将持续保持好势头,能够有效保障春节等重要节点供应。 https://www.agri.cn/sc/zxjc/scsc/202501/t20250106_8703993.htm
4.一亩地用多少谷种爱问知识人一亩地用多少谷种 规模化种植,育秧手段成熟每亩地20-22个秧盘,每盘杂交稻80克种子,每亩地需要1.https://iask.sina.com.cn/b/newqHzGQzatgMr.html
5.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11篇(全文)待秧盘内明水排干, 或用干营养土的要用泥浆水或清水浇湿浇透, 按1 kg干谷种播14~16个秧盘 (每盘62.5~71.4 g) , 分厢定量, 分2~3次来回均匀撒播, 做到密度一致。 1.8 盖种 用细土 (不能拌有壮秧剂的) 盖种2.0~3.0 mm, 以不见种子为度, 盘与厢面间空隙一并填满填实。用稀泥播种的可用刮板https://www.99xueshu.com/w/ikey8ees4vlf.html
6.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精选十篇)水稻播前要进行浸种、催芽, 芽谷不可太长, 否则不易播种, 同时要求稻种发芽率高。具体要掌握:适时播种, 根据秧龄期18~20 d安排播期;浸种催芽;适宜播量, 播种时采取称量播种, 每盘芽谷播量控制在120~150 g, 力求细播匀播;薄土盖种, 化学除草, 播种后用未加装秧剂的原备细土, 均匀撒入盘面盖种, 盖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81yitph.html
7.湖南早稻育秧技术双峰县人民政府均匀播种,播种后用扫帚将盘面上的芽谷扫入盘孔内,并用厢沟泥浆轻踏谷。 3.覆膜 播种后盖膜前,每亩秧田用45%敌克松120克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厢面,对秧床消毒。采用低拱地膜覆盖,盖膜后,四周用泥压紧压实。 (二)大棚(温室)基质育秧(工厂化育秧) 此种方法是在软(硬)盘内铺放2.5~2.5厘米厚的营养土或基质,http://www.hnsf.gov.cn/hnsf/hdjl/zsk/202103/fbb378b70c634d6e8bfaa24b3dddb176.shtml
8.水稻种植技术(农业部)版本.pdf播种的技术要求是: (1) 严格控制底土厚度,掌握在 2-2.5cm 之间。 (2) 洇足底土水。 (3) 按盘数称种。发芽率为 90%时,每盘播芽谷 140-150 克。 (4 ) 做到细播匀播。 (5) 覆土,以盖没芽为宜,厚度掌握在 0.3-0.5cm。 (6)机械流水线播种的应在播种前要调试好播种机,播种后 直接脱盘于秧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29/8142032135003141.shtm
9.四川三农新闻网“秧好一半禾,苗壮一半产!”衡刚强告诉记者,盐亭今年首次运用智能育秧技术,助力提升粮食单产。依托智能化育秧工厂,传统的水田育秧变成了厂里育秧,高科技走进一线助力农业生产。育秧基地负责人何启辉介绍,育秧机1小时可制作1400个秧盘,满足700亩水田的栽种需求,既省时又省心。一摞摞秧盘被运送至屋后,等待一粒粒种子http://sc3n.com/index.php/index/news/topics/id/10.html?page=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