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起源

包括水稻在内的“五谷”都是神农氏发现和驯化的。

那关于水稻的有没有历史考究呢?

来来来!!

故事君敲黑板,划“重难点”了哈!

水稻起源

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地,水稻以这里为起点向外扩展,并在大约距今5000~4000年左右,推进到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夏商周时期,栽培区域进一步扩大,向长江上游、云贵、黄河以北推进,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水稻分布的大格局。

所谓神农“尝百草、辨五谷”,反映的是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将各类谷物从野生状态驯化成粮食的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据传,神农氏生活在距今大约五千年前,而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人对水稻的驯化,远远早于这个时期。

水稻的历史考究

河姆渡是长江下游浙江余姚的一个小镇,1973年开始,在这里发现了大面积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叠压着四个文化层,考古工作者在最下层的年代为距今7000年前,发现了大量的栽培稻的稻谷遗存。

这些稻谷不仅保存状况极佳,而且,伴随这些稻谷出土的还有种植水稻的农具。这一考古发现,轰动了全世界。

河姆渡的稻作

随着近几十年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考古工作者又相相继发现了距今更久远的栽培稻遗存,它们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华南地区、西南地区等地。

河姆渡遗址稻谷堆积层

截至目前,单是距今1万年以上的栽培稻遗存至少就有6处。这些遗址的发现,将中国的水稻栽培史上溯到10000多年前。也就是说,早在距今10000年前,中国就进入了原始农业文明。

通常我们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如果从水稻栽培的这个角度来说,也可以说是“上下一万年”。这些栽培稻遗存的发现,也充分地证明水稻的原产地就是中国。

到20世纪末,中国发现的史前稻作遗存有100多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推广路径: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水稻的起源地,水稻以这里为起点向外扩展,并在大约距今5000~4000年左右,推进到黄河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

夏商周时期,栽培区域进一步扩大,向长江上游、云贵、黄河以北推进,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代水稻分布的大格局。南方山区常见的稻田。

水稻起源的质疑

在过去有一种论断,说从印度阿萨姆到中国云南的高山地带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但是,这一说法受到中国学者的普遍质疑。

考古研究中的一条重要的理论“边缘起源论”。我国的学者们认为,稻作农业是一种文化现象,必须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产生了培植谷类作物的社会需要,才会变成社会的行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也有水稻的起源地,从稻作农业的影响深度和广度来说,任何地方也远远比不上长江流域。

THE END
1.稻谷起源神话学术百科1. 东南亚民族的稻谷起源神话与稻谷崇拜习俗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 ,东南亚民族保存了非常悠久、丰富的稻谷起源神话和稻作文化习俗。虽然东南亚的许多民族先后接受了印度教、佛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 ,但是由于他们一直生活 详情>> 世界民族 2003年03期 东南亚民族 稻谷起源神话 稻谷崇拜习俗 AIhttps://wiki.cnki.com.cn/HotWord/2380501.htm
2.湖南再发现五粒古稻谷有望揭开人类稻作起源之谜中美联合考古队专家今日向记者透露,近日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再次发现的五粒古稻谷,将有望揭开人类稻作起源之谜。 稻作起源是国际考古学界和农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说”、“云南说”、“东南亚说”等观点一直争论不休。上世纪九十年代,玉蟾岩出土了四粒最原始的水稻谷壳,将稻作农业起源https://www.cas.cn/xw/kjsm/gndt/200906/t20090608_639771.shtml
3.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一、仙人洞与玉蟾岩——最早的稻谷遗迹 二、彭头山、八十垱与河姆渡所见稻谷 三、中国稻谷起源与传播 四、稻谷在长江流域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五、长江流域稻谷的种类 第四节 麦 一、麦的起源 二、麦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第五节 菽 一、菽的起源 二、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第六节 麻https://metalib.nefu.edu.cn/space/searchDetailLocal/mefcdbe80beb5582a5b9ca1e7e2cc9584
4.五千年古稻谷DNA鉴定记光明日报王象坤说:“这次古碳化稻谷DNA的提取成功意义很大。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说,我们成功地解决了提取古DNA的技术难题,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对确立我国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做出了贡献。最近,国外的一些同行来人或来函要求与我们展开合作,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对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成为亚洲栽培稻起源研究的中心之一也作出了贡献https://www.gmw.cn/01gmrb/1998-08/19/GB/17789^GM2-1917.HTM
5.文物说史这里发现万年前的稻谷———要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文物说史 | 这里发现万年前的稻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彧之 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考古学家在上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证明中国是世界稻作文明起源地。2006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2112/t20211203_255578_m.html
6.稻谷资源与利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稻谷的起源、文化、生产、消费及主要品种,稻谷的储藏、病虫害及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稻谷加工装备的发展历史及现代稻谷加工装备及技术,稻谷(米)初深加工产品及特点,稻谷加工中稻壳、碎米及米糠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及稻谷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活性及可能存在的营养健康作用等。本书内容涵盖稻谷产业链各环节https://detail.youzan.com/show/goods?alias=2fstr9ypb5g0n
7.稻谷资源与利用简介,目录书摘第一章 稻谷资源概况 1 第一节 稻谷的起源与文化 1 一、稻谷的起源 1 二、稻谷文化 4 第二节 稻谷的生产、消费与贸易 8 一、稻谷的生产 8 二、稻谷的消费及贸易 12 第三节 稻谷分类及其特点 27 一、稻谷的籽粒结构及营养特点 27 二、稻谷的分类 28 https://m.jd.com/nrjs/6304d11be01bd180.html
8.《稻谷资源与利用》(林亲录)简介书评在线阅读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稻谷的起源、文化、生产、消费及主要品种,稻谷的储藏、病虫害及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稻谷加工装备的发展历史及现代稻谷加工装备及技术,稻谷(米)初深加工产品及特点,稻谷加工中稻壳、碎米及米糠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及稻谷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活性及可能存在的营养健康作用等。本书内容涵盖稻谷产业链各环节http://product.dangdang.com/26484144.html
9.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万年回到美国后,马尼士一方面筹集资金,一方面不断向中国国家文物局申请,要求与中国合作联合考古,在江西北部地区对稻谷起源问题进行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1993年8月18日,国家文物局批准了马尼士的申请,并指定北京大学、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与马尼士所代表的基金会一起发掘。1993年的金秋季节,大队人马开赴万年仙人洞现场,试http://intl.ce.cn/zhuanti/jxx/whms/200611/01/t20061101_9229225.shtml
10.上饶,上饶,上乘富饶!——刍议高扬大美上饶历史文化自信问题在该项目沉寂30年后,1993年、199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两度在万年对稻谷起源问题进行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研究,1999年中方又独立开展了第三次发掘。此轮发掘研究,专业范围涉及史前考古、农业考古、环境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石器研究、陶器研究和年代测定等众多学科,代表了当时考古学研究最高水平。通过多学科协作研究,从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30817/3d109e0252f842989d456ae4d38c40c0/c.html
11.日本的稻作神话和传说①国土的起源 天神对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神说“地界有稻谷丰登的丰苇原,请你们去造国”,伊邪那歧和伊邪那美奉天神之命后,到天上的浮桥上用天琼戈搅拌海原,然后把天琼戈提起来,这时滴下来的潮水干枯以后变成了日本列岛。 ②五谷起源 高天原的天照大御神对月读命说“据说苇原中津国有一位叫做保食神的神,请你https://www.douban.com/note/455009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