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视频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诗歌朗诵视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活动介绍:

活动主题:“红色记忆”

活动地点:1401教室

活动预想:同学们积极踊跃参与,气贯长虹大唱红歌,深情朗诵诗歌,激情四射地出演情景剧。大家在欢乐的气氛里开拓了视野,了解党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国情。

活动流程:

活动宣传:

由团支书任命宣传委员,宣传委员下达通知,以寝室对寝室,个人对个人的形式。首先宣传委员,对每个寝室的寝室长进行通知,寝室长再对同寝室的室友通知,室友对室友之间宣传。

活动准备期:

1.开展前期班会,班会内容为:向同学们宣传此次活动的精神,解释活动的具体内容及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商量最经济的活动形式,比如参与人员问题,细节问题等等。

2.通知同学们准备好红色记忆的有关节目,通知文娱委员给予进行协助。

4.活动前期活动费用的收取,向同学们解释该费用的用处,合理收费。

活动开展期:

1.视频播放:《红色的记忆》

2.歌曲表演:女声合唱《国家》

3.诗歌朗诵:《青春中国》

4.歌曲表演:男声合唱《游击队之歌》

5.情景剧表演:《那年那事》

6.歌曲表演:《东方之珠》

活动后期:

1.将活动照片及视频上传到班级的群共享中,同学们自行下载,并留下自己对此次活动的感受,以待下次改善或者纪念。

3.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写活动关于红色记忆的心得。将优秀照片上交。

经费预算:

1.食物,水果:50元

2.水:30元

活动效果:

2.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班级团体凝聚力。

3.制造了大学时代美好的记忆。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高中生的审美感知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了高中語文课堂,对高中语文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尽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语文教学内容上来,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语文中的“美”,充分刺激学生的审美感知。不仅如此,多媒体工具辅助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注度,把传统、枯燥的“填鸭式教育”变成创新的多媒体教育联合方式,更充分地将教材上优秀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感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运用音乐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童丽演唱的《雨霖铃》,让学生在学会这首歌曲的同时,将这篇课文背诵下来。在歌曲的优美旋律中,教师讲解诗歌内容,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诗歌结合的魅力,增加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在讲授《光阴的故事》的时候,结合戴望舒的《雨巷》、卞之琳的《断章》以及郑愁予的《错误》等饱含情感的现代诗歌,可以进行诗词朗诵比赛。结合诗歌蕴含的深刻感情,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诗歌朗诵的背景配乐。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再找到适合诗歌情感的背景配乐。在诗歌朗诵过程中,让学生自我感受诗歌一字一句、抑扬顿挫的美感。不仅如此,在诗歌朗诵的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播放优秀的诗朗诵表演,让学生感受专业朗诵的魅力,结合诗歌的真情实感,更好地领略什么是美。

3.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强化高中生的审美感知力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形成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蓬勃发展之势,从“三分之二”课堂、EEPO教学模式到如今的“慕课”、平板电脑辅助教学等,目的只有一个――把学生引入瑰丽的语文世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到智慧。但在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浪潮中,是紧跟当地名师效应,还是应“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呢?

笔者在一次课题《我以我口诵我心――诗歌朗诵指导》中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一、对农村学生诗歌朗诵教学的构设

一般来说,除了完成普遍意义上的教学任务,教师不会用大课时来对诗歌朗诵作专题性的指导。本课题内容源自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一册综合性学习内容:《拥抱文学的骄子――诗歌》。如何从《课标》意义上落实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理解诗歌、朗诵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热爱语文,进而对其高中三年乃至一生的学习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它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情绪,能将自己已有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与别人共享,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笔者把这堂课的立足点设置为:

(一)用能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材料激活学生内心的情感,能感诗人之所感。

(二)让学生学会运用朗诵的基本技巧来表达诗歌的情感,能有效地运用诵读表达内心的情感。

农村学生有一特点是,大部分学生都离家寄宿学校,很少能和家人团聚。就这一情况,可把教学导入设计为:

“诗歌起源于民歌,是由歌唱出来的,是感情最丰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那么我们先来欣赏歌曲《白发亲娘》():

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

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

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

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

……

你可是又在梦中把我挂念,

你可是又在灯下为我牵肠,

你的那一双老花眼,

是否又把别人错看成我的模样。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体会这首曲子里的情感,强调艺术是相通的,唱能唱出深情,读也能读出深情来。紧接教师配乐示范朗诵,让学生置身歌词情境中。朗诵过程有不少学生沉浸其中,甚至啜泣想念家人。

教师趁热打铁引出问题:诵读为何也能感动彼此?让学生小组讨论诵读好一首诗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点拨和小结,总结出要做到有感情朗诵的几个要点:

(一)注重朗诵停顿、重音、语调、语速、节奏、感情,甚至还有朗诵者的动作和表情。

(二)走进文本,走近作者,与诗人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了解诗歌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感情基调。

(三)有所感悟,以我口诵我心,由情悟到口诵――通过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身心投入,最终达到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

在课堂最后,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诗歌进行配乐朗诵,择期在班里进行了一次朗诵比赛。课后,学生纷纷表示原来学诗可以那么多情那么美妙,对诗歌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笔者在这堂诗歌朗诵指导课中的切入点是成功的,因为它触动了学生内心的柔软处,离家求学的艰苦和自立,让学生很容易就进入到角色当中。

二、对城市学生实施同一教学构设后的反思

朱光潜先生认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把教学设计建立在最容易体会的感情――母爱上,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母爱的深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了一次感情的沐浴,使学生的品味在朗读中得到潜移默化和提升,这是笔者的教学目的。

然而,当笔者把这一教学设计在城市的孩子们面前尝试教授过后,却发现学生反应不够强烈,没有预设激发的那么热血沸腾,甚至有个别调皮的学生竟在老师深情示范朗诵时偷偷地嘻笑。没有了感情的共生,这样的课是失败的。课后,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提问调查,发现他们的问题指向几乎一致,学生受众里不少是走读生,不少孩子从小到大一天也没离开过父母,体会不到与家人离别的愁苦,无法切身理解词中老母亲把别人错认成自己孩子后的落寞和孤单。让他们读懂词中老母亲思念孩子的无助与期待似乎有些架空,让他们想象出“你的那一根老拐杖,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去的地方”那样一幅画面确实有点为难。

同样一堂课,在一个地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学生爱上诗,喜爱上了语文;到了另一个地方却反应平平,甚至以失败告终。这仅仅是忽略了学生的人生阅历吗?问题也许要比想象的复杂得多,但最基本的一个,是笔者没能激发出学生内心最真实的东西。城市里的孩子生活环境相对优越,自小挫败感和独立性不强,懂得感恩的孩子相对不多,甚至觉得父母及旁人给予自己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三、改变教学设计,调整教学构想

其次,课后学生是否能自主学习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朗诵课即便在课堂上很成功很精彩,如果学生课后不去练习不去有意识地朗诵,那也只是水过鸭背而已。农村的孩子虽然寄宿生占大多数,平时除了在学校还是在学校,接触面较窄,但不少孩子还是很喜欢创作的,因此建议让学生在准备朗诵比赛中最好能用自己的原创作品。可先把自己的作品大声朗诵给身边的同学欣赏,为下次课的课前三分钟诗歌创作展示作准备。学生的热情相当高涨。活动过后个别学生还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对于大城市的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的是沉浸在电子产品的把玩当中,科技信息新技术的泛滥剥蚀了他们读书写字的耐心。因此笔者布置这些学生课后利用网络制作自己的诗歌朗诵视频,然后拿到学校进行评比。学生热情不错,都希望自己的MV是最棒的。他们在MV创作中,几乎都有意识地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去纠正修饰自己的朗诵作品,拿不准的地方则积极通过各种媒体手段进行搜索订正。

再者,在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对不同学生群体运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农村的学生较有羞涩感,特别是上这样一堂需要读说参与才能进行下去的朗诵教学。如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是重点,他们习惯于老师的三申五令,习惯于动笔而不是动口。所以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式教学结合,耐心引导,不断提高他们的朗读信心。设置的课堂问题和设置的朗诵练习难度不能太大,要适合即可,要让学生尝到纵身一跃就能摘一手苹果的喜悦。而城市的学生喜欢新鲜喜欢活动,对常规课激情不够。对此,设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在父母面前朗诵一首诗,要求能感动母亲,并把现场录制下来。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从他们制作出来的MV,还有父母真情的反馈证明了这个课题的预设和生成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陈怡.让学生成为受益者[J].语文教学通讯,2014(6)

1.2结合教材,围绕主题选择多样艺术题材

在选取艺术题材的时候,尽量跟随教材的脚步。一般而言,每隔几个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就《简明法语教程》而言,就出现了法国地理、法国饮食文化、法国节日、法国医疗等主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教材涉及的词汇、语法难度,选取相应的艺术形式,可以是一则笑话,也可以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一首歌,或者一个人的生平介绍。

2艺术形式导入课堂对学生有哪方面能力的提升

2.1法语语音、词汇,阅读以及交际能力

阳光口才培训学校力主培养少儿口才训练,让孩子从不敢说话到敢说话,从会说话,到说好话,让每一个孩子能自信上台,精彩展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一.课程安排:

启蒙班(一、二年级)

课程内容:发声发音技巧、讲故事、表演儿歌、看图说话、无实物表演、相声。

成长班(三、四、五、六年级)

课程内容:发声发音技巧、诗歌朗诵、配乐散文朗诵、故事表演、激情演讲、看图思辨、即兴主持、演播室主持、童话剧、播报新闻、小记者培训、主持人仪态训练。

开办音频和视频两个特色课,充分锻炼孩子现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镜头感,为孩子创造上镜机会,从而激发自信和胆识。

邹伟

学校名称

农安县永安乡初级中学

微课名称

Momknowsbest

视频长度

6分01秒

2020.6.28

学科:英语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2013部编版

知识点描述

掌握英文诗歌朗读技巧,融情于诗,使朗读优美动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诗歌韵律,纠正语音语调,掌握句子重音及基本的连读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训练,学生能够改善语音面貌,掌握英文诗歌韵律,从而能够带着感情朗读,使诗歌朗读优美动听。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学会怎样和父母融洽相处,培养感恩心理,促进亲子关系亲密融洽。

适用对象

九年级学生

微课类型

朗读训练

微课用途

培养英语阅读兴趣。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亲子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诗歌朗读的兴趣。然后老师分段分析讲解诗歌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老师在点评过程中选择重点语句介绍朗读技巧的注意要点,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重音,连读以及韵脚韵律的处理。

教学过程

内容

一、片头

利用图片引出话题Mother’slove.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朗读英文诗歌。

22秒

二、正文讲解

将诗歌分成三部分。分别对每一部分进行朗读指导并让学生尝试阅读,教师在点评过程中强调朗读要点并进行适当示范。

5分14秒

三、结尾

提倡学生平时多加练习英文诗歌朗诵,用心去体会诗歌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进而培养英语阅读兴趣。

活动地点:XX

2012端午节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包粽子

(主持人):**,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大家齐诵

(诗歌内容附后)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八、领导讲话:

**,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附活动资料:

1、故事概况。

(1)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2)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一、活动目的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我校将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以“怀感恩之心,唱祖国颂歌”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怀感恩之心,唱祖国赞歌”

三、活动日期

国庆节前后一周。

四、活动安排

1、手抄报创作比赛活动。

参赛主题:以感恩祖国为主线,围绕民族团结教育自拟主题

参与对象:

1—6年级全体学生。1—2年级可以上交感恩祖国的绘画作品

活动要求:

(2)让学生自己设计版面,自己写,自己画,调动班级学生积极性,办出特色,增强学生的美感,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

2、感恩祖国诗歌朗诵比赛。

参赛主题:“感恩祖国”“感恩学校”

参与对象:1—6年级每班朗诵一首诗歌,要求全班参加。

3、“感恩祖国”主题班会活动课。

主题:“感恩祖国”

参与对象:1—6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安排:

一、二年级聆听爱国故事(或观看视频)并进行爱国教育;

三~六年级举行“我对祖国知多少”知识竞赛,竞赛方式:每班选2名学生参加竞赛。

提供100道知识试题,竞赛时从其中选取30道。

对优秀学生给于“爱国之星”奖章奖励。

国庆节爱国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书

一、主题说明

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让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中国的国歌雄壮有力,X中国首都的象征,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象征。幼儿园将通过让幼儿了解多个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激发幼儿喜欢各民族的情感;与同伴共同欣赏各地游览的照片,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收集展览各地特产宝藏,让幼儿们知道祖国地大物博。

二、主题目标

1、知道我是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和重要的人、事、物,萌发幼儿爱祖国的的情感。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并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喜爱各民族的情感。

20XX—X—XX——20XX—XX—XX

四、活动地点

各班活动室

五、活动流程

1、我是中国人

通过谈话活动让小朋友知道小朋友和我们都是中国人,然后引导幼儿从世界嵌板中,找到中国的位置

2、我爱我的祖国

A知道xx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xx月1日我们又叫国庆节

B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中国的首都:中国的`两大河,中国有56个民族。中国的国歌,我们的国旗)

3、送给祖国妈妈的生日祝福

A制作国旗

小托班:粘贴画

中班:撕贴画

大班:线条画

B学唱国歌

六、家园互动

2、幼儿收集各地土特产、服饰的包装盒、袋等,举办“祖国特产展”、“民族服饰展”,师幼共同讨论展览的位置、物品的分类等。

心动不如行动,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祝福祖国生日,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更多的认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孩子也因这种方式而多了感受大好河山的机会。期待您的参与!!!

国庆节爱国主题活动策划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当生日来临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庆祝。祖国也有自己的生日,此次活动,我们通过“国庆节”主题活动,帮助幼儿知道祖国的生日,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

一、活动目的:

1、知道每年的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感受节日的气氛,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炮竹的图片人手一份、中国地图一张、五星红旗一面、关于人们庆祝国庆节的场景图片、解放军阅兵的光碟或图片。

20xx年xx月xx日星期xx。

四、活动内容:

1、谈话:观看解放军阅兵的碟子,为什么到处有鲜花?

2、介绍国庆节。

3、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

二、探究教学方法,让诗歌教学充满流动美

诗歌的教学,要使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形象,领会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这就势必要注重优化教学结构的设计,渗透美学教育,从而优化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使课堂成为有始有终的充满流动美的生命流程。

(一)读!读!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讲究押韵与平仄,富有音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而且通过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行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很容易把人带入一个诗化的美好境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欲望,使其带着探究的心情去读。读诗百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要结合一定的篇目进行朗诵训练,使学生通过朗诵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理解作品大意,把握作品主题,以达到对作品的真正掌握。比如在教学《将进酒》一课时,就是先要求学生做到发音准确,然后结合背景分析作者的情感,确定朗读的抑扬顿挫,重音停顿以及速度。班级的绝大多数同学都参与了朗读和点评,中间共采取了默读、齐读、分段读、个人读,品读等多种诵读形式,最后自然成诵。整个课堂讨论热烈,学生积极主动,对李白的在诗中传达出的复杂情感把握得十分到位,学生的朗读越来越精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理解了诗人情感起伏,更读懂了诗人一身傲骨,体会了诗意,读出了诗情诗意,就读出了真正的诗味。

5月20日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逝世,享年104岁

5月21日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文博专家杨伯达逝世,享年94岁

5月22日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

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

为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到他们才是夜空中最耀眼的明星!展示他们无私奉献,将一生的心血都献给科研事业的家国情怀,我们组织开展了解中国巨星、讲述巨星故事、展示巨星风采的主题活动。

二、活动年级:1至6年级

三、活动主题:

讲中国巨星故事,展巨星人物风采

四、活动目标:

1、走进巨星人物,了解巨星故事;

2、结合“做书卷气小学生”的主题,展示巨星故事;

3、感受巨星们无私奉献,将一生的心血都献给科研事业的家国情怀;

4、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写作、语言表达能力。

五、活动组织:

1、开题:教师播放一些巨星的视频或照片,激发学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分配任务去搜集整理巨星的资料。(5月24日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

2、中期指导(在开题基础上组织编写人物故事、诗歌等)

低年级:我想对巨星说的话

在思想上我积极向上,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我积极响应学校各项活动以及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遵守各项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教学方面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魅力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学工作中,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以及小五和小六的音乐教学任务。我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备课。如在九年级的音乐欣赏课中,我利用视频和课件来完成,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大屏幕直观的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智慧和魅力。在小学我开设了“小舞台”活动,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另外对九年级学生的乐理知识做了系统的复习。特别在中考推荐生的艺术常识考试及加试方面全部合格。

三、考试: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并且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采用了:让学生选择自选一首歌曲和一首口琴曲。各自50分。选班级优秀的学生4位一起评分,最后取平均分作为学生的最后评定成绩。基本要求:

1、歌曲要求是课本中或课外健康的歌曲(流行歌曲可以)。国歌和儿歌不能唱。

2、要求背唱歌曲一段歌词,任选一段歌词。

3、口琴:我们学过的口琴曲,任选一首。

四、课外工作

五、努力目标

1、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特长和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踏实教课,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的进步,争取多做公开课,多去参加比赛和参加教研活动,以锤炼自己。

THE END
1.大米种植水稻,亲手体验农耕乐趣,如何从大米种植出水稻视频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官方通报乡镇书记发布不雅言论 新年贺词里的这些话语,暖心! 习近平:祝大家所愿皆所成,多喜乐、长安宁! 乒超女团决赛 詹姆斯40岁首战空砍23分 迪拜哈利法塔举行新年庆祝活动 中国海警黄岩岛起飞舰载机有何深意 硬核大国重器,“硬控”你的2024 新年贺词里向上的中国 常州https://m.163.com/v/video/VGJT0PL07.html
2.思考与实现范文12篇(全文)比如,教师在讲解“撒哈拉沙漠”时,为了能够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动植物在沙漠中生存的视频,加深学生对沙漠的印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撒哈拉沙漠的特点。而且,动态的视频更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对于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是非常有利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mrr5bli.html
3.设计来源(精选十篇)表达信息的能力;通过填写表格并及时评价使学生理解并巩固知识;教师恰当地补充讲解, 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1)(辛苦)不光种植水稻艰辛,所有的农产品都来之不易。课后请大家了解一两种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去三、成语的起源 英语成语内涵该民族丰富的文化,最主要源自于普通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圣经》、寓言故事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wyhq6f.html
4.中华文明起源本单元通过对上述历史内容的叙述、讲解,向学生大致勾勒出我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及最终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 而第一课讲述的是原始农耕的诞生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只有了解这一历程,才能理解农业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学情分析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普通中学的高一学生,他们对初中教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模http://www.syun.edu.sh.cn/info/1055/2315.htm
5.高二历史上册教案5篇一、农业的起源 1.“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 黄河流域—种植粟、麦 2.农耕格局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气候不同;启示: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 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者等。 http://www.jiaoyubaba.com/gaozhong/23404.html
6.第0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讲义)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升学备考共324套 实战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2024年更新) 共324套|浏览:85216次|更新:2024/12/13 为助力广大师生备战2025年高考,学科网重磅推出由一线名师倾力打造的《2025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精品系列。专辑分为【讲】【练】【测】三部分,在讲解中把握高考命题走向,在练习和测试中https://zujuan.xkw.com/thematiclist/17pt3887ct15201n441894.html
7.杂交水稻理论的起源,成熟与推广草稿借着这次交结课作业的机会,把写的作业记录在简书上吧。因眼界,能力所限,朋友们尽量当成科普来看,如有不合理之处,尽情之处,在此谢过。在此多嘴一句,袁隆平院士就是在我的家乡研究出的籼型杂交水稻,他是一位和蔼的老爷爷,很乐于反哺这个接待他的地方,有幸因为父亲生意和一些活动和他有过两次见面之缘。 https://www.jianshu.com/p/012f3101a6b0
8.水稻的起源与驯化——来自基因组学的证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约1 万年前开始被驯化。由于水稻与其祖先野生种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水稻的起源和驯化问题长期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水稻起源和驯化方面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近年来基因组学方面的证据, 认为水稻2 个亚种独立起源于野生祖先种内很早就分化的不同类群, 但一些驯化基因——控制重要农艺性状http://www.kjdb.org/CN/abstract/abstract12956.shtml
9.为何东北大米那么受欢迎?带您了解东北大米的起源!带您了解东北大米的起源! 很多人都说东北大米好吃,但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东北大米好吃的原因。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东北大米的那些事~ 在许多人看来水稻是一种南方农作物,因为水稻种植需要水田,所以一定是南方水稻,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东北黑土地上长出的大米也是家喻户晓,而且现在吉林大米在浙江、上海、福建等南方城市很https://www.meipian.cn/2hwfrjdx
10.现代快报博物馆日南农教授走进农博馆,“云端”开讲水稻栽培课绵延千年的稻作文化是如何演变的?5 月 18日,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丁艳锋、卢勇,走进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通过视频教学云平台,为同学们开讲“水稻栽培学”课程。两位教授分别从稻作起源与文化说起,辅以馆内珍贵藏物、图文影像资料,为学生们在“云端”开启了一堂沉浸式课程,带来一次别样的课程体验。https://www.njau.edu.cn/2020/0518/c124a106851/pagem.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