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及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下)

玉石是人类用得最多、最广泛的物质,被推为天地之精,既美观又实用。因此,上古之时,先民将玉雕琢成鸟兽等各种图案,作为图腾崇拜,而且围绕图腾标志,还产生了一些原始的公共活动,如包括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在内的巫术礼仪活动等,反映了玉图腾是远古文化和意识形态--玉文化萌芽初期的一种形式。

中国国家的产生与玉文化国家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取决于许多因素。但通过对玉的研究明显看出,玉在中国国家产生的过程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起过极大的推动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玉促进文明社会

玉促进了文明社会的产生,从而为国家产生打下了基础: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在国家形成之前,首先是文明社会的产生。文明社会所包含的现象和内容很多,比如文字的起源和应用、专门治人的劳心者阶层的形成、手工业工匠和作坊的产生、宗教和巫师的出现、工艺美术、装饰绘画及其它艺术品的大量创作和运用等。在这许许多多的文明现象中,玉器和其他文化产物相比,有过独占鳌头、特别引人注目的地位。

玉意识演化成国家意识

玉的一些原始意识逐步演化成了国家意识:同任何国家产生一样,中国的国家历史也经历过由血缘氏族组织向地域组织演进、由氏族社会向古代都市演进的历程。从村落社会到村群社会再到国家政治的过程,这是国家产生的一般轨迹,这其中国家意识的产生和形成是关键。玉图腾作为一个氏族和部落的象征,代表了当时人们已有了氏族、组织和地域组织的意识,而且这种意识必然要进一步发展扩大,青铜器的使用,推动了这种发展进程。当玉器的产生和对其的追求进一步发展时,人们赋予了玉器更为丰富的观念形态和内容,这些观念和内容不再是一个氏族或一个村落所独有,它大大超越了氏族地域的界线,成为相当大范围内人们共同的信仰,共同的崇拜,如玉器时代的玉璧和玉琮可广泛出土于中国的各个地域,于是便产生了国家建立之初的意识现象,这些现象在《山海经》和《尚书》中有很多描述。

玉器代表的政治等级

古玉器的政治价值表现在古玉器是社会等级制的物化,是古代人们道德和文化观念的载体。出土玉器基本上出自有身份和地位的大中型墓葬中,春秋战国就有"六瑞"的使用规定,6种不同地位的官员使用6种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唐代明确规定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玉推动社会发展

玉本身的性质推动了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历程:玉由于难得和稀有,成为当时人们为数不多的奢侈品之一,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便开始了掠夺和占有,谁掠夺和占有的越多,谁的地位就越高。这种过程逐步演化,人与人之间就产生了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于是就产生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玉推动了古代国家上层建筑的发展:国家的产生需要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理论、思想文化意识、**和武器。而在所有的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玉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玉制的礼乐器、工具、仪仗器,以及葬玉等都是其重要的内容。

玉与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主要原因在于它本身固有的强烈的两重性,即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当作为工具、器物和财富使用时,它属于经济范畴;当它作为艺术品为人们所欣赏时,就能使人联想、遐想以至于幻想。于是乎关于玉的多种神奇观念,包括符合人类善良愿望的观念、迎合统治阶级奢望的观念以及与此有关的各项习俗和规定,都统统产生出来了。

玉器的产生要远早于其它材料的工艺品,它最易为上层建筑吸收和运用,客观上只有它具有较早地登上政治舞台的条件。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产出数量之大,使用地域之广,运用形式之高,社会理论之丰富,确实无他物可及。因而,当古代社会各种文明最终汇成古代地域内的统一意识形态(即国家意识)时,曾经大量融进了玉文化这个内容,并在中华民族祖先形成国家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玉文化与政治理论

玉在中国古代国家政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体还体现在古代关于玉的一些概念和学说上,实际上就是当时国家政治理论的内容。归纳起来有下列四方面内容:

(1)万物主宰说:这一学说认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人间帝王,能够沟通神与人的关系,表达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间福祸的主宰。在古文字中,"玉"字并没有一点,和帝王的"王"共用一个字。《说文解字》段注解释帝王的"王"字时,认为王者即"天下归往也。"董仲舒也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解字》段注解释玉的字型为"三玉之连贯也",即三横一竖象征一根丝线贯穿着三块美玉。另"皇"字则是"白"和"玉"的组合。

(2)天地之精说:这一学说是用天地之精化生万物的思想来解释玉的起源,用阴阳对立的观点来说明玉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把玉推崇为事物之尊者,赋予其神奇的魅力。这一学说的论点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中,例如《周礼正义》引郑注曰:"货,天地所化生,谓之玉也。金玉并天地所化生,自然之物,故谓之货。",此外《**通义·考黜篇》、《财货源统》和《玉纪》等均有相同论述。

(3)道德楷模说:这一学说的内容是将玉石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性质与当时社会中对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等观念糅合在一起,加以拟人的解释,作为评价,判断人们行为的标准,这种说法也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记载中。典型的有《说文解字》释玉为:"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此字为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挈(洁)之方也。

(4)辟邪除祟和延年益寿说:这一说法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饰或使用,可增加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祟的祸患,保障人和物的安全和吉祥。这种说法在古文文献中记载也很多。例《拾遗记·高辛》载:"丹丘之地有夜叉驹跋之鬼,能以赤马瑙为瓶盂及乐器,皆精妙轻丽,中国人有用者,则魅不能逢之"。同时相信玉有使人长生不老的功能,相信通过食玉和服用玉类可以实现永远年轻的目的。这一观念宣扬和使用得最多的大约要推道家的学术和法术了。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其中《仙药》一卷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又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等等。

四,结束语

玉文化是以玉为中心载体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而且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

中国玉作为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

THE END
1.玉文化的起源和历史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和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玉文化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明文化,深深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玉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开始使用和加工玉石。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https://www.meipian.cn/55mkw2dt
2.白玉的魅力:女性佩戴的历史文化与神秘作用探析在传统文化中白玉被视为纯洁、高雅的象征,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饰品。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拥有诸多健康与美容的益处。本文将探讨女性佩戴白玉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其对身心健康的潜在作用。 ###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背景 1. 古代玉文化的起源 -https://m.makepolo.com/post/fcyushi/918669.html
3.和田玉文化历史悠长解析和田玉名称的由来德穆尔从两种玉微显出的不同硬度出发,称和田玉为“软玉”,翡翠为“硬玉”,在1927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张鸿鉊的《石雅》中均介绍了德穆尔的观点和结论。我认为“软玉”这一名称应该废止。“软玉”的引用是牵强附会,名不副实。也是中华几千年玉文化的遗憾。其实“软玉”并不软,它的硬度6.5-7,和翡翠硬度一样。http://www.jianbaoshoucang.com/gudong/24533.html
4.中国古代首饰的起源及发展与演变文化论文社会学论文.docx中国古代首饰的起源及发展与演变 摘要:在对中国玉器发展史、玉文化发展史、玉雕设计与加工工艺、宝石学等的研究、梳理和归纳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玉文化的定义;指出中国玉文化的思想特质, 提出中国玉文化的主要内涵和核心价值;论述了中国古代首饰的起源及发展因素, 提出了中国古代首饰的分类, 归纳出中国古代首饰的功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211/7053053103004064.shtm
5.会议第四届古代玉器青年学术论坛纪要南京博物院他希望各位学者能利用此次相聚的机会,进行自由、开放与充分地交流,共享玉器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深入发掘华夏玉文明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等价值及内涵,努力践行“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文化自信”的论坛宗旨。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 陆建松教授致辞https://www.njmuseum.com/zh/newsDetails?id=357539
6.被考古人员称作“最调皮的遗址”,将我国玉文化历史提前千年!近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小南山玉器考古宣传工作启动视频会议,提出将以“中华玉文化起源地”为主题,加强小南山遗址考古发掘、研究阐释和宣传推广,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小南山遗址曾入选中国考古界最高奖——“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里出土了世界最早的成熟玉器组合,极大地推进了中华玉文化起http://h5.hljnews.cn/h5/detail/normal/5024483445588992
7.独龙玉最早发现时间的探索:追溯其起源及历史独龙玉又称“东乌珠”,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意义。关于独龙玉最早发现时间的探索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追溯其起源及历史,通过考古发掘、文献资料等多方面实行研究,以期为独龙玉的历史沿革提供更为准确的时间线。同时通过对独龙玉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传承演变的探讨,揭示其在玉文化史上的独到地位,为https://www.jqcom.cn/2024baiqi/fcyushi/523750.html
8.华夏本土起源说37:石家河的玉文化和石家河的中国地位华夏本土起源说37:石家河的玉文化和石家河的中国地位 文|黄饮冰 从考古资料看,目前已发现的石家河文化玉器,种类有人头像、玉凤、玉龙、蝉、虎头像、鹰、兽面牌饰、凤形佩、龙形佩以及璜、环、玦、管、笄、喇叭形器、坠、琮、璧、牙璋等,其中造型丰富的人与动物形玉雕构成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主体特征,小而精https://www.jianshu.com/p/609308749a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