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的起源和发展史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和利用茶的国家,任何国家都不能否认中国是茶道宗主国的地位,否则违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所以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茶叶的起源有一个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相传神农氏吃了一种草后不幸中毒,幸得茶叶汁流入口中才保住性命。从此茶就成了解毒的特效药。神农百草经的成书不会晚于西汉初年,至少在当时,我们祖先已经认识到茶的药用功效了。茶的起源:(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
3、)宋元时期:茶区继续扩大,种茶、制茶、点茶技艺精进。宋代茶文化发达,出现一批茶学著作,如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黄儒品茶要录,特别是宋徽宗赵佶亲著大观茶论等。宋元之际,刘松年卢仝烹茶图、赵孟頫的斗茶图等更是中国茶文化的艺术珍品一、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唐代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和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改进。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开始使用专门的烹茶器具,饮茶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之前的粗放式转为细煎慢品式。唐代的饮茶习俗蔚然成风,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
4、茶环境越来越讲究。皇宫、寺院以及文人雅士之间盛行茶宴,茶宴的气氛庄重,环境雅致,礼节严格,且必用贡茶或高级茶叶,取水于名泉、清泉,选用名贵茶具。盛唐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等均有关联。公元780年左右,陆羽著成茶经,阐述了茶学、茶艺、茶道思想。这一时期由于茶人辈出,使饮茶之道对水、茶、茶具、煎茶的追求达到一个极尽高雅、奢华的地步,以至于到了唐朝后期和宋代,茶文化中出现了一股奢靡之风。二、茶文化的兴盛时期-宋代到了宋代,茶文化继续发展深化,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宋太祖赵匡胤本身就喜爱饮茶,在宫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至于下层社会,平民百姓搬
5、家时邻居要“献茶”;有客人来,要敬“元宝茶”,订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在学术领域,由于茶业的南移,贡茶以建安北苑为最,茶学研究者倾向于研究建茶。在宋代茶叶著作中,著名的有叶清臣的述煮茶小品、蔡襄的茶录、朱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赵佶的大观茶论等。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融合,开始出现茶馆文化,茶馆在南宋时称为茶肆,当时临安城的茶饮买卖昼夜不绝。此外,宋代的茶饮活动从贡茶开始,又衍生出“绣茶”“斗茶”“分茶”等娱乐方式。三、“茶”文化的持续发展时期-元明清时代宋人让茶事成为一项兴旺的事业,但也让茶艺走向了繁复、琐碎、奢侈,失却了茶文化原本的朴实与
6、清谈,过于精细的茶艺淹没了唐代茶文化的精神。自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直到明代中叶,汉人有感于前代民族兴亡,加之开国之艰难,在茶文化呈现出简约化和人与自然的契合,以茶显露自己的苦节。此时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品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摄泡祛”,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茶叶种类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紧琐,但茶风趋向纤弱。明清之际,茶馆发展极为迅速,有的全镇居民只有数干家,而茶馆可以达到百余家之多。店堂布留古朴雅致,喝茶的除了文人雅士之外,还有商人、手工业者等,茶
7、馆中营点心和饮食,还增设说书、演唱节目,等于是民间的娱乐场所。四、“茶”文化的再现辉煌时期-当代虽然中华茶文化古已有之,但是它们在当代的复兴,被研究却是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台湾是现代茶艺、茶道的最早复兴之地。内地方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产量发展很快。物质基础的丰富为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茶在中国被人们利用的方式经历了药用、食用和饮用三个阶段。利用方式从直接食用鲜叶到把鲜叶加工成干茶储藏备用。茶之药用阶段早在距今4700余年的神农时代,古人发现茶树的鲜叶具有解毒作用,直接含嚼茶鲜叶汲取茶汁用作疗疾,久而久之含嚼茶叶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茶之食用阶段虽然秦汉时期,茶的价值仍主要表现在药